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繁體字 通往中華傳統文化的臍帶


Recommended Posts

去年十二月,第四屆國共經貿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雙方氣氛融洽。不料,談到漢字簡化問題時,大陸前文化部長王蒙脫口而出,國民政府時期早已推動漢字簡化,似乎在避重就輕。一位在場人士說,當時他很想糾正對方,國民政府確於一九三五年公布三百廿四個簡體字,後來廢止了。

這和中共建政後推動漢字簡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可謂天差地別。

今年三月,大陸舉行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天津政協委員提案,十年內分批廢除簡體字,恢復繁體字。由於茲事體大,該案通過機率微乎其微卻再次喚起大陸對繁體字的重視

參與國共論壇的人士表示,他看過相關檔案,顯示中共曾想分三個階段推動漢字簡化。第一個階段始於一九五六年,大陸通過《漢字簡化方案》,共簡化一千多個漢字(應稱簡化字)。第二個階段在一九七七年底,大陸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實施幾年後,因字形過於簡單、混亂而被迫廢除。

零陵縣變成○○縣 鬧出一堆笑話

知情人士說,漢字簡化進入第二階段鬧出很多笑話。比如四川「零陵縣」怎麼寫?既然要徹底簡化,眾人建議不妨寫成「○○」縣,畫兩個圈即可。諸如此類,誰看得懂。

所幸,第二階段漢字簡化遇阻而廢,否則第三階段就要全面推動「漢字拉丁化」,漢字從此變成純拼音文字,中國下一代將完全看不懂漢字與中華傳統文化斷絕。想到此,不禁讓人「毛骨悚然」。

胡錦濤去年底發表「胡六點」講話,很多人關注兩岸經濟與和平協議的問題,忽略胡的第三點─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胡強調,「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繁體字 通往中華傳統文化的臍帶

胡錦濤這段談話,引起兩岸文化界回響,認為胡肯定是有感而發,說明大陸在繼承中華文化上的不足,而繁體漢字(應稱正體字)恰恰是通往中華傳統文化的臍帶,在台灣發揚光大,台灣成了早年共產主義席捲中國,維護中華固有文化的最後一道堡壘。

這位在場人士原想就此向王蒙「請益」,後擔心破壞會談氣氛而作罷。實際上,就他了解,目前大陸各地國學私塾應運而生,教學資源多來自台灣,這是台灣的「軟實力」,可以很自豪向對岸展現。

易經大師劉君祖認為,共產主義在中國實驗失敗,現在又看到西方資本主義的危機,今後中國「回歸本位文化」的趨勢將愈發明顯。中國想要真正崛起,非得在傳統文化上下功夫才行,了解正體字是必要手段。

----------------------------------------------------------------------------------------------------------------------------------

中共似乎擬改簡體字回歸正體字 這項提案雖然不太可能會成功ˊˋ 但是至少讓中共開始重視繁體字=V=

問題

:

如果中共真的把簡體字換成正體字 各位大陸同胞你會接受嗎?

如果您從小學習簡體字 您會接受嗎?

每天生活在簡體字的世界裡 突然改變了 這樣算是一件好事嗎?

以上三個問題請發表你的想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首先谢谢深蓝的各位同学批准了我的帐号

让我有机会在这里谈一谈我的看法

回复楼主的问题:

1.不接收。由简入繁,可是很费劲的,我是没有那个耐心精力重新学习如何写 “汉字”!而且是笔画更多看起来心情烦闷的字。当然我也反对汉字拼音化。还是这个简体不错,即简便了又有繁体的雏形。

2.接收。小孩子嘛,大人怎么教育就是什么样的,没有办法不接收。

3不是。不仅仅是心情的低落,更是有些恐慌,仿佛自己不属于这个环境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怎麼可能改得回來?

記得台灣政客把「中華郵政」改成「台灣郵政」,然後又改回來,不曉得就花了幾十億(台幣)。

現在如果要改回來,全中國路牌都要改,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當初改成簡體的時候,中國可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路牌!

再說路牌還只是其中之一。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習慣上的問題,簡體字已經用太久了。

--

繁體字或許可以當成選修的,有興趣研究古代石碑或傳統書法字的可以去學。

黃企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體」中文是比較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的用法。

又:『現在如果要改回來,全中國路牌都要改,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當初改成簡體的時候,中國可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路牌!』

你放心好了,這點小錢,中國還不見得放在眼裡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體」中文是比較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的用法。

又:『現在如果要改回來,全中國路牌都要改,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當初改成簡體的時候,中國可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路牌!』

你放心好了,這點小錢,中國還不見得放在眼裡xd

頂多跟台灣一樣,花了500億下鄉怎樣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中共真的把簡體字換成正體字 各位大陸同胞你會接受嗎?

