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多元價值與升學暨功利主義的矛盾與省思


Recommended Posts

確實,真的要學到東西本來就是要靠自己的能耐,卻不能就此認為參與社團劣於讀書;

有好社團當然也有爛社團;做任何選擇、行動,不管是為了第一死讀書或者參加社團都有好也有壞,

老孔說了:「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當然古今狀況不同,這句話也不能隨便套用,

只是,為了拼好其實比重不是很重的高一課業,就這麼糟蹋了絕無僅有一生唯一"一中的高中生活",實在也是種目光短淺。

即使你在意學業,高一二想在打好基礎的同時擁有豐富充實精采燦爛的一中生活也不是問題!

會進一中的人不應該只是執著於課業的人,只想要有好成績的人應該去補習班而不是自由學風的"高中"。(很爛的比喻:譬如說醫生,你希望遇到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懂得和病人溝通的醫生,還是研究報告做很多從小到大都考第一名卻很忙只願意花三分鐘看一個病人的醫生?)

我不打算提起聯考制度的缺陷、腐敗、不合人性與扭曲,但是該努力的時候努力,該吃飯的時候吃飯,沒必要用可以享受美食的時間去讀書;遑論參加對於未來、對於工作、對於在更進步的社會上好好活下去可能更有幫助的社團活動?

為什麼要提早讓自己產生的熱忱變得蒼白而枯燥?

參與社團絕對不是偷懶,需要的努力和知識絕對可以遠勝於讀書。

我深深覺的社團跟課業相比也絲毫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一中不是也不該只因為升學成績聞名,

不可否認那有一點重要,

但如我之前所述,

如果只有那個大部分時候很膚淺的重點的話,

大家可能會選擇去補習班專心拼三年準備"製造好成績",而不需要來一中這種可能會影響你拼成績的地方。

我希望我一個人可以改變什麼!

我有這個信心而且希望你們也都有

我相信這種信心不是愚蠢而是勇氣

是這種氣魄讓一中成為如今自由的、卓越的、不狹隘的一中,

也是這種精神讓革命、讓孫文革命。

社團可以學到很多很多,

在社團、在一中,甚至在大學、在台灣社會,

我們該培養、而且能培養的是一種遠見、一種宏觀、一種放眼國際乃至超越國際的視野,

讀書和社團,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

我想應該可以找到證據支持我的說法:

"高一二致力於社團和活動的人不論品格、聲望、未來發展、成就(注意不是成績),都不會比致力讀書的人差,甚至更好。"(成績也只是過程。)

我想學弟對多元價值是非常重視且贊同的

而多元價值這種概念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傳播對所有人來說也已經是無法去逃避的

但是我想澄清一點是學弟以為我單純只是一個升學暨功利主義者嗎?

難道學弟認為我在高中三年生活裡不曾對學業以外的事物懷抱熱誠嗎?

我們有許多校友在社會上是很有影響力的,他們本來應該是非常優秀的,但是在他們之中後來有些人變成一心圖利的財團老闆,也有人變成運用權力貪污的政府官員等等。

這當然算是比較負面的例子,不過人總是會變的,在當年他們還是學生的時候也應該不是一心想著唸書考試而已,他們可能也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事物,只是囿於當年整個大環境,如果想要維持生計甚至追求高品質生活的話升學可能是一個比較實際的做法。

東亞地區的國家向來受儒家傳統很深,升學主義與功利取向影響了很多人,有很多事情要先有財力或名聲地位當後盾才有可能實行,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要擁抱它的一個原因之一。

事實上以我們國內情況而言多元價值跟升學主義功利取向本來就有一點互相矛盾,一方面是經濟環境使然,台灣的物價與國民平均收入的比例比西方先進國家要高多了,同時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那麼容易。

儘管政府因應全球化的挑戰,也開始大力提倡多元價值這項概念,例如優質的技職教育體系(行行都能出狀元),這樣的立意是很好,只是以我們的國情來說要大力推展且收到良好成效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不否認你可以在CHEERS上面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

,像方文山啦聶永真啦或是一堆有的沒有的名廚啦設計師啦等等之類。但是能夠做到他們這樣,從年少時唸別人沒聽過的職校,到最後能夠變成高收入,名聲地位兼具,職業同時又是自己的興趣這樣,能有多少人?有些職業除了需要天賦加上努力,還要有一點運氣,可不是每個人都能追求的。

