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稍言陸軍裝備


Recommended Posts

Sarcos XOS Exoskeleton

鎧甲武士在15世紀十分發達,在16左右火繩槍登場便開始淡出戰場。武士覆蓋全身的鎧甲重約25-32公斤。

使武士們行動十分遲緩不便,然對弓矢刀劍的殺傷提供很良好的保護。1141年宋朝28-35kg的步人甲在擊敗強和的女真騎兵時發揮重要作用。20世紀初幾乎沒有裝甲步兵。20世紀Kevlar等纖維問世,步兵再度披上護具。美軍8kg的Interceptor body armor可以抵擋SVD 7.62mm狙擊槍對胸部的攻擊。Araflex-6纖維可以6.8mm厚度,4.83kg/m'2抵擋520m/s的9mm子彈與500m/s的0.44 Mag子彈。為GJB 4300-2002標準的IV級,對7.62mm NATO彈頭的防禦,11mm的Araflex-6厚度,外覆高強度合金板,使彈頭鈍化減速,以發揮阻隔效益。1個士兵身約有 1.8m'2的面積。現有護具如Interceptor body armor通常僅防衛軀幹,偶爾保護肩膀,頸部,胯部。然腿與手亦是應被防禦的部位。大腿含可致命的大動脈,腿負責讓士兵移動,雙手雖動脈不粗,然為使用武器所必須。戰場上的致命彈丸來向不僅限於前方,城鎮戰的威脅從IED到狙擊手,來向多。是故全身可以護具保護。1.8m'2厚11mm的Araflex-6纖維重約14公斤。外覆0.5mm特種機械熱處理STMT和冷變形4295MPa 10Ni-18Co-12Mo-1Ti超強鋼。比強度為550。常規鈦合金約950MPa,密度4.5g/cm'3,比強度為211。0.5mm的超強鋼強度相當於1.3mm的鈦。超強鋼重約7公斤。總重21公斤餘。這絕對是過於沉重,士兵穿著它會如同古代武士般不方便靈活跑跳,故現今亦沒有國家的士兵是如此裝備。雖對7.62mm可以全方位的有效防衛。然戰場上不僅是子彈,尚有榴彈與炸彈。故士兵仍需要保持行動迴避能力。Sarcos的XOS Exoskeleton可望支持士兵全身穿著21公斤的完善護具仍維持靈活身手的條件。和Dragon Skin競標勝出的Interceptor護具身體部位約8公斤,能有效防禦SVD狙擊槍,但已經導致駐伊拉克美軍士兵有中署狀況。19公斤的Araflex-6-超強鋼護具想必給士兵較大的負擔。應在Araflex-6-超強鋼護具可以內墊透氣材料,保持與身體間的空氣流通性。至於溫帶或寒帶地區則是提供保暖作用。Sarcos XOS Exoskeleton,賦予士兵靈活的行動力。由於士兵的力量變大,額外的Araflex-6-超強鋼護具亦可以強化在XOS外部,防禦Barrett M82與坦克機槍等大口徑武器,此士兵於戰場上對子彈有完善防備,亦能敏捷迅速的逃避榴彈或炸彈的威脅,在城鎮巷戰中將可以低傷亡取得可觀戰果。Sarcos XOS Exoskeleton亦可讓士兵方便攜帶較多並靈活使用重武器。如RPG-29 Vampir反坦克火箭和SA-16 Igla肩射防空飛彈,並以電腦計算動態協助武器的穩定瞄準。士兵可以手持19公斤XM312 0.50機槍向直昇機或敵輕車輛射擊,不需仰賴角架與其他支點。使用15kg的XM214 Microgun或18.8kg的M134 Minigun提供火力壓制或射擊直昇機。XOS的電源持久與穩定是較值得關切,士兵如在間戰區域中電池沒電又無法取得電源補給,XOS便成為負擔,手持的XM312,XM214 Microgun,M134 Minigun亦難以使用。此士兵必須捨去XOS和外部護具,重武器和頸部,肩膀,胯部和身體以外的護具,以AK-108或XM8輕武器繼續任務或尋找電源補給。

99式戰車

不僅是中共自身,美,俄羅斯,甚至台灣,各方對中共99式戰車多有高度評價,似乎它是當今最強力的戰車。從數據上來看99式戰車是優秀的戰車,然並非中共的科技大躍進或出現Clarence Kelly Johnson般的天才設計師。

