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別小看我》太超過?不紮衣服記警告---雄中學生真正的心聲


Recommended Posts

這是昨天的

脫裙好過穿短褲 校規想啥

【聯合報╱鍾偉如/北一女學生(台北市)】 2008.09.28 02:45 am

讀完廿六日「太超過?不紮衣服記警告」一文,讓我心有戚戚焉。

我們學校校規一向有不得穿短褲出校門,我不大清楚原因,猜想是教官們認為不雅觀,但是真的常造成大家的不便,於是常常在校門外看見同學在眾目睽睽的人行道上脫下裙子,露出裡面的短褲。

上述行為的不雅觀是可想而知的,我看到都會覺得有些丟臉,但教官卻認為在校外穿短褲,比在校外當眾脫裙子較不雅觀,我真的完全不能理解。既然知道學生出校門就會把裙子脫掉,為什麼不乾脆讓我們直接穿短褲出去?穿短褲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再者,以前也有紮衣服或穿繩的規定,但也是教官和學生之間的默契,看到的話講幾句就算了。現在竟然嚴厲執行抓到三次一支警告,試問紮衣服的理由何在?若如雄中校友所說「成何體統」,所謂成何體統就是看不順眼不雅觀,請問雅不雅觀、好不好看是誰決定的?在大人眼中的紮衣服好有精神,在我們眼中卻是醜斃了。

這些不合理的規定學生自然不會遵守,為了不要惹上一支警告,在出校門時稍微紮一下,一離開校門衣服就拉出來,請問這樣大費周章的在放學時派一堆教官站在門口,有什麼意義嗎?學校也不要隨便拿警告小過來威脅學生!

【2008/09/28 聯合報】@ http://udn.com/

模糊焦點沒誠意 制式回應

【聯合報╱羅印沖/研究生(台北市)】 2008.09.28 02:45 am

閱畢廿六日雄中學生表達對學校強制(因附帶懲處條款)實施「服儀」規定不滿投稿,及次日校方的回應。然而,這樣的制式回應既沒有解決問題,更是一種模糊議題核心的論述。

其一,學生的疑惑是,紮上衣和繫皮帶究竟代表什麼意義?是一種禮儀的規訓,還是學校對於畢業校友、社會大眾不滿的回應?如果只是為了平息看不過去的校友及民眾的觀感,試問從學生的角度看,難道把衣服穿得舒適、自在,有錯嗎?學校可以不顧校園莘莘學子的感受,只為了對外營造所謂「好學生」的大眾觀感,這樣的作為究竟把學生放在哪裡?

其次,該名學生已經表明自己身為班代,卻從沒有接到校方的任何說明,而校方還是以一個包含學生代表的委員會經過「充分討論」後所做成的決議為由,認為整個程序既合法又有代表性。在台灣,幾乎任何一個念過高中的人都知道,學校重視課業的程度絕對遠遠超過推廣社團活動或鼓勵參與學校政策之討論。

最後關於該校的刊物「雄中青年」,既然該刊物是由學生全權主導,更應該給學生是否購買或收藏的決定權,這個決定權請完整地歸還給學生,不論校方所持的理由多麼堂皇,學生才是校園的主體,一個學校如果真的對學生產生影響,學生自然會去蒐尋屬於他自己的校園記憶,不用校方多慮,更不必強制學生一定要購買,這種被強制的校園記憶,只會讓人窒息。

【2008/09/28 聯合報】@ http://udn.com/

這是今天的回應

校服戰爭》別重表面 他們是…自主新人類

【聯合報╱吳珮瑛/台大農經系教授(台北市)】 2008.09.29 03:51 am

我任教於大學,制服的問題好像與大學教師無關。但是每每見到中小學生為了頭髮、制服的問題,不是與學校來場貓捉老鼠大戰,就是看到這一群廿一世紀的莘莘學子,如何費盡心思將自主表現在與學校無謂的對抗上。這一群學生未來會送到我們手上,我們希望送到我們手上的是一群自主、負責、樂於學習、不做表面功夫的學生。這些對抗會折損我們對他們的期待。