何況多元價值本來是西方國家累積數百年的文化與經驗而創造出來的優良傳統,想要在短時間內套用這個模式去大幅地改造台灣社會,對與他們國情不同的我們來說,當然會消化不良。

所以你會看到這幅景象:台北市是一個小而美,各種文化兼容並蓄,同時也是人文薈萃的城市。但是就在同一個地方裡,你也會看到每天傍晚有許許多多背著沉重書包趕著回家唸書或上補習班的學生,我們也曾經當過學生,我們當然不喜歡這樣。

再說多元價值這種概念雖然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但正也是因為全球化傳播的關係使得多元價值漸漸染上商業化的色彩。

其實現在升學主義也並不是東方社會所獨有的現象,西方國家也開始注重這種模式,因為隨著全球化的挑戰,以他們的平均生活水準來講也絕對沒有二三十年前那麼優渥了。

總之,我是個窮人,也自認為自己沒什麼過人天賦,但是我如果又想追求高品質的,屬於自己的生活,所以我選了升學這條道路,希望能藉著高學歷換取高收入(如果我能做到的話),因為就現實面講,在當今台灣社會裡,金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

學弟嚮往激情的,革命式的生活嗎?那太可惜了,保釣運動過去了,民歌運動也過去了,

野百合學運也過去了,若真的有理想的話,也許要等到出社會後有能力才去實行。畢竟光靠數百個大學生靜坐抗議或標語布條什麼的就想改變國家政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希望學弟能理解我的想法,但這只是個人小小淺見,若有謬誤之處歡迎提出並不吝指正。

但是萬一學弟家境不錯或是天賦異秉的話也許就會比較不能理解我的觀點了(攤手)

PS:我再補充兩個算是升學主義的優點與正面價值的例子?不對,應該說是多元價值與升學暨功利主義價值觀的衝突與矛盾(僅供參考)

<1>當年我高一時有一群美國籍數學老師以及類似教育協會委員組成的團隊來台中一中取經,他們想參考一下為什麼台灣的學生數學能力會這麼好,負責接待與做教學示範的是廖心琳老師,她也許是受到校方施壓(或指示)吧,示範上課內容完全不是我們常態的樣子:她用投影片講解費式數列,但是美國籍老師看到之後還是驚為天人,用不標準的國語說:逆們台萬的雪生輸學比沒國海離害(聽得懂吧這是狀聲形容XD),但是各位想想,這算什麼,如果直接拿統一作業給他們看呢?(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程度)他們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2>在世界是平的這本書裡有一段話是這樣:作者Thomas Friedman有一次跟比爾蓋茲聚餐時聊到美國開放式教育不是有它的優點嗎,

比爾蓋茲卻說別以為中國日本的貝多分體制教不出優秀的人才

他問:全世界最有創意的電玩在哪裡?在日本。我手下有一些最優秀的工程師就是日本人。

他還說:我沒見過不會乘法也能寫程式的人。舊有的東西要先學好,才能創造新的事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高中的社團...

很多人---把它想太美

嚮往的人

下一刻

能否成功

根本不知道

要革命...要宏觀...

參加一個社團就能達成?

來一中的目的是什麼?

一個社團上的小成就就足以心滿意足?足以成就改變社會的意念?

亦或有人認為台大跟''中''字頭的學校沒差多少?

青春...不是一個藉口!

品格...聲望....未來發展...成就...

只有社團的成就,只有一個幹部的成功

那成績呢?

能玩社團又能兼顧成績的,會是所有人嗎?

把少數當慣例,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沒有人知道

社團...高中的社團

充其量只是成績後的閒暇活動

僅僅...因為這裡是一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高中的社團...

很多人---把它想太美

嚮往的人

下一刻

能否成功

根本不知道

要革命...要宏觀...

參加一個社團就能達成?

來一中的目的是什麼?

一個社團上的小成就就足以心滿意足?足以成就改變社會的意念?

亦或有人認為台大跟''中''字頭的學校沒差多少?

青春...不是一個藉口!

品格...聲望....未來發展...成就...

只有社團的成就,只有一個幹部的成功

那成績呢?

能玩社團又能兼顧成績的,會是所有人嗎?

