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802活動前置思考——同理心與心理學實踐


Recommended Posts

  802這天是我們烏鴉邦學生社會學社在暑假社員大會前的前置活動第二場期日,這系列的前置活動意義有二:首先是助於潛在新社員瞭解烏鴉邦的活動內容、理念,以及作為社員大會當天討論內容之參考(*1);再者則是,挑戰新的活動方針,以因應團隊終極價值(*2)。

  這場「與社會邊緣人聊起來」活動企劃(*3)的設計初衷,在於包含街友、團體中被排擠者、生活困窘的人,都是我自高中以來不斷思考的群體對象,「我很同情他們」是我對他們最直觀與坦白的感受描述,然而我不知所措,沒有改變的能力也沒有方法與勇氣,外觀上看起來就像「視而不見」,其實我很掙扎。我希望藉由這次活動機會探尋大家的看法,以及讓自己積極一點面對這個議題。

  在宜蘭,或者在比較小型的都會,到處都能見到撿回收物的中老年人,即便新聞偶見有人因為作資源回收而擁有好幾棟房子,我也不相信那普遍可以養活一個家,高中時代的玩笑話:「別看他們這樣,其實他們搞不好都很有錢。」是嚴肅的媒體造孽影響世人觀感;我的學校要求班級,若有發現校外人士突擊教室收刮保特瓶,要即刻通知老師驅趕他們,那可能是犯罪沒錯,問題是,就只是這樣而已嗎?

  這讓我想到最近supertramp在裏想箱對環保議題的回應(*4),城鄉差距帶來的貧困,讓居民們不得不從事破壞環境獲取利潤的商業行為,以及為了得到補助款,讓核廢料進家鄉承擔風險,supertramp的結論我很贊同,這是政府的虧欠,譴責的對象不該是種檳榔或「不自愛」的鄉親,他們不是某些人所想像的勢利分子。蘇花高帶來的爭議,反對者也應該仔細思考相似的問題。

  這次802活動內容比較導向心理學與社會工作的範疇,晨星所區分的「助人者」與「改變者」讓我更看清楚這個活動的可能輪廓。烏鴉邦的社會參與比較像是改變者的實踐,打擊的是問題根源;助人者的角色則是給予改善性援助,讓已經發生的災難得以紓緩。那麼,這場活動定位在哪裡?

  我的思考沒有這麼深入,因為我打從心裡認為這場活動應該很難發生「讓社會產生改變,或者讓參與者有所行動」,這也許跟議題性質有關,好比關心樂生老人的想法與權益,拒絕政府拆遷樂生院,行動是具體可見的,然而不管站在助人者或者改變者的角色,面對社會邊緣人議題,尤其是街友這塊,我很難想像能有什麼具體行動,既有的相關社會團體所做的是「助人者」,像是「順手捐發票,救救老殘窮」,政治面也許是社會福利的支援而已,這類的助人者行動應該需要的是長期投資,而很難是一行動可欲見效的方案。

  若欲站在改變者的角度來檢視街友議題,困難度也來得更高,「什麼是造就街友現象的原因?」問題根源大概很難釐清,即便是經濟繁榮的國家,也會有沒有家的人(房價、激烈競爭的學歷社會)。好手好腳不去工作?沒有地方可以洗澡、沒有適當的衣服誰願意雇用呢?加上社會大眾對街友的印象大概不離神經質、難以相處,脫離階級的機會也就更少。面對偏見與歧視的壓力,自我改變的動機會被壓抑;世人的眼光也是改變的一環,但這需要幾十年的教育與社會風氣改造工程?

