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學合併風


Recommended Posts

教育大學的學生跟老師都會被排擠吧

說真的,我認為合併會有相當長的陣痛期

雖然名義下是一間學校,但大家還是會分來分去的

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真正變成"一間學校"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教育大學的學生而言

自己學校被合併或許覺得有點不舒服啦

但是就實質上來講,合併後享受的資源多很多

這是其他和教育大學同等級(但沒有辦法參與合併)無法有的福利

以竹教大而言

光是擠身台聯大系統所帶來的資源就非常可觀了 !

另外像是UST文件傳輸系統.寫作中心.育成中心等等...很多很多

不懂為什麼教育大學會排斥合併...

其實也不是排斥 只是有太多的問題

擔心配套措施做不好 造成學生的權益受損

現在的教育部長又才剛新上任 太多不穩定了...

還有歧視的問題

這個我想不是全部清大人也會有不少清大人這麼想

還有耳聞一些事情...

而且以後出去別人雖然看你是清大的 

但是系所卻是竹大的那些系所 多少心裡也可能os些什麼...

教育大學的學生跟老師都會被排擠吧

說真的,我認為合併會有相當長的陣痛期

雖然名義下是一間學校,但大家還是會分來分去的

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真正變成"一間學校"呢

對阿!我覺得台灣人對於分數這種東西實在太過敏感

像我曾經跟多位友人談過此事

幾乎所有人都說我賺到了 

或許是吧?!我賺到了清大的名 

但是台灣會有多少人看到我竹師的實?

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合併這個問題真的需要深思!!!

到底是合併還是併吞?

台大併國北教

清大併竹教

中興併中教

對前三者而言是合併

對後三者而言卻是併吞

雙方的感覺都不一樣

站在教育大學的學生立場而言

其實有沒有合併都沒差

書還是照念

有的只是校方在意見上的統合或摩擦

時代在變

師範體制瀕臨崩潰

不代表

教育大學就該被合併!

它還是有價值在

屏教要跟屏科併

兩者意願都不大

中教也不想跟中興併

合併有好有壞

真的需要再三考慮!

回應25樓的說法

其實教大性質都差不多

錄取分數有差,是因為地域上的關係

屏教、花教地處偏遠

所以分數較低

其他四間在地理上有優勢

所以分數較高

既然都差不多

何以見得其他四間就要享有較多的資源

竹教加入台聯大可獲得較多資源

是不可否認的

這樣對其它的教大公平嗎?

同意樓上的說法

很多人都只看到清大的光環

卻忽略

竹教也有它的實力在

其實不止竹教

其他教大也是

不應該時代的轉變

就否認以前三大九院對教育的貢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知道竹師的同學對於合併有何看法呢?

是高興?是難過?還是沒有感覺?

我個人認為這三合併案

對北教 花教 竹教的師生都沒有好處

最大得益者還是台大 清華以及東華

三間教育大學還要被大家酸..

老實說我其實還蠻反對的 我不知道其他學校是如何

不過我們有許多花師的學系會併到我們的相關學系

可是老實說如果可以用這種方式進到同一所學校

在高中辛苦了三年 拿出去的文憑是一樣的

其實有些東華的學生也很不舒服

可是因為政策的改變 讓學生素質差距很大 

然而東華跟花師了校間差距30分鐘的車程

東華一開始併校時還沒有決定要在哪邊上課(原花師變成東華第二校區)

學生會不會到花師上課 這還是個不確定的答案。

不過學校怎運用這25億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是要運用在要在教育資源 還是改善生活環境

就必須看學校的決策怎做了 

畢竟我們用不到這筆錢資源就必須先跟其他人分享了

教育大學的學生跟老師都會被排擠吧

說真的,我認為合併會有相當長的陣痛期

雖然名義下是一間學校,但大家還是會分來分去的

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真正變成"一間學校"呢

以東華做例子吧 一開始我們跟花師商討併校的事情

因為花師比東華老很多 所以架子聽教授說擺很高

甚至一開始取名要叫"國立花蓮大學"

之後他們經過多次的商討和學生的抗議

所以就決定讓步還是維持"國立東華大學"

然而我們學校的行政是採聘制 做不好是直接FIRE的

花師那些行政是鐵飯碗 做在爛都還是必須給他工作

對學校現在還是充滿的未知數

不過下學期東華會有很多人在路上走來走去了: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months later...
="=中興的法商學院是不是變成台北大學...?!

(不合併反而...@@")

分家是因為長年以來資源分布不均,法商學院才想獨立出來

當初也是政府硬是把省立法商學院和省立農學院合併成中興大學

一間在台北一間在台中,距離遠互動關西也薄弱,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合併

並不是台中校區才是真正的中興,所謂的中興是這兩間學校合併後的新校名

只是法商學院獨立出來放棄中興校名罷了

當然這很痛,等於從中興變北大很多要重新開始

但也獲得比原本中興大學更大的校地(三峽校區)

補個八卦是

原本是有打算要以中興大學台北分校和台中分校的方式來做(非校區)

也就是各自獨立招生,但都是中興大學

不過還是破局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併校難啊……行政人員足足會少掉一所學校,校長、組長、主任、秘書長、總務長什麼的,都會只剩下一個名額。

但我想併校是趨勢吧!少子化時代來臨啊!!

教育大學會先被開刀,應該是現在教育學程普及,非教育大學學生也可以考教師甄試……的原因吧!!

中技、中護、勤益也盛傳過要合併成「台中科技大學」,但也不了了之……

從我姐姐高中那時候就說要合併了

合併到我姐去年大學畢業還是沒成一_一狠

(我姐姐大我六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中興曾經是台大的分院這我不曉得...

但比較常聽到的這幾年新出現的台北大學

就是中興大學的法商分部獨立出來的

1919年,「臺灣總督府專門學校」創校於臺北。

1928年,併入「臺北帝國大學」(就是現在的台大...)。

1943年,獨立設校,遷至臺中市。

1946年,升格為「臺灣省立農學院」。

1961年,設理工學院,合併臺北法商學院,升格為「臺灣省立中興大學」。

1968年,在臺中校區成立夜間部,新設文學院。

1971年,升格為國立中興大學。

1999年,設全臺灣第一個獸醫學院。

2000年,位於臺北之法商學院獨立為「國立臺北大學」,臺中校區增設社會科學及管理學院。 2005年,入選「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

2008年,再度入選「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與成大、中山合組「T3大學聯盟」。

2008年,與中科合組「中科產學訓協會」,5月興大中科基地中心正式落成啟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