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誰在參與社會?


Recommended Posts

文/

DUST

(本文刊於烏鴉邦社會人文學社2009寒假社會人文營活動手冊)

前言

  對於一個從事社會參與並且推廣社會參與的組織而言,瞭解社會參與的各種意義與形式,有助於釐清自己的角色,進而提升與其他同類團體、整個社會進行互動的可能性;再者,則是掌握在自身推廣面,可行的活動範疇,與對其省思、檢討、進步有較為充份、明確的基礎;最後,當推廣活動就是指涉「社會參與」這樣一個動詞或名詞概念時,從事這類分析就是我們的工作。

  前段略有所指地宣稱,雖然我們身陷其中、本身就是在做社會參與的工作,但不意味著參與者會自己明白這類行為的上位概念究竟是什麼意思、該如何去定義它。進一步說,「社會參與」就常態而言,參與者抱持著的會是「我想做某件社會參與的事,但不是因為它是社會參與」這樣的心態。讀者也許不需要知道自己為什麼需要從事社會參與,比較重要的應該是找到自己想做或應該做(甚至是被建議做)的事,並且瞭解為什麼有那樣的動機。

  站在一個社會參與推廣者的立場,我比較在乎如何說服他人從事與自己相同的參與工作,一來基於瞭解較多、二來基於也許社會參與並非樣樣我都接受,一個不太認同的活動,我沒有理由去推廣它(例如,造勢活動)。我相信在團隊的立場上應該也是一致的,我們(起碼會有我或包含牧羊)對社會參與的態度,必須先做前述澄清。

  延續一提的是,這篇文章以及基於此文所作的營隊分享,不代表團隊的整體思想,而係僅為我個人(或包含牧羊)的觀點,烏鴉邦的特色就是充滿爭議,大家在從事意見交流上往往都有歧見,也因此,除了在重大的團隊議題上,我們是不需要具備共識的,這種對個人思想保留的空間,也是作為一個社會人文團隊該有的基本素質。

社會參與及公共參與

  根據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所調查的「民眾社會參與情形」(見本文後附件一,網路版從缺),大略可見「社會參與」的輪廓態樣,雖然那並非完整面貌,但我們差不多能這麼宣稱:「社會參與就是一種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其實就是公共參與。」對「公共參與」的解讀,可以與「私人活動」這個概念作劃分,「私人活動」不具備公共性,例如家裡的家規施行、看深夜動畫、跟父母要錢等等,然而這不意味著具備公共性的活動就不會是有關於私人的,例如家暴也會是社會問題、看深夜動畫也能延伸到御宅族文化脈絡去思考。

  判斷從事的活動是不是公共參與,一個可能的辦法是先解讀「被參與的議題」,看它是不是一個「公共議題」;例如,「跟父母要錢」的參與者的議題是「自己沒錢了,需要爸媽支付」,而若「跟朋友討論跟父母要錢的道德文化或正不正義」,這裡的參與者議題則是「整個社會文化價值觀與個人行為的對比,甚至是純理據上的辯證」,這就跟公共有關,是公共議題;換言之,前述的跟爸媽要錢這樣的行為是「私人活動」,而跟朋友討論的部分就是一種「公共參與」。(但是另一方面,我沒有能力嚴謹詮釋什麼叫作「跟公共有關」或「具備公共性」,我對它的理解僅基於直覺,也許這可以作為讓各位思考、討論的問題。各位也可以換個角度或素材來想,例如「公共電話是什麼意思?」、「公共場所該怎麼詮釋?」、「公共電視又是什麼?」等等。)

  另外,如果是公共議題(或者退一步,「跟公共有關」)的活動就能稱為公共參與,那麼一個人基於自己權益被侵蝕而為的自救與伸張,算不算是一個公共參與?如果他在伸張時打著「制度不公不義、大家都受害」之類的名號,我們的確很容易將之視為公共參與,因為他在伸張公眾的權益,然而若是只對自己的部分為之(就算間接可能挽救了公眾),我們應該或不應該稱那為公共參與呢?換句話說,主觀動機的檢視(為了自己?為了大眾?)、客觀外顯行為(有沒有幫別人伸張的行為?),甚至是因果關係(有沒有間接保障其他人的權益?)都可能會變成需要評價與思考的標的。(註1)

