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幾分才該上大學


幾分有資格上大學  

214 票

  1. 1. 幾分有資格上大學

    • 50以上
      28
    • 100以上
      44
    • 150以上
      35
    • 200以上
      56
    • 250以上
      22
    • 300以上
      22
    • 350以上
      11
    • 400以上
      20


Recommended Posts

400分?!

今年指考400分以上的只有5671人 總考生93681人

所以說400分大學入取率是0.0605........

(國英數乙歷地106 人

國英數甲化生680人

國英數甲物生627人

國英數甲物化800人

國英數甲物化生3458人

設無人重複 共5671人)

註:假設此處之大學為普通大學而非科技大學

  普通大學(指考)

  科技大學(統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54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昨日報導,教育部將放寬對私立大學設立的限制,希望依靠私人興學來減少高中學生升學的壓力,教育部雖然一番好意,但我仍對於這種做法存有一些疑慮,必須在此提出來,供政府決策者的參考。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辦大學不同於辦企業,我們常希望有很多企業互相競爭,優勝劣敗。教育部似乎也認為大學開辦以後,如果辦得不好,沒有什麼關係,關門大吉可也。我對這種想法非常擔心,1家餐館辦的不好,顧客吃了1次,就不再上門,損失不大。大學生在大學裡一唸就是4年,大學辦的不好,學生終生吃虧。餐館可以隨時關門,大學雖然是私營,根據大法官會議的解釋,仍在代替國家行使公權力,是不能輕易關門的。我們國家,不要說大學了,就是其它各級學校,也很少可以輕易關門的,因為學校停辦,不僅影響現有學生的權益,也會影響所有畢業校友的權利。

因此,為了保障大學生的權益,社會絕不能允許非常不好的大學存在,但要辦好任何1所大學,都必須有足夠的經費。私立大學完全依靠學生學費或捐助是不可能的,必須也依賴政府的補助。近年來,政府對私立大學的補助平均而言,大概是私立大學預算的10分之1,這種補助,對私立大學極為重要,如果私立大學增加了,由於政府教育經費畢竟有限,對每1所私立大學的補助,一定會減少。這對目前已成立的私立大學而言,恐怕是1件相當嚴重的事。

我們也要知道另1件事實,美國、日本都有很多私立大學面臨找不到學生的困境,我國人口已不再膨脹,未來進小學的人口只會減少,不會增加。如果很多現在成立的私立大學,在未來面臨找不到學生的問題,很可能要政府紓困,以度過財務上的難關,到那時候,政府可能必須如此做,因為如果大學停辦,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可是,以上的問題其實都不是最嚴重的,我覺得廣設大學,只會造成大學生量的增加,並不一定會增強國家的競爭力。

近幾年來,政府對於教育,一再提出鬆綁及自由化的主張,對於學生程度,很少注意。根據我的觀察,我國不論那一級學校,都有相當多程度不好的學生,很多小學生中國字認不得幾個,很多國中生不認識幾個英文字,更多的高中生對英文文法毫無觀念。但是政府當局總不面對事實,對於這些學生的存在,總在採取視若無睹的態度。

我的親身經驗是1位國中生,不認得英文26個字母,但他的英文成績總是及格的,而且一直都沒有不及格過。

有很多大學生,就表示國力雄厚嗎?試問,1個國家也許號稱有百外萬雄兵,其實這裡軍人有很多體格不好,也沒有受過很好的訓練,更沒有好的武器設備,這種百萬雄師有什麼用呢?

教育是百年大計,錯誤的教育政策可能替國家帶來災難性的結果。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但我真希望教育界能夠多多參與這個政策的制定,1個經過徹底討論過的政策才可能是好的政策。

本文作者【李家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大學評鑑,是1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只有經過評鑑,才能使大學有所進步,確保高等教育的品質。遺憾的是:媒體所喜愛的不是詳盡而嚴謹的評鑑報告,而是各大學的評比。

我們對於政府的施政,也應該時時加以評鑑,專家們應該對於國防、外交、財政、經濟、教育、內政等施政的方針做一評鑑,指出其成功與失敗之點,使政府能具之以作今後施政的參考,這種評鑑,意義重大。可惜我們大家不喜歡看這種詳盡而嚴肅的報告,我們喜歡看民眾對於各位部長的滿意度評比,因為這個比較有趣。至於對於某某部長施政的分析,大家興趣缺缺。

教育部才完成了1套詳盡、嚴謹而且極富建設性的大學評鑑報告,媒體對此興趣缺缺。遠見雜誌一公佈對各大學學術聲望的評比,所有的媒體都大感興趣。

問題在於,將55所大學評比,有意義嗎?

