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有關EMU500配置機務段


Recommended Posts

新竹機務段好像很多500都流失了,原因是有些車都配屬別的機務段了

像EMU534~538改配彰化機務段了

EMU539~540改配台北機務段

EMU560~561改配嘉義機務段

彰機那個我知道,因為我之前搭彰機的班車常搭到

但嘉機這個是我某一晚上在柳營站撘車發現的

我那天等一班2483次斗六=屏東的區間車

它的編組居然是EMU566+561

我整個被嚇到

想說新竹機務段的電車怎麼會出現在嘉機班次?

原來後來才知道561變嘉機了(其實561以前本來就是嘉機的xd)

560的話我目前是還沒看到

為什麼現在500配置那麼亂???= =""

新竹現在只剩EMU541~559了......=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台鐵當機立斷(或突發奇想),把北高自強號班次砍了一大半,

那麼我會希望北高自強號都交給高檢(PP)或高機(EMU1200)就行了,

然後北檢PP和七機的EMU100、EMU300就交給新機,

至於新機和北機的所有通勤電車就給七機。

這樣一來,七機的通勤電車的調度會很靈活,

八車的編組全跑北部區間,四車的就跑宜蘭線、北迴線,

宜蘭線、北迴線的電車統一由七堵到發。

因為只有四車,在北部區間並沒有多大的運客效果,

以七堵的電車班次密度和四個月台,要轉乘不成問題。

現在宜蘭線的起始站應該可以修正為七堵了,

因為往基隆和往宜蘭線的路線,已經在七堵站出發時就分好了,

目前八堵的地位有點像不同路線的共站(例如日本的品川)。

至於被調到新機的PP、EMU100、EMU300,可以跑新竹=花蓮的自強號。

能取代宜蘭線、北迴線所有的莒光號是最好的。

-----------------------------------------------------------------------------------------------------------

話說新機把EMU560和EMU561移交至嘉機,EMU539和EMU540移交至北機,

這是去年五月的事了,跟EMU700配屬沒多大關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台鐵當機立斷(或突發奇想),把北高自強號班次砍了一大半,

那麼我會希望北高自強號都交給高檢(PP)或高機(EMU1200)就行了,

然後北檢PP和七機的EMU100、EMU300就交給新機,

至於新機和北機的所有通勤電車就給七機。

這樣一來,七機的通勤電車的調度會很靈活,

八車的編組全跑北部區間,四車的就跑宜蘭線、北迴線,

宜蘭線、北迴線的電車統一由七堵到發。

因為只有四車,在北部區間並沒有多大的運客效果,

以七堵的電車班次密度和四個月台,要轉乘不成問題。

現在宜蘭線的起始站應該可以修正為七堵了,

因為往基隆和往宜蘭線的路線,已經在七堵站出發時就分好了,

目前八堵的地位有點像不同路線的共站(例如日本的品川)。

至於被調到新機的PP、EMU100、EMU300,可以跑新竹=花蓮的自強號。

能取代宜蘭線、北迴線所有的莒光號是最好的。

-----------------------------------------------------------------------------------------------------------

話說新機把EMU560和EMU561移交至嘉機,EMU539和EMU540移交至北機,

這是去年五月的事了,跟EMU700配屬沒多大關係。

如果是去年的事

我為什麼以前幾乎看不到560跟561出現在南部這邊???

如果是去年的事

我為什麼去年搭了好幾次新竹運用的2600次區間車

還是能搭到EMU539???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是去年的事

我為什麼以前幾乎看不到560跟561出現在南部這邊???

如果是去年的事

我為什麼去年搭了好幾次新竹運用的2600次區間車

還是能搭到EMU539???