公共參與的類型

  我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青輔會)對「青年公共參與」(註2)架起了一個龐大的活動組織系統,要說這已經成為青輔會的主要核心任務也不為過,對青輔會而言,青年公共參與的關鍵字有以下:「志願服務參與(如志工)」、「審議民主參與(如青年國是會議)」、「國際參與(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參與,通常是志工服務)」、「社區參與(社區營造的志工服務)」、「校園參與(社團、志工服務、學生會等)」、「NPO參與(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參與,以志工為主)」;你會發現,對青輔會而言,公共參與是以志工服務為主要活動,從這些分類中,我們比較難感受到關於政治、政策議題,或者社會文化批判、弱勢行動的環節,對我而言,我倒是比較重視這部份的公共參與。

  關於志工服務,我們在後面的場次會有專題介紹,你必須瞭解到,當你在社會中碰到宣稱公共參與的傢伙,他的意思多半會是指志工服務,而且是跟NPO或NGO有關的那種(註3)。另一方面,既然本次社會人文營的主題是「學生與社會參與」,我想我應該介紹跟學生有關且較容易碰到又較重要的社會參與類型,這部份也很不巧的,青輔會似乎不太在乎,起碼推動上並不積極,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政策。(關於其他種類的公共參與,有興趣者可以至青輔會網站查詢,他們也會定期舉辦相關的研討會或成果發表會,你只要訂閱他們的電子報就能收到訊息。)

學生權益是一個開始

  與會的各位以及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應該多半是學生,而學生所處的校園,應該可以算是一生中公共領域(註4)的起點,發生在校園的公共議題主要常見有四個環節:教師權益、學生權益、教育政策、學校行政。

  各位會比較感興趣與熟悉的應該是中間兩者,在這裡我先討論學生權益議題的參與,教育政策留到下個主題;說到學生權益,直覺上應該會想到學生會(註5),它是處理部分學生相關事務(通常被指派的是社團事務與慶典活動)的校內社團組織,其中固然有涉及學生權益的爭取與維持;然而,就「公共事務參與」這樣的角度去檢視,學生會的一切活動都挺符合的,但若將公共事務拉到學生權益上,學生會的功能顯然多半是殘缺不堪的。

  有心從事學權運動的人,雖然學生會是一個正式的官方組織,但你很難不被社團事務忙得焦頭爛額(根據許多學生會長的現身說法),除非組織的人數夠多得以分配任務,或者你夠聰明(有效率、有計畫之類),否則建議不要碰學生會,你或許可以另組社團(掛著比較學術一點的名號,例如學權研究社,不然可能會被視為與學生會功能雷同而遭駁回),或是靠自己去招兵買馬成立一個小團隊,甚至全部靠自己,都是可行的辦法。

  非以學生會的角色從事學權運動(這不意味著若以該角色就一定可以比較好),很容易遇到許多問題,包含同儕間的閒言閒語、老師對你的異樣眼光、學校對你的施壓、課業被影響、家長可能被牽連進來、憤世嫉俗的精神狀態等等;這需要許多勇氣與堅定的意志,可能的情況下,我會建議你必須具備有用的說服能力(註6),這樣這些負擔會小一點。

  學生權益作為一個公共參與的重要標的並不為過,因為大家都會經歷學生階段,而且它比「公民參與」這種範圍太廣、又看似只能投票選舉的公共參與範疇紮實許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非以校園為單位的學權組織,他們所針對的並非是某特定學校的學權問題,而是整個社會中普遍校園可見的那些,例如髮禁、體罰、不適任教師、高學費,作無差別批判,除了督促政府立法行政,也會尋找與協助各地校園爭取權益。

教育政策通常是學權的一部分

  教育政策是指由政府部門所擬訂的政策,並不包含學校各自的教育政策(學校各自的教育政策應該歸類到學校行政);例如加考公民、高中畢業測驗、九年一貫、系所評鑑等是。對於受到教育政策支配的學生而言,這些教育政策就是自身權益延伸的一環,而對其他人來說,那可能只是一種自身正義感或社會使命燃燒的對象,例如萬人考大學H君所挑戰的系所評鑑制度,或者DUST嘴砲的義務教育問題(這兩者雖然也是一種學權主張,但那是別人的權益)。

  不是學權範疇的教育政策,目前我沒想到,原則上教育政策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學生,那就會跟學生權益有關。一個教育政策是影響學權的,不意味著就能理直氣壯地提出權益批判,因為主張不見得合理(或者一方面也會侵害到另一種形式的學生權益,萬人考大學即屬之),例如國家的教育預算,對學權極端分子而言可能會要求全部花在學生組織身上也說不定。