人的心理、特別是難纏的中學生,越是不要他們做的事,他們就越想嘗試。即便沒有這種心理的學生,學校制服的穿著也只是圖個舒適而已,尤其中學生活動量如此大,要他們時時關注衣服是否外露而成為「壞學生」,各位中小學老師及教官,只要到台大校園走一圈,露肚擠、衣衫清涼透明、內褲外顯,你們所謂的「壞學生」比比皆是。

回想六年前我兒子念北市一所所謂「明星國中」時,我也常常為了他的制服穿著,而認識了學校個個長字級的人物,但是威權的管理方式毫無商討的餘地,於是我被訓練成為我兒子的心理諮詢師。今天,我女兒同樣念該國中,衣服已不用紮進裙子或褲子中,且體育服、制服的衣褲也可以不成套的搭配著穿。不知道學校是否已認定全校都是壞學生,而做了這樣的轉變?

再回想我們那個年代的西瓜皮頭髮,對照今天中學女生可以留長髮,只要不染不燙,這些轉變是否讓我們的學生變得更壞?相反的,我們看到的是一群更有自主性的新新人類,如此不是正好可以讓他們的精力用來挑戰更有建設性的事物,以獲取更高的成就上。

孟真/雄中生媽媽(高雄市)

我是二位「雄中生」的媽媽。應屆畢業的哥哥,常激勵初升國一的弟弟,要以考上雄中為目標。理由是:雄中校風自由,一進校門便可脫掉白襯衫,穿著舒適排汗的便服。冬天,在夾克的包裝下,大兒子不曾穿過一點都不保暖的雄中長袖白襯衫,幾件棉T輪流替換,讓他自在的地度過雄中的三個寒冬。雄中三年,輕鬆地上了台大第一志願。操行品德,更不用說。

「嚴官府,出厚賊」。雄中一向以校風自由聞名,而孩子們也不負所望,以優異的升學率回報。這一切足以告訴我們,雄中的孩子自有分寸。

【2008/09/29 聯合報】@ http://udn.com/

校服戰爭》穿好衣服 教育是…把禮傳下去

【聯合報╱簡麗賢/北一女教師、雄中校友(台北市)】 2008.09.29 03:51 am

「穿好衣服」、「穿對衣服」攸關健康、衛生與禮儀。學校、家庭與社會教育教導學生「穿好衣服」、「穿對衣服」,這是健康教育和禮儀教育重要主題,「不學禮無以立」,國際禮儀專家必然更強調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

胡蘭成曾描寫江南鄉下人,儉樸的農家婦女穿著家居的粗布褲坐在門檻上織毛線、撿豆子,但是一見鄰居來訪,即使是極為熟悉的街坊鄰居,她也必先進屋裡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裙和穿褲代表什麼符號會因時代而變,但是認為「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對他人的尊重,在農婦身上顯現的其實是一種文化與教育的底蘊,亦即未接受過正式教育的人也知道的禮數,因為祖輩父輩代代相傳,因為家家戶戶耳濡目染,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於焉形成。農婦或許不知道仲尼曾經說過「爾愛其羊,吾愛其禮」,但是她舉手投足之間,無處不是禮。

少數學子未能注意穿著校服的意義,也許說使命與榮譽感顯得太沉重,但在校外的言行舉止略有失當,並不是一句「那是我個人的行為,與學校無關」可以搪塞,畢竟學校是屬於一群人的學校,更是眾多畢業校友、現職與退休老師、家長以及現在幾千名學生的共同體。

目前高中學校表達意見的管道很多,不論時代如何演進,教育工作者對價值和秩序要有所堅持,對破壞這種價值和秩序有所提醒,相信才是符合教育的目標。

葉世仁/大學生、北一女校友(台北市)

北一女同學在人行道上脫裙子,相當不雅。穿短褲的確比較方便,我也曾經等到教官離開後穿短褲溜出校門,但很多事情不是方便就可以的。紮衣服與否有討論空間,但短褲比起長褲或裙子比較不莊重是事實,同學將來到公司上班應該不會為了方便就天天穿短褲吧?

