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項脊軒志

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 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 ,亦遂增勝。借晝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駁,珊珊可愛。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 女懷清台。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井之蛙何異?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 子,且何謂 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 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項脊軒,就是從前南邊小屋。屋子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納一人居住。上百年的老房子,灰塵泥土紛紛落下,雨天雨水下漏,常常要移動桌子,看看四周,沒有可放桌子的地方。而且朝北,照不到太陽,一過正午,屋裡就變昏暗。我把它稍微修補了一下,使屋頂不漏;前暀W開闢四扇窗,在庭院四周砌上矮晼A對著南邊的日光。陽光反射進屋,屋裡才明亮了。又在庭院裡混雜地種上蘭、桂、竹子和樹,往日的欄仟,因此增添了景緻。書架上堆滿借來的書,我時而搖晃著身子長嘯放歌,時而默默端坐,萬物的聲音洋洋盈耳。庭院裡靜悄悄的,小鳥時常來找食物,有人來了也不飛去。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滿了半面晼A桂樹雜亂交錯的影子投在暀W,風一吹動,樹影隨著搖擺,輕盈可愛。

然而我住在這裡,雖然有不少愉快的事,也有許多傷心的事。早先,庭院中間沒有阻隔,南北連成一片。等到叔伯分家後,家中悹堨~外增設許多小門矮晼A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四家狂叫,後屋的客人要穿過前屋的廚房才能赴宴,雞棲宿在廳堂裡。庭院中間起初築了道籬芭,後來改為晼A一共變了兩次。家裡有位老婦人,曾經住在南閣子裡。老婦人是已故租母的婢女,哺育我家兩代人,已故的母親對待她很優厚。閣子西邊緊連著母親的臥室,母親曾到南閣子來。老媽子常對我說:「某地方你母親曾站在那裡。」又說:「你姐姐在我懷裡,哇哇她哭著。你母親用手指敲著房門問:「孩子她冷了嗎?孩子她想吃了吧?」我從門外回答。」我哭了,老婦人也哭了。我自十五歲起,在項脊軒中讀書。有一天,祖母到我這堭斯齱A說道:「我的孩子,好久沒見到你的影子,怎麼整天默默地在這裡,像個女孩子呀?」等到離開時,在外面用手關上房門,白言自語地說:「我家子弟讀書已經好久沒得到功名,這孩子的成功,大概足可以指望的吧?」一會兒,她捧著-個象牙製的笏板進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夏昶在宣德年間上朝時用的象笏,將來你一定會用得上它的!」環顧屋內遺跡,彷彿還是昨天的事,令人忍不住大聲痛哭。

項脊軒東邊從前作過廚房,人到廚房,要從項脊軒前經過。我關上窗戶住在屋裡,時間長了,能憑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背軒一共遇上火災四次,沒有被燒毀,似乎有神靈保佑著。

項脊生說:「四川叫清的寡婦守著自家的丹砂礦,獲利為天下第一,後來秦始皇建造女懷清台來表彰她。劉玄德與傳操爭奪大下,諸葛孔明從田隴之中出來。當寡婦清和諸葛孔明默默無聞地住在偏僻角落,世人哪裡知道他們?渺小的我住在破敗的屋子裡,卻神采飛揚地稱說項脊軒有奇妙的景色,被人知道了,大概會說,我和見識淺陋的井底之蛙沒什麼區別吧?」

我為了這篇記以後五年,我妻魏氏嫁到我家。她常常到項背軒中,向我詢問古代的事,有時靠著小桌子學寫字。我妻回娘家,回來轉述她的幾個妹妹的話說:「聽說姊姊家有閣子,那麼什麼叫閣子呀?」經過六年,妻子去世,屋子壞了也不去修理。又過了兩年,我長期生病躺著無聊,才請人再次修補了南閣子,閣子的格局和以前小有不同。然而從此以後我多半在外,不常住在南閣子裡。庭院中有棵枇杷樹,是我妻去世那年親手種植,現在已經高聳挺拔,枝葉茂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