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成群結隊的孩童排成一排手拉著手很大聲地吼

吼給神聽

神不會很在意各種平日聽慣的褻瀆的台詞

倒是很懼怕火

好像是老

老師的蒼白且蓬鬆之髮絲黏著頭顱在操場燃燒燃燒燒熊熊地

燃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感到意像的碰觸,朦朧之間似乎也讀到了一些曚懂的涵義

雖然詩不一定要懂,不過主題可以更精確些(也就是題目的配合)

教育的反動這個題目是很大的,涵蓋性極廣,若用長詩可以大書特書,短詩卻要一語重的,幾行之間將更多的交給讀者思考,但是你好像把筆力都落在字句的經營了,所以容易讓人看完卻摸不到東西

詩可以讓人很高深很看不懂,但<悟>是需要的,還是要有更動人心的地方

問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應該是說看得到過程或內容

但不懂是什麼寓意吧?

成群結隊的孩童排成一排手拉著手很大聲地吼

吼給神聽

神不會很在意各種平日聽慣的褻瀆的台詞

倒是很懼怕火

好像是老

老師的蒼白且蓬鬆之髮絲黏著頭顱在操場燃燒燃燒燒熊熊地

燃燒

出現"神",神這一詞或許惹人揣測:正面或負面的?

如果以正面的角度來思考,那麼「褻瀆」「燒毀」都是不該有的

可能指的是世道之詭變、文化上的歷劫……

再來「好像是老」,這個斷句不知道是不是指神也怕老?歲月也是一把火炬?

然後再來年老的髮絲師者的形象在操場公然地熊熊燃燒起來

顯出的背後涵義很多:放火者的殘酷、為人師表的質疑、傳統的革命……等等。

放火燃燒→「反動」的過程寫出來了

可是要找尋其內涵則太過籠統

像若詰說的,這是一個很大的範圍,但焦點很難找

很多意義都藏得太深了

以至於作者真正想表達什麼我們無法確定

也只能是猜罷了

可以不要把批評諷刺結論寫出來

但至少把朦朧的有跡可循的路標指出

或用很側面的角度

卻讓人當頭棒喝

好像有一句話是這樣(忘了詳細的)

三步驟:

1,寫山是山、寫海是海

2,寫山不是山、寫海不是海

3,寫山是山、寫海是海

第三個步驟看似跟第一個步驟一樣

卻最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也只能是猜罷了

可以不要把批評諷刺結論寫出來

但至少把朦朧的有跡可循的路標指出

或用很側面的角度

卻讓人當頭棒喝

當然也有可能我詩裡面本來就沒有結論 比如說我只是紀錄或者是模擬一個可能是當下會發生的情境

(我這首就是)

然後開放讓讀的人去找結論 再看讀者怎麼解釋

我能接受誤讀而且喜歡 因為那樣子我覺得比較像是一種讀者自己的東西

就是看「對於自己東西的解釋」能讓我覺得這像是別人的作品 的這種樂趣

或者是給錯誤的線索去誤導讀者這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