即便學校的規定有時令人覺得麻煩,但選擇了名校的優良師資、學習環境、高知名度,也該同時選擇服從該校的規範,如此才是負責任的選擇。

【2008/09/29 聯合報】@ http://udn.com/

設計不紮制服 就好了

【聯合報╱徐麟芳/中一中學生(南投市)】 2008.09.29 03:51 am

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將衣服紮進去,覺得很拙啊!很蠢啊!我也是這麼覺得。但是很遺憾,現在許多學校的制服設計就是要把衣服紮進去的。

今天學校有「制服」,就是希望能讓全校的學生看起來是同一個團隊的,而今天這件制服是應該紮進去的,學校當然可以要求學生應該將制服紮入,讓整體看起來較雅觀。

我覺得當衝突發生時,規範就應作適度調整,學校可以放寬限制。以我的學校為例,進出校門、各處室及集會等正式場合將衣服紮入,但若只是在學校活動,就應讓學生的穿著有所自由,畢竟科學並無法證明不將衣服紮進去的學生就是壞學生,學校也不必為了強迫學生紮入衣服而到處巡邏。而學生若被抓到在正式場合衣服不整齊,學校可以改為愛校服務,讓學生選擇是否用愛校服務來換紮不紮衣服。

當然,最根本的方法應該是,既然學生不喜歡紮進去的制服,學校就應該就制服做些改變,設計一套不用紮進去的制服。像我國中的制服就是不用紮的。

這是今天報紙的迴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95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現在教官連社團活動都要限制,晚上要團練也來趕人。

才來兩個月就自以為是,老子來兩年了。

管也輪不到你來管,社團是學務處在管的。

自以為權力很大。

==========================================================

需要轉到雄中女版嗎?

沒什麼必要。 = =

雄中雄女的大部分都在紅樓論壇,那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討論。

我想原po會放這邊應該是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看不是校友

是校敵吧

你看看那些政治人物

像馬英九事件中的校友,他有說什麼要改的嗎?

陳水扁是台南一中的校友,他有說什麼要改的嗎?

連政治人物都沒講了,其他自稱校友的卻來亂= =

以自己的想法來判斷所有的事情.....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支持樓主

我們永春這學年學校突然說每周一升旗都規定要穿制服

有體育課的運動服要自己帶來換= =

然後還說上學期末有講過

而且還有開過會

我很懷疑開會是真是假= =

唉.............

支持樓主+1

公立的真好...私立就沒那麼好命了

我們只要有一個外人或家長打電話就可以改變所有規定了

班聯一直是處在劣勢 基本上連開會都很難吧

我們學校是男生要紮上衣 國中部是全體紮衣服

之前放學時走著走著就聽到身後傳來哨音

然後就看到旁邊的人開始飛奔的可笑畫面

還聽到教官邊跑邊說:同學,不要跑,校長在門口等著各位

超好笑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應該還是默默的偷加在你們的註冊費裡?

另外 樓上

你們教官也偏心的太扯了吧= =??

學生都沒有反應?

連一堆額外的參考書也加在我們學費裡了八

不過公立學校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反抗就可以了

延平是連反抗都沒用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今天繼續延燒

紮不紮衣服 包容多元差異性

【聯合報╱涂立青/建國中學學生(台北市)】 2008.09.30 03:02 am

「不學禮無以立」此言極是。但何謂禮呢?

夏商周乃至於秦漢三國,人皆留長髮,蓄長鬚,不同階級穿著不同服飾,君臣有別,以此為禮。而現今君臣之分已無,大家都穿著不一樣的服飾,街上也少見蓄鬚之人,難道這就是無禮?由此可見所謂禮儀是與時俱進的。

大部分的年輕人對自己的外表很重視,希望能給予朋友及異性良好的印象,而翻翻流行雜誌、看看電視上,鮮少有人將衣服紮進褲子內,造成在大部分年輕人的價值觀中,紮衣服反而不甚美觀,如此就造成價值觀的衝突。

學校認為,紮衣服是有禮的表現,學生則不一定都贊同。有人說:「你選擇這所學校,就應該接受規範。」但多數學校都有相同的規範,有何選擇呢?只能想辦法在體制中尋求變革,希望部分人的意見能受到重視。

另外,學校規定服裝儀容,若是為了校譽著想的話,就更應該全面開放所有規定。若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定穿著,總有人會認為不妥,有人會說不紮衣服毫無秩序可言,但也有人會認為服飾僵化就是思想僵化的第一步。