  這類比較深入的行動(不管是助人者或改變者的角色),在議題性質上的挑戰度太高,我不認為行得通;然而,街友是社會邊緣人中比較極端的例子,站在助人者的角度上,對生活同儕中社會邊緣人的協助並非是個困難的任務,甚至也許我們還能挖掘到作為改變者的具體方法。

  但是,我不打算把這次活動的行動實踐(也就是團隊的終極目標)定位在生活同儕中的社會邊緣人,即便我們也會在活動中處理這塊;我比較在意的還是在於「建構方法」的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直接在活動中「做些什麼」,是社會參與的一種態樣。任何社會參與都需要這個階段,透過思考找出最恰當或最有效的行動方針,甚至是找出很容易做得到、有行動綱領的方案,以提升參與者親自實作與說服他人實作的動機,那就更能貼近所謂「可預見的未來行動(*5)」的團隊構想。

  「建構方法」的對象我初步設定在街友以及生活同儕的社會邊緣人(比如班上的被排擠者),角色上要是助人者或改變者都好,而我也安排了實作階段,讓參與人可以在活動中與街友碰面。但是這個「與街友碰面」的環節是有些爭議,包含了這樣的接觸不管在助人者或改變者的角色都難以實踐,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讓參與者突破心防的接觸契機,而無法幫助或改變什麼,這樣一來,對街友議題的建構過程會與實作產生落差,但這不打緊,因為我們仍然可以分開談(*6);再者是晨星提出的,關於錄音對話的倫理問題;以及社心老師給予的建議(*7),雖然我相信我們的操作方式會是自然的對話(旁觀者也必須做到如同路人一樣),而不會讓街友感受到有人意圖觀察,並且在能力上,大概不會處理到要求街友們說出心情故事或對政府給予他們福利的看法(如同我前面說的,這段接觸很可能只是一個讓參與者突破心防的過程而已),然而,即便街友感受不到,我想我們的行為可能還是有倫理問題的疑慮。(*8)

  關於倫理問題,我目前思考後的立場是錄音對話大概不太能做,因為有違法之虞(未經同意擅自錄製私人談話),取而代之的可能只能是轉達對話內容;至於觀察活動的行為(包含旁觀以及接觸對話),我目前心裡頭的反問是,當沒有讓街友察覺的情況下,做出這類非基於惡意的舉動,其實不就是最開始想要接觸這塊議題、同情他們的人在做的事嗎?如果有倫理問題,那麼議題接觸應該怎麼「開始」?

  「同情者」的想法我很瞭解,因為我目前也處在這個階段;最近接觸社會邊緣人的經驗有兩次,一次在台中學校附近,另一次在台北的公車總站。在台中霧峰的接觸經驗發生於半夜,那時候我走路去住處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東西,出來時遇到一位老先生拉著類似腳踏車改造的車(上面寫著麻糬之類的字眼,應該是賣食物),他穿著的衣服有點髒,然後隨口問我現在幾點,那時候是半夜兩點多。我曾經看過幾次他在附近停頓賣食物,但從未見過有人消費。

  在公車總站的經驗是賣香花串(我一直搞不清楚那到底是不是夜來香)的阿婆,這玩意雖然成本比較低,但比賣口香糖難賺,日成交量也許幾乎是零。她來跟我推銷時我問她怎麼賣,她說有分30元、50元跟100元,我選擇購買50元,她也順勢推銷問我要不要就買100的,我拒絕了,因為我不是多喜歡那個味道,而買這麼多也用不著,50元成交,這也許是她這一天僅有的收入也說不定。

  弱勢買賣者的態度有很多種,有些和顏悅色、有些會賣到不耐煩、有些面無表情或機械式反應,有些則是懇求路人購買;不管何者,我認為那都是合理的反應,苛求態度問題應該發生在資本主義下自由競爭的獲利者,弱勢買賣談不上這種層次的話題;在金錢允許下,我選擇儘量購買,這是我目前唯一做得到的事。

  高中時代在補習班,曾經有幾位女同學在談論某個路邊攤賣雞蛋糕的老爺爺的事,她們揚言道以後要多多去捧場,因為認為那個很難賺,老爺爺好可憐。這類「同情心」的發揚都起因於打量、觀察與接觸,我很難認為這有背於倫理之虞。

  街友是社會上生活品質最差的人,社會援助看似效果不彰,也不見有哪位政治人物或政策在協助處理這個議題;當我們發現許多責任應該在社會而非個人時,想辦法解決問題就是政治義務,而政治掌握在眾人手上,轉用supertramp的論點:「這是政府虧欠他們的。」期待活動中與大家相見。(DUST,2009.07.21)

‧‧‧

註腳:

1. 社員大會之目的除了培訓既有成員與討論未來活動方針,尚有招收新成員之構想,這次的社員大會係對外開放,參加者即視為加入社團,並且可以先藉由幾場前置活動瞭解烏鴉邦在做的事,以供社員大會期間對討論問題有所掌握。

2. 這方面最近在團隊內部有點爭議,我認為問題不大。一者這次前置活動的企劃原本就是嘗試性作業,晨星也提醒了我,即便我的這場活動最後討論結果是辦不成,那也是一個設計活動的寶貴經驗;二者,社會參與是循序漸進的,觀察→瞭解→學習與思考→做出價值判斷→行動與反思,我們是不是只能做必須達成「最終效果(讓社會有所改變,或者讓對象有所行動)」的活動?除了成員各自能力上的問題外,議題本身的性質,以及背景知識的累積,都是必須考量的環節,例如一個極左的成員,以及相對偏右的成員,對某些議題的意見不見得會一致,當我們嘗試讓更多人參與社會,我們必定會有價值選擇(選擇某個立場予以行動),不可避諱地我們都要經過思辯(我很喜歡用這個詞)與學習,一場活動的效益是否能做到從頭到尾樣樣都包?起碼我不太樂觀。因此,即便是沒有達成最終目標的活動,我不認為那就是我們不該做的(一個讓大家想問題、瞭解社會黑暗的討論會,是知識能力累積的方式,網路討論也是一樣),我們該想的也許是如何延續,以及我們還能做哪些其他可以觸及到目標的活動,而非封殺它們。

3. 原始企劃書請見: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197/3740429259_f0c24a9b8a_b.jpg

4. 討論主題網址:http://dreambox.why3s.tw/viewthread.php?tid=700

5. 這個「可預見的未來行動」的意思是,一場活動結束後,我們可以預見參與者實踐行動(從事社會參與)的可能性很高。這是一種檢視活動企劃有沒有符合團隊目標的指標之一。

6. 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一方面思考實作階段與街友碰面的方法,以及一方面思考並非這樣一次碰面就能達成效果的行動方針來處理這個議題。

7. 以下是原文部分節錄:「必須站在他們(她們)的角度思考以下的問題:是否有像動物園的動物被觀察的感受(當然我知道你們的本意並非如此)?這些來旁觀(指沒有互動的情形)的人是誰?心態是什麼(就你們自身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旁觀式的觀察又能看出什麼)?對這些不只是來旁觀,甚至想來跟我聊聊的人到底是誰?我為何要跟他聊?我為何要把我的心事/故事告訴他?」

8. 換句話說,搞不好我跟晨星會決定把這段接觸街友的活動程序砍掉;加上討論場地更換的問題,砍掉的可能性很大。也是基於這個不確定的因素,我一直不知道應該怎麼發佈活動內容的訊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先澄清一下,那天討論時頭腦不太清楚,可能表達上有些疏漏。

1. 我一開始會先做區分,是因為必須判定「來參與的人是站在何種學習位置」上,去「經驗、體驗、反思到他們想要學習的東西」。其實我沒有那麼硬性的區分助人者與改變者,不過先撇開ㄧ些名詞的定義,灰塵在此已用他自己的解釋,有了清楚的區分,我就不去多談。

2. 我附和你的社心老師的說法。我舉個例子,近期我到一個精神醫療復健機構當志工,那邊的都是復原狀況較好的會員,他們每個人都理所當然的質疑我:「為何要來?要來看些什麼?憑什麼我們要被你們觀看?」

雖然我們並沒有和該族群訂定任何封閉性或專業性的關係,不過還是得從一個田野工作者或是研究者的身分,去達到基本的尊重以及倫理守則。但我要回應灰塵的是,我們從根本上就不可能迴避「打量、觀察與接觸」還有還有「同情」,事實上普通的人際互動也是依照這種模式運作的。然而要考量的是,我們是否運用優勢而去操弄、欺壓、損害了對方。

例如說我付一百塊給街友,要他分享他的生命故事,卻沒跟他說我到底要幹嘛。研究倫理最簡單的一條不就是要雙方同意才可進行嗎?如果我們要做的不只是遠距離的「觀察」,而包含近距離的「接觸與互動」,那麼告知並使對方明白我們的來意是最根本的

