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我能寫、能想,但我講不出來


Recommended Posts

很多人都說,教別人功課可以提升自己的概念,

也有時候有人會問我問題

但大多時候我都不曉得如何表達,

我明明大概知道那個情況是怎麼樣,

或是答案如何出來的,

物理題目和化學題目都有(雖然這裡是物理板)

物理講解部分還是比化學重要吧,

觀念更多了,所以我選擇在物理版問。

有人說

那可能是你還不懂那個情境

可是我覺得我知道啊...

只是不曉得如何表達

就跟我寫作文的時候一樣

看到題目完全沒想法只有一、二句話

是一種詞窮的感覺,你懂嗎?

我自己推論是:= ='國文太差(導致找不到詞)、害羞(我沒自信)...

我聽我一個同學說,他做題目的時候會順便想一下那題目若要教人該如何去講,但是這樣不是很浪費時間嗎?若真的懂了那還需要想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你跟我以前也是有一樣的狀況....

別人問的,我都聽的懂;

我回答的,別人未必聽的懂......

我做題目時是不會想要如何去教別人,

就是想觀念~

教別人時,就是跟他們說我是如何想的~

然後大概過了3至4分鐘後,別人就會發出"喔~~原來是這樣阿!!! !!!"

這時你就會感覺到一種成就感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自己解題和回答人家問題

兩者的確有些差異──

因為你要把一個你會的東西

轉換成別人可以接受方法來表達

某些時候的確不太容易

還是建議多試著想想看要如何教別人

不要覺得浪費時間‧‧‧

因為在你嘗試把你自己的東西

轉換成一種別人可以理解得想法時

代表你已經用一個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或許你在期間又悟出一個新的方法或想法

並把自己的東西重新檢視整理過

這也是學物理的基本要訣之一,不是嗎?

所以幫人解答或討論

對自己一定有幫助的!

我有很多新方法或想法

都是在替人解答時想出的

過程中也可以更正某些自己不清楚的觀念

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也常常有這種感覺

就是你明明就懂這個題目的觀念

然後你也知道每個步驟的緣由

但是你卻不知道要如何傳達這些意念給問你這個問題的人

本來 有個同學都會固定問我數學方面的問題 因為他認為我在這方面的成績不錯

可是問著問著 有一天 他就突然不問我了 反而跑去問另一個成績比我差的同學

我不用問他原因我大概也能夠了解 就是我的表達能力真的是太差了

我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始終無法讓我得到別人的認同

也一直困擾著我 他們都會認為說你成績那麼好

那為什麼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是不是只會死讀書阿?

所以現在我自己在家寫數學的時候 都會像個智障一樣在自言自語

每寫完一題就把這題的概念鉅細靡遺的講過一遍

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雖然這樣很花時間

但是卻能幫助自己整理凌亂的思緒也能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

至於寫作文的時候想法會一陣一陣的

有時候會突然冒出一句話 但是會不知道如何漂亮的應用在作文當中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練習題目也都是要做到能夠解釋給自己懂才肯罷休 (超花時間...考試不能這樣=. .=)

也因為這樣...別人都抓著我問問題 ^///^ 其實這樣讀書效果蠻好的~

至於作文嘛~剛開始我也是想法一陣一陣

可是後來不知不覺就比較沒有這種狀況了...

可能要多練習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高中物理來說(更高年級的我不敢妄下結論),我認為「意會」和「言傳」還是有理解程度的差別。

後者代表答案是根據核心觀念、題目敘述、邏輯思考求得,中間沒有含糊的細節。

前者可能有某些步驟是依照解題經驗得來,而經驗自然不易表達。

倒也不是說講不出來就是觀念差,畢竟要弄懂所有環節是頗嚴苛的要求。還是應該多嘗試表達,可以幫忙自己發現破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高中物理來說(更高年級的我不敢妄下結論),我認為「意會」和「言傳」還是有理解程度的差別。

後者代表答案是根據核心觀念、題目敘述、邏輯思考求得,中間沒有含糊的細節。

前者可能有某些步驟是依照解題經驗得來,而經驗自然不易表達。

倒也不是說講不出來就是觀念差,畢竟要弄懂所有環節是頗嚴苛的要求。還是應該多嘗試表達,可以幫忙自己發現破綻。

嗯,我也贊同

在累積大量觀念的同時有些細節可能被忽略掉

以至於說在解題時相當流暢

但是當有同學問到細部時卻卡在那裡

回去想好久還不一定弄懂

從理解到能明白闡述又是一段功夫

但是在藉由和同學討論戶或是相解答過程中

我認為我的確發現了我觀念的不足

進而繼續加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不過也有可能是你的腦筋比一般人動的還快 快到你的語文能力都無法表達"

看到這句話真的很高興,

雖然我還蠻自卑的,

但有時候真的會這麼想....

