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慢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44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反應慢

  1. 早熟的黑客——Autrijus 之一

    對許多人來說,Autrijus像個謎,總為他的許多神乎奇技的隨手小魔法而感到神奇。初識他的人總為他的各種不凡而迷惑著,或許不解他悠遊網路獲取各種資訊的的方式,或許不解他如此年輕卻懂得如此廣博的知識,或許不解他的種種超齡工作狂舉動,或許不解他的超強的與電腦堪稱人機一體能力,或許更不解的是,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他與其他同齡、同行業、同領域、同性別的人,如此的不同。 或許故事該從頭說起。就從他與網路的淵源談起吧。 與許多人相比,Autrijus與網路的淵源來得相當早。在1993年,台灣網路建設還不發達的時候,他就開始接觸當時的撥接式電子布告欄系統(BBS)。

    身為一個早熟的十二歲天才兒童,當時就讀小學六年級的他,到台灣大學旁聽開設給高中數學資優生的課程時,經由建中李瑞老師的引介,發現了當時的建國中學學生劉燈設立的Delta Center BBS,然後開始頻繁地進入網路世界。他藉此認識了建中資訊社的許多成員,因此與他們在網路有所互動,並認識了他到至今還保持友誼的劉燈、戴凱序和單中杰等人,後來又認識資迅人的幾位創辦人,好比賴明宗和賀元等。 劉燈、戴凱序和單中杰等三位人士,雖然不如資迅人幾位創辦人有名,但在他的描述下,早是特異不凡的黑客,並且與他的互動更多。好比劉燈喜歡耍寶,曾經發個人刊物「泉心訊簡」,辦沙龍聚集一群人談天娛樂等。

    Autrijus覺得這些都很有趣,有意無意就會起而效仿之,於是之後有個人網路刊物《垢思》、辦藝力協每週日在紫藤廬的聚會等,都是受到劉燈的啟發。另外,劉燈會開書單給Autrijus,讓當時崇拜他的Autrijus全盤接受。比劉燈小幾屆的單中杰也曾有類似狀況,會被劉燈「拐」去看一些一般人不碰的書。

    現在念哈佛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班的單中杰喜好數學和語文;而戴凱序對台文音標等語言學相當有興趣,發明了一種將漢文用日文念、將名詞改造成英文、而名詞以外改成中文的人造語言——楠崗語,這僅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懂得使用。現在念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班的戴凱序前不久駭了藝力協的Wiki首頁,將網頁填滿許多「台語文萬歲!」等字樣,並使它成為多語文的說明。

    劉燈、單中杰、戴凱序同時是資迅人創立者之一的賀元小幾屆的學弟,也曾參與過資迅人的早期出版事務。與他們的交往,豐富了Autrijus當時的生活。

    雖然這些人念的是理工類組,但他們對語文都有相當高的造詣,而人造語言是這批黑客閒暇時的癖好,常以自創的語言自娛、交流,而與其他人產生距離。

    這批建中資訊社學生甚至自編了《黑話字典》中文版,用來解釋他們所用的特殊字詞是什麼意思。 Autrijus藉由這個聚集許多黑客的Delta Center BBS,在93年接觸到這本字典,95年又看了單中杰出國時留下來的大批英文小說與技術文件。不過,Autrijus對他們的行徑並未完全接受,甚至有所懷疑,認為他們自編的《黑客字典》帶有自以為是、技術自大狂的色彩;另外,由於他的年紀較小,也不認為自己是技術人員,因此未能完全融入這批建中菁英的想法。

    當時,他認為黑客精神該比單純的反叛,或打破現狀的革命要深一些。很多自以為黑客的人祗關心技術的現狀,而忽略了技術帶來的社會影響。他深信黑客精神的精髓,在於突破自己意識型態的界限,找尋去除彼此成見的溝通方式;正因為網路隱藏了膚色、性別、年齡等等無關緊要的因素,所以才能讓人不理會外在的限制,把與切身相關的事物弄懂,而不僅是會用而已。

    另外,他眼中的黑客文化有一項重要守則:懂某項事物的人,要盡力去教那些不懂的人。這也使他與任何人解釋問題時,總是儘量使用對方能懂的用語和溝通方式。他觀察許多站台使用者後,發現許多站台不是獨裁就是寡頭,離理想中的黑客文化仍有距離。

    但他仍受到建中自編版《黑客字典》一些啟發,後來自編了《圖騰字典》,作為他個人專屬的人造語字典。儘管有過質疑和反思,Autrijus仍受到他們相當程度的影響,他至今有許多都使用一般人難以理解的字體和寫法,並常使用一般人不懂的黑話,即使談一些個人的私事,也難以被看懂。 這批人相當喜歡大量且快速地看當時所謂的「課外書」,而且是一般人很難看懂的深奧書籍,因為他們追求智性上的進位感覺,並且相信純粹的、單一的(不去考慮其他事情的)的熱情(passion)或快感(fun)。