  學生對教育政策的公共參與通常是困難的,其一是因為社會對學生意見普遍不信任,其二是管道也並不良善;通常教育政策的參與者,多半是教師、家長,或者學者專家、民間團體、政府相關部門,學生在其中的地位挺多是統計上的數字,或者輿論上微小聲音的反應而已。這也許原因在於沒有一個學生組織以教育改革為宗旨,而事實上身為學生大概也沒時間從事民間團體程度的事(也許教育政策的行動比普遍常見的學生權益難度高許多,所以有學權組織而沒有教改組織)。

  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無法從事教育政策的公共參與,只是形式上比較不一樣,下個主題即為介紹;但理想上,學生的教改組織應該必須成立,身為教育主體卻無法凝聚起來直接跟政府施壓,是一件可惜也難以令人認同的事。

知識分子的社會參與

  對公共議題提出意見的人泛稱知識分子,這種意見起碼是透過嘴巴或筆或鍵盤滑鼠,而非在心中想,或者毫無知識生產(註7)地靠行動表達訴求(這裡單純是區分知識分子在公共參與中的特色,不是知識分子的參與者並不會就比較差)。

  知識分子與其他類型的參與者不同的地方在於,知識分子必須表達思想,讓他人理解批判的內容或行動的動機,這也是之所以冠上「知識」的原因,是一種自身知識的輸出與說服。在這裡我也必須嚴肅地強調,並不是擁有博學知識、高學歷或從事知識工作就叫作知識分子,就算你看到有人這麼宣稱,你應該把他理解成另一種概念,不要混為一談(我會建議,這類概念用「知識工作者」或「知識菁英」來宣稱會比較恰當)。

  很多人應該都有相同的疑問:「打打嘴砲、筆仗有什麼用?只說不做毫無幫助,只會惹人厭嘛!」的確,當一個人的主張無法說服任何人時,他這樣的行為幾乎不對公共領域產生影響;我說到這裡,提出疑問的人應該就能理解所謂的「用處」是指什麼,其實就是「說服」。

  我們都會同意,「輿論」有其影響力,不管是大眾的「民意」或者個人的「發聲」,都可能會影響到社會(政策制度、價值觀、文化氛圍等等),那我們就不應該輕視知識分子的所作所為;「光說不做」可以是一個道德譴責,但這並不理所當然地能套用在知識分子的身上,知識分子在做的事,其目的是在說服群眾(例如相信誰才是對的、什麼行為符合正義、哪些政策不應該實行),而非在於去做些什麼不靠嘴巴或筆或鍵盤滑鼠的事(註8)。

  網路是一個很棒的知識分子媒介,它能從事不斷的溝通,而非只有一次性表達(報紙輿論就是這種),這有助於釐清問題,一方面也會加強文字溝通能力。加上網路也很便利,不靠網路的知識分子可能得久久開一次討論會,或者寫文章投稿被篩選,甚至花幾個月甚至幾年出本書,而網路卻隨時都能參與,與各種立場的人從事思辯、對話與互相說服。

  「說服別人」的影響是可觀的,這意味著一個人的信念想法被改變,身體力行類型的公共參與,可能會因為被說服而執行,或者因此放棄錯誤的行動。在大多數時候思想溝通是重要的,我們不會希望有人盲目地去遊行、從事決策或被動員,而知識分子的角色,某方面就是在促進或阻止各類行動。

社會參與必須交流意見

  從事公共參與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必須溝通,瞭解各方意見來解決面臨的問題(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需求,但就整個組織或群體為單位應該都會碰得到),例如從事校內的學權運動,你必須同時跟權益相關者進行溝通,起碼會有學生,或者包含老師、校方跟家長等。就算自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只要有人被影響,都應該要互相交流,因為對方可能無法理解你的行為,或者其實這麼做也並不恰當。

  這不意味著行動前必須先溝通好,而是端看行動是什麼?有沒有事前溝通的需求?在許多時候行動就是一種溝通的起始,行動中或行動後都可以從事溝通交流;這個主題所要宣稱的僅是:「我們從事社會參與不應該拒絕溝通」。

  當無法說服對方而對方又是議題當事人時,你的參與行為就必須謹慎,因為某種程度上,對方是有權利決定影響自己的事務的;你應該盡力從事說服與溝通,或者行動上嘗試讓步,公共事務並非是你一個人的,這點要緊記在心。

社會參與的好處是什麼?

