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火車需要幾節車廂才能行使?


Recommended Posts

(抱歉 打上一篇時太懶...)

我的意思是在部分 區間車 後面加掛1~2節DRC

以協調運轉或是單純以電車牽引DRC(只開冷氣用引擎)的方式緩解車箱擁擠的問題

=====

之前還看過以下狀況:

<-(DR)3000+3070+3000+3000+3070+3000+3000+3070+3000+3000

那節3000就直接從車尾跟上一節3000的車頭相接(沒有確認有沒有出力或空調 但有掛車廂號碼(XXa的樣子))

其實EMU400 EMU500 EMU600加掛成3俎12輛來擔任區間車就行了!!!

因為上述這些車輛為電車組 而電車組必須要以"動力單元"的方式來進行加掛

否則會造成該電車組動力及車重分配不均 除非必須針對其動力系統進行大改造

以符合加掛單一車廂後的動力配置 所以不太可能在電車組後面加掛 DRC!!!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想問一下電聯車的動力問題,電聯車通常都是3或4結為一個動力單元,因此若要加掛車廂就須以動力單元方式加掛,那台灣高鐵700t能不能減少動力單元?他是4結為一個動力單元,最近搭乘率好像很低,如果能減少一個動力單元改用8節來跑會不會省一點電?這樣高鐵也能節省些成本不是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想問一下電聯車的動力問題,電聯車通常都是3或4結為一個動力單元,因此若要加掛車廂就須以動力單元方式加掛,那台灣高鐵700t能不能減少動力單元?他是4結為一個動力單元,最近搭乘率好像很低,如果能減少一個動力單元改用8節來跑會不會省一點電?這樣高鐵也能節省些成本不是嗎?

台灣高鐵的700T系的動力配置設計仿造日本新幹線700系 但只是將編成由16輛改為12輛

所以700T的12輛編成是固定編組 即本身1組12輛車就是一個大"動力單元"

若要拆組 整輛車的動力配置都要大改 因此不太可能拆組營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高鐵的700T系的動力配置設計仿造日本新幹線700系 但只是將編成由16輛改為12輛

所以700T的12輛編成是固定編組 即本身1組12輛車就是一個大"動力單元"

若要拆組 整輛車的動力配置都要大改 因此不太可能拆組營運!!!

700T是四輛為一組(3M1T),中間組沒有集電弓,前後兩組才有集電弓。

也因為這樣,若要更改整體編組,必須重新設計迴路,包括集電弓車廂的位置。

JR500(W編組)改造工程,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將第三車馬達車改造成電源馬達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700T是四輛為一組(3M1T),中間組沒有集電弓,前後兩組才有集電弓。

也因為這樣,若要更改整體編組,必須重新設計迴路,包括集電弓車廂的位置。

JR500(W編組)改造工程,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將第三車馬達車改造成電源馬達車。

那有沒有可能把第二組拿掉?就是變成12349101112這8節車廂來跑?這樣能動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有沒有可能把第二組拿掉?就是變成12349101112這8節車廂來跑?這樣能動嗎?

整列700T的動力配置及行車電腦程式都要做大幅度修改

以符合從12輛變成8輛的列車出力模式

技術上雖然可行 但還是會比較麻煩

與其如此 可以考慮去買一款速度稍慢(最快時速只有280km/h) 編組僅為8輛的高速列車

(是日本新幹線的車輛 但車型忘記了 這點有待網友補充)

擔任台北-左營每站皆停的非直達列車或台北-台中區間車班次

而原先700T則只負責直達及半直達列車班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整列700T的動力配置及行車電腦程式都要做大幅度修改

以符合從12輛變成8輛的列車出力模式

技術上雖然可行 但還是會比較麻煩

與其如此 可以考慮去買一款速度稍慢(最快時速只有280km/h) 編組僅為8輛的高速列車

(是日本新幹線的車輛 但車型忘記了 這點有待網友補充)

擔任台北-左營每站皆停的非直達列車或台北-台中區間車班次

而原先700T則只負責直達及半直達列車班次!!!