EMU539、EMU540 新機→北機,

EMU560、EMU561 新機→嘉機。

在去年就已經更改配屬了,這是事實。

但為什麼沒有馬上交過去,而留在新機一段時間,

應該是新機電車運用還有編組需求的緣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新竹=花蓮的自強號若真的可以開,想必班次一定相當多,

那這樣在新竹=台北之間,是可以用來當作區間快車的。

那麼現有的區間快車班次,全部改成區間車,然後和其他車型進行編組運用、

時刻表的重整。EMU700就固定八車行駛,EMU400、500、600可以在尖峰時段

用十二車編組行駛,離峰用八車。我以前在桃園就坐過十二車的EMU400。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有效運送乘客,也不會讓路線產生擁擠。

想想看,若是有六組二十四車的EMU500要出車(以此為計算單位)。

是要派出兩班十二車的區間車快送運送乘客,還能留有緩衝的運轉空間比較好,

還是要派出三班八車,然後造成一些乘客擠不上,得多花幾分鐘等下一班,

而運轉空間因為多一班車而被壓縮。哪個情形會比較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新竹=花蓮的自強號若真的可以開,想必班次一定相當多,

那這樣在新竹=台北之間,是可以用來當作區間快車的。

那麼現有的區間快車班次,全部改成區間車,然後和其他車型進行編組運用、

時刻表的重整。EMU700就固定八車行駛,EMU400、500、600可以在尖峰時段

用十二車編組行駛,離峰用八車。我以前在桃園就坐過十二車的EMU400。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有效運送乘客,也不會讓路線產生擁擠。

想想看,若是有六組二十四車的EMU500要出車(以此為計算單位)。

是要派出兩班十二車的區間車快送運送乘客,還能留有緩衝的運轉空間比較好,

還是要派出三班八車,然後造成一些乘客擠不上,得多花幾分鐘等下一班,

而運轉空間因為多一班車而被壓縮。哪個情形會比較好?

其實還要考量一個情形

對乘客而言,大編組車次是可以有效舒緩車輛擁擠的問題

可是相對的可選擇的班次以及時間彈性變少

大部分人的思維可能還是希望在時間的選擇上較有彈性

結論:台鐵再繼續買新車吧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還要考量一個情形

對乘客而言,大編組車次是可以有效舒緩車輛擁擠的問題

可是相對的可選擇的班次以及時間彈性變少

大部分人的思維可能還是希望在時間的選擇上較有彈性

結論:台鐵再繼續買新車吧XD

想一想在平交道上等候的人、車吧。

在正線上多幾班電車行駛的話,平交道的前進空檔就會被壓縮。

如果能一次大量運送許多乘客又能節省運轉空間,

然後平交道的前進空檔也能增加,這樣何樂而不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新竹=花蓮的自強號若真的可以開,想必班次一定相當多,

那這樣在新竹=台北之間,是可以用來當作區間快車的。

那麼現有的區間快車班次,全部改成區間車,然後和其他車型進行編組運用、

時刻表的重整。EMU700就固定八車行駛,EMU400、500、600可以在尖峰時段

用十二車編組行駛,離峰用八車。我以前在桃園就坐過十二車的EMU400。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有效運送乘客,也不會讓路線產生擁擠。

想想看,若是有六組二十四車的EMU500要出車(以此為計算單位)。

是要派出兩班十二車的區間車快送運送乘客,還能留有緩衝的運轉空間比較好,

還是要派出三班八車,然後造成一些乘客擠不上,得多花幾分鐘等下一班,

而運轉空間因為多一班車而被壓縮。哪個情形會比較好?

個人現在有些小構想

七堵-中壢這一段人比較多所以用12節編成來跑.到七堵中壢時在拆編.(三坑只能塞8節車廂= ="")而且也可以利用拆編這段時間來辦理列車待避.12節車可以設定為到基隆8輛到宜蘭4輛.

而豐原-新烏日應該也可以這樣玩.使用兩組車.一組先跑新竹到豐原(看來人不是很多)豐原加掛一組到新烏日在拆編.一個跑去彰化.另一個跑成追線到海線.

以上純屬個人自HIGH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新竹=花蓮的自強號若真的可以開,想必班次一定相當多,

那這樣在新竹=台北之間,是可以用來當作區間快車的。

那麼現有的區間快車班次,全部改成區間車,然後和其他車型進行編組運用、

時刻表的重整。EMU700就固定八車行駛,EMU400、500、600可以在尖峰時段

用十二車編組行駛,離峰用八車。我以前在桃園就坐過十二車的EMU400。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有效運送乘客,也不會讓路線產生擁擠。

想想看,若是有六組二十四車的EMU500要出車(以此為計算單位)。

是要派出兩班十二車的區間車快送運送乘客,還能留有緩衝的運轉空間比較好,

還是要派出三班八車,然後造成一些乘客擠不上,得多花幾分鐘等下一班,

而運轉空間因為多一班車而被壓縮。哪個情形會比較好?