把少數當慣例,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沒有人知道

社團...高中的社團

充其量只是成績後的閒暇活動

僅僅...因為這裡是一中

學弟的觀點跟我之前發表的另一篇文章非常相像

但是這個觀點太敏感了

恐怕會引起後繼回覆者的筆戰

然後就會被某個版主大哥噹死這樣XD

(之前已經被連鎖了好幾次文外加多次刪文)

請謹慎一點(發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樓主學長好像還蠻照顧學弟的(笑)

能在升大學之後又給學弟們一種思想上的參考.

其實真的不錯.

你不一定要認同.

但你可以做個參考.

你可以擷取好的去修改.

你認為不好的你可以捨棄.

一中人為了這種思想上的歧異而鬥起嘴來.

這難不成是一中生的氣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學長打這篇應該還蠻累的

但卻可以感受到想要教育下一代的熱情

文章在這兩點的描述上

就如題目所說,是針對兩者的矛盾做解釋和陳清

希望我們能在高中生活之中選擇正確的路走

文中都已經敘述的一清二楚了!

我就來發表我的觀點

就在下來看

升學主義確實是迫於現實下的產物

因為說真的,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

最快的捷徑就是靠學歷

而且很多未來想做的事情,也都是必須以此為基礎

就像學長說的有很多事情要先有財力或名聲地位當後盾才有可能實行,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要擁抱它的一個原因之一。

而高中生活並不是只有課業而已

社團活動也是多采多姿的

也許真的無法同時顧及兩者

因為像我就為了課業放棄社團

課業對我而言終究是比較現實

再者,未來的大學也是有社團

我認為那時再玩也不遲

高一的課業只要打緊基礎

其實還蠻多時間可以去玩社團的

所以,我覺得重點在於

要好好規劃自己的高中生活

社團玩你的不要緊,但別忘記為何要進一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而高中生活並不是只有課業而已

社團活動也是多采多姿的

也許真的無法同時顧及兩者

因為像我就為了課業放棄社團

課業對我而言終究是比較現實

再者,未來的大學也是有社團

我認為那時再玩也不遲

高一的課業只要打緊基礎

其實還蠻多時間可以去玩社團的

學弟:我想幫你澄清一點

很多高中生都會有一種迷思

認為高中辛苦三年雖然可能犧牲掉社團

但大學可以再用瘋狂玩社團的方式彌補回來

但是坦白講

如果你是唸台清交成重量級的理工科系(就是熱門科系啦)或是台大國貿,台大財金跟所有醫科其中之一的話

那麼課程其實是非常重的

比如說大一微積分吧,如果你是唸工科版的(二類用的),那恭禧你,他的厚度大概是一千四百頁左右,而且全都英文喔,更別提也是原文磚塊的普物普化甚至三類唸的普生

這還只是大一而已喔

到了大二開始會有幾十門的必修或選修專業課程,內容當然又比大一難許多,每個科目也都是厚厚的原文磚塊,外加一堆有的沒有的實作課程或實驗

所以四年課程份量加下來又是高中三年十倍不止(更不要說恐怖的研究所考試以及研究所兩年超難課程之外還要寫一堆論文,做得不好還會被指導教授噹死)

而我舉的例子還只是工科喔

如果是醫科那又另當別論了(東大醫科??那是只有外星人才考得進去的地方(大誤

學弟有能耐的話

以後就可以有機會去體驗那七年之癢XD

言歸正傳

就像高中三年如果是三類的話課業份量也是國中三年的十倍不止

當然我不否認人的學習效率會隨著階段性的不同而有爆炸性的成長

但是就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道理一樣

如果你念高中就覺得很吃力而因此無法兼顧社團

那等到你考上一流大學的熱門科系之後

你會發現高中的生活模式又再度上演(課業應付就忙不過來了)

而同樣的道理

在一中時的神人(課業社團都兼顧那種)

到了大學

也是不會改變啊

其實追根究柢這就是學習效率的問題

所以你應該不要想著上大學就一勞永逸地解脫了

而是要想著如何讓自己的讀書效率呈現爆炸性成長

這樣進大學之後你就會有更多時間,同時也有更多機會去經營你的社團生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呵呵!

看來大學真的不如在下想的簡單

在下的目標正是二類的理工科系

看到學長說有大量的原文書籍

還真的讓我重新考慮了一下未來的規劃

也許高中玩不到社團

大學也真的不一定玩的到

這就看個人自己的想法及計畫吧!