3. 這幾週我思考了一下,或許活動的重心可以列出兩大塊:

A.「該弱勢族群的處境」(這理就先以街友為例子,包含了他們的「客觀生存條件」(族群共有的生活條件、文化、社會體制的回應、社會中他者的眼光與價值判斷)以及「主觀的生活感受」(個人生命故事、自我價值、對於前述客觀條件的回應」。

B.參與者本身的價值信念、刻版印象、既有生活經驗和猜測與想像(甚至包含負面的情緒,如恐懼害怕)。

我認為活動的重心--同時也是難處--即是在於,如何藉由AB之間的互動來引發參與者看見A、B之間的落差,藉此看見、理解自身。一個最沒效率的活動即是大夥來參加,透過書面或觀察認識了A,但他並沒有被引發任何反思或辯證,依舊帶著原本的價值觀回去。不過多了ㄧ些片面的認識而已。

因此我期待活動能夠讓參與者,藉由看到自身還有他人(包含街友以及其他參與者)之間的「落差」,引動理解與反思。這不必然會使參與者改變原先的信念(例如他認定的事實和先前的想像沒有太大差異),然而卻是促使他明白,無論未來他們要將自己擺放到改變者、助人者或是其他社會行動者的位置上時,必須先看見該族群在體制、社會生活下真實的處境與感受、需求,而不是濫用同情心或者憑著想像去「幫助他」。

於是A就不僅僅是單純的「學習媒材」,而是和參與者本身有所關連的活生生的族群。至於參與者在參加完後要選擇何種方式去行動,我認為那是參與者本身要決定的,絕對不是活動的宗旨。

我想到的,常見的方法就有四種:

1. 直接觀察或互動接觸 --- 優點是深入,缺點是需要長時間投入才有成效

2. 文本、資料式的介紹 -- 優點是簡單且迅速,缺點是無法深入理解

3. 運用團體方式,互相分享和討論 -- 但容易原地轉圈圈,或者淪為較有經驗者掌控

4. 該族群當事人現身說法 -- 最為折衷但是非常主觀而且片面

我理想中的活動形式是2-->4-->3 因為只有一天所以不太建議使用觀察。但如果4不可成立,也只能夠以1來替代。

然而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找到這樣的人?我接觸過的只有人安基金會。要洽談任何形式的合作或資源提供,目前看起來有點趕,而且可能需要經費支出。除非有人有更好的管道。

以上。這一篇回應的內容大多還是理念性的,然而我認為這些問題必須先釐清,我們才能夠建構下一步的行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先回應一部分。

我猜晨星誤解我安排接觸程序的目的與考量。在目的上而言,這是一個經驗,考驗參與者的思考(如何接觸與對話)與心防;在考量上而言,我傾向的是建立起溝通、產生互動而已,而不是為了讓接觸者從話題中詢問什麼答案、給予建議或瞭解什麼以便協助對方。

用我的定義來說,這個過程並不是作為助人者的角色,而是一般的人際互動而已。我不打算在這個接觸過程讓接觸者成為助人者理由是,這需要許多知識經驗的累積,並非能輕易做到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先回應一部分。

我猜晨星誤解我安排接觸程序的目的與考量。在目的上而言,這是一個經驗,考驗參與者的思考(如何接觸與對話)與心防;在考量上而言,我傾向的是建立起溝通、產生互動而已,而不是為了讓接觸者從話題中詢問什麼答案、給予建議或瞭解什麼以便協助對方。

用我的定義來說,這個過程並不是作為助人者的角色,而是一般的人際互動而已。我不打算在這個接觸過程讓接觸者成為助人者理由是,這需要許多知識經驗的累積,並非能輕易做到的。

我想我們說的是同一件事。在這裡我的認知並沒有和你有落差,如同文章所說,我並不期待這活動讓參與者成為某種行動者或助人者,只是期待提供一個接觸的管道去理解與釐清。不曉得我回文的哪個部分可能讓你有這樣的解讀~~~