依你的想法

2405次豐原=台南那班時常都會擠爆人的區間

就更適合用兩組八輛去行駛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想一想在平交道上等候的人、車吧。

在正線上多幾班電車行駛的話,平交道的前進空檔就會被壓縮。

如果能一次大量運送許多乘客又能節省運轉空間,

然後平交道的前進空檔也能增加,這樣何樂而不為?

就說了阿

這是選擇彈性的問題

3 3 和2 2 2

雖然運量一樣

但是對乘客而言選擇相對增加

台鐵雖然蠢,但不是腦殘

他也知道一次用大編組來載會省路線容量

問題是幾次北部改成大編組

不是被乘客罵選擇失去彈性(以前剛好搭十分 早到可以搭八分 晚到可以搭十二分,現在改成只能搭十分的我不就糗了?!)

不然就是被民意代表罵罔顧民意(民代的思維:甚麼都要有,數大就是美)

然後在輿論以及冥代的壓力之下

又改回去了= =

我覺得我前面解釋得很清楚了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說了阿

這是選擇彈性的問題

3 3 和2 2 2

雖然運量一樣

但是對乘客而言選擇相對增加

台鐵雖然蠢,但不是腦殘

他也知道一次用大編組來載會省路線容量

問題是幾次北部改成大編組

不是被乘客罵選擇失去彈性(以前剛好搭十分 早到可以搭八分 晚到可以搭十二分,現在改成只能搭十分的我不就糗了?!)

不然就是被民意代表罵罔顧民意(民代的思維:甚麼都要有,數大就是美)

然後在輿論以及冥代的壓力之下

又改回去了= =

我覺得我前面解釋得很清楚了阿...

想想也覺得很有道理。

想讓一班車採用更大編組得犧牲掉其他班車,就是得折衷才行!

目前台鐵的問題就在於單一班車的運量和整體班次數量不能雙雙增加。

如果買了新車,每五分鐘就來一班十二車的區間車是沒問題的。

這樣也符合大運量和多選擇的要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我覺得2138彰化 - 基隆和2135基隆 - 彰化使用EMU400不妥當= =#

應該要用EMU700跑才是,EMU400跑中長途很不適合,因為

使用已久,萬一中途掛掉就T_T,中長途還是EMU700跑最適合

EMU700當初台鐵買來明明是當區間快

現在卻一大堆區間都用EMU700開行

加速性強的EMU700跑區間車根本是大材小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EMU700當初台鐵買來明明是當區間快

現在卻一大堆區間都用EMU700開行

加速性強的EMU700跑區間車根本是大材小用

這算是台鐵沒有先見之明增加路線容積所產生的惡果吧.快車越多卻沒有相對應的車輛並容區間去塞慢車.當然會發生小站等了40幾分鐘沒車然後被婊的情況發生.

北中南幾個都會區間早在80年就該整建成三線或四線區間.結果現在搞的自己車輛調度困難也沒人能幫的了TRA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MU700當初台鐵買來明明是當區間快

現在卻一大堆區間都用EMU700開行

加速性強的EMU700跑區間車根本是大材小用

就是因為EMU700的加速和減速性能都不差,所以才更適合每站都停的區間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7 months later...
想想也覺得很有道理。

想讓一班車採用更大編組得犧牲掉其他班車,就是得折衷才行!

目前台鐵的問題就在於單一班車的運量和整體班次數量不能雙雙增加。

如果買了新車,每五分鐘就來一班十二車的區間車是沒問題的。

這樣也符合大運量和多選擇的要求。

只要EMU800進來 台鐵要這樣搞大編組運轉也行

但我期望的EMU800編成是:

平常編成就用8輛(目前編成據說是用8輛固定編成)

另外再添購4輛車的增結組

運能尖峰時段就編成12輛(把2組4輛車的編組從中間拆開,並加掛增結組進去)

或是說 此編成方式套用到EMU700上 畢竟感覺EMU700很適合

以上純屬個人構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