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918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羚

  1. 我不特別在意外表

    只要別太難看就可以

    當然,舉止與談吐不能粗俗

    我討厭滿嘴髒話的人

    我喜歡貼心可以替別人著想的男生(不只是對女朋友貼心那種)

    身高只要比我高都OK

    心地善良、不粗俗待人很好

    這樣就很好了

  2.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教育部推動品德教育的方式流於形式,遭來許多批評。最近又突發奇想,要委託設計「有品電玩」,也就是品德教育相關的電玩遊戲;家長表示,這種遊戲即使免費贈送,恐怕也沒人想玩。

    教育部宣布要花12億元推動「台灣有品運動」,被外界批評華而不實、流於形式,因此,教育部隨後把有品運動中的核心計畫「品德教育」經費,由3.4億元刪減至1億元。

    但是1億元要怎麼花?還是吸引各界的好奇。教育部訓委會常委柯慧貞說,其中一部分將用於品德教材的研發,除了書面教材外,還會有網路教材,其中就包括了電玩遊戲。

    柯慧貞表示,要利用電玩遊戲「有立即回饋、可獲愉悅性、成就感」的優點,委託業者開發品德教育的電玩,「一般電玩是暴力的,打死人才加分,但我們的遊戲可以設計成解決問題、或把人救出來、做好事,就可加分。」但委託哪個單位研發?經費多少?柯表示還沒決定。

    但小孩分別上國小、國中的蔣太太表示,品德教育需要有內心的互動,才能發揮正向增強的作用,電玩遊戲的設計多半就是闖關、答對就可通過,「可不可以打人?不行!可不可以亂丟垃圾?不行!」但小孩子表現出的行為可能是另一回事。

    蔣太太表示,青少年喜歡的電玩遊戲多半設計比較複雜、要求刺激感,若依教育部目前構想設計出的電玩,恐怕免費贈送也沒人想玩,只是浪費公帑。

    家有小五生的洪太太則懷疑,電玩遊戲怎麼可能有品?且小孩子喜歡的遊戲多半都是打打殺殺,學習、益智的小遊戲通常比較難得到小孩的青睞。

    --------------------------------------------------------------------------------------------

    有用嗎?我好懷疑

    原因一:如果我是家長我不會希望小孩看電腦螢幕太久,與其玩這個不如做別的事

    原因二:我根本不會想玩= =

    這讓我無言到想要回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