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給學校→建議


Recommended Posts

大家都知道最近新聞炒的沸沸揚揚,

在此我突然有了點想法,

我覺得學校可以舉辦一些自由課程,就像是利用午休或放學,

請些老師對些主題做一些專業、有深度的演講,

例如說

公民科:

可以對最近的國務機要費案做法律上的教學、資金流動......諸如此類的開些講題。

物理科:

可以給我們一些更廣泛的知識,或許基本的沒學好很難深造吧?

不過個人對物理有相當濃厚的興趣,所以在這裡舉個例子。

我覺得這樣子給我們學生的效益有三:

1.可以讓我們對該學科有不同的興趣,這甚至可以是另類的生涯規劃。

2.給我們學生的知識是活的。

3.給我們學生更有深度的常識、價值觀、甚至是人生上的啟發。

在我的認知中,有些老師是所謂的"退休心態"對於教學中認為"課本教完"就仁至義盡,在這樣子的邏輯下,學生真的需要補習了。

但是我們到學校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學習、鑽研嗎?

難道我們真的向補習班們所說的:據我所知中正歷年來考試成績很糟糕,既然你們老師這麼爛,那你就更應該來我們補習班補習。

我認為學生不該只為了準備聯考,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更深厚的知識、文化、水準。

我相信學校能做到更多,當然學生的心態也該改變,但是我認為我所之於學校,我希望

我的學校是能提供這樣子的教學機會給我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中正歷年來考試成績很糟糕...

就跟第一志願有幾十個75級分一樣...

都不是你的,為什麼要承受這些主觀評價?

承受之後,再回過頭來跟學校要求這個要求那個的

但配合的學生又有多少?

我中午或放學的時候只想去打球或社團活動...

讀書是自己的事...

責任丟到老師身上,那老師的午餐、午休、開會、到文林國小接小孩、其他要緊的事...

不用做了嗎?

參加的學生人數又不會讓老師感到準備演講是值得的...

認真讀書吧,小心本校盛產的「黑馬」就在你身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學長講話不中肯="=

75及分如果是幾"百"

那就很壯觀了

而且,也不能說"歷年"都很糟糕

如果這樣說,那未來不可能好起來

是說這只是一個建議

畢竟應該當初會想要當老師

教育熱忱應該是有的吧?

當初或許是報著滿腔熱血才會來當老師吧?

只是遇上了冷漠的學生,漸漸失去了教學的動力

所以或許利用這個方式,把一些老師的熱情找回來

而且假如來聽課的學生對這方面很有興趣

對於他未來的發展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更可以以此作為教學特色

當初景美的的第2外語應該也是首創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學長講話不中肯="=

75及分如果是幾"百"

那就很壯觀了

而且,也不能說"歷年"都很糟糕

如果這樣說,那未來不可能好起來

是說這只是一個建議

畢竟應該當初會想要當老師

教育熱忱應該是有的吧?

當初或許是報著滿腔熱血才會來當老師吧?

只是遇上了冷漠的學生,漸漸失去了教學的動力

所以或許利用這個方式,把一些老師的熱情找回來

而且假如來聽課的學生對這方面很有興趣

對於他未來的發展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更可以以此作為教學特色

當初景美的的第2外語應該也是首創吧?

好吧...我數字不正確 囧 其實全國滿級分的人數約80~100出頭...

景美的第2外語

1994年景女向教育部專案申請獲准辦理「加強人文及社會學科重點發展學校三年計畫」,因而成為全台第一所開辦第二外語課程的公立高中,自2002年起高一學生均必修第二外語(五選一),重視學生在初級第二外語的聽說讀寫之基本能力,且是少數在校內舉辦第二外語競賽的高中之一,甚至有學生參加專供大學外文系學生參賽的法語朗讀比賽得名之紀錄,目前亦以成為台灣首批被德國文化中心選為伙伴學校的學校之一

以上轉自wiki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建議固然好,只是可能會有以下的幾種問題:

1.大部分的學生無法理解這種作法的意義,畢竟向考試分數看齊的人還不在少數

2.學校的作法太爛,不但對學生沒有好處,反而耽誤了我們的學業

3.可能會有不認同的家長該該叫,就算他們只是非理性的在發癲,

因為學校太沒種,最後一定會聽他們的話.

應該還有可能延伸出很多的問題,但一定有解決的方法,

只是我不相信校方有這種能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其實有些老師上課真的很認真

只是看你要不要認真上課而已

越認真得到的越多!

認真上課阿=v=

我強的那些科目

數學,資訊,自然

我通常會認真上課的只有數學和生物

還有物理檢討的時候

因為對我來說,那些東西自己看過課本就會了

會讓我認真上課的原因

通常是因為老師會補充課外的東西

那對我來說真的十分有用

像是數學有的時候會教比較進階的算法

可能有些同學會懶的學

但是以我北市賽的經驗為例

通常我要能夠解一個題目數學老師額外補充的東西 通常就是我解不解的開的關鍵

而生物則是老師上的十分認真

而且上過他的課可以學到很多高中範圍外的知識

而且大多是很實用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兩個應該不同類型

一個是社團,一個是希望開專題

如果說是社團,其實或許還滿好解決的,只差中正的學生素質夠不夠

能不能有夠多人有意願參加這種社團(像是投資理財之類的)

只是以目前中正的社團情勢來看

還是表演型社團當道

或許只能說現在的高中生已經不像十幾二十年前

那群學長姐了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要開,不只是看學校願不願意開就好

第一點.

就時間來講,可能的只有中午或第八節

第二點.

要誰來開課,敎什麼.要不要收費.怎麼收費

第三點.

有沒有人願意來參加,到時變成半強迫形式就不好了

第四點

演講形式.還是上課形式

通常牽扯到教學的深度時,要不要進行測驗

就我來看,通常社會上發生與學科相關事件,就像與公民有關的最近法律事件

老師都會多少提及,但礙於政治因素,也不方便多談

我想,學弟有這個建議是很好的,但對學校來說,在一般課程外再開課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如果要學習,有興趣就可以從報紙,相關書籍下手,有疑問在私下請問老師也不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