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阿斗是天才!?


Recommended Posts

  • 8 months later...
  • 回覆 94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阿斗

好阿 一句話形容他 "樂不思蜀"

這代表他會想 它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益的方向

如果他 真的繼承他老爸 那他有可能 被殺死

搞不好他是裝傻 至少它可以活的久一點 爽一點

如果是你 你敢說你不嚮往阿斗的生活

這種人才能真正在社會上存活的久

如果以古人的觀點 會岳飛那類的人的觀點來看

他可能是白痴

如果以現今的社會來說 的確是個天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臣,不可以言谋。”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主导文化氛围里,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只有干得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否则就是狗熊。也正是因为如此,朝鲜战争中被俘的英雄,在归国后,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得到的是无端刁难和漠视。我们要坚决摈弃“视残暴为英明,视仁德为无能”的历史观

鲁迅先生说得好:“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掉客;见胜兆纷纷聚集,见败兆纷纷逃亡。”抬举强人、为胜利的英雄唱战歌;蹂躏弱者、对失败者踏上一脚;似乎成了我们民族的性格。鲁迅还说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剧是乱捧与乱骂,比如把英雄说成娼妇,把娼妇说成英雄。

人们之所以蔑视刘禅,除了在位时间太长外,其实就是文化的因素。因为阿斗的谋略是从长计议,不考虑一时一事的得失,同计较一时一事的面子政治思维背道而驰,必然触犯了以儒家的思想为主流的上层观念。如果中国的政治家中多几个善于激流勇退的政治家,怕中国的专制也不会延续这么长的时间。

希腊人普鲁塔克说:“从历史中追寻和找出真实是一桩非常困难的事。”这年头,不知怎的,历史也好,现实也罢,你越是正着看,越看越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假若你颠倒过来,倒也能看出个一二来。历史是任人打扮的丫鬟,即可以美化,也可以践踏。

“世界两千年,中国五千年”,才出了一个大气的阿斗,我们还骂人家扶不起,到底是谁扶不起?!是阿斗,还是我们,抑会是我们不健康的文化?!以成败论英雄,以统治需要论是非,是我们历史和现实最大的劣根。江泽民说:“如果没有对过去的正确历史认识,就谈不到现在与未来。”

我們中毒匪淺阿!!!

---------------------------------------------------------------------------------------------------------------

想顛覆自己對三國演義的印象嗎?

可以到下面網址

http://www.twbbs.net.tw/2102244.html

內容看看就好(真的很好笑 哈哈

無法忍受低級笑話者勿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中毒匪淺阿!!!

---------------------------------------------------------------------------------------------------------------

想顛覆自己對三國演義的印象嗎?

可以到下面網址

http://www.twbbs.net.tw/2102244.html

內容看看就好(真的很好笑 哈哈

無法忍受低級笑話者勿入

一點進去才發現是台論.....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其實回歸一個重點性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思考

包括我在內

都是以下步驟

阿都很笨→推翻

阿都很笨→贊同

為什麼我們打從一開始就認為阿斗很笨?

他為什麼笨?

除了因為女人誤殺劉琰

還有小說中所謂的「樂不思蜀」外

他到底哪裡做的非常不好?

或許他並不是做的很好

但他也絕對做的不壞

如果他因為上述兩項或類似的事件就被歸類為昏君的話

那史上恐怕昏君和家裡的蟑螂一樣多了

我認為這是一個先前潛意識的問題

我們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之前

就已經先收到了「阿斗很笨」這樣一個訊息

所以不論讚同或反對的人

都是以他很笨這個原則為出發點來附和或推翻

才會造成眾人沒有辦法以最客觀的思維來思考

羅貫中真是害人不淺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回歸一個重點性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思考

包括我在內

都是以下步驟

阿都很笨→推翻

阿都很笨→贊同

為什麼我們打從一開始就認為阿斗很笨?

他為什麼笨?

除了因為女人誤殺劉琰

還有小說中所謂的「樂不思蜀」外

他到底哪裡做的非常不好?

或許他並不是做的很好

但他也絕對做的不壞

如果他因為上述兩項或類似的事件就被歸類為昏君的話

那史上恐怕昏君和家裡的蟑螂一樣多了

我認為這是一個先前潛意識的問題

我們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之前

就已經先收到了「阿斗很笨」這樣一個訊息

所以不論讚同或反對的人

都是以他很笨這個原則為出發點來附和或推翻

才會造成眾人沒有辦法以最客觀的思維來思考

羅貫中真是害人不淺阿...

真的

如果阿斗笨

蜀國絕不能偁那麼久

很明顯的

他是被

小說給醜化

而不是真的是一個笨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說不定是因為權相壓榨(諸葛??)

導致阿斗心灰意冷只好轉而享樂。= =""

依現在的史實 來 推測

諸葛孔明 既是 蜀漢 一位賢明的謀士

那 比較有可能的 應該是...

他真的認為阿斗是個白痴

所以 都自己在弄...