在民主社會中,差異性應該是被保護及包容的,和別人不一樣只能說你不被大眾所認同,而不是你錯了,邁向多元包容的社會不是全體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嗎?硬性的消除差異,只會讓人類與這個理想漸行漸遠。

【2008/09/30 聯合報】@ http://udn.com/

那所一流高中 學生走路委靡

【聯合報╱邱美瑛/家管(台北市)】 2008.09.30 03:02 am

欣聞北一女簡麗賢老師的執著,見他於昨天大作所提「不學無以立」,又說「穿好衣服」、「穿對衣服」是健康教育和禮儀教育的重要主題。

社會太自由了,連學生都認為服從也是一種束縛;髮禁解除了,但長髮披肩,蓬亂無比,甚至分辨不出男女。我常見到學生衣服不入褲,顯得一副懶散的樣子,好看嗎?還有書包上也掛著琳琅滿目的玩偶,或寫些歪詩,這樣叫酷嗎?

我每天早晚散步,經過那所謂全國第一流的高中,看到這些國家未來主人翁,走起路來委靡不振,沒一個抬頭挺胸(也許熬夜看書吧?)更常看他們人手一杯飲料和食物,邊走邊吃邊聊天。

對比之下,不禁令我憶起當學生的年代。老師常耳提面命出了校門就是代表學校,要求學生身體力行,要有好的形象,才能改造社會風氣。

同學們,你們要知道,除了K書,要學得還很多呢!

【2008/09/30 聯合報】@ http://udn.com/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普通其他高中學生也可以投稿過去嗎??

各校學生都可以投票吧^^

噢很多人寫得很棒

學校規定服裝儀容,若是為了校譽著想的話,就更應該全面開放所有規定。若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定穿著,總有人會認為不妥,有人會說不紮衣服毫無秩序可言,但也有人會認為服飾僵化就是思想僵化的第一步。

在民主社會中,差異性應該是被保護及包容的,和別人不一樣只能說你不被大眾所認同,而不是你錯了,邁向多元包容的社會不是全體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嗎?硬性的消除差異,只會讓人類與這個理想漸行漸遠。

贊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倒覺得學生方的理由很多是詭辯

這些學生的核心思考不外乎

1.覺得扎衣服很難看

2.扎衣服不舒服

3.想要反抗強勢的壓迫

衣服問題會導致思想僵化?絕對不會,思想僵化是來自於自身的恐懼

差異性與理性的包容也跟扎不扎衣服沒什麼關係,因為這是智慧的課題,並不會因為開放衣服問題而改善

代表個人主義的個人形象權是創意國家的開端?創意國家要維持絕對不只是靠外表,創意與美的學習絕大多數不在美學身上,而是人生中的各種課題,過度強化外表重要性,卻缺乏內涵,就是當今台灣的現狀

創意絕對不是天真的個人主義或漫無目的的自由奔放,創意需要紀律維持,所以學會紀律也是很重要

社會中的不平等與歧視有的時候甚至是外貌所造成,所以問題根本不在扎不扎衣服,而是道德、個人價值觀的問題,正面的個人價值觀絕對不會因為扎不扎衣服而改變(反而很多歧視都是來自於學生內部嘲笑扎衣服的同學而產生)

口裡說著詭辯大道理的學生,實際上的動機很簡單,只是不想扎衣服,覺得很難看很俗

卻厚著臉皮把不扎衣服這件事給美化,其他學生也沒有什麼判斷力,只是覺得"反對學校很帥"、"我也不想扎衣服",所以就無腦附和

國家的競爭力來自於國民整體紀律,未來工作場合所需要的也是紀律,個人主義不利於社會運轉

扎衣服熱到沒辦法上課,影響個人表現?言過其實,所以應該多扎衣服來訓練忍耐力

────────────────────────────────────────────────────────

不過我在學校也不喜歡扎衣服

我只是覺得,扎衣服這件事情根本沒有對錯可言。表面上真理當然是站在自由這方,但學生方的理由其實讓我很不舒坦,多半都是詭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倒覺得學生方的理由很多是詭辯

這些學生的核心思考不外乎

1.覺得扎衣服很難看

2.扎衣服不舒服

3.想要反抗強勢的壓迫

怒刪。

────────────────────────────────────────────────────────

不過我在學校也不喜歡扎衣服

我只是覺得,扎衣服這件事情根本沒有對錯可言。表面上真理當然是站在自由這方,但學生方的理由其實讓我很不舒坦,多半都是詭辯

的確,很多學生純粹只是覺得紮衣服頗醜,或是不舒服。

但這已經是好幾屆下來了學生都普遍存在的觀念,為什麼今天會有人投報?