另外我認為互動皆是有目的的,所以我不太能理解「考驗參與者的思考(如何接觸與對話)與心防......建立起溝通、產生互動」的宗旨。

我重新讀了幾次你的原文,非常強調所謂建構行動,按照我的理解脈絡,我會把你上面那句話解讀成「藉由和某族群的實際接觸,讓參與者練習並且體驗如何和不同族群的人接觸、互動,並且突破自己原先的害怕或不足之處」。但我沒有理解到的是灰塵為什麼是看重學習互動的這一塊,你又希望互動可以達到何種體驗、學習的成效。

因為單就我的想像,互動只是一種媒介、手段、工具。端看我們要利用它做什麼。而我原先以為只是要利用互動去認識自身以及他者。

再問更深入的問題前,還請灰塵先澄清我這裡是否有誤解的部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社會參與是循序漸進的,觀察→瞭解→學習與思考→做出價值判斷→行動與反思,我們是不是只能做必須達成「最終效果(讓社會有所改變,或者讓對象有所行動)」的活動?

觀察什麼?瞭解什麼?學習什麼?思考什麼?價值判斷是做什麼?行動什麼?反思什麼?

我們的最終目的又是什麼?有明確、具體、可執行、測量、時間性嗎?

其實我只是想問,到底想幹麻而已.....???

因8/2原有的活動取消,"可能"會以"個人名義"參加這次的活動。

ps:真的好遠.....台北((遠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我們說的是同一件事。在這裡我的認知並沒有和你有落差,如同文章所說,我並不期待這活動讓參與者成為某種行動者或助人者,只是期待提供一個接觸的管道去理解與釐清。不曉得我回文的哪個部分可能讓你有這樣的解讀~~~

另外我認為互動皆是有目的的,所以我不太能理解「考驗參與者的思考(如何接觸與對話)與心防......建立起溝通、產生互動」的宗旨。

我重新讀了幾次你的原文,非常強調所謂建構行動,按照我的理解脈絡,我會把你上面那句話解讀成「藉由和某族群的實際接觸,讓參與者練習並且體驗如何和不同族群的人接觸、互動,並且突破自己原先的害怕或不足之處」。但我沒有理解到的是灰塵為什麼是看重學習互動的這一塊,你又希望互動可以達到何種體驗、學習的成效。

因為單就我的想像,互動只是一種媒介、手段、工具。端看我們要利用它做什麼。而我原先以為只是要利用互動去認識自身以及他者。

再問更深入的問題前,還請灰塵先澄清我這裡是否有誤解的部分。

因為在你原先的1跟2的描述裡,讓我覺得你認為受訪者會「感覺到」來者是有「特別目的」的,所以特別回應我必須處理他們的疑惑,例如我們為什麼要跟他們溝通,甚至有機會讓他們感受到一種觀察與被觀察者關係的壓迫感而需要排除這個問題。

我之所以強調方法上必須讓受訪者無法察覺異狀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溝通,就是為了避免如此;不過我後來想想,也許你是說,不管在什麼樣的溝通互動情境,都必然會導致受訪者「感覺到」來者有特別目的在(至少是為了講話而講話),或者,也許你是說,因為我們的確有特殊理由做這樣的行為,即便受訪者可能察覺不出來,我們也應該告知他。

在前者,我相信技術上可以解決,溝通談話的內容當然必須思考,但起碼不會是"能告訴我OOXX嗎?"這樣的積極或帶有關心的話語,若晨星你的直覺上認為技術上辦不到這樣(也許理由是,像這種路人跟街友的溝通情境平常根本不會發生,所以不可能找到"自然而然"導致無法察覺的溝通內容),那我們可以再談。

在後者,則回到倫理問題;我的回應是,我不確定是不是在社會工作上都必須講究坦承目的來接觸與輔導個案,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告訴我理由來說服我,在這裡我比較偏向於結果論,只要結果是好的、而且通常可能比坦承後有效時,過程有道德層次的瑕疵應該被允許。

至於你解讀我提的建構行動很正確;在活動中的建構行動有分成至少兩種,一種是為了當天接觸受訪者而想的方法,另一種是因應各種社會邊緣人所想的作為我定義的助人者/改變者的方法(尤其是面對最貼近生活的例子,例如我常常提的班上被排擠者)。

