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為甚麼植物是綠色的?(關於演化)


Recommended Posts

我是國ㄧ生

因為我們最近有學到演化

讓我想到這個問題

植物呈現綠色

那它所吸收的光線應該就是 藍色和其他顏色

可是我就在想

為甚麼植物不是呈現黑色呢

黑色的吸光率不是比較好嗎?

那演化出來的植物不應該是黑色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機中等大小的分子很難吸收所有的色光,原因說來話長(分子吸光通常涉及 e-的能階......)

  何況演化是隨機的改變中,留下當時較有利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等你學到光合作用的細節時,也許就會覺得這麼多又複雜的分子能集合起來已經是一種奇蹟了。

  或許在非常久以後的光合作用真能吸收所有的光線,只不過也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承續樓上:

此外,如果以演化的角度來看

植物演化成綠色是種天擇

因為在地球,綠色是最適宜植物發展的,所以比較多~

當然也有不少低階的植物或藻類不是綠色啦!

不過是因為葉綠素較為稀少的關係

科學人雜誌就有科學家玩笑道『如果火星有植物,也會是藍綠色的』

只是說,葉子是綠色,也會有各種不同的綠,然後各種不同的葉綠素會以不同濃度混合

這樣子也會有一些小小差別,影響光吸收的效率

例如,長得越高的樹越能夠吸收到更多較一般植物吸收光的波長還要短的光(好長的一句話…)

而越低的植物,越容易吸收到波長較低的光

所以,通常喬木和灌木喜歡的光也不一樣

而下面一些草本植物,

如「紫色鴨括草」、「豬籠草」、「紫背萬年青」、「紫背龍舌蘭」……等

幾個高國中實驗比較容易看到的植物

葉背紫色的部份是在液包裡的花青素等水溶性色素,用來增加吸光用的

為什麼要這樣搞呢?前面講過了

因為越低的地方,陽光的短波長越多(像紫光)

而較長波長早就被高層植物吸走了(像紅光)

所以有其它顏色的葉子,裡面的其他種色素,多是輔助用的

前段講到花青素,其實花青素還有個特質

就是可以當良好的酸鹼指示劑

例如國中常講的「紫色高麗菜的汁可以當酸鹼指示劑」

又,花青素也對花的顏色有決定性

就像繡球花種在不同PH質的土裡,花的顏色會不一樣

葉綠素其實還可以系分為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C1、葉綠素C2、葉綠素D

其中大部分植物或藻類都有葉綠素A,是最普遍,也是可以搞出最強能量的

葉綠素B則出現於大部分陸生植物

其他則常出現於藻類

最後一個特別容易在紅藻發現

而至於其他非綠色,非存在於植物中,卻可以行光和或化合作用的色素

稱為菌綠素,雖然叫做「菌綠素」,但不見得是綠色

通常要搞菌綠素的化合作用,都不是以氧氣作為還原物

而是以氫氣、硫來作為還原物,得到能量

菌綠素共有8種

其中一直存活在你我體內的大腸桿菌也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補習班上課記憶內容

如果學弟看不懂就算了,因為你才國一~

參考參考就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上的意思是說因為太陽輻射比較少綠色光?

話說之前有看到好像有真菌的黑色素會吸輻射,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轉成化學能。

應該說植物的顏色和其環境的適應(尤其是植物高低)有關…

而大部分植物都會反射綠光

真菌的黑色素…阿…

好像沒有辦法吧…不確定

不過真菌是異營的吧,黑色素可能沒有產生能量

而且不是每一個真菌類都有大量黑色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