    Autrijus之後為了深入瞭解單中杰和戴凱序融合許多書寫出來的《微軟陰謀》,而進行大量閱讀時,也產生類似的心情。如同《黑話檔案(jargon file)》的〈黑客模式(hack mode)〉描述的:「黑客模式,當全神專注進入某種核心時,達到一種類似『禪』的境界。處在黑客狀態的感受,是非常讓人耽溺的。」Eric Raymond這段企圖說明,這種感覺的存在,即可解釋為什麼有黑客的存在。「這也是為何有人願意停留在寫程式的位階,而不願意升遷到較高階的管理位置。」

    Autrijus認為,黑客心態跟磕藥族、搞搖滾或搞另類音樂的心態有類似之處,都是透過特定訓練,跟自己的鍛鍊,到達一種平常人不輕易達到的意識型態,而擁有與少數人共享歸屬感的狀態。其中當然有「耽溺」的狀況,而閱讀、反覆嘗試新事物等,都可以產生這種感覺。

    Autrijus因為加入Delta Center BBS的關係,得以觀察和瞭解,甚至參與那些他眼中的黑客做的許多事。好比當時建中資訊社每年都會發行一張磁片以展示當年的成果,其中包含的各式手製連線軟體、視窗界面、「三民主義注釋產生器」等,也都成為他研讀的材料。

    站長劉燈是建中資訊社第三任社長,當時正在參與資迅人兩位創辦人賴明宗和賀元即將出版的《世紀末軟體革命》的計畫,這本書亦成為Autrijus的啟蒙書之一。 1995年,Delta Center BBS快關站時,Autrijus開始進入另一個天地——Friday BBS,這是建中資訊社板的所在地。

    當時網路尚不如現在方便發達,這個撥接式BBS只能用Telix軟體上線,不順利時,可能要撥接數百次到上千次才能成功登入。 Friday BBS讓Autrijus接觸到單中杰和戴凱序在他們的班級刊物《懷報》上,合寫的後現代電腦小說《省市長選舉》(後來以《意萊克遜Election》的書名出版,後來數度更名,曾叫過《這本書的書名不是省市長選舉》,最後改名為《微軟陰謀》)。書中充滿各式的符號及特別的暗碼、「黑話」(jargon),並揶揄嘲諷他們當時厭倦的事物,包括市長選舉、微軟、三民主義課本和建中校長等。非他們圈內人,大概很少人可以完全看懂。

    Autrijus認為這本黑客小說對他影響很深,至今仍常會拿出來談論。 由於這本書實在太特異,單中杰認為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因此最初只在少數人手上流傳。正巧建中資訊社創辦人之一的賴明宗當時和劉瑞貞、陳澤琪、賀元等人創辦了資訊人出版社(之後因為「資訊」被審理單位認為是個類別名稱,於是被要求改名,而成為一般人所熟知的「資迅人」),他們覺得這個小說相當有趣,於是將這本書破天荒地以「一盒紙」的形式出版成《意萊克遜》,封面是一藍一紅的輪椅圖案,之後因為滯銷,才由賀元撤回、重新裝訂成黑色封面的《微軟陰謀》書本形式發行。

    在幾項Autrijus摸熟的事物中,《微軟陰謀》之所以在他生命中佔過重要地位,乃因此書可算是紙本書籍中,Autrijus看最多次、最深入一的一本書,前前後後共看了六、七十次。

    95年,國中二年級的Autrijus去烏來閉關時,自稱因為「鬼迷心竅」,便帶這本書去看,一邊挑錯字,一邊做自己的註釋,企圖看懂。因為要把看不懂的書看不懂,便從書後列的22本英文參考資料下手,逐漸把赴笈美國的單中杰留下來的書看完。閉關三週時間,Autrijus就看了二十幾遍,對這本書熟悉到每提示一句,可以背出下一句的程度。因此對他來說,這本書在許多方面都是他的重要啟蒙書。書中觀念相當龐雜,作者追求智識上的刺激的態度,吸引了Autrijus。他因此認為要把每個環節弄懂,得有作者寫作時的心理狀態,因此努力看了許多文件,想了許多事情。

    其中曾提到所謂的「終端紙」,無獨有偶,Autrijus在小學二年級,還沒有電腦的時候,也曾在紙上畫過輸入電腦程式及其反應的類似東西,讓單中杰和戴凱序發現後,覺得十分巧。