·首先给据中共的作派,從簡復繁似乎非常難,因爲這等于否定了中共60年來的“文化事業”,但如果成功的話,我是200%支持的

如果您從小學習簡體字 您會接受嗎?

·從小學得話更好……但是現實是否定的(本人在有3年就成年了……)

每天生活在簡體字的世界裡 突然改變了 這樣算是一件好事嗎?

·當初從正體字換到簡體的時候有社會動蕩嗎? 社會的動蕩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因爲這個而永遠滿足于現實,當時簡體字發表的時候也沒有什麽試用期之類的。我們復興整體字,更可以堂堂正正得去“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接受的不会超过一成吧,但如果硬性实施,也是能接受的

任何已经习惯了的东西做出改变,终究是要经历阵痛的过程

如果真的能选择性的改变文字,我相信很多想我一样的人不会改变的

但真的要变,最好只变文字,不要变书写说话的方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months later...
繁體字。 就台灣這群人用@@ 影響力夠嗎?

香港也用繁體 =))

我在中國聽說其實大部分人都看得懂繁體字, 只是寫起來很費勁

我認識的人中, 更多老一輩(50↑)支持繁體字, 認為總有一天, 中國會再度提昌繁體字

如果我所學的是正確的, 那麼繁體字簡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為了要推行...某個建設活動, 希望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識字, 所以根據七種原理(採用原本就是"簡體字"的古字, ex 雲/云, 根據書法草書的樣子來簡化, ex 專/专, 採用比較特殊的邊旁來代替整個字.習/习..等等)來把字簡化...

所以暫時使用簡體字應該是對沒有機會上學的大人比較好的措施, 畢竟文化/文字的推行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我一直以為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支持繁體字...

不過看來好像只有少部分人支持繁體字 lo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繁简体是文化上的问题,不是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所以大陆并不会因为台湾在用繁体,就摒弃繁体字。而且摒弃繁体字是很严重的问题,其影响不亚于焚书坑儒。

例,韩国四五十年代开始自动脱离汉文化圈,摒弃了汉字,导致现在韩国人大多不认识汉字,根本就读不懂自己的历史文化典籍,也就跟自己的文化割裂了。1999年金大中恢复了公文并书汉字的规定,推行了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自此又主动回归汉文化圈。这其中的曲折大家都可以看到。(也深刻领会,文化侵略是多么可怕。。呵呵,开个玩笑:E)。

随着大陆经济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软实力的影响也会日益加强,全世界遍地的孔子学院就可以证明,大陆并不会割裂传统文化,正相反,在经济影响世界的同时,中国也要从文化上征服世界。

其实繁简体根本就不是问题,虽然大陆不教繁体字,但是大部分的繁体字我也都认识,而且现在接触到繁体字的机会实在太多了。日剧,美剧,日漫,大多都是繁体的字幕,我也从中学到不少(额,被鄙视)。我觉得大陆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古典著作在中小学教学里的比重太小了。我上学时的课本,论语就教了一小段,离骚也就是一篇课外读,诗经啊,唐诗宋词啊,还有古典小说,都少之又少。就算学会了繁体字,不去读这些古典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识繁用简,既能读懂古典书籍,有可以方便书写,岂不两全其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香港也用繁體 =))

我在中國聽說其實大部分人都看得懂繁體字, 只是寫起來很費勁

我認識的人中, 更多老一輩(50↑)支持繁體字, 認為總有一天, 中國會再度提昌繁體字

如果我所學的是正確的, 那麼繁體字簡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為了要推行...某個建設活動, 希望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識字, 所以根據七種原理(採用原本就是"簡體字"的古字, ex 雲/云, 根據書法草書的樣子來簡化, ex 專/专, 採用比較特殊的邊旁來代替整個字.習/习..等等)來把字簡化...

所以暫時使用簡體字應該是對沒有機會上學的大人比較好的措施, 畢竟文化/文字的推行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我一直以為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支持繁體字...

不過看來好像只有少部分人支持繁體字 lol

畢竟繁體字筆畫真的比較多,看應該大家都不排斥,是寫的問題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很好奇

大陸人使用簡體字,但是史學家考證古籍時怎麼辦

这个没有担心的必要,目前大多数人(高于90%)在使用简体汉字时能無障礙閱讀繁體文字.

畢竟繁體漢字在大陸的合法漢字.簡繁並存,但是目前絕對主流是簡體罷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先不論繁體字在藝術上的價值

還有政策會不會通過

簡繁體這問題很有趣

學過簡體字大概能看懂80~90%繁體字

學繁體會看簡體比例接近100%

剛開始閱讀速度差具很大

習慣了之後也就還好(我都去大陸網站看YY小說 xd)

但是寫字就沒這麼容易了

你請一位大陸人把一篇簡體文章寫成繁體

或是台灣人把繁體寫成簡體

99.99%會錯字連篇

寫字的慣性比閱讀要大的多

真要改搞不好以後連兒子的作業都不會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改回来?好啊,直接改甲骨文算了!