  這個主題原本的樣子應該是「為什麼需要參與社會?」,然而這是個困難的問題,因為我想不到有什麼理由可以去指責他人不從事社會參與。就我的理解上,社會參與沒有什麼必要性,充其量只是大家的權利,但在許多時候社會參與是有好處的,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去做。

  如同本文一開始提過的,我不鼓勵大家去任意地參與公共議題,你必須有所選擇,也許是你有興趣的、也許是你自己是議題當事人,或甚至是基於正義感(見附件二,網路版從缺),不管是哪一種,你都得做簡單的判斷,那就是自己的動機有沒有辦法說服自己;換句話說,從事公共參與,你起碼得思考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所做所為真得符合初衷?這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實務上就是常常發生行為與初衷不一致的狀況。

  在攸關權益的議題上,社會參與的好處是你對自身權益會有敏銳的直覺,在不同的環境與新的議題中會有所發揮;陷於權益的未知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例如不知道自己權益被侵蝕、把不合理的事當作常態逆來順受,我想不到有什麼好理由能宣稱我們只要不知道就是幸福的,進而排斥對權益的知曉與伸張。

  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會使你變聰明,或者瞭解世界、累積經驗、增強某些知識能力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這其實也不太算是多大的好處,許多其他事物也能辦得到,僅供參考。

結語

  「社會參與」是民主社會的構成基石,若民眾都不太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社會就很難反應民眾意見的真實情況(或者應該說「內心的真正想法」),民主意見所呈現的將會是未經溝通、對權益不知曉、有點菁英壟斷的意見,這種民主社會並不健全。

  期望這篇文章給讀者能對社會參與有進一步地認識,為了實現「現學現賣」的精神,本篇文章歡迎批鬥,從這裡開始「溝通」吧!

——————————

註釋:

1. 在從事關於公共議題的思考,甚至是從事社會批判,我們都時常需要「釐清、解釋、定義概念」(特別是社會批判),它是一種哲學活動,我認為這算是這類工作所需的一種基本功。

2. 對青輔會來說,所謂的「青年」是指18到30歲之間的民眾。順帶一提,在06年青年國是會議關於會議常設化的討論中,曾有人主張將青年拉升至20歲,原因是認為知識歷練不夠(出自一位菁英大學學生之口)。

3. NPO,非政府組織;NGO,非營利組織。反正就是民間團體就對了,不用刻意去區分。

4. 公共領域是相對於私人領域的領域,公共議題是公共領域的議題,公共參與是公共議題的參與,很簡單吧!

5. 學生會,其他同義名稱尚有:學生議會、班聯會、班級聯合會、學聯會、學生聯合會、生徒會、學生組織、學生自治組織、學生自治團體、自治會、學生自治會。

6. 所謂「有用的」,並非是指理據上無法反駁,而是指就結果來說你的目的真正達到了,談判對象選擇支持你的意見。

7. 這裡對「知識」的理解上僅限於語言文字這類的表達媒介。

8. 我舉個例子應該就很清楚了:「老師說身為人應該要多看書不要看電視,但老師自己卻沒做到,整天在看卡通頻道。」這是光說不做的典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社會參與類的創意很難實現

你可以學政府宣傳的慣例啊。

慣例1︰善有善報的寓言故事

ex︰去投票結果撿到一百萬

慣例2︰惡搞著名電影動漫

ex︰「社會參與筆記本」︰主角撿到一本筆記本,在上面寫上沒有參與社會的人的名字,那個人就會被暴民處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可以學政府宣傳的慣例啊。

慣例1︰善有善報的寓言故事

ex︰去投票結果撿到一百萬

慣例2︰惡搞著名電影動漫

ex︰「社會參與筆記本」︰主角撿到一本筆記本,在上面寫上沒有參與社會的人的名字,那個人就會被暴民處死

菸害筆記本那個我在每次搭首都回宜蘭時都會看到-.-,還是宜中的學生哩。

另外你舉的例子都是我討厭的那種,建立在天公伯賞善罰惡的社會參與是在騙小孩吧。

可以有道理又輕鬆的創意小品我沒看過也想不到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創意的輕鬆小品不一定所論述的內容就比較膚淺(膚淺的那些成果我會把它理解成是自己辦不到或創意不足),