防護力

99式戰車的砲塔正面對穿甲彈防禦力為0.7公尺,車身為0.5公尺-0.6公尺。99式炮塔對破甲但防禦力為1公尺。加雙層爆炸反應裝甲為1-1.2公尺。Leopard 2坦克的Rheinmetall L55 120mm戰車炮2公里處穿甲力為0.9公尺。看似難以擊穿99式。然反應裝甲的雹鋼板盒很容易穿透,並誘爆。若是使用穿透力可以穿透薄鋼板盒的近爆破片彈引爆戰車上大面積的反應裝甲,可增加APFSDS的穿透成功率。甚至連50年前的蘇聯IS-3中戰車的車身裝甲厚度為12公分60度傾斜。水平厚度為24公分。若是類似IS-3的佈局換成蘇聯80年代的鋼-陶瓷-鋁-玻璃鋼-樹脂複合裝甲,水平厚度為62.4公分。與99式的車身厚度近似。IS-7戰車有35公分的炮塔護甲,換成蘇聯80年代複合裝甲有91公分厚度。可見IS-3與IS-7這2款博物館的戰車裝甲佈局並不比99式差,僅是IS-3與IS-7未從鋼換到複合裝甲即退役。

主炮穿甲力

99式戰車的125mm鎢APFSDS於2公里穿甲力為0.85公尺。鈾APFSDS穿甲力為2公里0.96公尺。對M1A2 炮塔75公分等效與車身60公分等效的裝甲行成嚴重威脅。然M1A2並未加裝反應裝甲。亦,M1A2並未使用125mm的炮發射鈾APFSDS。Rheinmetall L55 120mm炮鎢APFSDS的2公里0.9公尺穿甲度與口徑比為7.5,99式的125mm鎢APFSDS 2公里0.85公尺穿甲度與口徑比為6.8。99式的炮實際上是較為遜色的。

機動性

在機動性方面,99式難堪地輸給50年前的IS-7。IS-7以70噸車重,1050hp引擎達到55公里時速。以15hp/噸動力係數達到55公里時速,速度與動力系數比值是3.56。99式則是以1200hp,51噸車重,23.53hp/噸動力係數達到70公里時速。速度與動力系係數比值是2.97。M1A2的動力係數為21.6 hp/噸,速度為67.6km/h。速度與動力系數比值是3.12。99式對動力係數的利用效率比50年前的IS-7戰車與同級的M1A2差。裝甲更重,引擎功率較弱的的IS-7跑的比99式更有"效率",對99式而言十分尷尬。

參考:

www.globalsecurity.org

www.fas.org

www.army-technology.com

Sarcos XOS Exoskeleton:

www.engadget.com/2008/04/11/popular-science-blows-out-the-sarcos-xos-exoskeleton/

tech.commongate.com/post/Sarcos_XOS_exoskeleton_to_be_tested_by_US_army_in_09

99式戰車:

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3/53009/4627714.html

news.qq.com/a/20071116/001064.htm

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6-07/26/content_4878779.htm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柴油或是汽油引擎?續航力如何?

99式是柴油引擎,續航力大概450km吧。

各方對中共99式戰車多有高度評價,似乎它是當今最強力的戰車

個人認同99式是一台很好的戰車,但要說它是最強,這牛皮也吹的太大了。

防護力

99式戰車的砲塔正面對穿甲彈防禦力為0.7公尺,車身為0.5公尺-0.6公尺。99式炮塔對破甲但防禦力為1公尺。加雙層爆炸反應裝甲為1-1.2公尺。Leopard 2坦克的Rheinmetall L55 120mm戰車炮2公里處穿甲力為0.9公尺。看似難以擊穿99式。然反應裝甲的雹鋼板盒很容易穿透,並誘爆。若是使用穿透力可以穿透薄鋼板盒的近爆破片彈引爆戰車上大面積的反應裝甲,可增加APFSDS的穿透成功率。甚至連50年前的蘇聯IS-3中戰車的車身裝甲厚度為12公分60度傾斜。水平厚度為24公分。若是類似IS-3的佈局換成蘇聯80年代的鋼-陶瓷-鋁-玻璃鋼-樹脂複合裝甲,水平厚度為62.4公分。與99式的車身厚度近似。IS-7戰車有35公分的炮塔護甲,換成蘇聯80年代複合裝甲有91公分厚度。可見IS-3與IS-7這2款博物館的戰車裝甲佈局並不比99式差,僅是IS-3與IS-7未從鋼換到複合裝甲即退役。