那就買8節的原版700系,我紀的新幹線也有8節的700系,買那個應該可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似乎也有以單節形式加掛的 例如: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5%E3%82%A1%E3%82%A4%E3%83%AB:JNR-Kumoyuni-82050.jpg

前面加掛的和後面的是不同系列的車

圖中的那輛是用來運貨的.基本上他自己就可以跑.現在荷物電車廢止後.這類車都被當成另類電頭來使用.所以加掛沒啥問題.動力編組的對車輛影響很大.JR東日本的209系在京浜東北線(10輛)跟南武線(6輛)因編組不同甚至要改造動力系統.另外學弟想要DMU跟EMU連掛的話.可以參考JR北海道的KIHA201系跟731系

對了 蘇澳-樹林的區間車不是因應暖暖的月台才以4輛編組的嗎

暖暖可以塞8節.現在宜蘭線假日會有些班次是2組運轉的.停暖暖絕對沒問題.會只用一組是客員不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就買8節的原版700系,我紀的新幹線也有8節的700系,買那個應該可以。

E2系N編成或許會比較適合 因為它不僅只有8輛編成(6M2T)

而且其轉向架的自動懸吊在行駛時非常平穩

最重要的是 週波數也能與台灣高鐵路線相容

修改成符合台灣高鐵的系統及台灣的氣候特性後

通過車輛測試 就能上路正式營運

營運最高時速也才275公里(設計時速為315公里)

很適合擔任台北-左營非直達車(每站皆停)及台北-台中 台中-左營區間車

加上未來高鐵將新增南港 苗栗 彰化 雲林等車站

站距越來越小的情況下 E2系N編成就非常適合

而700T則全部擔任台北-左營直達車及半直達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2系N編成或許會比較適合 因為它不僅只有8輛編成(6M2T)

而且其轉向架的自動懸吊在行駛時非常平穩

最重要的是 週波數也能與台灣高鐵路線相容

修改成符合台灣高鐵的系統及台灣的氣候特性後

通過車輛測試 就能上路正式營運

營運最高時速也才275公里(設計時速為315公里)

很適合擔任台北-左營非直達車(每站皆停)及台北-台中 台中-左營區間車

加上未來高鐵將新增南港 苗栗 彰化 雲林等車站

站距越來越小的情況下 E2系N編成就非常適合

而700T則全部擔任台北-左營直達車及半直達車

但e2好像已經很久了,買車也不能挑太就的,要不等新幹線該型列車退役後慢慢會停產備品,屆時維修可能會出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但e2好像已經很久了,買車也不能挑太就的,要不等新幹線該型列車退役後慢慢會停產備品,屆時維修可能會出問題。

其實中國CRH2高速電車組 就是以E2系1000番台做為基礎

目前中方已從日方轉移生產技術 迄今仍陸續生產、交車中

在中方有能力自行生產以前 日方廠商仍持續提供相關之IGBT-VVVF變頻器零件

而買車也要考慮到當地運行環境的問題 不是說想買就買

否則就算買到全新的車輛 照樣還是會出問題 影響其行駛效率

E2系其實也沒說很老 只是能比較能符合台灣高鐵的路線環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高鐵目前及未來運行環境需求而言 不知除了E2系外 還有哪些車型可以考慮看看???

編組較短(編成約8~10車)+實際營運速度略低+能較符合高鐵路線環境 ???

那n700(改為8節的)可以嗎?它的加速度比700T高,且又有傾斜功能,用於左營站北端的那彎道應該不錯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n700(改為8節的)可以嗎?它的加速度比700T高,且又有傾斜功能,用於左營站北端的那彎道應該不錯用。

N700是傾斜式高速列車 用於路線多彎道的路段會比較適合

臺灣高鐵大部份路段均以直線段為主 彎道並不是說很多 且沒有很明顯的大彎道

N700其實比較不適合臺灣高鐵環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N700是傾斜式高速列車 用於路線多彎道的路段會比較適合

臺灣高鐵大部份路段均以直線段為主 彎道並不是說很多 且沒有很明顯的大彎道

N700其實比較不適合臺灣高鐵環境

只要把700T的第五車加裝動力轉向架,編組方式就跟N700一樣了.....

E2和N700的編組方式不但相同,牽引馬達的功率也很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只要把700T的第五車加裝動力轉向架,編組方式就跟N700一樣了.....

E2和N700的編組方式不但相同,牽引馬達的功率也很大

補充一下(稍微有點離題 不好意思)

牽引馬達輸出功率的由大至小排列:N700、E2、700T

其中N700算是全日本新幹線出力最大的高速列車

同時也是世界上少數擁有傾斜機制的高速列車之一

另外 補充先前有人談論到DRC1000的部份

DRC1000是"雙引擎"(動力+發電機)設計 本身就很耗油

只適合支線的2~3輛編成行使 用類似自強號DMU的6~12輛編成 反而會沒有經濟效益

若是用日本目前氣動車(即柴油動力客車)的各車廂擁有單獨動力、機電系統

並使用單一引擎 連接車輛動力及車上所有空調、照明等機電設備運作的話

類似自強號DMU的6~12輛編成就可以使用 另外有駕駛設備的車廂 更能"單節運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