我認為如果做得到,會比落落長又嚴肅的文章好許多,不管那是不是已經被營隊課程納為所欲做的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我來說營隊手冊就是一本營隊的參考資料,是補充在課程時間不足表達的東西,如果是足夠很容易傳達的我會覺得不需要花那麼多篇幅。

當然如果是值得一看在看多次閱讀的就是另一回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公共參與的類型

  我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青輔會)對「青年公共參與」(註2)架起了一個龐大的活動組織系統,要說這已經成為青輔會的主要核心任務也不為過,對青輔會而言,青年公共參與的關鍵字有以下:「志願服務參與(如志工)」、「審議民主參與(如青年國是會議)」、「國際參與(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參與,通常是志工服務)」、「社區參與(社區營造的志工服務)」、「校園參與(社團、志工服務、學生會等)」、「NPO參與(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參與,以志工為主)」;你會發現,對青輔會而言,公共參與是以志工服務為主要活動,從這些分類中,我們比較難感受到關於政治、政策議題,或者社會文化批判、弱勢行動的環節,對我而言,我倒是比較重視這部份的公共參與。

  關於志工服務,我們在後面的場次會有專題介紹,你必須瞭解到,當你在社會中碰到宣稱公共參與的傢伙,他的意思多半會是指志工服務,而且是跟NPO或NGO有關的那種(註3)。另一方面,既然本次社會人文營的主題是「學生與社會參與」,我想我應該介紹跟學生有關且較容易碰到又較重要的社會參與類型,這部份也很不巧的,青輔會似乎不太在乎,起碼推動上並不積極,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政策。(關於其他種類的公共參與,有興趣者可以至青輔會網站查詢,他們也會定期舉辦相關的研討會或成果發表會,你只要訂閱他們的電子報就能收到訊息。)

其實去年青輔會也有辦理對於政策議題的論譠甚至是研討會之類的,只是我個人認為效益不大,畢竟絕大多數人來自己對文字的批判及自我完美幻想的建構;至於”公共”這兩個字亦即民眾共同的意思,而最能感受到公共參與不外乎就是從你家附近做起,也就是社區,因此,你與其在社區裡高談政策那裡不好,不如親身去感受生活在政策底下的我們如何帶動社區改變環境,甚至改善不良的政策。

學生權益是一個開始

  「社會參與」是民主社會的構成基石,若民眾都不太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社會就很難反應民眾意見的真實情況(或者應該說「內心的真正想法」),民主意見所呈現的將會是未經溝通、對權益不知曉、有點菁英壟斷的意見,這種民主社會並不健全。

  期望這篇文章給讀者能對社會參與有進一步地認識,為了實現「現學現賣」的精神,本篇文章歡迎批鬥,從這裡開始「溝通」吧!

精確的表達並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身體力行,無形的溝通其實正在發生在你我生活當中,只是你有用心感受嗎?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其實去年青輔會也有辦理對於政策議題的論譠甚至是研討會之類的,只是我個人認為效益不大,畢竟絕大多數人來自己對文字的批判及自我完美幻想的建構;至於”公共”這兩個字亦即民眾共同的意思,而最能感受到公共參與不外乎就是從你家附近做起,也就是社區,因此,你與其在社區裡高談政策那裡不好,不如親身去感受生活在政策底下的我們如何帶動社區改變環境,甚至改善不良的政策。

  我相信有些人不瞭解社區、根本沒碰過環境議題,但是可能對社會文化、時事、政治很敏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與熱誠;為關愛之家打拼、在路上集群結黨地拿著發票箱「救救老殘窮」、去自由廣場或樂生院靜坐、從事統計或鄉土研究、到醫院當志工、發表環保演說還兼拍電影、捐錢給慈善機構或路邊的流浪漢、透過參加培訓或論壇訓練自己與學習知識、寫社論婊政府、參選民意代表為鄉親謀福利...,完全是不一樣的事,也許那都叫做公共參與或關心社會,但不是任誰都可以輕易做得來。

  我相信你可能看不起高談闊論,也許那意味著包含在人文版大家花時間互相叫囂是件沒意義的事;我不這麼看,就算一個討論無法直接影響到政策(事實上輿論力量是強大的,國家的決策要嘛是政治人物自己想,要嘛是被輿論壓著打),或者為議題標的做出什麼直接的行為貢獻,起碼那還是有改變觀念、為未來參與鋪路的功能;舉個例子,如果你能在這裡說服我應該把時間花在社區改變環境上,而不是花在網路上喇賽,你用的方法正是類似我這樣的人在做的事,你改變了我的觀念,這正是「高談闊論」的最了不起的功能。