一种文明进步为什么要改?而且我很不理解,文化的承袭、发展和文字的样式有必然关系吗?难道一个不识字的人就不能传承文化?好像不对吧!

语言的根本目的是表情达意,繁体、简体又有何关系?

以前记录在甲骨文上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繁体字解释出来,现在用繁体字记录的东西我们就不能用简体字解释出来吗?

别以为简体字是随随便便乱改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参考、研究才改的,最大限度的保留字体的象形(以及其他性质),而又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

文化只会向前发展,哪有后退的道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改回来?好啊,直接改甲骨文算了!

一种文明进步为什么要改?而且我很不理解,文化的承袭、发展和文字的样式有必然关系吗?难道一个不识字的人就不能传承文化?好像不对吧!

语言的根本目的是表情达意,繁体、简体又有何关系?

以前记录在甲骨文上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繁体字解释出来,现在用繁体字记录的东西我们就不能用简体字解释出来吗?

别以为简体字是随随便便乱改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参考、研究才改的,最大限度的保留字体的象形(以及其他性质),而又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

文化只会向前发展,哪有后退的道理?

我勸你多瞭解一下簡化字的歷史再發表意見。

簡化字已經嚴重破壞了漢字原有的特點,如果是僅僅是以草書代替楷書(要有限度!)、類推簡化(也要有限度!)……可以說還沒有突破某些底線,但是一旦啟用古字代替、同音字合併……這就完全破壞了漢字的基本。還有,可作為偏旁部首的字在簡化之後,本來應該將涉及這些部首的所有漢字都進行類推簡化,但是很多情況下則是僅僅簡化最常用的一個,其他的不簡化。這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

比如多字合併:後/后、面/麵、發/髪、……這些字不能隨便合併!漢字有時候反而需要繁雜一些,這樣表意纔能更清楚。

再舉個例子:我前面說到草書代替楷書也要有限度,比如說:蘭/兰。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爲何要這樣簡化。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後來看了一張草書字帖之後纔恍然大悟!更加痛恨當初簡化者們的不負責任!!

蘭如果按照類推簡化,那麼應該是:「艹」+「门」+「柬」(或者:「练」的右半部)。但是,無論如何,這都與如今的「兰」相差甚遠,爲什麽呢?

看了這張圖各位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0000122449_20dj2v55z2.jpg

鬧了半天,原來是「龍飛鳳舞」+「半身腰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勸你多瞭解一下簡化字的歷史再發表意見。

簡化字已經嚴重破壞了漢字原有的特點,如果是僅僅是以草書代替楷書(要有限度!)、類推簡化(也要有限度!)……可以說還沒有突破某些底線,但是一旦啟用古字代替、同音字合併……這就完全破壞了漢字的基本。還有,可作為偏旁部首的字在簡化之後,本來應該將涉及這些部首的所有漢字都進行類推簡化,但是很多情況下則是僅僅簡化最常用的一個,其他的不簡化。這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

比如多字合併:後/后、面/麵、發/髪、……這些字不能隨便合併!漢字有時候反而需要繁雜一些,這樣表意纔能更清楚。

再舉個例子:我前面說到草書代替楷書也要有限度,比如說:蘭/兰。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爲何要這樣簡化。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後來看了一張草書字帖之後纔恍然大悟!更加痛恨當初簡化者們的不負責任!!

蘭如果按照類推簡化,那麼應該是:「艹」+「门」+「柬」(或者:「练」的右半部)。但是,無論如何,這都與如今的「兰」相差甚遠,爲什麽呢?

看了這張圖各位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0000122449_20dj2v55z2.jpg

鬧了半天,原來是「龍飛鳳舞」+「半身腰斬」!

的确有这个考量在,但是现在如果在大陆推行繁体字显然更不符合国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的确有这个考量在,但是现在如果在大陆推行繁体字显然更不符合国情。

斷言,請解釋之。

改回來?好啊,直接改甲骨文算了!

一種文明進步為什麼要改?而且我很不理解,文化的承襲、發展和文字的樣式有必然關系嗎?難道一個不識字的人就不能傳承文化?好像不對吧!

語言的根本目的是表情達意,繁體、簡體又有何關系?

以前記錄在甲骨文上的東西我們可以用繁體字解釋出來,現在用繁體字記錄的東西我們就不能用簡體字解釋出來嗎?

別以為簡體字是隨隨便便亂改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了大量的參考、研究才改的,最大限度的保留字體的象形(以及其他性質),而又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

文化只會向前發展,哪有後退的道理?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97798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p=3548223#post3548223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