這個99式的裝甲厚度灌了很多水。

主炮穿甲力

99式戰車的125mm鎢APFSDS於2公里穿甲力為0.85公尺。鈾APFSDS穿甲力為2公里0.96公尺。對M1A2 炮塔75公分等效與車身60公分等效的裝甲行成嚴重威脅。然M1A2並未加裝反應裝甲。亦,M1A2並未使用125mm的炮發射鈾APFSDS。Rheinmetall L55 120mm炮鎢APFSDS的2公里0.9公尺穿甲度與口徑比為7.5,99式的125mm鎢APFSDS 2公里0.85公尺穿甲度與口徑比為6.8。99式的炮實際上是較為遜色的。

穿甲力的測試本身就有很多可以做手腳的地方,二戰時的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鑄鋼技術和西方明顯的差了一大截。裝甲放置的角度不同,結果也會差很多。同上面的一樣,穿甲力也灌了很多水。

在機動性方面,99式難堪地輸給50年前的IS-7。IS-7以70噸車重,1050hp引擎達到55公里時速。以15hp/噸動力係數達到55公里時速,速度與動力系數比值是3.56。99式則是以1200hp,51噸車重,23.53hp/噸動力係數達到70公里時速。速度與動力系係數比值是2.97。M1A2的動力係數為21.6 hp/噸,速度為67.6km/h。速度與動力系數比值是3.12。99式對動力係數的利用效率比50年前的IS-7戰車與同級的M1A2差。裝甲更重,引擎功率較弱的的IS-7跑的比99式更有"效率",對99式而言十分尷尬。

有誰能夠解釋這是為什麼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還有啊!連沙拉油都吃啊!那不是汽油引擎(燃氣渦輪是汽油引擎嗎?),是多燃料引擎,一般是與直昇機共通相同的燃料。

又,M-1A2的砲塔正面對破甲彈的防禦力應該已經超過一公尺,對穿甲彈也有零點九公尺的等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是燃氣渦輪,它一般吃的是燃點達到兩百度的航空燃油,不是汽油;事實上,美軍現役的主戰裝甲車輛沒有專吃汽油的(連悍馬都是柴油的了)。

另外,要換燃料只要調整進氣量與壓縮比即可,對引擎"傷"的程度遠不如一般活塞引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arcos的XOS Exoskeleton可望支持士兵全身穿著21公斤的完善護具仍維持靈活身手的條件。Sarcos XOS Exoskeleton,賦予士兵靈活的行動力。
Sarcos XOS Exoskeleton亦可讓士兵方便攜帶較多並靈活使用重武器。

XOS 現在能"拿"的東西還不多

而且行動上也不是很靈活

http://www.techeblog.com/index.php/tech-gadget/xos-exoskeleton-pictures-surfac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目前帳面上單挑可以電死M1的戰車還不少,例如90和TK-X號稱三公里外可以打汽油桶的射控、挑戰者的多樣彈頭和線膛砲的遠程精度、有萊茵金屬公司加持的豹2A6和唯一的四代主戰車雷克勒。

不過M1只要配上美軍萬惡的資料鏈系統,在群毆時以上幾種主戰車應該會被艾布蘭掃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1吃汽油?

可是汽油不是因為燃點低所以很危險嗎?

美軍現在的大型軍用車為了應付戰場突發狀況,一般是設定要什麼油都可以發動(原油不算);

事實上,越戰時的兩噸半、五噸等軍卡就已經有這種能力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目前帳面上單挑可以電死M1的戰車還不少,例如90和TK-X號稱三公里外可以打汽油桶的射控、挑戰者的多樣彈頭和線膛砲的遠程精度、有萊茵金屬公司加持的豹2A6和唯一的四代主戰車雷克勒。

不過M1只要配上美軍萬惡的資料鏈系統,在群毆時以上幾種主戰車應該會被艾布蘭掃台.....

M1裝資料鏈就是M1A2阿.......

挑戰者也準備要換滑膛砲了

TK-X什麼時候公佈這種資料了?

目前公認第一名的MBT是德國的Leopard2A6

然後第二是M1A2

再下來就很多種排法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別忘了M-1A1D啊!那可是M-1A1的數位化版本。

九十式在三公里外命中汽油桶是早期在亞伯丁場測到的能力,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什麼希奇的事了,因為人家的戰車一直在改、在升級,但是九十式卻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的設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也差不多需要些新戰車跟攻擊直升機了.但我一點也不想看到M1和阿帕契

很遺憾...這兩種是最容易出現在國軍的東西...

我覺得應該多派一些人到以色列去學魔改造技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