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psody歎芹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9 今天收到囉=D剛從信箱裡拿出來的時候還想說怎麼沒有郵票...?原來是郵寄公司啊我可以問為什麼封面要設計成那樣嗎?是為了扣緊慎思樓的專題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後崎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9 我可以問為什麼封面要設計成那樣嗎?是為了扣緊慎思樓的專題嗎?據說是代表重建慎思樓亦重建《育才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hapsody歎芹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9 那那那旁邊那個像古銅器的(是龍嘛)又象徵什麼呢?其實我覺得封面有點單調如果不多想就不會知道蘊含的意義很深刻內容很豐富,每一張相片都很棒啊內文也很有深意,看到自己的校刊就覺得太流行化了育才街內文很有學生意識我認為這非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年輕的小學校果然還要多加加油啊...不過我只要一看到封面就有種"跟內容反差好大..."的感覺這是我的拙見,恩...請中一中的同學不要打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rona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9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9 那那那旁邊那個像古銅器的(是龍嘛)又象徵什麼呢?其實我覺得封面有點單調如果不多想就不會知道蘊含的意義很深刻內容很豐富,每一張相片都很棒啊內文也很有深意,看到自己的校刊就覺得太流行化了育才街內文很有學生意識我認為這非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年輕的小學校果然還要多加加油啊...不過我只要一看到封面就有種"跟內容反差好大..."的感覺這是我的拙見,恩...請中一中的同學不要打我=[沒關係XD畢竟封面的確是做得不好...是趕出來的我當初做封面時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只做了象徵性的物件,並未將其修飾,所以才看起來單調。然後這個封面的設計理念是「重建育才街」,取自我們學校新大樓的重建過程,因為這期校刊做了與前幾期相當大的改變,故有此構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hapsody歎芹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9 還有想問一個...你們的印刷廠是「曦望」,是和喜憨兒有關的嗎因為跟「希望」的音一樣所以才想問XD等整本精讀完再給一次建議好了XD月華子是筆名還是真名呀(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 10 發表於 June 1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7, 2009 還有想問一個...你們的印刷廠是「曦望」,是和喜憨兒有關的嗎因為跟「希望」的音一樣所以才想問XD「庇護工場」( Sheltered Workshop)簡言之,就是為確保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身心障礙者就業,尤其對中、重度之身心障礙者,有就業意願但能力不足所以無法進入競爭性職場的身心障礙者,提供庇護性就業服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weet81723 10 發表於 June 1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8, 2009 ;3458053']「庇護工場」( Sheltered Workshop)簡言之,就是為確保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身心障礙者就業,尤其對中、重度之身心障礙者,有就業意願但能力不足所以無法進入競爭性職場的身心障礙者,提供庇護性就業服務。你們廠商跟我們的一樣我們是用最低價標得的我覺得你們編的整體感覺挺好我們之前一直再為美編的事而煩惱!