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各位的刀鈍了嗎?在此提供一首舊詩,供大家磨刀霍霍。(其實這首已經是大絕了)

躺平的紙

我們各在

彼此不見的兩端

不知何來的風

推著你航向我的港岸

漸漸地

你光亮了我的臉龐

眼看我倆正要貼合

無情啊反作用力拉走

沒有膠水繫住的你

你微微笑、搖搖手

舵一轉

緩緩駛離我的港岸

我的臉龐

淡了……暗了……

熄了。

躺平的紙 

我們各回

彼此不見的兩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我說,"這首作品可以用一個句子寫完",你會懂我""中這句的意思嗎?

我想作品的文字用的優美而且有一些文藝水準,但是很空乏。整體而言讀者

讀完後就讀完了不能有所思考或感動,首尾兩段跟中間的長段是兩個不同的

東西,也有點脫節,作者可以想出一個合理的延續會更好。有些空格用的

還要再思索,否則凌亂。

以上。加油。

最後一篇,搞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首尾兩段跟中間的長段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也有點脫節」

如果連環大有空的話,可以對這句話做些比較詳細的解釋嗎?因為我有些看不懂,是指內容上還是形式上的脫節?以及哪個地方是你認為可以再延續的?

另外,空白的部份,當時有亂用的惡習,雖然現在知道了,貼上時卻忘了修掉,可否以逗號代替呢?

現在回首,這首詩雖無大錯,但除了折紙的意象沒見過有人用過外,也沒什麼出奇之處,我想是我新詩的閱讀太過短少了,讀書破萬卷才是王道啊!

話說連環大是高中生嗎?還是沒標出大學名稱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好的。抱歉下午我沒有說的很清楚。

這裡的長段,依照作者的分行,大概是第二第三段(我下午好像一起看成一段了XD)。

首尾兩段是第一第四段。我要說的是折紙的情節,在未有所鋪陳的狀況下,說不同的

東西或許有點過,可是在閱讀或著思考上卻出現了一個斷落處,後者尤甚。至於延續

處的話,這裡稍為主觀一點,當然我個人偏向營造氣氛,藉著文字擴寫出對彼端希冀

或其他的。這只是一個方向,如何發展都可以,但是就我所見,文字的策略在這裡稍

有點突然,這是個可以多思考的地方。

恩空格與標點,這個說法有很多種,我覺得是不同的東西,台灣詩人似乎比較喜用空

格來表示一個語氣的停頓。但是標點只能斷在整個句子的結束,發揮的空間更少。不

過相對的空格浮濫也會有凌亂等種種問題,所以解決點在於作者的調整。

喔,我是跟你同屆的,只是大學沒有你那樣厲害。

不懂可繼續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肯耗費心神,半毛不收的(一針見血的快感算報酬?XD)建議包括我的新手,我感激都來不及了,何須道歉什麼呢?

這首詩的記實性質很濃,大概是在說,我與一個朋友在不知不覺間漸漸的相熟,但後來又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而漸行漸遠(高一嘛,能有什麼高深的想法呢),所以我以「一道陌生的力」象徵這種不知何時來、不知為何來的感覺。現在突然發覺,用「力」似乎顯得有意而為,是否以「不知何來的風」來起頭為佳?但就算如是改,也沒有達到你說的鋪陳效果呢!

然而,我覺得認定一個人是朋友,有時是很突然的,雖然在一天一天的相處中就不斷累積,但自己本身並不會感覺到,當這份情誼達到「友情」的門檻時,才會恍然發現,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啦,不知是否真是如此。

我是有意想將整首詩的感覺淡化,就如同風吹紙,紙折起又復還,彷彿一切都很自然般,或許效果並不彰吧!

你和我同屆啊,怎麼回起文來像個老……成穩重的人呢?在這裡,重點不在於我讀什麼大學,在於……我是否有足夠厚的盔甲給眾人捅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閒著現在沒事回回文也不錯。

第一段和最後一段這種寫法不錯

以這種主題的作品用首尾呼應寫法是很好的選擇。

推著你航向我的港岸

是我唯一看到比較好一些的句子,姑且不論句子的結構還有通篇架構的組成

意象的部分有些薄弱。

另外是目前很多人的通病,愛用短句。

長句的練習可以讓你之後自行縮短,但寫慣短句想要加長卻不容易。會有為了加長而出現蛇足的可能性。

另外是修辭的部分,修辭漂亮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裝飾過多,或是冷僻的字眼。

我不知道怎麼說修辭的部分,畢竟看多了大概就知道。

只要抓住一個重點是寫得白跟寫得俗是兩回事。

最後恭喜上了政大,是大一的話,大一國文有幾位老師可以給你參考一下。

李癸雲老師是個詩人,教授現代詩,也是政大道南文學獎的評審

也有在一些網路論壇上出沒的樣子。沒記錯的話課程是現代詩選讀。(我只修過他的電影與文學)