學校在朝會時宣布說:這是校規修改有經過學生代表的同意。

實際上並沒有,這只是希望能夠讓學生心服口服的謊言。

我想很多人是因為這件事,以及某些新進教官惡劣態度和不一致的管理,心裡才會覺得"不坦然"。

投報的學生,就算講了一堆理由,提出很多想法,最後的目的只是不想紮衣服,又如何?

他們有把自己的想把表達出來的權力!

就算很多社會大眾看到這篇新聞,會覺得現在的小孩怎麼那麼不守禮教,一點抗壓性也沒有,

還是會有人發表這方面的言論,因為這並不是能不能遵守紮衣服這種規定的問題,而是認不認同這規定的問題。

打了這些字,目的也不過就是希望哪天校服方面的規定可以修改。

很做作嗎? 只是希望能的到更多人的認同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的確,很多學生純粹只是覺得紮衣服頗醜,或是不舒服。

但這已經是好幾屆下來了學生都普遍存在的觀念,為什麼今天會有人投報?

學校在朝會時宣布說:這是校規修改有經過學生代表的同意。

實際上並沒有,這只是希望能夠讓學生心服口服的謊言。

我想很多人是因為這件事,以及某些新進教官惡劣態度和不一致的管理,心裡才會覺得"不坦然"。

投報的學生,就算講了一堆理由,提出很多想法,最後的目的只是不想紮衣服,又如何?

他們有把自己的想把表達出來的權力!

就算很多社會大眾看到這篇新聞,會覺得現在的小孩怎麼那麼不守禮教,一點抗壓性也沒有,

還是會有人發表這方面的言論,因為這並不是能不能遵守紮衣服這種規定的問題,而是認不認同這規定的問題。

打了這些字,目的也不過就是希望哪天校服方面的規定可以修改。

很做作嗎? 只是希望能的到更多人的認同而已。

我們非常尊重個人表達意願的權力,同時也讚賞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提出想法只是一個過程,不代表結局,況且身為民主國家,我們有權利審核公民所說出來的話是否過度矯飾。

記過問題,來自於不遵守紀律,這是他們自找的,等到協商完成,再把衣服放出來也不遲。法案都還沒通過就把衣服放出來,被記過也是活該,因為明顯違反紀律。

凡事總有規定與程序,但學生方很顯然在鼓動反抗情結,將自己塑造成受迫害的一方,好博得同情。反抗者只會把自身對法規與程序的不完全認識所產生的問題,歸咎到大人身上。小小年紀就在操作民粹,長大以後會做出什麼事情?

想想看當前政治人物所擅長打的悲情牌,這些反抗學生今天只會用長篇大論來掩飾自身不想守法的行為,骨子裡卻只是不想扎衣服,認為扎衣服很醜。這些不守法又飽讀詩書的人,搞不好就是未來玩弄權勢的政治人物。

另外,有很多更重要的議題,需要迫切解決。相較於扎衣服這種無關緊要的偽問題,真的是小巫見大巫,說白了,帶頭肇事者多半自私自利,能為了自身利益搬弄是非,卻不會幫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爭取權益,這些不守法的自私學生真的懂得民主自由愛嗎?

教官態度很差?我想態度這種東西是互相的,學生自己的態度也是很大的問題。且執法者的個人行為只是個案問題,不要把個案問題給無限擴大,不能因為某某某教官怎樣,所以就要改變扎衣服的習慣。況且很多時候,不講理的其實是學生。教官機掰跟扎衣服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學生不好好學習,整天只會搞反抗。才是問題真正的來源,為什麼有些學生就有辦法守秩序?因為他們懂得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好好求學,並起把焦點放在更需要幫助的人們身上。而且根據調查,以全國學生為範圍來做統計,扎衣服的學生多半都很優秀,不扎衣服的學生多半都不守秩序,衍伸許多社會問題。