不然就先這樣,不要想那麼遠

因為那是未來的事情

重點是當下的我,是否有能力應付現在

也許要放眼未來

但連現在的事情都處理不好

那就別談未來了= =

現在的我,就只有能力應付課業

其實我明白我心有餘力

純粹只是不想把自己壓力搞那麼大

所以我就不多費心力在社團上

那我就先收下學長的話囉!

看看是否自己有這能耐可以讓學習效率爆炸性成長

暫且成為在下高二的學習目標之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呵呵!

看來大學真的不如在下想的簡單

在下的目標正是二類的理工科系

看到學長說有大量的原文書籍

還真的讓我重新考慮了一下未來的規劃

也許高中玩不到社團

大學也真的不一定玩的到

這就看個人自己的想法及計畫吧!

不然就先這樣,不要想那麼遠

因為那是未來的事情

重點是當下的我,是否有能力應付現在

也許要放眼未來

但連現在的事情都處理不好

那就別談未來了= =

現在的我,就只有能力應付課業

其實我明白我心有餘力

純粹只是不想把自己壓力搞那麼大

所以我就不多費心力在社團上

那我就先收下學長的話囉!

看看是否自己有這能耐可以讓學習效率爆炸性成長

暫且成為在下高二的學習目標之一

終於看到有學弟肯認真回文(嘆

而且竟然是高二而不是高三(大嘆

只能說

學弟要成熟且穩重一點啊

再過不到幾天藍槓94們就要紛紛進大學了(也有的蹲重考班

以後可能不會有老人回來跟你們演講了(其實是廢話XD但是卻是用心良苦的廢話XDD

至於紅槓93和橘槓92學長的話

早就淹死在各大學BBS裡了

再也不會回深藍了

總而言之

橘95努力拼大學吧,在學校時做學弟的表率

紅96用心經營活動,接下橘95的棒子,並穩定學校大局

藍97聽話點,趁高一時間還充裕時開發自己潛能吧

就算炳坤走了

也要讓台中一中再創高峰

至於新校長的能力??

算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唉,

看了,

無力了。

對不起。

價值觀有相當差異的時候,

意見交流會成為累人事情,

我理解學長的看法,

也仍然抱持著不同的想法,

但恕我不多作回應了。(嘆

一直期待學弟會有精彩的回覆與見解的(失望

學弟累倒了嗎(探

不想再辯?寫下去了嗎(默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是,

我累了,

有些觀念講了就好了,

有些事情卻得一直去爭取,

我正在努力後者。

是說

我還以為學長已經看破到不會失望的境界了呢xD

但是就是在某個偉大版主的監視下

我也越來越沒動力與勇氣去發有意義的文章了

反正會認真回的也沒幾個

認真回的學弟

就被說成是筆戰

總之一中版越來越像版主大哥一個人的版喔

你說我再發幸信行那篇勇氣可嘉(嘴砲的心XD)

但是啊

誰能保證再過多久不會被鎖呢

反正我現在正被監視著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但是就是在某個偉大版主的監視下

我也越來越沒動力與勇氣去發有意義的文章了

反正會認真回的也沒幾個

認真回的學弟

就被說成是筆戰

總之一中版越來越像版主大哥一個人的版喔

你說我再發幸信行那篇勇氣可嘉(嘴砲的心XD)

但是啊

誰能保證再過多久不會被鎖呢

反正我現在正被監視著XD

別嗆學弟了

我覺得你嗆味也很重

熱中度不要太高

先休息一兩天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看到這篇我很感慨

因為自己就曾經歷過這種抉擇

升學主義?多元價值?

高一要升高二的時候

自己在社團與課業之間掙扎著

先說最後我選擇了課業

但是我必須強調

自己不是那種只為讀書不顧一切的人

還記得當時為了決定要不要繼續留在儲幹

我煩惱了將近一個月

因為──很難抉擇

說社團對課業完全沒有影響

這句話絕對是騙人的

就看社團對課業的影響程度如何

參與社團絕對會佔用到課業時間

然而你也可以在社團學到很多

就看你能不能拿捏輕重

玩多少,就要讀多少

社團可以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我這邊所說的是高二幹部)

包括很多人際互動的經驗、領導能力

很多很多都不是書本可以給你的

很多人也因為參加社團

對自己更有自信

改變自己的人格特質,自我提昇

然而很現實的一點

社團對課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一中每年很多人因為玩社團而荒廢課業

雖然我也可以幫你舉出很多會玩社團又會讀書的例子

但是每個人的能耐不同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兼顧好一切

社團對課業的影響──是一定有的

就看你怎麼去拿捏去取捨

社團學到的知識vs課業上的知識

(這邊仍指高二社團幹部)

