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天 10 發表於 April 2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0, 2008 最近跟同學聊High了...不過都卡死在這個問題以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說 因為測量順序跟測量的狀態都會影響到被測量物的觀測結果 所以觀測者無法準確測定出觀察量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不過古典力學跟量子力學根本上的差異是測量過程在理論中的地位 可是這些不都是僅止於對觀測者而言?以古典力學的角度來說 今天我們如果確定了所有粒子的所有量值 那麼我們可以預測得到這些粒子的未來 不過從量子力學得知我們沒有辦法測量出粒子的所有量值 所以我們同樣也無法預測未來但是這些粒子的量值我們沒有辦法測定 不代表他們本身的這些量值不會存在 單獨一個粒子還是會有它本身的量值 這樣子所有的粒子交互作用下 是不是代表說 未來其實是固定的?從現實看來好像未來是不可能固定的 但是這樣想了之後卻有點感到頭皮發麻... 是不是我哪個環節出了錯誤 還是說有哪個因素忘記考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乂月之雪乂囧 10 發表於 April 2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0, 2008 應該以量子力學的角度吧。測不準定理。每個物質都有固定的質量,可是人類永遠沒辦法做100%的測量所以未來,應該是靠自己去創造。(作文寫太多=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April 2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0, 2008 其實「測不準原理」翻成「不確定原理」會更好(1) 測不準原理 → 不確定原理(2) 測不準關係 → 不確定關係數學式(1) 跟 (2) 兩者是平行系統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孤城 10 發表於 April 24,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4, 2008 若真要二選一的話我會選測不準原理xd不過與其說測不準是無法預測未來,不如說測不準會改變未來如果小弟我沒記錯的話,測不準原理是在說我們無法同時準確的測知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我們用電磁波去偵測粒子(應該是吧?)如果我們使用的電磁波強度較弱的話,雖能測得電子的動量,但電子的位置卻也越模糊而當電磁波的強度越強的時候,則雖然電子的位置會較清楚但反而會干擾到電子的運動,使其動量改變若以上所說大致上無誤的話那麼當觀測者想要預測未來的時候,他同時也改變了未來而被改變後的未來則已經和觀測者所觀測到的未來不同了也因此觀測到的未來也就不準確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uperman771214 10 發表於 April 2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6, 2008 測不準原理是不是就是所謂的RV不準?若是速度準 他所在的位置就不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發表於 April 3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30, 2008 其實「測不準原理」翻成「不確定原理」會更好(1) 測不準原理 → 不確定原理(2) 測不準關係 → 不確定關係數學式(1) 跟 (2) 兩者是平行系統XD我之前在別處問過一樣的問題,得到類似的答案。就是說其實本來就不準,測了造成不準只是其中一個現象,實際上微觀下的東西可以又在左邊又在右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D2 11 發表於 May 4,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4, 2008 若真要二選一的話我會選測不準原理xd不過與其說測不準是無法預測未來,不如說測不準會改變未來如果小弟我沒記錯的話,測不準原理是在說我們無法同時準確的測知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我們用電磁波去偵測粒子(應該是吧?)如果我們使用的電磁波強度較弱的話,雖能測得電子的動量,但電子的位置卻也越模糊而當電磁波的強度越強的時候,則雖然電子的位置會較清楚但反而會干擾到電子的運動,使其動量改變若以上所說大致上無誤的話那麼當觀測者想要預測未來的時候,他同時也改變了未來而被改變後的未來則已經和觀測者所觀測到的未來不同了也因此觀測到的未來也就不準確了xd為什麼電磁波強度越強位置會越清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孤城 10 發表於 May 5,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5, 2008 為什麼電磁波強度越強位置會越清楚?應該說,我們用波長與粒子相近的光子去觀測,才能看得比較清楚(光的繞射原理???)