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關於轉檔


Recommended Posts

個人的經驗是不會

MP3的話~

64轉回128會發現低音的地方會有爆音

128轉回192會發現音質感覺沒差~跟一開始就是192bit的音樂會少了飽和感

或許是我耳朵遲鈍的關係吧~

其他細部的部分我分不太出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個跟那個128.192.320不同嗎?

我問的是有128.192.320的這種

如果你問的是這個

那答案是:不會

MP3這種破壞性壓縮

你音質條越低就破壞越多

再把音質調回320K也是沒有用的

而我說的那什麼44.48我也不知道那究竟是啥

哪位強者要幫忙解釋一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在音訊取樣當中主要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取樣頻率(每秒要對音訊取樣多少次),另一個是編碼率(每次取樣要用多少空間儲存)

假設以紅皮書的音樂CD標準來看好了,他的編碼方式是雙聲道,每秒取樣44100次(赫茲),每次取樣用16個bits儲存

所以他每秒的檔案大小就會是44100*16*2=1411200bits/s=1411.2Kbits/s

如果今天我把取樣的品質拉高,變成每秒取樣192000次,每次用24個bits儲存,雙聲道,也就是192000*24*2=9216000bits/s=9.216Mbits/s

這樣就會變成DVD-Audio的最高標準

至於128/192/320這個數字是告訴你的壓縮編碼器(像是很多人拿來轉mp3的lame)要把這段音訊壓到每秒使用多少檔案大小,而這個數字與壓出來的檔案品質有正相關

不論是取樣率或是編碼率,只要是轉成破壞性格式,被壓縮掉的部分在輸出檔案就沒有辦法被還原了,再怎麼壓音質只會越壓越爛而已

--

另外扯一下,在音訊CD裡面,存資料的方式是以2352個位元為一個區段的方式儲存,而每秒讀取75個區段,也就是一倍速會是176.4KBytes/s

而資料光碟的話,每個區段是2048個位元,每秒一樣75個區段,所以一倍速會是150KBytes/s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year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