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性別人權協會十週年餐會發言稿>


Recommended Posts

性別人權協會十週年餐會發言稿 2009/5/23

性權十年回顧:走過1999~2009同志運動

發言者:喀飛

1990年至1999年的台灣同志運動歷史,最燦爛的火花在於校園的、社會的同志團體

紛紛成立,讓運動以組織化的力量往前推進。在性別論述、文學創作、戲劇演出、

媒體發聲、刊物出版與各種文化活動推波助瀾下,打造了非常輝煌的一段歷史。

奠基之上、緊接著1999年至2009年開展的同志運動,則持續對抗惡劣環境下的性權

環境。

以下的回顧,聚焦於影響最大的「警察濫權」「性言論」「媒體污名」「愛滋污名

」「社會歧視」「平權與立法」等六個面向進行歷史回顧。

1.【警察濫權】:

1998年12月,台北重慶南路AG健身房被警察臨檢並強迫拍攝造假的猥褻照片。

1999年11月,公館Corrners Pub被連續臨檢施壓導致關閉。

2000年夏天,北投男同志三溫暖被密集臨檢。

2001年8月,台北男同志酒吧Funky被連續臨檢事件。

2001年12月14日,大法官會議發佈釋字第535號解釋文,明示警察臨檢權應由法律規

範。比例原則確立後,同志空間過去遭遇惡意臨檢的狀況才改善。

不過在台北之外,警察臨檢事件仍然存在。

2004年11月5日,高雄警方多次以突擊檢查為名,臨檢高雄同志餐廳「解放」。強行

將一名同志扣上手銬及腳鐐帶署,途中甚至暴力毆打。

網路釣魚成為近八年來傷害最大的警察濫權。

2000年~2007年,因為兒少條例29條被警察移送的案件,高達兩萬六千件。最後被

法院判決有罪的比率,從2000年的36.78%,到2007年僅14.38%。

2008年起,濫用刑法235條猥褻進行言論追殺的警察濫權,成為持續惡化的人權侵

犯大宗。

2.【性言論】:

兒少條例、兒福法在保守兒少團體強勢運作下,頻繁修法,緊縮性言論空間。

以保護兒少之名,實則掀起風聲鶴唳的網路文字獄。嚴重打擊青少年、同志族群人

權,將網路徹底扭曲與污名化。

引發的寒蟬效應,讓許多網路ISP業者、入口網站、BBS經營者,更加自我設限,不

斷遭受惡法、惡警、偽善團體聯手打壓的性言論緊縮,堪稱號稱已民主化的台灣社

會最惡劣的人權侵犯議題。

2003年9月1日,「晶晶書庫」遭檢察官不當搜索、查扣合法男體雜誌五百多冊,被

以妨害風化起訴。

2003年12月5日,中央大學教授何春蕤,於性別研究室網頁設置動物戀網頁連結,遭

台北地檢署依妨礙風化罪嫌起訴。

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案件。

還有成千上萬的同志朋友、青少年,則在交友、網路貼圖時,飽受性言論緊縮的壓

迫。

2001年,台大椰林BBS站限制使用者暱稱,造成同志使用者全面撤離。

2004年,奇摩交友網站嚴格限制使用者圖片不得裸露,造成男同志使用者大規模撤離。

3.【媒體污名】:

過去十年來,媒體對於同志相關的報導,雖然有大幅的改善,但是有三個事件,堪稱

是台灣這十年來對同志最嚴重的三大污名形塑根源:

1998年11月21日,西門町Tattoo酒吧墬樓事件,一位和男友爭執而失足墬樓的男同志

大學生,引發報紙大篇幅報導,將同志戀情定型描繪成激烈、偏執。

2001年2月,景美箱屍案,一位台北大學學生在景美被發現裝屍於行李箱,引發將近

一個月追逐、猜測兇手的瘋狂媒體風暴。同志的性慘遭嚴重妖魔化。

2004年1月17日,農安街轟趴事件,從小年夜起,媒體以86則、總計54430字、連續9

天瘋狂報導。從此「轟趴」被刻板化為男同志特有、藥物性愛派對的專有名詞。將用

藥者、感染者,與男同志一起關入巨大的衣櫃。

4.【愛滋污名】:

2001年12月31日,性權會、權促會、熱線聯合舉辦「抗議疾病管制局錯誤的愛滋防治

政策記者會」,抗議國家疾病管制局錯誤的愛滋防治政策,呼籲官方:防治愛滋應該

從停止恐嚇、停止污名開始。

2008年,經過許多團體奮戰七年後,疾管局仍繼續主張「高危險群論」強化男同志與

愛滋連結。大張旗鼓,強勢要求地方衛生局進入男同志空間大量篩檢,各地衛生局在

壓力下,無所不用其極「搜尋」各地男同志。

CDC篩檢男同志的預算,從2007年1千4百萬增加至8千7百萬。並以6倍加權考績點數,

要求地方衛生局交出篩檢績效。

5.【社會歧視】:

「台灣同志遊行」舉辦了六屆、「台北同玩節」舉辦了九屆、高雄「港都彩虹」舉辦

了兩屆,讓台灣成為華人社會關注與羨慕的焦點。

性別運動、同志運動的進展看似百花齊放,然而仍有許多人因為性別氣質、跨性別身

份而飽受歧視與壓迫。

2000年4月,因為陰柔氣質而飽受欺負的屏東縣高樹國中學生葉永鋕命喪校園,揭露

性別暴力校園現況。

2002年7月12日,蔡雅婷申請身份證,要求使用女裝照片,遭戶政機關拒絕。

2003年5月14日,變性人林國華承受社會巨大壓力與歧視自殺身亡。

2003年12月11日,跨性別運動伙伴蔡雅婷自殺身亡。

2007年1月,嘉義縣基督教協同中學任教17年的教師Janet,在變性手術前,校方以「

污染學生心靈」為由,要求離職,被他拒絕後,又逼他接受「矯正」。

2008年,連續兩位跨性別朋友因為社會壓力自殺身亡。

6.【平權與立法】:

過去十年,雖然台灣出現了:

2004年6月,制定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要求學校進行性別平等教育,

2006年3月22日,通過「家暴法」修法,將同志納入適法對象。

2007年5月,通過「就服法」修改,將性傾向列為職場不得歧視的項目。

但是在2006年10月,「同志婚姻法」草案在立法院一讀前,就被保守國會議員阻擋,

失去被討論、對話的機會。至今同志伴侶相關的繼承權、緊急醫療同意權、保險受益權

,仍毫無法律保障。

2007年底,一對女同志伴侶收養子女,卻被法官判決不准。顯示同志收養子女權仍困

難重重。

.........................................................

性別人權協會十週年

523募款茶會,歡迎你來,或捐款贊助!

http://gsrat.net/

━━━━━━━━━━━━━━━━━━━━━━━━━━━━━━━━━━━━━━━━

這是篇新聞,我從交大的同志社團社板轉過來的。

讓大家多了解一些從以前到現在的轉變,

以及思考依然存在的問題。

因為有點長,所以我配了顏色。

小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