社會新聞裡那些敗類壞學生,很多都不扎衣服,很顯然,他們的行為源自於不守秩序。學校教育的設計,其實包含了很多潛移默化的元素,制服的規定就是其中一個。如果學校教育放任學生不守秩序,早晚會出現社會問題。

有些學生很喜歡用國外案例來反駁國內政策,這種心態是源自於對自我種族的自卑感,以及對事情的不完全認識,卻疏不知國外的學生正面臨了紀律不足所導致的龐大社會問題。

紀律的訓練還是很重要的

我們大人都是替學生們找想,基於愛與理性,社會還是要有秩序的訓練。

同時也希望學生們替我們這些大人找想,我們都是為你們好

你們是要讓大人們整天難過?還是要好好的遵守程序,等到程序通過了在不扎衣服?

我們的教育元素都是有意義的,整齊的服裝有助於在潛意識中端莊一個人的人格

只是學生們還年輕,又不懂事,所以沒辦法體會

────────────────────

這篇文章其實是打給大人看的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聯合新聞網那邊的焦點似乎被一群死愛坳的成人給模糊了

依果說的沒錯

其實真正不滿的是學校方面在沒通知學生的情況下

就擅自修改校規

還硬說有找學生代表

問題是

學聯代表是當天臨時通知要開會

更扯的是

這兩個人完全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難道兩個學聯的人就可以代表全部學生

班級代表選好玩的嗎

另外一個外人比較不知道的內情

今年雄中學聯會第21屆

會長選舉時只有一組候選人

而且在投票時得票數竟然低於全校學生總票數的10%

合法性本身就受人質疑

"受規定所影響的人,才有資格決定規定"

校方制定這條校規,他們本身有受到影響嗎(反正是一群高腰中老年人)

所以修改校規的合理性本身就受到質疑

在加上教官的做法太過於激烈

一大早門口站了一個

大家進校門時通常會紮好

但是進到裡面以後通常會拉出來

這時候埋伏已久的主教就出現了

然後一支警告就寄到家裡了(以上為親眼所見)

還搞到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戒嚴喔

連勸導也沒有,如果說你看到了,然後叫學生紮進去

多半的人都會照做吧

如果屢勸不聽在記也不遲阿

以上要表達的

就是希望不要讓威權體制重返校園

如果規定是經過大部分學生決議後通過的

我想反對聲浪不會這麼大吧

再學校跟保守派要求學生遵守規定時

他們在規定制定的決議方面是否有經過合理的民主程序

不要把獨裁專制那套以禮貌包裝後在加以合理化

在現在的民主社會,如果規定制定時

沒有經過合法的程序,那又怎麼能讓底下的人心服口服的遵守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非常尊重個人表達意願的權力,同時也讚賞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提出想法只是一個過程,不代表結局,況且身為民主國家,我們有權利審核公民所說出來的話是否過度矯飾。

怒刪..

────────────────────

這篇文章其實是打給大人看的XD

看完之後覺得自己功力真差,真想不到要如何反駁。 =ˇ=

唉...,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吧。

只有自己的認為的對與錯。

來去唸書,明天還有一天段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現在有很多學校需要紮衣服

經過本人精密計算

3年下來

大慨有1天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紮衣服

如果能把這一天半的時間省下來

那可以做很多事

課室有些學校強制要紮衣服

我在這邊想問

紮衣服到底有什麼好處?

目前問到的的只有

紮衣服可以看起來比較高

壞處則很多

很麻煩

浪費時間....

能的話

把壞處跟好處一起留在下面

我會很感激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很麻煩?很浪費時間?

不知道你人生浪費掉多少時間

紮衣服浪費一天半,恐怕你的人生在其他方面已經浪費20%的生命了

好處,如果你不會衣態體面的話,恐怕第一眼就被面試官給砍了

你看過哪個人穿西裝會不紮衣服的(多數學校設計跟西裝差不多,都是衣服外露不好看的)

壞處,除了浪費時間?熱?會危及到你生命?

騎車帶安全帽很麻煩也很熱阿

等你上班夏天還不是一樣穿長袖西裝出去外面買便當

別再為了這種芝麻小事在計較

孩子...長大點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