    《微軟陰謀》一書諷刺當時勢力日漸龐大及佔有壟斷地位的微軟,乃因單中杰和戴凱序對微軟壟斷的行為和態度、當時新推出的win95以行銷手法取代技術的強大,以及讓使用者付錢當白老鼠(陸續beta 1、beta 2等不同版本,讓越早取得越新版本的人覺得是種榮耀,沒錢換新版本的人只能用比較失敗的產品)等行為,感到相當不滿。兩位作者當時已經玩1970年代即有的unix了。Autrijus對這段歷史解釋道,用慣或用過unix的人,很難對MS Dos或Windows系列感到滿意。黑客思維因此逐漸地成為他的一部份。

    這本書早在微軟因為過於龐大造成普遍的反感前,就透露出對微軟過於壟斷、對使用者不友善的種種批評,而這些類似批評直到後來幾年才逐漸出現在媒體報導和一般人的觀感中。 Autrijus解釋,《微軟陰謀》書中,有相當大量的素材,是來自知名的科幻小說《搭便車者的銀河指南》(Hitchhic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這本台灣目前沒有中譯本的科幻小說,在黑客圈具有重量級地位。作者Douglas Adams運用幽默及諷刺的手法,在這本書中創造許多影響深遠的話題,並且拆解一般人心目中想單然爾的事物。這也是單中杰、戴凱序兩人用「撲拉拉」取代電腦,用「拉拉虧」取代「國」,用「昍楥」取代台灣等,企圖顛覆固定名詞在一般讀者心目中的既有含意。不僅《微軟陰謀》書中的巴貝魚、阿爾泰幣等,是從這本書而來。

    另外,有名的棋奕電腦「深藍(deep blue)」,本名「深思(deep thought)」也是由此書而來。而這本書也是Autrijus喜歡的科幻小說之一。此時賴明宗開了另一個原名Informationist,之後改名為Le Commune的BBS。這是當時資訊人出版社的內部BBS,於是有許多討論出書的話題。薛曉嵐當時正進行後來十分暢銷的《Word 6.0的使用藝術》的寫作,這是資訊人出版社的第二本書。而賀元手上則進行《資訊遊俠列傳》的新書計畫。 資訊人出版社為了尋覓《資訊遊俠列傳》的寫作者,因此分頭找人。由於Autrijus喜歡在他們BBS上挑新書的錯字,而且老是問無厘頭的問題,於是和黃景彤一起以「後生可畏」的姿態,被邀請加入寫作使用電腦歷程的行列(後來由賴明宗結集為《我的電腦探索》一書)。在寫稿的過程中,他對葉秉哲、侯捷等其他作者,才開始有較多的認識。

    這些人為了加速書本的寫作,三不五時在BBS上討論交流,後來賀元為了催稿,請所有作者吃飯,於是使Autrijus進一步在實體世界中認識這些過去只在網路上會面的網友。飯局中,他被賀元詢問身家背景、如何玩電腦和玩電腦的程度,他坦承只會Quick Basic程式語言,寫過的程式還不到一萬行。但在他眼中有活力、待人親切的賀元並未對此感到不滿。

    他這時也借了劉燈的工作站帳號,學習使用搜尋引擎和網際網路上的BBS系統。因為發現纏著劉燈就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因此與後者的互動更多。他同時耗費大量時間在玩Mud(文字介面的多人連線遊戲),最高曾經每個月花數千元的電話費。 為了不要麻煩劉燈,他申請了被他戲稱「Hinet黃埔一期」的ms1.hinet.net帳號(ms後面接的數字越小表示越早申請),直到把Mud玩到熟透,就不玩了。由這種用大量時間學習某項事物,弄懂後,就不再花心力在上面的傾向看來, Autrijus很早就展現了典型的黑客性格。

    在這段沈迷Mud期間裡,他成為某個Mud的站務,寫了一堆關卡;由於初學乍練,還導致系統當掉,不過也發現讓站長能看到使用者信件的漏洞,並盡責地修正了系統程式。除此之外,他還在Mud上大玩交叉性別的遊戲,好比扮成女生,對其他陽剛的男性站務人員撒嬌等等,磨練自己的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技巧。

    劉燈、單中杰和戴凱序之後不太在網路上活動,念computer science的單中杰還有一些突破,但戴凱緒只剩在台文網站上看的到,劉燈更沈寂。因此Autrijus認為,就狹義的黑客來看,他們之後並不算。但是他們對他來說,讓他看到不僅是國外,而是國內也有一些人企圖做一些絕多數人不會做、不願做的事,倒不需要真的有人帶頭成為什麼,這也是他極力避免被人當作偶像崇拜的重要原因。