以藝術學院而言,它絕對是1所和國立臺灣大學完全不同性質的大學。我們可以要求臺灣大學有非常高的學術聲望,我們該對藝術學院做這種要求嗎?我們認為臺灣大學應該有中研院的院士,大批教授應該能得到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的學術獎和講座教授的榮譽,我們該要求藝術學院走同樣路線嗎?

即使同樣的國立大學,師範學院和綜合性大學也不能相比,成立的歷史和設校的宗旨都不相同。師範學院專門培育初等教育和幼教的人才,和一般性大學完全不同。

我們現在硬要說全體師範學院的學術聲望全部低於全部綜合性國立大學,可說是無比的不公平,也一定會對師範學院的教授們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

要做出這種大排行,每1位受訪者必須對55所大學的課程、師資和學生表現打1個分數。令我們無法瞭解的是:怎麼有這麼1位學者,能夠知道55所大學課程的好壞?即使打1個印象分數也不可能。就以臺大而言,臺大的課程多達6000多個,即使研究臺大1個學校的課程優劣,就絕無可能。何況這位受訪者還要瞭解55所大學的課程。

大學的管理,現在已經越來越專業化,外行人是做不來的,遠見公佈的全國電機系排行中,沒有交大,顯然是因為交大只有電子工程系,內行人都知道電機和電子並無多大不同。交大將來如何面對中學生呢?台大的工商管理系,就是企管系,這次在企管系排名中,也缺了席。

其實,根據這次調查,交大在中學生心目中的聲望,還比不上輔仁東海和淡江。

這又可能嗎?

做1次負責任的調查,必須非常顏謹,所公佈的資料當然必須絕對地正確。遠見公佈的師生比,令人有啼笑皆非之感,遠見雜誌說清大的師生比是7.69。事實上,清大的師生比應該是14,臺大的師生比應該是12左右,可是,在遠見雜誌,臺大的師生比只有8左右。這些數字,如果被人誤用,將對這些國立大學極為不利。

和遠見雜誌資料相比,教育部所公佈的評鑑報告有意義多了。

(1)評鑑委員由各大學自行推薦,都是校長、副校長,或教務長,對大學行政有經驗。

(2)評鑑分6六組辦理,如國立大學在同1類組,私立大學已成立很久的在同1類組,新成立的私立大學是另1類。

(3)評鑑委員除了要看各大學的自評資料以外,還要實地到各校去參觀,聽取簡報,也和教師及學生座談。

(4)評鑑報告中有綜合評論的部份,綜合評論會對這1類大學的優缺點說的非常清楚,但也會同時指出很多缺點,並非各大學所能獨立改善的。

有某1類組的國立大學,普遍存在校地不足的現象,但這個缺點,絕非這1類組大學所能自行改善者,教育部必須加以協助,這些在評鑑報告中寫得非常清楚。

評鑑的目的在於改善教育的品質,因此在每1類組的評鑑報告中,都對於大環境有所分析,也對如何改善提出積極而建設性的建議。

雖然這是1次對大學的評鑑,其實也可以看成對教育部的評鑑,因為我國大學教育品質的改善,教育部必須介入也。

(5)評鑑報告對於每1所大學的批評更是毫無保留,如果某所大學的研究做得不夠好,一定會出現在報告之中,只是用詞也許會用「猶待加強」,或「仍有改善的空間」,這也是對大學的1種禮貌。

很少大學願意看到如此尖銳的批評的,但我們相信各大學一定會注意到評鑑報告的建議,因為這些建議見諸文字以前,都有非常徹底的討論,在評鑑委員一致的共識之下,才會正式進入評鑑報告。

(6)教育部對於這次評鑑,只提供了經費和協調的功能,各組評鑑報告,教育部完全不參與,也未修改1個字。

(7)評鑑報告的「專業化」,可以從報告中看得很清楚。對於私立大學經費之不足,固然指出,對於國立大學是否有和政府及企業界有過分親密的關係,報告中也說的一清二楚。在社會上一致要求各大學要自行募款的聲浪中,這份報告明確地提出大學應扮演社會良心的角色,充分顯示評鑑委員是學者。這1段警語,不僅對國立大學有意義,對任何1所大學,都有意義。

評鑑報告中對於軍事學校校長任期太短一事,也明確指出,如果評鑑委員非專業人員,是不會發現這類的問題的。

(8)評鑑中對於各校的特色,亦有記載,對於高中生之選校,絕對有參考價值。

有些大學在教學上有特殊的措施,高中生不妨多加注意。

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做學門評鑑,我們希望教育部在最短時程中,完成我國各大學各學門的評鑑,對於每1所大學的每1學門,都應明確的給予1個等第,指出他是否屬於優、中等或劣,但並不應該加以排名,因為對國家而言,如果某1學門全部為劣,排名又有何意義?英國的評鑑中,就常出現全部學門都是中等以下的情形。

我們都希望高中同學和家長們能夠多瞭解各校的情況,以便在選填志願時,有做正確判斷得能力,但我們應該知道教育工作並非一般公司推銷產品的工作,我們最擔心的是不良的評比會使很多認真辦學的學者們受到嚴重的打擊,硬將師範學院和綜合性的國立大學相比,就是1個例子。

我們最擔心的,乃是大學校長們會被迫隨社會流行想法而起舞,大學固然不能忽視潮流,但大學亦要堅持某些理想。大學絕對應該領導社會,影響社會。如果各大學為了迎合高中生的喜好而刻意包裝自己,大學的庸俗化就從此開始了,非國家社會之福也。

本文作者【李家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就是被逼的= =""

本來想去念台中高工

可是家裡....