最低標的感覺 很不被重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rona 10 發表於 June 18, 2009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8, 2009 你們廠商跟我們的一樣我們是用最低價標得的我覺得你們編的整體感覺挺好我們之前一直再為美編的事而煩惱!最低標的感覺 很不被重視喔小姐美編全部都我自己做的耶。開玩笑XD我們這次招標可沒有附加美編的喔還有大家都是用最低標阿XD這是廢話。公家機關要省錢省時間麻這個搞不好可以考慮...呃?你要說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紫凌× 10 發表於 June 1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19, 2009 阿囉哈~!土城這裡已經收到囉~話說很喜歡你們聯合文學獎的作品集呢!表面看過去就像是一本小說,裡面內容也很棒喔!而《育才街110》裡面關於宿舍的部分也很有趣耶!藉此可以認識到不一樣的一中呢!總之~謝謝你們啦: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weet81723 10 發表於 June 20,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0, 2009 我不懂所謂你自己當美編那你要所做的範圍在哪?那廠商協助你們是只有排版和印刷嗎?最底價標是每個學校都這樣喔所以做得好不好還是要靠學生自己!這一期的育才街真的跟以往不一樣每次只要拿到你們學校的校刊常覺得文學性質很濃重有時甚至有看不懂的情況發生但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有時候只是比例佔有的問題(文學)那一封寫給育才街表出現今所有校刊的問題但有時候校刊的走向,似乎和學校的風氣有關聯看到佈滿和學生有關的專題和理性的批判不由得欣羨你們學校自由的風氣,和學生自治會的剛強我總覺得這會是一個開始校刊真正的本質會慢慢走出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後崎 10 發表於 June 20,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0, 2009 我不懂所謂你自己當美編那你要所做的範圍在哪?那廠商協助你們是只有排版和印刷嗎?哦哦,我們的美編大人是完全自己排版,廠商只是負責印刷而已。這一期的育才街真的跟以往不一樣每次只要拿到你們學校的校刊常覺得文學性質很濃重有時甚至有看不懂的情況發生但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有時候只是比例佔有的問題(文學)都是比例問題吧,因為把聯合文學獎的作品獨立成一本,所以校刊上甚至沒有一篇小說,因此有更大的空間,而不必像往年因為文學獎作品已經佔了太大頁數導致校刊其他的(其實我不曉得該說「主要的」嗎?)部份就那麼一點點。那一封寫給育才街表出現今所有校刊的問題但有時候校刊的走向,似乎和學校的風氣有關聯看到佈滿和學生有關的專題和理性的批判不由得欣羨你們學校自由的風氣,和學生自治會的剛強我總覺得這會是一個開始校刊真正的本質會慢慢走出來與學生有關的專題並不需要取決於學校的風氣,只要想做就可以做了,主要是我們覺得這些東西與學生比較有關所以比較能讓大家較感興趣,校刊上這些與大家切身的文章愈多,當然也就愈可以提起其他學生的意識與自覺,我猜這或許也是一個循環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晚青 10 發表於 June 20,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0, 2009 我不懂所謂你自己當美編那你要所做的範圍在哪?那廠商協助你們是只有排版和印刷嗎?最底價標是每個學校都這樣喔所以做得好不好還是要靠學生自己!這一期的育才街真的跟以往不一樣每次只要拿到你們學校的校刊常覺得文學性質很濃重有時甚至有看不懂的情況發生但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有時候只是比例佔有的問題(文學)那一封寫給育才街表出現今所有校刊的問題但有時候校刊的走向,似乎和學校的風氣有關聯看到佈滿和學生有關的專題和理性的批判不由得欣羨你們學校自由的風氣,和學生自治會的剛強我總覺得這會是一個開始校刊真正的本質會慢慢走出來廠商應該只有印刷那一封寫給育才街是我們偶然翻20年前的老校刊找到的,雖然有些地方已經不符時宜但十分值得省思。這一屆的青刊社對於校刊的本質作了許多的討論,但仍舊沒有共識與定論,我想,校刊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是很難有一個完美的定義的,每個學校也不盡相同,不過我們嘗試著做,因此,也就產生了育才街110這樣不同以往的作品,是好是壞就由讀者評論。