關於後面那一種我就先不談目的,因為那應該是清晰的、可以有很多種類型的理由;而關於為什麼要在活動中安排一個接觸互動的過程(你在第二段的提問),其實就如同我原先提的,「那是一個建構行動後的實作」以及「讓參與者突破心防」;建構後的實作,以及實作後對原先建構方式與目的上的反省是「建構行動」的完整過程,在活動中,我們起碼能讓參與者有執行壓力去實施自己的建構出來的方法,從產生經驗的角度來說這種起始很重要(至於經驗能幹嘛?其實也只是拿來作為未來從事其他建構行動時的參考與依賴,至少執行動機會相對強烈一些);而「讓參與者突破心防」這點,我原先沒有想很清楚,例如這個問題:「如果不是要從事助人者或改變者的角色,那麼這種突破心防所作的溝通互動行為是必要的嗎?」或者換個方式問:「假如純粹關心他們,我需不需要跟他們說話?還是可有可無?」這是我目前想到的問題,也許晨星你在第二段問的就是這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觀察什麼?瞭解什麼?學習什麼?思考什麼?價值判斷是做什麼?行動什麼?反思什麼?

我們的最終目的又是什麼?有明確、具體、可執行、測量、時間性嗎?

其實我只是想問,到底想幹麻而已.....???

因8/2原有的活動取消,"可能"會以"個人名義"參加這次的活動。

ps:真的好遠.....台北((遠目

其實你問的那段(即註腳2)是我在回應團隊理念的爭議,而不是指涉這次的活動內容。那段程序是我所理解的社會參與的漸進過程。

如果你的問題是想知道為什麼要辦目前這場活動,其實我在原文第二段有說啊;至於對參與者來說,他們被期望達成什麼效果,我認為是1. 瞭解社會邊緣人的狀況(以及這個議題的狀況)。2. 學習如何與週遭社會邊緣人相處,或給予援助(尤其是比較可行的,例如班上的被排擠者)。3. 體驗與實踐建構行動(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想接觸的方法、想給予支援的方法)。

我沒有把那段接觸街友的流程當作活動核心,因為那的確沒什麼必要性;只是站在積極參與的角度上,我認為那是可以做的一環,但若目前遇到的問題沒有解決,我想取消的可能性很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你問的那段(即註腳2)是我在回應團隊理念的爭議,而不是指涉這次的活動內容。那段程序是我所理解的社會參與的漸進過程。

如果你的問題是想知道為什麼要辦目前這場活動,其實我在原文第二段有說啊;至於對參與者來說,他們被期望達成什麼效果,我認為是1. 瞭解社會邊緣人的狀況(以及這個議題的狀況)。2. 學習如何與週遭社會邊緣人相處,或給予援助(尤其是比較可行的,例如班上的被排擠者)。3. 體驗與實踐建構行動(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想接觸的方法、想給予支援的方法)。

我沒有把那段接觸街友的流程當作活動核心,因為那的確沒什麼必要性;只是站在積極參與的角度上,我認為那是可以做的一環,但若目前遇到的問題沒有解決,我想取消的可能性很大。

1.那他們想要期望達成什麼?有做過需求(期望)調查嗎?

2.時間不足以全部包括每一個環節。

3.明確的目的是能讓人更週全的想到可能的情況。

ps:這樣啊~到7/25之前還沒解決,我就先排其他活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那他們想要期望達成什麼?有做過需求(期望)調查嗎?

2.時間不足以全部包括每一個環節。

3.明確的目的是能讓人更週全的想到可能的情況。

ps:這樣啊~到7/25之前還沒解決,我就先排其他活動。

烏鴉邦目前為止的活動很少談「參加者的需求」,比較多是我們自詡為影響參加者的角色,我不確定因應參加者的需求來思考或安排活動是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目前為止,在這個問題上我會把它理解為那只是用來吸引人參加的考量因素而已。

關於2,我相信時間應該足夠,特別是在又把接觸那段流程拿掉時。我覺得比較貼切的問題應該是,時間上我們很難讓所有人達到比較深入的效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烏鴉邦目前為止的活動很少談「參加者的需求」,比較多是我們自詡為影響參加者的角色,我不確定因應參加者的需求來思考或安排活動是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目前為止,在這個問題上我會把它理解為那只是用來吸引人參加的考量因素而已。

