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長輩同樂?!記里民活動


Recommended Posts

暑假的剛開始,我就興沖沖報名里民活動,和母親以及一群鄉親一同出遊。

看著母親跟一個個歐里桑或婦女打招呼,我真的很驚訝鄉里間的社交是多麼熱絡。

導遊是個活潑的大姊,大概是大學生或二十出頭,非常了解規矩,講沒幾句話就很自動將電視轉到卡拉OK,並發下歌本。

傳到我手上的為什麼是英文歌.兒歌.鋼琴欣賞的歌本啊=口=我是被歸在哪一類了呢?

如果有"hello"或"ocean deep"這樣的歌我一定唱啊...但是它只給我let it be,其他根本沒聽過

但是在一個長輩的舞台唱英文歌太出風頭,我決定把歌本硬塞給後面的老太太(雖然她看到英文歌三個字又退給我,我拜託她往後傳)

熱絡情況比我想得還要可怕,不到一會兒電視螢幕旁就出現一排數字,根本唱不完啦

第一首 舞女

第二首 海波浪

第三首 ....

第四首....

我根本記不起來,為什麼每位大嬸和老伯都會唱啊?

突然聽到一首..梅花進行曲!!!!

有人不知道這首歌嗎?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它越開花~

好久沒聽整首歌了= =

接著是....你是我的眼!!

也太跳tone了吧!!

該不會等一下還會有人唱背叛?

下一首你是我的花朵= =

我還以為年輕人喜歡而已...

在車上的時間,我持續被台語歌跟很鄉土的國語歌轟炸,我的頭腦記奇怪的東西最厲害

這次我回家後耳邊都是台語歌,我驚覺自己居然會唱了!!

甘苦、打拚、歹命等等的詞,我突然想起自己的父母正是從農村北上工作,由無到有的辛苦和委屈,我聽過許多

那個年代,很苦卻很努力

母親較好的朋友,先生早死,獨立撫養3個小孩上大學,但是她活得很快樂,邀請了我母親和我去宜蘭玩

看著一張張留下刻痕的臉龐,以及一雙雙日漸粗糙充滿皺紋的手

好美

我曾經感覺自己痛苦到不行,而他/她們,都是承受了比我多上許多的苦,經歷許多風風雨雨,最後居然還能開開心心參加里民活動,唱著一首首艱辛的歌曲卻無比喜悅

真棒

如果我沒參加的話,我真的會只把他們當成一群普通民眾

甚至,有時覺得他們像愚民,只看事情表面就妄下評論

再偷看看他們的手,

我又上了一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指考考完的那天,我搬離宿舍,回到了東石鄉的老家

因為禮拜天還要去嘉義火車站的鬧區參加國中同學會

沒有地方住的我只好跟阿公阿嬤住在一起,我爸媽則回台北的家去了

那是個非常原始的村落(超越落後的詞),叫做海浦村

整個村莊中心大概只有一個小學的大小,其他的地方都是農田或者是魚塭

村中的雜貨店不到3家,有什麼生活必需品都要到隔壁比較熱鬧的三家村交流

否則就是會有黎明.中午及黃昏附近會有發財車載著魚肉蔬果等商品來賣

不時的就會聽到村民中心的廣播(鹹酥雞.菜頭.鳳梨之類的)

那裏的村民大多是從事第一級產業,甚至可以說有點自給自足

我在那裡的幾天,阿嬤都會煮一些...............................

我不想講了,反正不是很好吃的菜

身為一個都市長大的人,我實在不能說那些東西很符合我的胃口

或許不是每個鄉下人都吃這樣啦...不過我阿嬤的廚藝似乎糟了點

那裏的料理非常簡單,炒青菜就是炒青菜,煮魚就是煮魚

可是那裏的海鮮都非常新鮮(蚵仔)大概是唯一的優點

我阿嬤在我離開之前偷偷塞給我1千,我阿公載我去坐公車的時候又給我1千

我並不愛錢

可是我沒有辦法不收(我是說真的,如果有人能夠推托掉我阿公阿嬤的錢,我拿1萬給他)

住在那邊的日子,我只是看著阿公阿嬤的生活

心中想著,要是我不必是個學生,而當個鄉下的孩子,該有多好

我不知道我阿公阿嬤富不富有,但是他們總有辦法解決三餐,生活下去

然後我又轉眼看到社會上那麼多的流浪漢,需要幫助的老人

就不禁困惑"為什麼會差那麼多?"

這也算是所謂的文明病嘛?

鄉下的人雖然生活落後,但都過的挺好

而在都市奔波的人們,反而要挨餓受凍....這有道理嗎?

我深深感到可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前陣子也念及上大學後鮮少陪家人之故而參加了社區旅遊,

我這邊的社區屬於大樓自治,常自己辦活動,所以就跟新莊這邊的里民活動有些不一樣。

大樓自治的主辦人會隨著主任委員的改選而替換,因此,每屆的風格會差很多。

今年剛好換成了一位社區中的藝術家,因此在很多方面的景點都有其個人風格在,

例如某私人博物館或在旅遊中舉辦繪畫和攝影大賽等。

有趣的也在於這個地方,就大多數的情況如搭車、吃飯敬酒之類的行為來說,

我們這個社區也是普遍存在的,大家卡拉ok還是大聲地唱,

吃飯也還是要滿桌跑,敬酒、感謝、和鄰居博感情想話題等。

此時藝術家主辦人就顯得格格不入,喝了兩杯就滿臉通紅,根本沒辦法帶博物館的導覽

唱歌也不好聽而且會很害羞,總之,是個很有趣的畫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指考考完的那天,我搬離宿舍,回到了東石鄉的老家

因為禮拜天還要去嘉義火車站的鬧區參加國中同學會

沒有地方住的我只好跟阿公阿嬤住在一起,我爸媽則回台北的家去了

那是個非常原始的村落(超越落後的詞),叫做海浦村

整個村莊中心大概只有一個小學的大小,其他的地方都是農田或者是魚塭

鄉下的人雖然生活落後,但都過的挺好

而在都市奔波的人們,反而要挨餓受凍....這有道理嗎?

我深深感到可笑

感覺得出來你對「都市」有一定的期許,並對「鄉村」的落後發展感到驚訝。

但也許鄉村到都市並不是存在著一定的直線發展關係。

任何一個村莊,都有他自己的社會組織架構在,配合著當地的產業活動,

以及當地人長久以來發展的血親、人脈關係,

可以說,任何一人都和人、地、天有著恰當好處的關係(相較於都市而言)

因此,鄉村本來就有可能存在著和諧、安逸的特質。

相對地,人口集中過度開發之處的都市,其存在較多不合理之處也是可以理解

並且恐怕也是會伴隨開發而生的問題。

任何一個地方有人挨餓受凍都是急待大家共思的問題,和地區未必是有關係的: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