其實

蜀漢會敗 有個重要因素

諸葛孔明 在治國上 很威

但是~

又以第一段的推測來說的話

他若早知 阿斗會讓署國滅亡的話

為何 不篡位 自己下去拯救蜀國

答案 就是因為 說穿了 孔明強歸強

但是~因為儒家文化的過度薰陶 太過看重君臣禮儀

因而不敢篡位自己搞...

所以 眼巴巴的看著蜀漢 在他死後 走下坡...

至於 阿斗是否是天才?

我覺得要看 對於 什麼而論定~

如果對於他自己

當然爽 大家都知道 樂不思蜀

對於 蜀漢 還是只能看著他走下坡 終至滅亡

阿斗如何讓蜀漢 在孔明死後 苦撐30年 我不知道

但是 以結果論來看

他 不是天才 但也未必是白痴

只不過 必須承認的是

他並沒有他老爸幸運

在他的身旁 沒有像孔明的軍師 更沒有那些武將 人才 來輔佐他

維持蜀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months later...
  • 7 months later...
  • 7 months later...
想必大家都知道,

阿斗very無能,

甚至將Mr.諸葛,

建立好的江山給丟了,

但....

真的是這樣嗎?

仔細想想,

阿斗好像是三國中過的最comfortable的人,

不愁吃穿又有美女相伴,

搞不好阿斗其實才是最聰明的,

他早就想好要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難道三國最後的發展早就定好了?

這一切都是阿斗設計好的嗎?

當然...

也有可能一切都是我的幻想...

他其實是誤打誤撞的。

你們覺得呢?

其實在當時

一代名臣諸葛亮

雖有名氣...但他也是 另類的把持朝政

書上可是說過

他可以在朝廷公然指責後主

劉禪當然...沒有把握朝政的權力

孔明死了 又來個姜維....

當然會有些..喪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在當時

一代名臣諸葛亮

雖有名氣...但他也是 另類的把持朝政

書上可是說過

他可以在朝廷公然指責後主

劉禪當然...沒有把握朝政的權力

孔明死了 又來個姜維....

當然會有些..喪志

其實主要還是宦官趁北伐教壞劉禪,他才糜爛的

而姜維29年北伐29次,把蜀漢的國力都用光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months later...
  • 2 weeks later...

續貂一下,以前寫的文章:

三國之齊桓----劉禪

在身為封建時期的專制君主,最難的便是能明自身之缺,無意氣之行,

能使下屬一展長才,而無功高震主之慮。而能進一步授以大權,託付以家國

之事,生前保其榮權,身後不因奸佞之言而廢人者,則更為鳳毛鱗角,可遇

而不可求。事實上,符合以上條件之君主寥寥可數,而劉禪,便是其中的一

位。

劉禪,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子,俗語:" 扶不起的阿斗" 即指其人

,然阿斗是否真扶不起,實有待商確,若與其父,或其他兩國的君主相較,

事實上他並不遜色,但現今,讓我們先看看他的生涯:

一. 太子時期

在這段時期,史書所載不多,但仍可由已知史實加以推測:自建安十二

年(西元207 )出生,自章武三年( 223年 ) 繼任君主,其十七年間,劉

備多忙於在外的奔波,而坐鎮後方大本營擔任後勤補給重責的正是諸葛(非

演義所敘一般),我們不難得知,在對劉禪的教導上,諸葛佔了相當分量,

再看劉備遺詔:

  「......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

..可讀漢書、禮記、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

申、韓、管子、六韜已畢,未送,可自更求聞達......。」

由此,不難看出諸葛對劉禪的一種(代父亦師)的角色。

二、君主時期(1)諸葛生前

劉備自帝託孤之際,雖云諸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

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話,然而,卻同時在有意無意間削

弱了諸葛的權力,另令李嚴(後改名李平)為尚書令,伏下日後的奪權之隱憂。

原來漢代官制分宮、府兩者,宮中主由尚書臺負責,長官尚書令,原為皇帝

私人祕書處,但後來竟也掌握軍國機要的處置權;也就是具有軍權;府乃指丞相

府,下有百官,主要負責行政工作,在劉備死前,諸葛雖無進駐前線,主負後方

補給,但必要時,仍會帶兵支援前方,換言之,他掌握行政權及部分兵權,但劉

備託孤之時,卻李嚴以尚書令兼任中都護,全權處理一切軍事事務,言下之意,

不無減少諸葛之權的意味在,也因此,後世有部分學者懷疑劉備白帝託孤的背後

用意何在。

而對於這種情形,劉禪的作為是:事之如父,委以諸事,讓諸葛放手去做,

而無任何無謂的干涉,到了後來,李嚴這個同屬託孤重臣的尚書令兼中都護,卻

似成了諸葛的下屬,對於李嚴而言,心中不平自難避免。而後在諸葛北伐時,曾

出現後主劉禪急召,而功虧一簣的事件,而時,李嚴正鎮守後方,然未見對此提

出勸諫看來,對於諸葛的功業,不無妒忌之理,到了最後竟矯詔,欲彌軍糧不繼

之過,導至諸葛在為大局著想之下,聯合眾臣上表彈劾,貶為庶人。在李嚴與諸

葛的權力爭奪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劉禪可說完全支持丞相,才能使李嚴無法

得逞,軍政大權再歸於一人,在無人掣肘之下,諸葛更能有效掌握。

讓我們再看看在出師表中的段落:「......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

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對此,孫中山先生認為這是一種極佳的

「權能區分」典範,有權者能使有能者充分發揮,而使自己位於監督的地位,劉

禪自知已有能力不足以有效管理全國,故能不暴己短,一切委於能者,讓他們代

管其國,結果不但國家井井有條,自己也樂得輕鬆。然而,就歷史看來,真正能

做到這點的君王有誰?自知其短但又能下放大權予能者而不忌者,非春秋齊桓,

三國後主不可。

三、君主時期(2)諸葛歿後

諸葛遺言,託政事於蔣院琬、費禕,後主一一照行不貳,毫無疑心,此舉不

僅空前,甚至絕後,史上所載,僅此一件。再看以下二事:曾任犍為太守的李邈

,在諸葛死後,上書後主:「亮身仗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

今亮殞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結果後主大怒,立即將之「下

獄誅之」,由此可見,劉禪既不昏,更不庸,對於是非他仍有一定的判斷,而不

為言語所惑;其二,在延熙元年,下詔蔣琬北伐曹魏(諸葛歿後四年,238 年)

可以得知,他雖過安逸生活,但亡父、諸葛之大志,他並未完全忘懷。

再看蜀漢歷史:自劉備正式稱寡,迄蜀亡,共傳兩代,四十三年,其中劉備

佔三年,劉禪佔了四十年之久,在劉備治蜀三年間,就因伐吳之舉,使國內一空

,南中反叛魏策動北方鮮卑,南方異民族,發動五路十萬大軍南征蜀地,東吳意

向不明,使蜀差點走向亡國之途;但在劉禪登位,重用諸葛、蔣琬、費禕、董允

的結果,蜀漢享有三十年以上安定,雖戰事仍有,但政治清明,法理有序,直至

延熙十六年(253 年)費禕遇刺身亡,國內良臣賢將之前已相繼凋零,蜀中名將

僅由年已五十三的姜維獨撐大局。在少賢相輔佐之際,政治才逐漸下坡,但仍維

持十年之久,在天下未亂蜀先亂的古諺中,除了對諸葛遺澤感到敬佩之餘,更為

劉禪能大膽放權感到喝采。

四、降後生涯

後主降後,曾有樂不思蜀之言,有人因此認為他昏庸,但也有人視為保身之

道,但就個人以為,傾向保身之說,我們知道:

第一、凡降人者,最怕降者懷有二心,就連魏國重臣司馬懿都要演出一幕癡呆、

中風狀,方得以麻痺政敵,奪得大權,更何況劉禪這個外來的降國之君?更何況

蜀亡之際,屬姜維之下的部將在悲憤,痛恨之餘,以劍竟可裂石,可見蜀中兵將

受教化之深,若劉禪有心登高一呼,足以使魏頭大,故若言行稍有不慎,刀斧加

身,自是難免。

第二、劉禪十七歲即位,劉備在蜀三年,換言之劉禪可說至小即隨著部隊而行(

因其父一直沒有真正的根據地),而對於劉備集團中的人物關係,人事情形,多

少也該有一定了解,對於局勢的發展等等,在耳濡目染之下,他的見識該有一定

。在蜀四十年間,先有李嚴、諸葛之爭(雖諸葛不願),後有主戰(姜維),主

和(蔣琬、費禕)之執,但始終未有所謂白熱化的衝突出現,劉禪的認知與態度

,佔了相當分量,可見,在處理的手法上,後主有相當的柔度,五十多年的歷練

,若要說劉禪是個不知政治為何物的人,恐難自圓其說,所以劉禪有可能是因自

保,而有樂不思蜀之言。

  蜀漢之治,來自諸葛,但我更要說,諸葛之行,源於後主,若無後主的誠心

之託,諸葛恐齎志以終,含恨而別;若無後主自知、自制,而對政治有強烈感受

,則蜀之國祚可危,其人早成亡國之君。齊桓用管仲則霸,用堅刁則傾;劉禪用

諸葛則強國,用黃浩、譙周則亡,兩者實無相差,但為何一成霸主之名,一有昏

庸之稱?惑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依現在的史實 來 推測

諸葛孔明 既是 蜀漢 一位賢明的謀士

那 比較有可能的 應該是...

他真的認為阿斗是個白痴

所以 都自己在弄...

其實

蜀漢會敗 有個重要因素

諸葛孔明 在治國上 很威

但是~

又以第一段的推測來說的話

他若早知 阿斗會讓署國滅亡的話

為何 不篡位 自己下去拯救蜀國

答案 就是因為 說穿了 孔明強歸強

但是~因為儒家文化的過度薰陶 太過看重君臣禮儀

因而不敢篡位自己搞...

所以 眼巴巴的看著蜀漢 在他死後 走下坡...

不 當下篡位的話 對於政情會不穩

三國還沒統一 貿然篡位 只是給國內反對自己的勢力藉口 國外伺機而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years later...
  • 4 month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