不過還唸得滿愉快的啦XD

重點是:

我想還是有那種用功但是成績不怎麼好的學生

國中有個男生史上無敵霹靂用功噢,可是不曉得為什麼基測才考將近100初..

高中聯考考得不好的人,大學努力一點,我相信還是大有可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是投150...

弱勢族群大概可以100吧

個人認為連分數都沒有到150

上大學根本是浪費時間浪費錢還浪費國家資源

那些低分大學出來的工作也幾乎找不到

希望教育部可以規定

基測100分以下 . 聯考150分以下勒令重考

台灣各大學品質才會提升

我不同意什麼弱勢族群的

說難聽一點這是藉口

同樣家境不好,為什麼新聞上還是可以看到有人上好大學之類的?

"那些低分大學出來的工作也幾乎找不到"這句話是不對的

工作是找得到,只是某些人自己不要不願意去做而已

三類又多一科,應該要分開記吧

至少也要中字輩以上才算大學

這種發言很難令人苟同啊...

不是中字輩以上的學校什麼科系都很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在下拙見認為

與其問誰有"資格"上大學

不如改問誰"適合"上大學

一個人如果有心要唸書

分數決不可能太低

要是認真唸了但分數還是過低

抑或是對唸書沒興趣或極不起勁的人

他們不是沒資格

而是他們不適合大學這條路而已

就算真的勉強唸完了大學也有可能是浪費他增進自己的長才的時間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適合唸書的

除了唸書之外還有相當多的技能或才藝

其中一定會有每個人的強項

唸不唸大學或是唸什麼大學並不很重要

重要的是有沒有自己的方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大堆基測考不到70分竟然還能去讀高中,看了差點昏倒,那些人如果在15年前國中畢業,早就去報高職或找工作了。大學本來就是偏向學術方面的,簡單來說就是要會讀書,那些連國中課程都讀成這樣的人,怎麼應付的了高中課程呢?敝人之前還看到某報的記者發表的意見令人噴飯,竟然說那些極低分上大學的學生的興趣可能不在課業上,所以叫大學為他們培養些專長,例如烹飪、紡織......,這些明明就是高職要做的事,學生早該有這個決定,竟然還要大學做這些工作,如果這些大學照做,那讀高職不就沒意義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大堆基測考不到70分竟然還能去讀高中,看了差點昏倒,那些人如果在15年前國中畢業,早就去報高職或找工作了。大學本來就是偏向學術方面的,簡單來說就是要會讀書,那些連國中課程都讀成這樣的人,怎麼應付的了高中課程呢?敝人之前還看到某報的記者發表的意見令人噴飯,竟然說那些極低分上大學的學生的興趣可能不在課業上,所以叫大學為他們培養些專長,例如烹飪、紡織......,這些明明就是高職要做的事,學生早該有這個決定,竟然還要大學做這些工作,如果這些大學照做,那讀高職不就沒意義了

基測滿分只有60吧(明年大概70...)^o)

話說「大學本來就是要會讀書」...那科技大學不就沒意義了:o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基測滿分只有60吧(明年大概70...)^o)

話說「大學本來就是要會讀書」...那科技大學不就沒意義了:o

明年基測單科滿分80分,含作文總分412分。

科技大學也是要讀書!也是所大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大堆基測考不到70分竟然還能去讀高中,看了差點昏倒,那些人如果在15年前國中畢業,早就去報高職或找工作了。大學本來就是偏向學術方面的,簡單來說就是要會讀書,那些連國中課程都讀成這樣的人,怎麼應付的了高中課程呢?敝人之前還看到某報的記者發表的意見令人噴飯,竟然說那些極低分上大學的學生的興趣可能不在課業上,所以叫大學為他們培養些專長,例如烹飪、紡織......,這些明明就是高職要做的事,學生早該有這個決定,竟然還要大學做這些工作,如果這些大學照做,那讀高職不就沒意義了

七十分能去讀高中?有這種高中麼?

有的話也不是公立的...

然後就是十五年前和現在不能比.....

大學中有科技大學,就不是以讀書為主...

照妳最後的邏輯,那大學是拿來教課業的..那麼讀高中不就也沒意義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