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pro 10 發表於 Ma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9, 2008 如果妳不說起屬於去年暑假的某間圖書館,我可能也不會記得了。 那時大考早畢,我整日價在圖書館裡閑得發慌。那是一種不上不下,惶恐不安的慌迷,配上早夏午后時見的大雷雨。等放榜,正合適。 而蟬也開始扯起嗓子死叫了。 放榜前夕的早上妳用圖書館的電腦,從這站連到那站。一如天公面色,又像雲,變得既快又毫無章法。然後妳聽到了某首歌。 「我喜歡永恆的短暫 化主動為被動的昏暗 所有公允的景觀之中 我都不存在」 那是一把很有夏意的吉他,沒謄下別的。當我也同樣地聽見那股氣息之時,我似乎嗅到歌裏面的,燥熱的海味。然後我便理所當然地將之視為漫漫長夏必要的花邊,一種可有可無的點綴。 畢業的時候我沒有說什麼,我忘記妳是否也沒有。酷暑消磨掉我們少許的情感,其他較大的部份則被大考吞噬殆盡。 暑假很快地過去了,我又在網上聽到同樣的旋律以及詞句。聲音倒少了那種無憂無慮得發慌的味道,而我也嗅不到什麼海味。 「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來 不去制約,被制約;沒有習慣 我喜歡獨白勝過眾人的綵排」 我上KK、上BT、上狐狸。我千方百計地想找到細微的幾絲去夏的海味,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之後我很少再上那間圖書館,也不曾再聽見蟬的叫聲。 連午后的雷雨都沉寂了,屬於夏天的歌也歇了。 ----------------------------------這是真的。我不喜歡張愛玲。可是張懸就很不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解連環 10 發表於 May 17,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17, 2008 一、不完整,結構過散。二、沒有情感,作者在這方面要多多加強。文章已經很短了,要試著短而有味,如果一昧在情境上描寫下工夫,往往讓整篇文章空虛,讀者一眨眼看完後也不會去想看第二遍,更遑論感動人了!描寫眼前的景物是永遠比不上直接用官能接觸的,文學追求的乃是心靈與風景的融合。以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夢境的行旅 10 發表於 May 23,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23, 2008 比小品多一點,卻不到一篇散文的篇幅、內容。是奇妙的一輯文字。會讓人有看不「飽」的渴望(怎麼才寫一點點,以這樣的文筆)。但天成的完整性不太允許更多的更動吧。小心,樓主可是黑暗版主耶。感情不放則已,放出來則是大絕,搞不好殺傷不少腦細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