    95年後,他才開始玩Web、學HTML,鎮日都在看FAQ(答客問)、Manpage(線上文件)等等,從別人的交流中吸取經驗。當時黃景彤擔任資迅人網管,也一併設計了公司的官方網頁。Autrijus覺得網站太過陽春,於是就自己架設資迅人的「非官方」網站。賀元認為比原本做的好,因此找他去做網管與電子商務,展開他人生中的另一頁。

    * * ** * ** * ** * *

    不管怎麼樣,對一個十來歲的少年來說,這些高中生、甚至大學生的大哥哥們,提供的知識和談論的話題,總是他的同儕前所未聞的。因此,Autrijus像個海綿,可以盡情地從這些前輩身上學到他的同學以為是天方夜譚的人事物,很快地就完全拒絕到學校上課了。

    好比Autrijus令人刮目相看的英文能力,相當程度就受惠於單中杰、戴凱序這兩位對語言有高度興趣,且不吝適時指導他的前輩,讓他稍後在資迅人工作的時候,甚至可以挑賀元的英文錯字。而他雖然因為小時候去德國生活,而在學英文前先學了德文,而總是會謙虛地說「英文程度不好」,但他在國際開放源碼研討會(ICOS)上,用英文侃侃而談的能力,顯然勝過許多發音仍嫌生硬的前輩,讓人刮目相看。 也因此,當他到國外參與各式黑客會議,用英文陳述他從事的計劃,就完全沒有障礙。流利地使用英文甚至可說是他生活的一部份。這些能力顯然不能完全歸功於他的天賦,因為從這時起,他就已經符合Eric Raymond所說的黑客中的「任何領域的行家或狂熱份子」條件。

    有了各領域的入門導師,Autrijus可以為了他喜歡的事物,可以花個幾天,甚至不眠不休地浸淫其中,迅速脫離「外行看熱鬧」的階段。

  2. 现在应该是莫言吧。。 只要有看电视的人都知道。。

    韩寒 只是年轻人知道。。 年纪小或年纪大的人就不知道他了。。农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他

    我覺得莫言生死疲勞有一點馬奎斯百年孤寂-那種魔幻寫實的味道(他們

    兩個也都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難道評審特別喜歡魔幻寫實?)他最為農村接受的是那一部作

    品?:)

  3.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最高的成績,

    為了以「空間」換取「時間」,想請問各位已經是程式設計師的大大,

    現階段高中數學除了函數、排列組合、要非常精熟外,還有什麼單元要特別加強的?

    如果以後想當程式設計師的話?:)

  4. 我是來「耍寶」的!!!

    有一次老師從我們身旁經過,「順便」聽到了「一系列」不應該「從我們口中」說出的話。

    她「震驚」地表示︰我們這麼「低級」,以後一定會「嫁不出去」!xd

    所以我現在改用「寫」的!:)

  5. 武士生氣是因為穿上鞋子後感覺「暖暖」的,以為僕人在先前偷穿了他的鞋,後來武士看到僕人穿著鞋

    子將腿伸向火爐邊使鞋子溫度升高,才知道鞋子穿起來溫暖的原因是因為「加溫」過,這才轉怒為喜。

    我不知道【海龜湯】這麼好玩!!!

  6. 你誤解了,我意思是用你說的正確的方法讀書,看書的速度不知道是"快"還是"慢"

    其實正確的讀書方法不論是還是,都不是我的「重點」。

    我只是想創造一個情境,使一個句子不論在那一種「可能性」下都可以「反過來」、「覆過去」地「暢行無

    阻」,也就是都「說」得通,但顯然我的功力還不到家。:^)

  7. 他在三天內看完圖書館藏書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他使用了正確的讀書方法。

    他在三天內看完圖書館藏書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他使用了不正確的讀書方法。

    他在三天內看完圖書館藏書的「可能性很高」,如果他使用了正確的讀書方法。

    他在三天內看完圖書館藏書的「可能性很高」,如果他使用了不正確的讀書方法。

    那一句對?還是都對?

    那一句錯?還是都錯?

  8. 先算一下你的名字筆劃的總數,再算一下你要配對的人名字筆劃的總數,最後相減。

    配對也可以是師生、親友,真的非常準喔♥試一下唄!

    值差對照表

    0親密無間

    1永遠愛你的人

    2水火不容

    3知心朋友

    4心上人

    5幫你做事的人

    6幫你的人

    7面和心不合

    8男女關係不正常

    9情投意合

    10關係馬虎

    11尊敬你的人

    12愛你的人

    13適合你的

    14說你壞話的人

    15剋星

    16救星

    17忠心的人

    18狼心狗肺的人

    19單相思

    20山盟海誓

    21情敵

    22服從你的人

    23永遠在一起

    24伴終生

    25恨你又愛你

    *筆劃總數請參照「康熙字典」,例如屮屮(草字頭)是6劃,不是4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