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對於視正書簡的看法


Recommended Posts

我個人就會挺想學簡體字的(我爸說買本簡體小說來看,看完就會了xd)

說真的繁體字已經是算快絕種的文字了

也只有這麼兩千三百萬人在使用

大陸是十三億的人口在使用簡體字

學簡體字還是國際的趨勢啊

各位的看法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105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識正書簡的主張裡面,最重要的應該是印刷使用正體字。

在這個年代,如果在打字與印刷使用正體字,那其實是慢慢將簡體字退出歷史舞台的措施。

而且這個措施是希望官方文件、打字、印刷使用正體文字,一般書寫時可正可簡,我就搞不清楚為什麼是放棄文化或是驅逐良幣了

難道這些話沒說之前,簡體文字就沒人在用了嗎?沒有欸,別提大陸人,台灣人也一堆平常寫字在寫簡體。

難道是用的人很少很弱勢,所以我們不能給他們名份來翻盤?也不是啊,現在的情況是簡體字強勢得多,把話說明白,慢慢將簡體字回復到正體字,有何不可?

正視現實,慢慢改變。我發現很多人很愛笑過去外交上那種把對方不承認就像看不見一樣的掩耳盜鈴,結果2009年的現代,似乎也沒好到哪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汉字其实确实过于复杂了,简化是必然的趋势,所谓繁体字中能更体现中华文化只说其实只是学术上的夸大之词,我就不信在座各位在看繁体字的时候就能想到其中的深奥文化。大家写字的时候难道会一直想着这个繁体字里面有什么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能。

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选择了简体字作为官方语言,我也相信世界上99.999%的外国人学中文会选择简体字。

我认为目前最合理的是识繁写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識正書簡的主張裡面,最重要的應該是印刷使用正體字。

在這個年代,如果在打字與印刷使用正體字,那其實是慢慢將簡體字退出歷史舞台的措施。

而且這個措施是希望官方文件、打字、印刷使用正體文字,一般書寫時可正可簡,我就搞不清楚為什麼是放棄文化或是驅逐良幣了

難道這些話沒說之前,簡體文字就沒人在用了嗎?沒有欸,別提大陸人,台灣人也一堆平常寫字在寫簡體。

難道是用的人很少很弱勢,所以我們不能給他們名份來翻盤?也不是啊,現在的情況是簡體字強勢得多,把話說明白,慢慢將簡體字回復到正體字,有何不可?

正視現實,慢慢改變。我發現很多人很愛笑過去外交上那種把對方不承認就像看不見一樣的掩耳盜鈴,結果2009年的現代,似乎也沒好到哪去。

我倒不知道印刷使用正體字...

汉字其实确实过于复杂了,简化是必然的趋势,所谓繁体字中能更体现中华文化只说其实只是学术上的夸大之词,我就不信在座各位在看繁体字的时候就能想到其中的深奥文化。大家写字的时候难道会一直想着这个繁体字里面有什么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能。

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选择了简体字作为官方语言,我也相信世界上99.999%的外国人学中文会选择简体字。

我认为目前最合理的是识繁写简

我就會,先生。

繁體字,每個偏旁部首的意思都有其意義、不然也有與偏旁部首發音相近的地方。甚至有些時候,繁體字比簡體字好學...

世界上99.999%的外國人學簡體字,為什麼?不就只因為商業利益?如果有天中國的人口優勢不再,外國人還會學中文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提供一個我忘記確切研究來源的說法

學中文的外國人普遍認為,簡化字剛開始的確因為筆畫少而好學,但是學到後來反而因為各字相通較為混亂,反而容易搞混,學習效率不及正體字。

我說阿,「正體字太過複雜了要簡!」和「正體字比較優美有文化要留!」是強度一樣的論述,都只是個人觀感,做科研的不知道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嗎?

