【新聞】運動幫助減緩老化


Recommended Posts

Sciscape新聞報導

[Feb 26, 2009]

醫學:活到老,動到老

編輯 thinhug 報導

研究發現,仍然持續運動、保有較佳心肺適能的老人,大腦的海馬迴體積比較大,空間記憶能力保存得也比較好。

日常生活的健忘與失憶現象是正常老年人面臨的最大問題。部份的生理原因在於人類形成記憶主要的大腦區域,海馬迴(hippocampus),在年過50歲之後是以每年1-2% 體積的速度逐漸萎縮。

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似乎是減緩海馬迴萎縮的可能方法。利用齧齒類動物持續不斷跑滾輪的實驗室研究已經證實,體適能程度(fitness level)較高的老鼠在齒迴(dentate gyrus)和海馬迴等大腦區域的細胞數量、突觸連結與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都比一般老鼠增加許多。而在另一方面,研究記憶的神經科學家在八0年代使用莫里斯水迷宮(Morris water maze)來測試齧齒類動物時,發現這些老鼠在水中泅泳一段時間後所建立的空間記憶能力與海馬迴功能息息相關,而且擁有空間記憶能力較佳的老鼠,牠們海馬迴的體積也相對較大。

究竟老人能不能藉由足量的有氧體適能運動來減緩海馬迴體積的萎縮,進而改善逐漸衰退的記憶能力呢?

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系Arthur Kramer博士的研究小組大規模地測試了一百六十五位59歲到81歲老年人的心肺體適能程度(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接著請他們進行空間記憶能力的認知測驗,最後使用磁共振儀(MRI)掃瞄這些老人大腦的解剖影像。結果發現,那些平常持續運動、體適能程度較佳的老人在空間記憶能力測驗上的反應較快、錯誤率也比較低;更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利用磁共振影像檢視所有人的海馬迴時,發現體適能程度較佳的老人有較大的海馬迴,經過統計分析也證實體積較大的海馬迴和表現較佳的空間記憶能力確實有高度相關。

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來自人類大腦的直接觀察:有氧的體適能運動的確減緩了因為老化而造成的海馬迴萎縮,也間接保存了逐漸退化的空間記憶能力。而在這件有趣的觀察背後,同時也讓人驚喜地發現:即使我們無法抵抗生理機能逐漸老化的自然事實,但是只要給與適當的刺激和訓練,人類老化的大腦仍然可以繼續維持正常的機能,這是大腦可塑性(plasticity)的最好證明。

「活到老,學到老」,同時也要動到老!

原始論文

Erickson KI, et al. (2009). Aerobic fitness is associated with hippocampal volume in elderly humans. Hippocampus.

參考來源:

ScienceDaily: Physical Fitness Improves Spatial Memory, Increases Size Of Brain Structure

相關連結: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Appendix:莫里斯水迷宮(Morris water maze)

In neuroscience, the Morris water navigation task is a behavioral procedure designed to test spatial memory. It was developed by neuroscientist Richard G. Morris in 1984,[1] and is commonly used today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hippocampus in the formation of said spatial memories. It is often, albeit somewhat incorrectly, referred to as "Morris water maze task".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