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寧格勒》這首詩之前


Recommended Posts

下筆之前,意象

從城裡各個角落流出來。

從冬宮、從美麗的燈塔

從白夜、從覆滿腳印的街道

從海上、從彼得以及他的窗。

但我再也無法看見列寧格勒,

只有納粹的槍聲(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咑......)

如星點般落在我眼前;

只剩下人們的悲傷

鮮紅地刺進我的眼

--自從那用淚譜寫的交響曲之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給個小建議,在這首作品的前面或者後面寫個小篇紀錄或著介紹你寫作的主題。

比如說<列寧格勒>這首詩是在說什麼?,你為什麼想寫它,這樣或許能讀者更

能感同身受,但切忌別說的太直接或者把你做作品中要講的主旨丟出。

作品的問題,大致上這首進步不少,有一個括號的句子,那是槍聲吧?我覺得可以

試著把他融到句子的裡面,順便也能調整提升節奏及閱讀的音韻效果,至於內容表

達的問題也可以再多多斟酌,有些句子說的太白有些句子我卻讀不出要表達些什麼

以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本來我在想要不要打這個囧。

蕭士塔高維契《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是第一次讓我想認真聽他的作品,大致是在描寫二戰期間作曲家所居住的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近三年的曲子。這首曲子在圍城結束作曲家離開列寧格勒到陪都古比雪夫時所完成。曲譜後來被製成微縮膠片被偷渡到美國去,由托斯卡尼尼在美國舉行海外首演後,這首曲子就變成二戰俄國之主題曲。

四個樂章皆附有小標題:〈戰爭(The War)〉、〈回憶(The Memories)〉、〈我原生的大地(My Native Land)〉、〈勝利(The Victory)〉。整首曲子達一小時多,很難得的超長曲目。而且透過這樣的形式,作曲家可以表達一些自己內心幽微的一面(像第三樂章),而不用擔心政治審查。(好像寫曲目介紹寫太多了囧)

那時候聽到第三樂章很被感動,就聽完了全部。我曾在想,要不要試試看用薄弱的能力照著這首交響曲寫詩,但是並做不到。

槍聲在第一樂章中段以上述的節奏,用小鼓重複十二次,一段令人不寒而慄的節奏也同樣重複了十二次。聽了第一次就忘不了。

槍聲的問題似乎有想過,但是我承認我做不到Orz。太殘忍了。

非常感謝您的指教。(鞠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列寧格勒還在,且是巨大而美麗地存在。

我不懂為什麼「但我再也無法看見列寧格勒」。初讀來只有第一二句有詩意。

有機會的話我想聽聽看這首曲子。

因樂曲的感動寫出自己的詩,真的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但是若能夠不侷限在主題(我的意思是「標題」),寫那些感動觸發的聯想和想像,或許也很好。加油。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