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曜洛 10 發表於 July 3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30, 2008 這篇文章的誕生其實是要感謝熱音版主皮皮皮發出的某篇文章,連結如下: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47959 在此先對版主致上最高敬意(舉手禮~XD) 會獨立發文是有原因,會轉貼到這裡也是因為很多人認同這篇文章。啊哈,本來是只有出現在我無名的……(抓頭),總之,大家可以看看吧。給點建議,長輩們通常面子大、脾氣較硬,所以溝通到最後常常會變成家庭戰爭,大家在溝通的時候不妨可以分次,以便減弱敵人戰力(?),通常爸媽到最後都還是會心軟答應的喔~XD,以上。 『學琴的小孩不會變壞,學琴的惡魔也會變好。』 ──周大觀.小提琴 ※ 這,算是一種時代的代溝吧?至少我認為是。 不是所有人的爸媽都有這種觀念,不是所有人的爸媽都能同意孩子的看法,不是所有人的爸媽都如此開明。人家說,音樂這條路不好走,事實上,家人的反對不贊同,才是剛開始在起點最大的阻礙吧? 有些人認為買把樂器,又貴又麻煩,在台灣,玩音樂的人通常沒什麼出路。除非有幸被賞識,不然通常都只存在檯面下的地下樂團。樂團不是這個時代的特有,只是在這些年的這些日子,它如雨後春筍般大放異彩。事實上,它卻不是這個時代的特有物。 買了樂器,又要教學費去樂器行學,還要撥出時間練習,聽他彈的東西自己根本也聽不懂,倒不如老歌好。交了這麼多錢,學了一年也不能彈出一首像樣的歌給自己聽,樂器那麼重還要每天背上背下,在樂器行練習要錢也要時間,書都唸不完還搞東搞西的────諸多如此,多數父母的想法通常如此。 我承認我的音樂故事只持續了一年,就因為我個人的因素和父母的反對而被迫結束。這段感情我結束的不是很愉快。它讓我稍感遺憾。 吉他是最多人的選擇,只要會彈和弦,很多歌看譜都輕易的能被彈出來。它也是最代表性的心情樂器,有人利用它寫出自己的日記,有人用它表達自己的愛意,這些都屢見不鮮。弦類樂器其實都很好上手,只是練不練習而已。 爵士鼓那種靈魂的震撼也曾吸引過我,每個人都說:『爵士鼓打起來感覺很帥啊。所以我要選鼓。』,但事實卻是,鼓手往往不是最惹人注意的。有時候更慘會跟幕後合而為一沒人注意到。 Bass低沉的音通常跟著鼓走,基本上這首曲子圓不圓滿除了吉他挑起的主弦律這個重責大任外,就是鼓跟Bass合不合得來。合不來,這首歌就像沒有靈魂,即使吉他是多麼厲害,即使一個人穿的多麼漂亮,沒有靈魂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其實,一首歌真正的『曲眼』,在的是Bass,它為這首沒有靈魂的曲子畫龍點睛,點出,也是靈魂的所在。靈魂需要的是精華,所以自然也少在。 所以眼睛才叫做靈魂之窗嘛。(誤) Keyboard(後簡稱KB)也是屬於少數弱勢,不是每隻團都配一隻KB。KB屬於加分的部分,通常一個團沒有KB並不會怎麼樣,如果說,把一個團比成一顆聖誕樹,KB就像燈泡,替聖誕樹點綴上色彩。而KB也常影響主唱,KB對於主唱有類似導引線的工作。 省略主唱不想說,我也不是很懂這部分。我只知道主唱最重要的就是把一個團合起來,總不能讓樂器獨立運作,沒錯,樂團是很像細胞,但它是屬於多細胞生物的,而非單細胞的獨立自主。然而主唱的爆發力也影響一個團的power,如果點不對,那麼到頭來還是失敗的。 我想爸媽可能都不曾深入了解我們所處在的這個世界,『充滿重金屬音樂、聲音很大耳膜會破裂、染頭髮搞龐克、不學好會喝酒飆車……』也許諸如此類的吧,我也不是很懂,開玩笑說句話,這是時代的代溝。他們把這些聯想在一起,他們記憶所停留的有些人還在過去,有些卻可以開明的與孩子同享樂,我承認我父母屬於前者,是屬於驪歌的校園民歌時代。 也許一首rock一點的音樂,可能還沒那麼rock但帶有抒情感,他們卻聽不懂;也許一首rock到我們心坎震撼我們靈魂的樂曲,他們聽不懂,只會問一句: 『我每個月花那麼多錢你到底會不會彈啊?』 我們所rock的,只需要震動靈魂的震撼感與節奏拍子,我們所rock的,無需要隻字片語來表達。也許別人認為龐克、搖滾……這些東西都只是膚淺,可我看見,這其實才是觸動靈魂推動這個時代巨輪前行的浪潮。 搖滾吧。爸媽,你們的思想是否也需要搖滾?強烈攪拌洗空之後,可能你才會看見我們靈魂深處最純淨的部分,小小的震撼。 夠了,只需要那點小小的震撼。 ────『一隻蝴蝶在巴西搧動翅膀會在得克薩斯引起龍捲風。』 So go ROCK。──── 搖滾的孩子不會變壞,只有歷經這足以擎天撼地的力量淘光,我們的靈魂才會顯得純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