  我能瞭解行動者在做的是有意義的事,但請行動者也發揮愛心,給我們這些懶散又只靠嘴巴不動身體的家裡蹲一條生路,這條路走起來也並不輕鬆,因為我們只能靠大腦,動不動就會被罵笨或者被批鬥。

精確的表達並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身體力行,無形的溝通其實正在發生在你我生活當中,只是你有用心感受嗎?xd

  我看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精確的表達並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身體力行,無形的溝通其實正在發生在你我生活當中,只是你有用心感受嗎?xd
我看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那句話的意思就是,精確的表達並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句話的意思就是,精確的表達並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诶?!是這樣嗎?那不是最前面的話而已嗎?

不過我問的問題包含他回應的對象,如果那句話僅僅在說精確表達的困難,我還是不知道這跟他引用的段落有什麼關係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诶?!是這樣嗎?那不是最前面的話而已嗎?

不過我問的問題包含他回應的對象,如果那句話僅僅在說精確表達的困難,我還是不知道這跟他引用的段落有什麼關係耶。

 「社會參與」是民主社會的構成基石,若民眾都不太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社會就很難反應民眾意見的真實情況(或者應該說「內心的真正想法」),民主意見所呈現的將會是未經溝通、對權益不知曉、有點菁英壟斷的意見,這種民主社會並不健全。

舉例:

小明是一個熱情、愛服務大家的孩子,可是在校成績平平,對於公共議題愛傾聽,甚至去實行。

小花是一個積極的公共議題參與者,對於任何議題都相當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會把自己的問題及建議都拋出來討論。

有一天

小花遇到小明,小花問小明在參與社區時,有什麼心得?

小明一五一十的跟小花說,甚至把心中的理想及心得都告知小花。

小花把小明的心得重新整理,及理性分析下,發表給其他人聽,獲得各界學者的讚賞。

問題來了~

大家都想做小花,那誰來當小明?

你這裡指的民眾應該有包含小明這樣的人吧,但不發表也不代表不願意參與公共事務。

而且並非「語言就是唯一的溝通,非語言的更能快速與他人溝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舉例:

小明是一個熱情、愛服務大家的孩子,可是在校成績平平,對於公共議題愛傾聽,甚至去實行。

小花是一個積極的公共議題參與者,對於任何議題都相當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會把自己的問題及建議都拋出來討論。

有一天

小花遇到小明,小花問小明在參與社區時,有什麼心得?

小明一五一十的跟小花說,甚至把心中的理想及心得都告知小花。

小花把小明的心得重新整理,及理性分析下,發表給其他人聽,獲得各界學者的讚賞。

問題來了~

大家都想做小花,那誰來當小明?

你這裡指的民眾應該有包含小明這樣的人吧,但不發表也不代表不願意參與公共事務。

而且並非「語言就是唯一的溝通,非語言的更能快速與他人溝通」

哦,我瞭解你的意思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是認真地在宣稱這件事嗎?

這不是我主要論述的重點(單純的因素是"並非語言....,非語言",怕連在一起會看不懂),

主要是回應原引用的包含對象(語言的重要性就交給諮商的人去討論...例如後現代建構主義者,在此以怕離題為由不回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不是我主要論述的重點(單純的因素是"並非語言....,非語言",怕連在一起會看不懂),

主要是回應原引用的包含對象(語言的重要性就交給諮商的人去討論...例如後現代建構主義者,在此以怕離題為由不回應)

我只是在猜,你括號括錯地方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要要去選民代,我會去聽聽小市民的意見;我做的事,對象不一樣。

我應該沒說過網路輿論力量大喔;

我只說網路是個好的媒介,以及輿論力量大不可忽視;這是兩件事。

就我的「高見」無法影響政府而言,這是我說服能力不足與行銷手段不足,而無涉於我是不是透過網路,或者輿論本身有沒有力量。輿論有力量的意思是,政治決策許多來自輿論壓力,公共參與也跟輿論脫不了關係,所以,要改變社會或者為某些議題發聲,「說服別人」以至於行成輿論,是一件重要的手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以白鹿的邏輯有誤導之嫌,以我的角度看來解讀不太一樣。

