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公車路線整併 進出市區需轉乘


Recommended Posts

中國時報 2008.03.17 

公車路線整併 進出市區需轉乘

陳函謙/台北報導 C9731750.jpg ▲因應捷運第二階段路網通車,北市交通局將全面檢討現行公車路線,將大力推廣棋盤式路網,外圍採接駁路線並搭配轉乘優惠。(本報資料照片/鄭履中攝)

 為因應捷運第二階段路網通車,北市交通局開始著手路網檢討計畫,市區擬以捷運和幹線公車建構棋盤式路網,外圍採接駁路線,進出市區都需轉乘,收費制度和轉乘優惠也將出現重大變革。

 今年下半年,交通局將挑選部份路線或地區開始試辦路線整併、及新的轉乘優惠,明年一月起,配合二期捷運路線完工,分區、分階段調整公車路線,預計在民國一○二年完成「脫胎換骨的公車路網系統」。

 依據交通局初步構想,公車路網將區分市區格狀道路及城外輻射路網,2區塊路網將在市區設轉乘點,城外公車只行駛到接駁定點後就折回;市區公車則沿主要幹道,東西向或南北向行進,配合捷運接駁公車和市民小巴,將民眾送到最後一哩。

 交通局雖然希望「城外公車通通不要進到市區」,但為了避免衝擊過大,也可能整合快速道路,規畫快速公車直達捷運車站,或在市區外圍沿主要道路直接銜接市區幹道,減少轉乘麻煩。

 為了鼓勵轉乘,在一定的時間和範圍內,公車轉公車、公車轉捷運都優惠,市區公車轉乘也可能採「里程計費」,讓收費機制更公平。

 台北市自前任市長馬英九時代,即討論過棋盤式公車路網的構想,現任市長郝龍斌也視公車路網整併為最重要的交通政策希望建構有效率的大眾運輸路網,因此交通局卯足全力,四月中旬將完成8000份旅次起訖調查,分析民眾搭乘特性,作為路網整合的基礎,並與北縣府和公車業者討論

 根據交通局研究報告,目前大台北地區共有近300條路線,平均每天有3800輛公車在街頭行駛,平均每日載客量為170萬人次,目前二段和三段票公車路線數占56%,路線偏長,班次穩定性易受路況影響,加上調度站多位於市郊,公車路線過於彎繞,對乘客來說,不易判斷是否經過目的地,且增加搭乘時間

 研究報告指出,捷運通車後,利用公車作短程及接駁者增加,搭乘里程都在2公里以內,現行收費制度無法合理反映搭乘成本,公車雙向轉乘沒有優惠,也降低轉乘意願。

 交通局局長羅孝賢表示,著手調整公車路網,是為了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率服務大台北聯營公車多採「一線到底」的經營模式,從北縣開到北市、再開到北縣,動輒40、50公里,市區主要幹道重疊路線眾多,行車效率不佳,連公車專用道都被塞得滿滿,增加營運乘本,乘客也覺得不便。

 羅孝賢坦言,「平常加一個站、減一個站,都被里民罵得半死」,路網整併傷筋動骨,推動不易,加上路線牽涉龐大利益,「業者協調是大問題」。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01+112008031700210,00.htm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來了

基本上真的這樣作是大大衝擊原有的乘車習慣

一堆婆婆媽媽大概第一個反對吧

(唉呦威呀~以前只有搭捷運要爬上爬下轉車,現在怎麼連搭公車都這麼麻煩)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