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悲中行》


Recommended Posts

戊子岁,四月初八。川静其波,鸟罢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 。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序

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

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

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

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

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

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

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

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

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

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

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

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

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

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

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

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

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

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

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多难兴邦,中华坚强!

说明:这首诗是今年四川的高考满分作文,今年四川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文章。该考生以歌行体和楚辞体写汶川地震,并且这是一首藏头诗,第一排下来分别是地震灾区的地名,可见其才华横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四川人民在這場天災中真是歷經苦難,所以體會更深吧!以前四川考生也寫過詩歌的好像,名為“永遠的譚嗣同”,說實話,文采比這個考生的好,因為它比較符合古體詩的用詞和韻律,但是感情真摯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错。有的明确说了,诗歌、文言文除外xd

很多会讲诗歌除外的,文言文倒是没要求,几年前南京考生的一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让我记忆犹新

-------------------------------------------------------------------------------------------------------------------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于地,哀嘶不止。衆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歎道:“昔日曹操做《龜雖壽》,‘老骥伏枥,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深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于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殒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裏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歎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衆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歎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于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于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裏,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鸾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

  伯喜聞之,歎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于世間?”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于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

  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三國”專家點評《赤兔之死》:雖有硬傷,瑕不掩瑜。

研究《三國演義》幾十年的史友仁指出,關羽敗走麥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而不是《赤兔之死》一文中的“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另外,“呂布結袁紹而斬其婚使”應為:呂布結袁術而斬其婚使。這兩處是文章的硬傷。針對文章最後一句:“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史友仁說,據史書記載,孫權殺關羽後,派人到洛陽,將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企圖駕禍于曹,被曹識破。曹操以帝王禮節厚葬關羽首級于關林。在這一點上,文章雖悖史書,卻更能突出關羽誠信忠義的感召力,堪稱文章的神來之筆。

------------------------------------------------------------------

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四川考生的藏頭詩太強悍了,佩服佩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