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訊息】2009 9.9 DU攝影家郭大爛專題演講---攝影,語言,真實世界的結構


Recommended Posts

這是一場關乎攝影,語言,認知科學的演講

郭大爛/郭哲維

一個在網路攝影界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

真的很榮幸有這個機會邀請這位在國內攝影界首屈一指的攝影理論講者

來彰化高中開這場專題

時間原則上確定了

形式嘛

賣個關子

暑期輔導就會正式公佈

DU攝影家 --- 郭大爛/郭哲維

講者簡介:

郭大爛,本名郭哲維,靜宜大學英國文學系畢

DU攝影家與攝影理論家,兼任NC攝影社群論壇中「攝影閱讀與觀念」版主

無名小站百萬人氣部落格主

攝影網誌「雙魚的海邊」成立於2005年,為大爛發表私人作品之用

「雙魚的海邊2」建立於2007年,用於服務有婚禮攝影需求的新人

郭大爛的攝影作品多取材自身邊的人事物,深沉中常有幽默。他同時也致力於發展系統化攝影理論,其多篇攝影理論文章已被各大攝影網站刊載。他首創將「神經科學」和「語言學」融合進攝影圖像研究,並以此發表大量相關文章,突破台灣長期利用完形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攝影理論,更利用當代分析哲學的資源修正羅蘭巴特「內涵與外延」理論的缺失,將本土攝影理論徹底的語言轉向,並融入神經科學的思維。曾擔任網路攝影家以及靜宜大學攝影社、中山醫學大學攝影社、東海大學攝影社、台積電南科廠攝影社、中區攝影家手札、實踐大學、中正大學攝影理論講師。大爛獨到的觀察力使他捕捉到的影像令人回味無窮,對畫面經營之細膩,也讓他的影像蘊含更深層的美學價值。

以下為講者為彰化高中學生寫的演講序文

攝影,語言,真實世界的結構

對視覺認知的探索

PHOTOGRPAHY, LANGUAG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台灣市面上講攝影的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泳裝辣妹為主題、教你怎麼拍出「好照片」;一種是以具有「人文感」、「哲學感」的文字來掩飾作者自身的糊塗、儘可能把讀者對攝影的認知拉低到跟自己一樣的水平。當然這樣薄舌的分類對少數幾本書不公平,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好書實在太少。

「攝影理論」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神祕的名詞。如果現在你身邊有任何一個攝影老師,你可以馬上詢問他對這個詞有何解釋。如果老師說不清楚,代表他是誠實的。我們活在一個攝影理論尚未建構成型的時代,原因之一是大家的思考風氣不盛,理論書籍賣不贏乳溝,所以自然沒有出版社願意行善,學術上產生不了激辯與對話。二來是攝影說到底還是以結果論斷,大部分的人覺得能把照片拍好就很了不起,所以不會想去涉獵各種學科,然後把這些學科的知識融進攝影教學之中。卻也因為如此的環境,造成了攝影理論的多種「病相」。舉例,上GOOGLE查詢「攝影理論」,你會發現需多攝影網站竟然把光圈快門等相機的「名詞解釋」稱為「攝影理論」。或者我們也常看到許多攝影人根深蒂固地拒斥吸收新知,痛快地譏諷理論者是用嘴巴在拍照,彷彿像「廚師譏諷營養師,宣稱營養師菜煮得比他難吃,所以營養不重要」,這種荒唐的事情在現實上當然不會發生,卻屢試不爽的發生在你我週遭的攝影圈上。一般人對攝影理論的誤會,其實在於他們並沒有真正接觸過「好的理論」。一個好的理論可以預測,可以實證,並且真正解決你手邊的問題。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科學、具結構性的攝影理論,而不是自彈自唱的攝影心得。

文學界最忌諱的就是抄襲,作家彼此之間盡力以語言風格劃清界線。但是網路攝影領域似乎就沒這種困擾。我們對大量同質性的作品已經免疫,當面對數百個、數千個攝影人拍攝的手法都是換湯不換藥時,我們處之泰然、絲毫不以為意。網路美少女人像攝影的基本語言已被重複多年,但大多數人還是樂此不疲的「抄」下去,看的人也從不覺得「看膩」。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出在:模特兒是可以換的。只要有新的女人,攝影人就可以用同樣的招式再輪一場。模特兒既得到了利益(有錢賺或有照片可貼在網路上炫耀),攝影人也獲得心理上與交際上的滿足。說到底,美女人像之所以讓人看不膩,是因為「新的美女」不斷輪番上陣,而不是因為攝影人有什麼創新的拍法。

精進攝影語言寫法的一個重點在於你是否看夠多「好作品」,以及你是否願意接納理論。有了好的作品再加上理論的輔助,你很快可以變通出自己的一套方式。雖然「好作品」不是靠理論撐起來的,但不代表理論就沒有引導作用。好的攝影理論就像化學式,告訴你背後的結構,懂了之後你就可以自由運用。網路上許多文章總是告訴你「理論不重要」、「理論是多餘的」,會說出這種話的人必然是沒唸過多少理論的人,要不就是懶得作工、覺得自己的作品好到可以不管理論的人。如果要我為「排斥理論者」說一句話,那就是台灣的確不存在著系統化的攝影理論,一切都還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怪不得許多人一聽到理論就頭痛,況且唸書比起拍model的現成快感而言,實在是吃力不討好,當然就更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做。

有一個所有人都該先認清的大前提是:理論絕對不是為「讓你拍得更好」而服務。理論是引導式、啟發式的。或許你覺得自己從理論中學不到什麼,但世界上的確存在許多因理論而受惠的攝影人。那麼攝影理論該從哪些學科汲取養分呢呢?我建議應跨以下學科(朋友們若有建議可再增減):

分析影像的結構:符號學,修辭學,語言學

分析照片意義如何產生:語言分析,認知神經科學

分析觀看者如何觀看:完形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

分析攝影與社會的關係:社會學,大眾傳播

這些理論已經遠遠脫離了「如何打光才好看」、「拍人像該用哪種鏡頭」之類的討論,也不是所有攝影人都必讀。覺得有興趣、有需要的人再去念就可以了。例如你可能從來沒有在作品中加入「隱喻」的模式,你只是看到就拍、沒有想太多,那麼你或許願意試試看「隱喻式的影像」。然而在嘗試之前,若能知道「隱喻」這概念是如何運作的,你一定能更快掌握正確的方法拍出一張很棒的作品。以「求知」為目的發產出來的理論,在功能上可以幫助你走捷徑,這是無庸置疑的。 又或者你唸過完形心理學,你知道視覺的特性有哪些,那麼這些理解就能內化在你心理;或許哪天你會發現,你已經能夠不自覺地將這些理解運用在你的畫面之中。█

(轉載請註明出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