還有教授古典詩的高莉芬老師,雖然是古典詩但對於詩的意象解說非常清楚。

也會給予現代詩意見。只是今年似乎沒有開大一國文(要查)沒有的話可能要直接去拜訪她比較快。

另外通識有一門張惠珍老師的旅行文學,會有野外踏查。張老師的專業是小說和散文。

(咦,太閒了不知不覺說太多....)

先這樣,有事情可以PM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對詩所知不多

只是講一下自己的感受

其實我蠻喜歡你試圖營造的這種淡淡的感覺

可是首尾段的意像跟中間兩段港岸的意象似乎連結性不強

而且這兩個意象都有點太常見了

文字有點太散文化

一點意見請指教

話說

蔡泠月同學

我們現在到哪都被叫老人了耶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不要搞笑囧

本來到了大三就老過差不多一半的人了。我還想裝年輕就是了。

還有那位政大的同學,書這種東西多到不建議買,除非你有怨念,不然書城和圖書館都可以讓你看到眼睛瞎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能力的話,買書當然也很好很開心啊,把家當作圖書館不也很好。不過也要挑到值得買的書就是了。

這首詩太口語了,摺紙並不是多新的意象。第一段或許用法還可以,可是我並不覺得你的最後一段有新意,從第一段就可以略略聞出你後面要這樣寫。

感情不夠深刻。你的分離寫得讓人感覺不到悲傷。什麼駛離港岸,有點老套。

學弟,多讀是對的,多趁這麼閒的暑假找地方讀閒書吧。選課除了樓上建議的那些老師之外,選陳芳汶老師的課就對了!(大推)她終於回來了……(泣)選得到算你有福氣。

話說政大有很多很令人感動的國文老師,不過一樣,嗯,歡迎內洽。XD

在政大認真上國文課可以讓文學的見解速速增加喔,

恭喜你上政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首詩太口語了,摺紙並不是多新的意象。第一段或許用法還可以,可是我並不覺得你的最後一段有新意,從第一段就可以略略聞出你後面要這樣寫。

感情不夠深刻。你的分離寫得讓人感覺不到悲傷。什麼駛離港岸,有點老套。

學姊,你這麼一句話,比連環大的箭還銳利啊!話說當年(也才兩年吧)我可是第一次有被靈光打到的感覺啊!哦!你這一件狠狠穿過我兩年來的幻想啊!

言歸正傳,這證明了我的閱讀還是太狹隘了。從古至今多少作家,看似不能寫的都被寫了,能寫的更是被寫到爛了,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土包子(對新詩界而言),哪那麼容易有所創新?不過與其試圖開發新題材,還是務實的去學習,如何將自己想傳達的感覺,透過新詩這個特別的媒介,確實的傳達給每一個讀者才是。

最近也快要選課了,意外得到不少選課、選老師的資訊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創新的目的不一定就是要發展很多新鮮生猛的創意

把前人用的一些概念,加一點自己的意思或是注重簡潔與音律

自然就會有一翻不同的氣象

標點或空格的問題不需太在意

只要不會因此造成朗讀或意思概念表達不順就好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緣:分→合→分

臉龐:暗→亮→暗

摺紙,新(起碼業餘的我不覺得是老套)

渡船、港岸、搖手,老得很不想再見面的舊招

(其實這首已經是大絕了)

非也,非也

緩緩駛離

我的臉龐

淡了……暗了……

熄了。

拍拍手。但,也還好啊[攤手][聳肩][點頭][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

可以試試看用別種方式突破

不管是長句或是短句,各有其優劣

文采的強烈只是表面功夫

文心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兩者能兼顧更好〉

新詩是一種看起來很簡單卻很難的東西

每個字的意象、使用的狀況都不一樣

多斟酌、多學,作品才能有獨到之處

〈學長,抱歉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上那位不是說要幫我講話嗎?明明就是在射箭!

一首詩或一篇文章,總是先要有一個亟欲抒發的感覺,才能談文采、修辭之類的包裝。目前我雖沒像某些人的無病呻吟、雕琢堆砌(因為沒磚頭?),但我的詩充其量就等於用舊報紙胡包一氣,連禮物專用的包裝紙還不如,遑論獨樹一格、奪人眼目了,嗯,看來是該去禮品店的時候了!(我在說啥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