至於學生自治組織的剛強嘛....對於這麼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學校,這樣的學生會,還不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rona 10 發表於 June 20, 2009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0, 2009 的確廠商只有印刷(茶),其他東西都是我做的,包括攝影、包括美編。還有蔡承允=月華子XDD-對於後崎說:與學生有關的專題並不需要取決於學校的風氣,只要想做就可以做了,主要是我們覺得這些東西與學生比較有關所以比較能讓大家較感興趣,校刊上這些與大家切身的文章愈多,當然也就愈可以提起其他學生的意識與自覺,我猜這或許也是一個循環哦。我並非不認同,但是對於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的難處,譬如說學校有嚴格的審稿制度、文學獎的主持把持在國文老師手中等等,並非可以輕易去改變的。而青刊社可以說改就改確實是取決於自由的風氣。-之前「文學性較高」其實是育才街極大的流弊。校刊或許有提倡文藝之責任,但以校為本才應該是它要去做的。故做了這些改變。但是關於校刊社,關於校刊,這些的定義,我們都確實沒有定論,更沒有下什麼明確的定義。怕是這個問題,校刊社存在多久就必須思考多久了吧。-關於本校的學生自治組織,基本上跟那封「寫給育才街」的信年紀差不多,只是中間又經過多次流變,故今年的學生會才只有十五屆。本校學生自治會剛強?您說笑了。如果學生自治會剛強,它會不在第一時間就跟校方反映社辦搬遷的各種利弊、並且號召學生來有所行動嗎?(請參考青刊筆記-社團辦公室搬遷事件)-校刊上這些與大家切身的文章愈多,當然也就愈可以提起其他學生的意識與自覺,我猜這或許也是一個循環哦。這只是一個理想而已。但是是一個可以去考慮並且加以實行的理想。起先要把學校的校園媒體開始運作,於是我們會需要報紙,這種即時性較高的東西,更強烈建議有網路新聞發布的空間,讓青刊社的存在更多元。所謂校刊不僅止於校刊,我們藉以激昂,更承擔整個時代;應是如此。-然後樓上和樓上上分別是新任的社長和副社XD唉兩個主要幹部都出來了我好怕呀XD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hapsody歎芹 10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1, 2009 原來 蔡承允=月華子我在看爭取社團教室的"青刊社美編"真名一直在想到底是不是月華子(哈關於校刊翻開來看到的好像不外是"人物採訪(大多是時下知名小說家)"、"美食"、"社團錦集"還有滿滿的文藝獎曾經有一度認為校刊是文藝獎的附屬品,但我第一次發現兩個拆開來,空下來的空間可以討論這麼多東西當代學生常常會批判但不會思考如果真的要放討論目前學校面臨的不合理事件究竟看的人又有多少呢...?一中的風氣很不錯了,同樣的文章如果搬來其他學校可能就會淪為空談或在學校校對時被阻攔積極討論學校事務是培養學生對社會的參與然而現在太多學生活在別人準備好的「環境」也未曾去思考這樣的環境是否有待改善?知名作家會沒有名氣、會死,好吃的店面會有收攤的一天,就連社團都有可能倒社但是校刊內部的精神,也要跟著一起倒下了嘛?如果校刊淪為一年的當代流行刊物那過了幾年,還有想翻開的念頭?亦或丟進資源回收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後崎 10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1, 2009 如果校刊淪為一年的當代流行刊物那過了幾年,還有想翻開的念頭?亦或丟進資源回收筒?其實不一定哦,我覺得還有「噢原來那時候的學長姊流行這個呀——」的功用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王品台朔 10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我們的模式比較像"文藝附屬於校刊"不過我們有紅樓文學獎啦這樣講的話應該是說校刊有校刊自己全權決定的文藝部分是否要有文藝獎這種管道也是校刊決定至於紅樓文學獎則較官方由學校國文科承辦每年都會出文集但是跟建青沒有絕對的關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hapsody歎芹 10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1, 2009 其實不一定哦,我覺得還有「噢原來那時候的學長姊流行這個呀——」的功用哩。