前面才「其實確實」的把個人感受代進討論,後面一句又緊接著把跟自己個人感受不相符的說法說成是「學術上的誇大之詞」,自己呼自己巴掌。

我不反對只提出個人觀感沒提出論述的人,但我反感龜笑鱉無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提供一個我忘記確切研究來源的說法

學中文的外國人普遍認為,簡化字剛開始的確因為筆畫少而好學,但是學到後來反而因為各字相通較為混亂,反而容易搞混,學習效率不及正體字。

我記得是一個研究中文的外國教授提出來的,她好像有出書...

一開始大家都怕麻煩,可是等到你下面给我吃的時候才發現...xd

那些偏旁部首不是寫好看的,就和英文那些字根不是寫好看的一樣:外國人寫那麼長的單字不是虐待自己的!同樣,我們搞那些偏旁部首也不是虐待自己!如果學過六書就知道偏旁部首的意義是什麼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外國人寫那麼長的單字不是虐待自己的!

看到這個,額外補充一小點

雖然外國人的單字裡面內含不發音的字母可能可以讓我們容易理解接近的字(或該字的字音),但是他們原意可能不是這樣。

如light、sight、right裡面的"gh"不發音,但這是十五世紀的英語發音,那時"gh"發舌根擦音,這個音現在在英語已經消失(但還保留在低地蘇格蘭語中)

至今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有人就保留正體或是維持簡化提出夠有力的理由,但是總不能在宣稱中說「因為我爽~」,所以總是會冒出一些奇怪的,有點像個人觀感又有點不像個人觀感的理由。

我曾經試著就各字相通混亂難以辨別提出過「當前簡化字會弱化語言」的論點,主要是針對簡化字九大原則中的「保留原字部份特徵省略其他。」「相通字合併」「保留原字輪廓」等幾個原則提出,比方說廣東的廣與工廠的廠,根本是亂簡一通,上面提的面與麵也是「相通字合併」的一例。

但我當年年紀小(跟你一樣大啊風雲白爛xd),仍然沒有辦法提出夠有力的說法來證明就是了,如果有辦法證明,我們至少就可以退一步說「嗯,其他字我不知道啦,但是明顯有些簡化字是不妥的」,而事實上這應該也比較符合我們的使用經驗:很多台灣人寫字會夾雜簡化字,但是某些簡化字台灣人是不使用而且反對的。

我很期待挺簡與反簡的人能夠提出什麼樣充分的論點,否則一堆個人觀感與假論述,這篇主題只會跟深藍好幾篇討論正體簡體的文章一樣空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在嚴肅場合會不知不覺寫完整的繁體字,比較正式。

平常寫個小筆記、抄重點,亦繁亦簡有何不可?

尤其抄重點需要省時,英文都來幫忙了。:E

不過台灣人夾雜使用簡體字會有拿捏,

不會有人寫「东」與「车」的,會增加混搖;也沒有人寫「面包」,普遍不接受「相通字合併」;「轉」只簡化一半為「転」(應該是日本漢字)。

而「体」、「实」、「数」(話說台灣人寫的簡化「數」比「数」還簡,不知道是怎麼來的,字典沒有) 就是相當常用了;

有些簡化循的是日本漢字,如「発」,很少有人寫「发」。

完全不去理會簡體字是很蠢的作法,就像閉上眼睛假裝看不到就以為真的能避開一樣。

黃企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識簡書正是我現在的情況

但是我不太喜歡寫簡體字

或許沒有美感這種話實在很難說服人

但有些簡體字真的長的很不可愛(日本的漢字即使稍簡化也看的出原字呀)

對我而言正體字符合六書意義

以後學文字學比較有用(想唸中文系這個一定要懂啊= =)

正體字的好處大抵是不易弄混吧

即使有相似字也可以倚賴不同的偏旁去確定用法

即使簡體字是趨勢

但我不認為會完全取代正體

樓上不知幾樓說外國人都學簡體

因為中國現在是全球的大經濟體呀

要搶攻13億大餅的第一步當然是學中國的中文,就是簡體

不然是因為簡體好寫才學喔?