前者是一種人際互動的經驗

這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讓你提早獲得許多社交技巧

畢竟──人不能缺少互動

後者卻也相當重要

升學主義與功利主義的複雜因素之下

很多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包括社團參與)

都因此被否定掉

一切都以課業為準

然而很現實的就是

分數高你才有機會進入資源多的大學

分數高你可以進入有好出路的機會比較大

雖然說我不能以篇蓋全

但是我想這個定律在臺灣而言

大部分都是正確的

犧牲課業的時間

某種程度上你需要犧牲你的分數

再來提提我得抉擇吧

當時我為了抉擇

找了很多人討論

導師我也找了好多次

或許你會說你既然在意課業還考慮這麼久?

然而當初高一我對做社團幹部就有很大的憧憬

我熱愛我的社團

然而我又擔心社團影響課業

萬一因此我沒上我的第一志願

我以後會怎麼看待我這個選擇?

過程中我相當掙扎

過了很多才做下決定

當時因為退幹的事讓有些學長很不快

當然很多學長得知的消息就是

「這學弟怕影響功課所以退幹」

但是我的理由絕對沒有那麼單純

──絕對不只是膚淺的「為了功課」而已

很少人知道我做下這個抉擇所歷經的

種種考慮、種種掙扎

我想我要跟學弟講的就是

高中裡你會做下很多決定

很多決定都會影響你的一生

我在這裡我不能跟你說高中玩社團到底好不好

不過我鼓勵學弟們高一社團可以參加

好好放心去玩(這與高二幹部不一樣)

充實自己的高中生涯

不要以後回憶起高中生涯就只有讀書

但是上了高二要不要玩社團就要好好考慮

因為高二時的課業份量遠大於高一

學弟們在學長極力拉攏你當幹部做接班人時

也要好好思考自己的時間分配

要做下決定前請考慮再三

在此沒有要勸退想當社團幹部的學弟們

因為高二社團幹部如我上面講的

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

請你拿捏好時間分配

一樣可以兼顧兩面(雖然不一定都顧的很好)

再次強調社團與課業兩者每有絕對好壞

但是絕對是互相影響的

有些人參與社團會比課業學到更多

有些人適合在課業上努力

就看你是哪一種人

就看你的目標是什麼

最後我想跟學弟說

高中要做下很多決定

這些決定很多影響你的一生

很多決定並沒有單純的好或壞

但是卻是不同的人生道路

希望學弟們在各種抉擇前

都要經過審慎思考

沒有人能幫你做決定

人生是你自己過的

「要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我希望學弟們記住這句話

十年、二十年後

你會怎麼看待你當時的決定

我希望那時候大家都可以不後悔

--------------------------------------------------------------------------------------------------------

下面有點題外話

雖然我做出高二不玩社團的選擇

但是我自己並不是那種只在意成績的人

我不希望自己被當成書呆子

我想班上前五名我花在書本上的時間最少吧

因為我不喜歡為了幾分而犧牲掉自己的高中生活

我想在一中三年我也玩了不少

指考考完第一天(物化)

我哭的吸哩嘩啦的

我前一天晚上整個晚上失眠

──完全沒有睡

考物化前一天沒睡好夠慘了

我居然整晚失眠

寫考卷時整個腦袋都鈍鈍的

對分數的影響──我根本不敢估計

我也因此與我的第一志願臺大物理失之交臂

最後我選擇清大物理

到底自己高中三年裡該再多讀一點書

這樣即使失常還是可以上第一志願

還是該多玩一點

──反正都是考這樣

你說我現在會不會後悔我當初的決定

──我也不知道

講到這邊很多感慨

指考前居然發生整晚失眠這種事

我高中三年到底有沒有做錯什麼決定?

還是我高中三年好事做不夠多?