我說拿到校刊的當屆學生啦XD學弟妹看到以前的都有好奇成分(笑可是即使寫了什麼還是有人會把它回收掉= 3 =如果真的有不要他校校刊的同學都送我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貴婦 10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您好 :我是新化高中的第100級主編 , 星期四時從學務處拿到了此次《育才街一一0》滿心期待地拆開翻閱 ,果然是令我佩服不已! 又在公關函上看到你們對校刊一事的省思, 讓我無限感慨 !我想 ,校刊現在在學校的地位已淪為配屬品 ─形式上的製作、 形式上的發行 ,了無新義 !很高興當今如此世風之下 , 台灣還有一群如同您們一般對校刊懷有無比激情及冀望。 更別遑論你們所製作的刊物了! 是如此的成熟 !如此地把學生們對於自身的本位認知 ,發揮的淋漓盡致 , 無一處不表現出編輯團的巧思 !說來實在汗顏 !對於位處西南隅的台南縣內的我們來說 , 迄今實在無法做到一本如此成熟的刊物 ,所以只能於此大嘆悲哀! 不過 , 希望我們能夠一起戮力 共同重振校刊的輝煌風華 , 共勉之!P.S.冒昧的請教中一中的編輯團們,你們一次下來製作校刊的經費,學校不知提供多少?因為我們打算找我校的師長商榷看看,能否把我們的經費從原本的十萬元再多挹注點經費!感謝萬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貴婦 10 發表於 June 21,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1, 2009 ;3465960']樓上學弟請愛用排版以便閱讀。這是身為校刊社一員應有的美德。學長 十分抱歉 因為太過悲憤 以至於疏忽此點 感謝學長指點 下次會更加注意改進 謝謝=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吳柚子 10 發表於 June 22,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2, 2009 (前恕刪:))如果校刊淪為一年的當代流行刊物那過了幾年,還有想翻開的念頭?亦或丟進資源回收筒? 我以為其實,校刊就是一代的當代流行刊物啊。 因為我們身處這樣的年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的我們(學生)該關心什麼?現在我們接觸的是什麼? 「校刊」,大概是我自己的想法吧,我以為那本來就是「屬於大眾」的刊物,正因為是「全校性的刊物」──我們不得不、也應該做出多數的「校內學生」想看或該看的東西,我以為這也是我們的責任所在。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偏執的想法,我不希望校刊只是學生出錢、替「我們」、替「編輯社」出書。 校刊當然是個流行的產物,但它就是該記錄這個時候:這就是「這個時候」出的校刊,他就是這個時候的我們,我們就活在這個當下、關心著當下的世界。 我以為那也是校刊迷人的原因,也是、它被稱作校刊的原因。 對了,似乎有些突兀。 我一直覺得,包著麻糬皮、冰冰涼涼、內餡有著冰淇淋和當季水果的東西,不能叫作月餅。(笑) 個人淺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hapsody歎芹 10 發表於 June 23,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23, 2009 我以為其實,校刊就是一代的當代流行刊物啊。 因為我們身處這樣的年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的我們(學生)該關心什麼?現在我們接觸的是什麼? 「校刊」,大概是我自己的想法吧,我以為那本來就是「屬於大眾」的刊物,正因為是「全校性的刊物」──我們不得不、也應該做出多數的「校內學生」想看或該看的東西,我以為這也是我們的責任所在。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偏執的想法,我不希望校刊只是學生出錢、替「我們」、替「編輯社」出書。 校刊當然是個流行的產物,但它就是該記錄這個時候:這就是「這個時候」出的校刊,他就是這個時候的我們,我們就活在這個當下、關心著當下的世界。 我以為那也是校刊迷人的原因,也是、它被稱作校刊的原因。 對了,似乎有些突兀。 我一直覺得,包著麻糬皮、冰冰涼涼、內餡有著冰淇淋和當季水果的東西,不能叫作月餅。(笑) 個人淺見。那是說元X雪餅嗎XD看到那句話有認同到不過每次看到各校校刊寫的內容很相近的時候都會有「這主題怎麼一直重複啊...」的想法久而久之就覺得能不能寫個不一樣的東西呢?舉例:訪問九X刀 (這個真的超常出現的)還有某所學校舉辦什麼正妹型男選拔賽那種東西很主觀耶其實不過即使說想寫點特殊的題材也不希望校刊流於太艱澀難懂之前看到某校刊討論文學型態之類的,我都好奇看得完的人有多少啊...?嗯,只能說奢求太多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