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啟發這兩個字我思考了很久,要怎麼去解釋這兩個字,最常看到用於「啟發」孩童,但總是不能很清楚抓到它的意思。最後,我去找了教育部國語辭典。

「誘導開發,使其領悟通曉。」這是螢幕給我的答案。原來就是這個答案。

人總是有無盡的為什麼,有些問題沒有正確解答,有更多問題其實是需要用自己的人生去尋找自己的答案。為什麼要讀書?夜深人靜燈不熄;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嗎?是啊!老師都是這樣說;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有人說受罪,有人說是上蒼的恩典;生命的真諦?人類用六百萬年的時間想不透看不透,我想很久的以後也不會看透,因為那些答案其實因人而異,他的答案她不明白,屬於我的答案因「幻城」而誕。

一直很好奇究竟台灣有多少人認識在彼岸紅翻天的年輕作家─郭敬明,幻城是他在台出版第一部作品,雖然這是一本修辭華麗很悲傷的小說,但是影響我最深的是他超越八千字的後記(據他說是篇不是後記的後記)他的文字就算是在敘述一件歡樂的事仍令人感到淡淡蒼涼。「我們放浪形骸,嘩啦拉開,晃一晃,滿屋子都是啤酒泡沫。所有人都大聲地說話大聲地唱歌,嗓子都唱得要啞掉了。喝醉了頭靠頭地笑,然後難過得哭,彼此說話,可是卻忘記了自己說了什麼。」少年不識愁滋味,我正值青春的青澀就如同郭敬明寫的年輕到可以任性地說話任性地生活任性地做任何事的年紀,面對四周匆忙走過的時間和未來,我只能無助站在這哩。在幻城中屬於我的「看透」隱隱浮現。

在教育部國語辭典中,有一個名詞是「青少年問題」解釋如下:「年齡在十二至十八歲間的男女,常在生理、心理方面發生困擾,若調適不良,即易做出違反道德規範的行為,而影響社會安全及秩序。」違反道德規範......說得多委婉,殊不知這三言兩語對於他身邊的人影響多大。最簡單的例子即是課業壓力過重而導致同學自我傷害,在我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珍貴而獨特,那輕輕一張張考卷發給他們,沉沉壓著他們沒有空氣呼吸,說不捨得也無法表達我的難過,青春應該是絢麗的但是彩虹被烏雲死死得遮住,那種障礙想不透就無法跨越。堆積如山的課本和考卷,其實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我們聽別人對自己說:「這是本分。」

台北車站熙熙攘攘,各形色的人穿梭其中。有多少人伴著「這是本分。」這句話過完一生,而那一生算是「活過」了嗎?,我在車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然後在我們處於困頓的時候,別人會給我們第二句話:「知足常樂。」同學說我很樂觀,考卷壓不倒我,我不是不在乎,只是那不是最重要的,考差了世界依舊轉動。同學把全組拍的影片不小心刪除了,我說「那快點找時間重拍!」我不是不生氣,只是不管是追究誰的責任或責備都於事無補,每天我都會大笑,為了真的好笑或是其實不好笑的事情,我不是天生就只往好的地方想,我聽到壞消息也會低聲咒罵,那麼是為什麼我「看開」?「知足常樂」其實聽起來很沒說服力,就好像是ABCD其中一個選項,選對了就有分數但是其實你還是沒有學會。這就和幻城本文,但我想是全書(包括本文和後記)「精神層面」上的主旨,就是我最深深深記得那一句話:「命運是無法改變的,我只能笑著接受。」。

「命運是無法改變的,我只能笑著接受。」我把它解釋成為「命運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學會笑著接受。」每當有人說我樂觀開朗,我回一句:「不是,我的樂觀和悲觀是在同一面,我的樂觀是因為太悲觀了。」。這樣一來,很多答案其實就顯而易見了,讀書是命運,我們要笑著接受,世界其實不是公平的,我們要笑著接受,只要能「學會」笑著接收,沒有事情是會令人抓狂,令人操煩心情的。雖然聽過很多類似的話,但是直到遇見了那一行字,我才真正想透,這句話成為我目前生命觀很大一部分,不如意是難免,笑著接受是唯一的路。我們要好好學習。

這是我認為自己印象最深的「啟發」,沒有一個僧侶笑著告訴我:「施主,您悟道(到)了。」但是我能感覺到心中一道門已經打開,而那鑰匙是「命運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學會笑著接受。」啟發是無時無刻的,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他來了,你遇到了,你的天空亮了。

其實這篇亂七八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的確頗亂。而且有種作業的感覺

多練習吧

我正值青春的青澀就如同郭敬明寫的年輕到可以任性地說話任性地生活任性地做任何事的年紀

青澀應該可以刪。感覺以點不知所云

殊不知這三言兩語對於他身邊的人影響多大

對誰身邊的呢?這句應該可以刪

「台北車站熙熙攘攘,各形色的人穿梭其中。有多少人伴著「這是本分。」這句話過完一生,而那一生算是「活過」了嗎?」

這句不錯。應該著墨一點

我們要好好學習。

讓我想到「我們要解救大陸同胞」

妄評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