最後還是希望學弟們:

請記住出發的夢想

請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哪裡

「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但是就是在某個偉大版主的監視下

我也越來越沒動力與勇氣去發有意義的文章了

反正會認真回的也沒幾個

認真回的學弟

就被說成是筆戰

總之一中版越來越像版主大哥一個人的版喔

你說我再發幸信行那篇勇氣可嘉(嘴砲的心XD)

但是啊

誰能保證再過多久不會被鎖呢

反正我現在正被監視著XD

學長的說法有點糟糕。(苦笑

我有時候以為我們已經可以清楚的理解自己的能力、理智、感情,乃致赫爾蒙和原罪衝動;

理解他人(譬如:版主、管群、校方、師長、父母)所必須面對的壓力、困難、矛盾。

但事實上,

我仍常常一股腦兒的認定他人是錯的、是針對我的、是很機歪的。

好像,

很多人都是這樣...

譬如說那首屈一指的卡其暴民們,

他們對那近乎無辜的學弟瘋狂圍剿;

譬如說有點嚴也有點死板的呆呆學弟版主,

被很多人批評不知變通、偏心、搞不清楚狀況、扼殺一中版自由風氣...

為什麼不能夠理解呢?

明明就只是兩方互有誤會然後互看不爽的...

恩,

我也從國小就做到現在的舉動...

好像叫做幼稚吧?

為什麼不能互相理解= =?

---------------------------------------------------------------------------------------

樓上學長說的好,

雖然長,

而偏消極,

但是我讀完了,

我知道學長是中肯而熱心的...

但我們、學弟們,

往往還是只能看過,

然後自己走自己的路...

沒有走過,

不會懂。

即使理解也依然不會懂...

總之還是謝謝學長了,

不論是樓上、樓上上,還是令人苦笑的樓上上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下面有點題外話

雖然我做出高二不玩社團的選擇

但是我自己並不是那種只在意成績的人

我不希望自己被當成書呆子

我想班上前五名我花在書本上的時間最少吧

因為我不喜歡為了幾分而犧牲掉自己的高中生活

我想在一中三年我也玩了不少

指考考完第一天(物化)

我哭的吸哩嘩啦的

我前一天晚上整個晚上失眠

──完全沒有睡

考物化前一天沒睡好夠慘了

我居然整晚失眠

寫考卷時

對分數的影響──我根本不敢估計

我也因此與我的第一志願臺大物理失之交臂

最後我選擇清大物理

到底自己高中三年裡該再多讀一點書

這樣即使失常還是可以上第一志願

還是該多玩一點

──反正都是考這樣

你說我現在會不會後悔我當初的決定

──我也不知道

講到這邊很多感慨

指考前居然發生整晚失眠這種事

我高中三年到底有沒有做錯什麼決定?

還是我高中三年好事做不夠多?

最後還是希望學弟們:

請記住出發的夢想

請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哪裡

「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雖然有點離題了我還是想請你看看這篇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68864

比起自己做了選擇後才出現的缺憾

那自己無法選擇去避免的遺憾又該怎麼說呢

你的遭遇固然可做為學弟的借鏡

那我的是否更該??

望學弟對三年的高中生活能有多一份的審視與省思

但我們、學弟們,

往往還是只能看過,

然後自己走自己的路...

沒有走過,

不會懂。

即使理解也依然不會懂...

沒有走過

不會懂

也沒關係

不會懂反而是好事

你越像一張白紙

以後才會越有無限可能

就像你現在如果想快一點畢業

等到你真正畢業時你反而會感到後悔

這是無數畢業學長留下的珍貴教訓

共勉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學弟們,

往往還是只能看過,

然後自己走自己的路...

沒有走過,

不會懂。

即使理解也依然不會懂...

沒有走過,不會懂

學弟說的真好

以前總覺得

學長什麼事怎樣怎樣

直到自己走過

直到自己經歷過

直到事過境遷

才會知道很多選擇是不得已的

才會了解很多說不出苦衷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脫離困境

只有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是決定

比起自己做了選擇後才出現的缺憾

那自己無法選擇去避免的遺憾又該怎麼說呢

我想我考前那晚的失眠

也算是個無法選擇又不可避免的遺憾吧

──永遠的遺憾啊 (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igh~雖然不知道鹿角同學是誰...但是我們的遭遇幾乎一樣呀~

學測第一天前失眠then ...dream profession never be mine...

而我..就這樣方向盡失~連蹲重考班的勇氣...都沒有

學弟們~我想~你們可以想像時間點往後延,可以延到學長現在的狀況,或是更後面,想想現在做的,值不值得~

台灣的社會價值觀或許沒辦法改了

,他就是這樣,一切都要看你們有沒有勇氣。

不過~人是有"從眾性"的,請注意這點

祝福你們~taste it~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