關於2,我相信時間應該足夠,特別是在又把接觸那段流程拿掉時。我覺得比較貼切的問題應該是,時間上我們很難讓所有人達到比較深入的效果。

1看完你的回覆,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就像把大家找來,然後說「我們要討論的是世界和平」的感覺是一樣)

2接觸那段是"必定"拿掉,其原因是不論是否有"告知同意"(沒有,侵害人權;有,案主有權接受更好服務的權益),而且如果不幸我有參與的話,我還背著"通報義務"、"服務對象最佳利益原則"等等(甚至成為不能參與的主因)。

3如果時間上讓我們很難深入了解,是否有考慮"著重一個目標、重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看完你的回覆,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就像把大家找來,然後說「我們要討論的是世界和平」的感覺是一樣)

2接觸那段是"必定"拿掉,其原因是不論是否有"告知同意"(沒有,侵害人權;有,案主有權接受更好服務的權益),而且如果不幸我有參與的話,我還背著"通報義務"、"服務對象最佳利益原則"等等(甚至成為不能參與的主因)。

3如果時間上讓我們很難深入了解,是否有考慮"著重一個目標、重點"?

關於1,我的意思並非是指我們對參與者所想要的成果視而不見,在可能的情況下,若參與者主動提出,我們可以在符合原則的情況下給予支援。「參加者為何想參加」其實我們內部都有一些瞭解,只是這些瞭解不成為我們考量活動內容的重要理由(挺多是吸引人氣的理由而已)。另外,這不是在動員群眾,參加者必然會有一套自己參加的需求理由,理由是什麼、正不正面在所不問。我不太瞭解你認為我們不應該這麼做的理由在哪。

關於2,這個接觸不是一種服務,也不是為了從事關於瞭解、協助的互動工作,它只是一種一般性交談,就像跟陌生人問路或偶然聊天那種情況一樣;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指說,對於弱勢者的任何互動都應該以社會工作倫理來執行?或者,當不同群體互動時,必然會有弱勢與優勢對立問題,不管兩者之間打算幹嘛,都應該由優勢者承擔某些社會工作倫理責任?

關於3,這是很好的建議;就我目前的構想,應該會著重在建構行動的過程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關於1,我的意思並非是指我們對參與者所想要的成果視而不見,在可能的情況下,若參與者主動提出,我們可以在符合原則的情況下給予支援。「參加者為何想參加」其實我們內部都有一些瞭解,只是這些瞭解不成為我們考量活動內容的重要理由(挺多是吸引人氣的理由而已)。另外,這不是在動員群眾,參加者必然會有一套自己參加的需求理由,理由是什麼、正不正面在所不問。我不太瞭解你認為我們不應該這麼做的理由在哪。

關於2,這個接觸不是一種服務,也不是為了從事關於瞭解、協助的互動工作,它只是一種一般性交談,就像跟陌生人問路或偶然聊天那種情況一樣;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指說,對於弱勢者的任何互動都應該以社會工作倫理來執行?或者,當不同群體互動時,必然會有弱勢與優勢對立問題,不管兩者之間打算幹嘛,都應該由優勢者承擔某些社會工作倫理責任?

關於3,這是很好的建議;就我目前的構想,應該會著重在建構行動的過程上。

1仔細想想是我太緊張了,只要不要最後變成我上去主持或是演講就行了。(只想當普通的參與者)

2因為法律已經規定像我們這樣特殊職業者有通報責任及相關義務。用醫生、甲病人及學生這三種角色來形容好了,當醫生得知這名甲病人因病折磨需要醫療、急救時,不能袖手旁觀,那醫生角色換成學生時,當學生路過發現甲病人時,可能會叫救呼車,也可能不會,但不論是否會做這些事,學生並不會為因沒幫忙叫救呼車或幫忙急救而受罰,充其量只是被罵冷血、見死不救;但如果學生明明知道甲病人正為病痛所苦,然而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知情不報,可能就有違法之虞。

3不錯的想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3. 這幾週我思考了一下,或許活動的重心可以列出兩大塊:

A.「該弱勢族群的處境」(這理就先以街友為例子,包含了他們的「客觀生存條件」(族群共有的生活條件、文化、社會體制的回應、社會中他者的眼光與價值判斷)以及「主觀的生活感受」(個人生命故事、自我價值、對於前述客觀條件的回應」。

B.參與者本身的價值信念、刻版印象、既有生活經驗和猜測與想像(甚至包含負面的情緒,如恐懼害怕)。

我認為活動的重心--同時也是難處--即是在於,如何藉由AB之間的互動來引發參與者看見A、B之間的落差,藉此看見、理解自身。一個最沒效率的活動即是大夥來參加,透過書面或觀察認識了A,但他並沒有被引發任何反思或辯證,依舊帶著原本的價值觀回去。不過多了ㄧ些片面的認識而已。

因此我期待活動能夠讓參與者,藉由看到自身還有他人(包含街友以及其他參與者)之間的「落差」,引動理解與反思。這不必然會使參與者改變原先的信念(例如他認定的事實和先前的想像沒有太大差異),然而卻是促使他明白,無論未來他們要將自己擺放到改變者、助人者或是其他社會行動者的位置上時,必須先看見該族群在體制、社會生活下真實的處境與感受、需求,而不是濫用同情心或者憑著想像去「幫助他」。

於是A就不僅僅是單純的「學習媒材」,而是和參與者本身有所關連的活生生的族群。至於參與者在參加完後要選擇何種方式去行動,我認為那是參與者本身要決定的,絕對不是活動的宗旨。

我想到的,常見的方法就有四種:

1. 直接觀察或互動接觸 --- 優點是深入,缺點是需要長時間投入才有成效

2. 文本、資料式的介紹 -- 優點是簡單且迅速,缺點是無法深入理解

3. 運用團體方式,互相分享和討論 -- 但容易原地轉圈圈,或者淪為較有經驗者掌控

4. 該族群當事人現身說法 -- 最為折衷但是非常主觀而且片面

我理想中的活動形式是2-->4-->3 因為只有一天所以不太建議使用觀察。但如果4不可成立,也只能夠以1來替代。

然而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找到這樣的人?我接觸過的只有人安基金會。要洽談任何形式的合作或資源提供,目前看起來有點趕,而且可能需要經費支出。除非有人有更好的管道。

以上。這一篇回應的內容大多還是理念性的,然而我認為這些問題必須先釐清,我們才能夠建構下一步的行動。

我把剩下的部分回應完。

從上文中我覺得你特別強調一點,那就是我們(參與者)必須掌握瞭解社會邊緣人(或更小的範圍:街友)的內心想法與感受;我原先的規畫中沒想到這點,而這點要實現,至少必須有社工人員協助引薦社會邊緣人分享,或者由從事這塊工作的社工人員轉達分享(包含用所謂的文本)。

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期待參與者把文本或轉達想像成體驗來達成比較大的效果,或者這種比較大的效果永遠都只能由實際體驗來感受(它可能關乎的是想像力?)。晨星強調的只有瞭解他們的想法嗎?或者不只如此,還有讓參與者可以受到如體驗般的影響力量?

講述街友的內心想法的文獻我幾乎找不到,也許很少人從事把他們的心聲轉達給更多人知道的工作;這樣一來,加上時間緊湊,除非另外安排時間再辦一場,或者乾脆移到那時候再辦,至少可以確定802這天的活動無法處理關於充分瞭解街友感受的這一塊;但是,其他社會邊緣人類型的內心想法,我相信應該可以找得到(文獻的部分),也許我們可以轉做這個方向的分享(我是指單就"瞭解他們的想法"這點而言,而非整個活動方向從街友脫離)。

回到我們前面討論過的部分;根據我目前的評估,要作接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問題解決了:

1. 場地的安排,如果我們必須把接觸的活動卡在兩段室內討論的中間,那就必須有兩次花費,因為這次的活動時間比以往長了一些(多了個接觸橋段),所以要求店家允許拉這麼長時間給我們用而且還中途離開的機會大概不樂觀。

2. 為什麼要一般交流性質的接觸?不做助人者或改變者,這麼做之後可以幹嘛?(#8)

3. 是不是一般性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如果是的話,那根本無法做。(#13)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