而當初測不準原理要測的應該是電子然而當波長接近電子大小時,則此電磁波的頻率就會變得非常大頻率大則強度就很強(or應該說此電磁波的能量???)而強度強的話就會容易擾動到要觀測的粒子若有需要更正的地方,還請不吝指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andman 11 發表於 May 5,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5, 2008 這兩天剛看了DISCOVERY,哈伯望眼鏡故事,宇宙充滿[暗物質],不為人所知,所以銀河一 直旋轉,卻才不會像轉PIZZA一樣崩塌,既然不知的東西還很多,在現有知識水準下,當然是隨機的吧,隨便說隨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發表於 May 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6, 2008 既然不知的東西還很多,在現有知識水準下,當然是隨機的吧,隨便說隨對???這邊討論的是理論,不是實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May 7,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7, 2008 我之前在別處問過一樣的問題,得到類似的答案。測不準關係的內容五樓已經說的很清楚啦!我是看書看來的,不是問的,沒記錯的話是我在唸二技三年級的時候看到的那本書是北京大學的校內普通化學講義,整本簡體字,我不知道我當時是怎麼把它找出來的了它後面又提到氫原子的量子力學模型以及薛汀格方程,就是下面這個怪物:上式是三維線性齊性拉普拉斯方程,我只有解過一維的線性齊性拉普拉斯方程 ( 就是常微分方程囉! )二維的後來才會解,三維的我沒試過。書內容之後還有提到波函數以及機率密度函數,類氫離子波函數球座標,波函數圖形的計算與繪製 ( 就是電子雲函數圖形的推導過程啦!),簡直要命我當時也不知道是怎麼把這些內容整個給唸完的,也許極大的升學壓力及自我要求可以激發極大的潛力吧 ><"我書櫃裡的一本「色譜理論基礎」也是簡體字版的,附錄的公式推導很複雜,variance ( 變異 ),隨機變量分佈特殊定義函數 ( 如Heaviside函數 ),脈衝函數,向量微積分,偏微分方程都用上了還好沒用到求和約定 ( 求和慣例 ),不然我會死掉!大陸的課本真的比台灣課本深很多><"更正:薛汀格方程為齊性,因為微分方程中的 forcing term 為零今天好累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垃圾 10 發表於 May 8,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8, 2008 問題是 固定還是隨機的未來,但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原因,就如同樂透彩哪顆球進洞,是物理現象碰進去,只是人無法預測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NoOneThere 10 發表於 May 13,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13, 2008 量子力學以致於近代物理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只有觀測的到的物理量才使有意義的。從這角度,大家可以思考看看,假如有天在一個無人島上,有一棵樹倒下時,究竟會不會發出聲音? 從這角度出發的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我們對粒子的描述和預測,只能用機率的方式表達,因此我們的未來也只能用機率的方式預測。但,試想某天氣象預報報導,隔天降雨機率是70%,而隔天的確下雨了,請問明天會不會下雨是固定的還是隨機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NoOneThere 10 發表於 May 13,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y 13, 2008 若真要二選一的話我會選測不準原理xd不過與其說測不準是無法預測未來,不如說測不準會改變未來如果小弟我沒記錯的話,測不準原理是在說我們無法同時準確的測知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我們用電磁波去偵測粒子(應該是吧?)如果我們使用的電磁波強度較弱的話,雖能測得電子的動量,但電子的位置卻也越模糊而當電磁波的強度越強的時候,則雖然電子的位置會較清楚但反而會干擾到電子的運動,使其動量改變若以上所說大致上無誤的話那麼當觀測者想要預測未來的時候,他同時也改變了未來而被改變後的未來則已經和觀測者所觀測到的未來不同了也因此觀測到的未來也就不準確了xd 這邊說的就比較關鍵了。測不準原理講的是測量兩個物理量時,會有兩難的問題,其一越精確另一就越不精確。但假如我們放棄其中一個物理量的話,我們 的確 是可以100%精準地測量另一個物理量的。 不過你提到的這個假想實驗其實有個問題,這個假想實驗提出時,量子力學並未完全建立起來,所以這樣的說法其實還是從古典物理的立場來描述的,如果以量子觀點更深入探討的話其實是錯的。實際的量子力學中,並不會以位置和速度的值來描述物體,而是描述一個物體他位置和能量的波函數,從這角度去理解會比較正確,但是也更複雜一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