「精確地表達」是最終結果,而要能夠造成自己能夠精確地表達每件事情的真實貌

就必須去身體力行,親自走入社區,從離自身最近的環境做起,逐漸了解這個大環境的無奈

看多了之後,對於各種討論議題才能發表出距真實最近、且有見地、建設性的言論,這才算是「精確地表達了事實」

所以我才會說「不要看的太遠,卻忽略了最近的」,原意也在此。

所以DUST的第一步就是走入社區,就像我之前所說的麵攤、早餐店老闆,多與他們互動聊天,知道他們的情況

不然你只是在這裡以你所唸的書、期刊作為基礎發表言論,說實在是與生活完全脫節的

所以我覺得說要「用心感受」的原意就是要「親自走入社區進行田野調查」,聆聽市井小民的意見,這才是最真實的

「用心感受」的原意是以走訪社區來感受真實的面貌,而不是感受你課本你的言論

「身體力行」也就是「行動哲學」的其中一部份

我想 godgoodgirl 的原意也差不多是這樣;我覺得很怪,為什麼這麼普通的一句話,竟會有人看不懂

如果她的原意真的是這樣,你就是用了十倍以上的字數只為了說同一件事。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嘛你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好(如果我們看得懂她的原文的話),要嘛她的語文表達能力不好(如果我們看不懂她的原文的話)。

你們兩個誰要犧牲?猜拳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同意某種程度上學歷光環會有影響力,至於學問是不是一定得靠這樣子的路來走,我認為沒這麼嚴苛,起碼我的思維跟所學幾乎無關的,教育並沒有培養我任何足以在這裡跟大家討論的能力,除了用字與基本的句子以外。

另外,我相信,起碼在我曾宣稱過的各種重要主張,我都有生活經驗可以作為佐證,而不是無中生有,或者明顯與事實問題不符。或許你能具體舉例,我有哪些「高見」是欠缺瞭解社會、全部來自於空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我的角度而言,你的言論要產生真正的影響力,就必須先順利唸完大學,學得整套有系統的知識

但大學仍非專業知識,算是基礎知識;但這無關緊要,有這些基礎應該已經足夠進行輿論分析

政治決策的確是來自輿論壓力,你說的沒錯;但是你若未走訪民間實地了解情況,如何能根據實際情況規劃出比較務實的意見或方案?

務實的方案才有人想聽,且才具有實際執行的效果,別人才會接受你的說服

盲點真的是太多了,但其實這些完全是顯而易見的想法,不知道你為什麼就從來沒去思考過呢?

如果「說話的影響力或是知識能力,跟讀書的階段有絕對關係」

那我就好奇由貴校畢業的你說出來的話有什麼影響力了,以讀書的階段或學校的好壞來判定說話的影響力或是知識能力,這樣你信服嗎?

為什麼你會覺得他沒有走訪「民間」?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時觀察「民間」的機會,而每個人的經驗又各自不同。

Dust有著自己的成長經驗、換過很多大學、參加政策公聽會或是青年論壇,還有其他我不知道的參與與觀察,這些你知道嗎?

你怎麼有辦法在絲毫不知道對方成長狀況的情況下就說「未走訪民間實地了解情況」還敢指著人家說這是盲點呢?

我們用理性討論不是沒有理由的,在不認識對方的情況下忖度對方發文的知識背景或是動機是愚蠢的。

唉呀,Dust自己說出來了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說話的影響力或是知識能力,跟讀書的階段有絕對關係」

那我就好奇由貴校畢業的你說出來的話有什麼影響力了,以讀書的階段或學校的好壞來判定說話的影響力或是知識能力,這樣你信服嗎?

你是有意沒意在比什麼?我對這些沒興趣。

我只是擔心DUST外務太多~耽誤了重要的學業發展

我只是在分享意見吧。我與你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只是在分享

只是很不巧,我的方法與你大相逕庭

另外,我相信,起碼在我曾宣稱過的各種重要主張,我都有生活經驗可以作為佐證,而不是無中生有,或者明顯與事實問題不符。或許你能具體舉例,我有哪些「高見」是欠缺瞭解社會、全部來自於空想。

這樣很好哇~

我的主旨是在以「實例」說明「思考辯正」與「親身體驗」的不同

強調的是「對事物的實際感"to be",即"成為"」,而非腦袋空轉

doing」更是我想法中的核心

這樣我們才能避免

看那麼遠卻看不到近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