簡體書寫可不算簡單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识翻书简是很合理的,简化是汉字的趋势
汉字其实确实过于复杂了,简化是必然的趋势,所谓繁体字中能更体现中华文化只说其实只是学术上的夸大之词,我就不信在座各位在看繁体字的时候就能想到其中的深奥文化。大家写字的时候难道会一直想着这个繁体字里面有什么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能。

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选择了简体字作为官方语言,我也相信世界上99.999%的外国人学中文会选择简体字。

我认为目前最合理的是识繁写简

裡面有好多字都看不懂......

但是我想同一篇文章翻成繁體,

學簡體字的人會更看不懂吧!!!

這就是學繁體字眾多好處的其中一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識簡書正是我現在的情況

但是我不太喜歡寫簡體字

或許沒有美感這種話實在很難說服人

但有些簡體字真的長的很不可愛(日本的漢字即使稍簡化也看的出原字呀)

對我而言正體字符合六書意義

以後學文字學比較有用(想唸中文系這個一定要懂啊= =)

正體字的好處大抵是不易弄混吧

即使有相似字也可以倚賴不同的偏旁去確定用法

即使簡體字是趨勢

但我不認為會完全取代正體

樓上不知幾樓說外國人都學簡體

因為中國現在是全球的大經濟體呀

要搶攻13億大餅的第一步當然是學中國的中文,就是簡體

不然是因為簡體好寫才學喔?

簡體書寫可不算簡單呢=[

所以很多外國人並不是心悅誠服的學中文

簡單的來說,中文對他們來說就像是那種用完即丟的東西

「如果有天中國的人口優勢不再,外國人還會學中文嗎?」我這麼問過

這樣說好了

如果有天大家再也不用英文當作通用語言,我懷疑台灣人還有多少願意學英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個人拙見請見笑

中華文化發展了那麼多年

才將語言寫成甲古文

又歷經漫長的改革

漸漸地演變成今日的正楷(繁體字)

...那如果現在把繁體字簡化來寫

那不是倒退回起點嗎

前人的智慧結晶

如此輕易放棄

這不是相當可笑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什么文字都好,现在习惯哪个就用哪个

如果政府真的又要求必须使用繁体字,那么使用繁体字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像以前说的,文字的意义在于记录和交流

简化字并不能抹杀这两个文字的基本作用,所以也就行了

用什么就是什么,传承历史还勉强可说,但要全面复繁,就有点多余

毕竟,如果说要说传统,为啥不写小篆?甲骨文,那多传统

大陆的教授或者说人之本性,都是要挑战传统和主流的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简体字的提出推广也都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文人大家

蔡元培,胡适以及鲁迅等,哪一个不是白话文,简体字的拥泵

所以这个没啥可争论的,用啥就是啥了

让改就改了,但是从自身所说,不希望改,这样挺好的

或者说是不愿意改变吧,再或者说是懒得改变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识正写简”不难的。我似乎是没有刻意的学就会了。

我看了大学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本。古文都是用繁体字的。

我想,或许可以找一个折中的办法,将一些过分简化的字废除或重新简化。

比如中华的“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识翻书简是很合理的,简化是汉字的趋势

是趨勢沒錯 但一半左右是硬湊出來的 像: 燈 澄 要怎麼解釋?

積--积 識--识 兩個偏旁不一樣 但卻硬要改成一樣 試問要怎麼解釋?

書--书 義---义 明明是草書但卻以楷書書寫 為什麼?

簡體字古代就有了,

基本上都有一定脈絡可循,

不像大陸硬要簡化,沒有章法

我們有人稱[殘體字〕~~

相同的 一半左右的字有脈絡可循 也很多是有章法

例如 從----从 (說文:兩人為从)

旁邊那個"彳還有下面那個"止 合起來是一個"辵"字 表行動之義 那是隸變楷時 變的

刪掉不也有道理嗎?

因此我認為有些簡字不該用 有些簡字可以用 端看當時的人如何運用而已[c]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