別人問我某題狀況,

我心裡都會直接把我自己想的重複想一遍

但是出來的話只有:「就....那樣啊...」

寫作文的時候也是這樣

遇到標題只有一句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過也有可能是你的腦筋比一般人動的還快 快到你的語文能力都無法表達"

看到這句話真的很高興,

雖然我還蠻自卑的,

但有時候真的會這麼想....

別人問我某題狀況,

我心裡都會直接把我自己想的重複想一遍

但是出來的話只有:「就....那樣啊...」

寫作文的時候也是這樣

遇到標題只有一句話...

雖然這麼做有點不好意思

但是教人時 請把他當成什麼都不懂

要有耐心

不要省略想法與算式

教之前先整理一遍思路

因為他不是你 你也不是他

他不懂你跳過什麼 你不知道他不懂什麼

所以 寧可多花點時間多寫幾行算式 多幾句解釋

如果是秒殺的題目 一般方法講解完

可以為他講解秒殺法

但是要先聲明 考試時遇到題目 20秒內想不出這種方法

請乖乖算

以上

是身為自然組的人教社會組物理之後的心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一句話說的好

「會的不見得會教」

就像有一些老師一樣= =

自以為會

結果我完全不知道他在喇叭三小

要什麼教呢

我分享我怎麼教吧

每個人教法都不一樣

首先你必須要站在旁觀者角度來看題目

最好是那種每個選項包括答案和不是答案

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是答案 而 那不是答案

因為大部分不會的人

他問法差不多就是為什麼答案是B(舉例)

而不是A(舉例)或者為什麼A不是答案

然而你必須要解釋為什摩A不行

而不是純粹直接認定說答案是B就是B

除非是計算題或是填充題

否則最好每個選項都跟他解釋清楚吧

計算題和填充題比較好解決

直接列算式

並告訴他為什麼這樣算或為什麼這樣填

這樣別人才會比較了解

另外我覺得教別人這跟國文是兩回事

是你的「表達能力」吧

因為我國文也很爛

但是我教別人數物化

別人聽的滿懂得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還有引導和畫圖 不錯的教學方法

例如:為什麼在上昇的電梯裡量體重 體重會變重

你要怎麼解釋?

我的話 我會畫一個圈圈代表人 下面再加一個橫桿表示電梯

解釋 "現在電梯靜止 妳測體重絕對不會有奇怪的情形"

劃一條線穿過圈圈 "電梯開始跑了 妳應該還是不動才對 但是電梯的地板你穿不過去"

再把圈圈劃在我後來畫的線上 "電梯給你支撐力 所以你會和電梯一起跑"

最後把力畫出來 "一個力拼命想把你拉下去 這就是你體重變重的原因啦!":E

這就是圖解法 易於明瞭但是畫圖麻煩:p

引導的話 拿簡單的東西去解釋困難的東西

例如:兩隻手平伸當板塊 手和手在一起(只能一半)

兩隻手交界處會有一個溝 那就是海溝啦!xd

(為啥說到地科去啦?!囧)

簡單來說 就是把日常生活所看見的情況提出來 再慢慢把它複雜化 最後就解出題目啦!

這個方法交過兩三遍就不容易忘記 還蠻不錯的:)

我個人是討厭公式解啦 我都會把公式的証明過程一起解釋 解釋完再套

不然直接套公式會變成死記 大腦會爆炸的= ='

這兩個是我最常用的 不過僅限於物化、數學、生物、地科和地理

(地理畫圖 例如地形抬升導致地形雨......)

公民的話我是以時事或實例來講解 歷史就說故事 國文就拿古人詩詞舉例

英文抱歉 我差勁的很 請那個人自求多福去啦!xd

之前補習班同學都很喜歡問我問題 因為我會說到他們懂為止

也不會一兩個算式寫寫就給他們 而且我不會板著臉

結果三年下來 教人就教出經驗來拉!= =""(雖然我是很想一兩個算式給他們就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