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建中青年 #128 徵稿,至 4 月 30 日截止


Recommended Posts

兼論個人看了徵稿頁面的討論之後,做出來的幾點結果。

既然是主編,有的時候便要獨裁,我相信既然成為主編,便已經有做出這個公告的合理權力。以下,我以主編《建中青年 #128》的全體建中青年社員公意、建中青年社整體、與本期主編的名義公告:

壹、本(第 128)期《建中青年》接受非屬建中學生者投稿。

貳、由於此為校外邀稿,故如非屬建中教師或者行政員工,將不支付稿費。如投稿者為建中員工或者教職員,將以與同學領取稿費相同標準支付。

參、此等稿件亦需同校內同學投稿,經過審稿程序。如有稿擠狀況,以校內稿件優先刊登。

肆、校外來稿限制為未經公開發表(紙本)者,作者年齡不限,但須隨稿件附上本名與連絡方式。可用筆名,須註明。

伍、無論稿件類型與撰稿人,本期《建中青年》所用稿件,著作權均屬作者,建青社僅保留合理使用的刊登與重製權。如社內有重製本(第 128)期《建中青年》之內圖文之情事時,須註明原作者,或照刊原書頁。

陸、校外稿件之篇幅、各種特殊要求係等同校內邀稿條件。

以上,

建中青年社

2008 / 03 / 26

這個辦法仍舊是很粗糙的,希望各位同學可以給我一點意見、指引我作為主編的方式,讓事情更為完善、圓滿地進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兼論個人看了徵稿頁面的討論之後,做出來的幾點結果。

既然是主編,有的時候便要獨裁,我相信既然成為主編,便已經有做出這個公告的合理權力。以下,我以主編《建中青年 #128》的全體建中青年社員公意、建中青年社整體、與本期主編的名義公告:

壹、本(第 128)期《建中青年》接受非屬建中學生者投稿。

貳、由於此為校外邀稿,故如非屬建中教師或者行政員工,將不支付稿費。如投稿者為建中員工或者教職員,將以與同學領取稿費相同標準支付。

參、此等稿件亦需同校內同學投稿,經過審稿程序。如有稿擠狀況,以校內稿件優先刊登。

肆、校外來稿限制為未經公開發表(紙本)者,作者年齡不限,但須隨稿件附上本名與連絡方式。可用筆名,須註明。

伍、無論稿件類型與撰稿人,本期《建中青年》所用稿件,著作權均屬作者,建青社僅保留合理使用的刊登與重製權。如社內有重製本(第 128)期《建中青年》之內圖文之情事時,須註明原作者,或照刊原書頁。

陸、校外稿件之篇幅、各種特殊要求係等同校內邀稿條件。

以上,

建中青年社

2008 / 03 / 26

這個辦法仍舊是很粗糙的,希望各位同學可以給我一點意見、指引我作為主編的方式,讓事情更為完善、圓滿地進行。

(代發)

壹、、、非屬建中學生者──>非建中在校生

貳、由於此為校外邀稿,故如非屬建中教師或者行政員工,將不支付

稿費。如投稿者為建中員工或者教職員,將以與同學領取稿費相同標

準支付。

──>接受校外投稿純屬建青試行對外開放性質,故校外來稿將不支

付稿費。校內非在校生稿件,則比照在校生標準支付。

參、除稿擠時,以校內稿件優先刊登外,原審稿程序不變。

肆、、、、可用筆名,須註明。──>以筆名發表者,須註明。

伍、、、如社內有重製本(第 128)期《建中青年》之內圖文之情事

時,須註明原作者,或照刊原書頁。

──>、、、嗣後本社進行前述刊登與重製時,將註明原作者,或照

刊原書頁。

陸、、、係等、、──>、、悉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謝謝,這部份請先借我圈起來,有空的時候修改。

本週五下午時,會發佈定稿。

壹、、、非屬建中學生者──>非建中在校生

貳、由於此為校外邀稿,故如非屬建中教師或者行政員工,將不支付

稿費。如投稿者為建中員工或者教職員,將以與同學領取稿費相同標

準支付。

──>接受校外投稿純屬建青試行對外開放性質,故校外來稿將不支

付稿費。校內非在校生稿件,則比照在校生標準支付。

參、除稿擠時,以校內稿件優先刊登外,原審稿程序不變。

肆、、、、可用筆名,須註明。──>以筆名發表者,須註明。

伍、、、如社內有重製本(第 128)期《建中青年》之內圖文之情事

時,須註明原作者,或照刊原書頁。

──>、、、嗣後本社進行前述刊登與重製時,將註明原作者,或照

刊原書頁。

陸、、、係等、、──>、、悉等、、

然後,「試行」其實也算是做了下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vadne, 請問你有說... 中英不限 或者... 各國語文不限 嗎?

像... ... 最優雅的拉丁文?

我超期待的,這樣一定可以吸引... ...XD

PS.我學校都沒寫然後我很想投

不過因為看得懂的人 這麼這麼

所以就 如此如此

待你回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外校投稿從來都是不被禁止的

這個新的開始至少從張大春唸成功高中的時候就有了

噢噢~!

以我半個高中生涯踩進敝校青刊社的立場

可以請學長說的更詳細點嗎?

Evadne, 請問你有說... 中英不限 或者... 各國語文不限 嗎?

像... ... 最優雅的拉丁文?

我超期待的,這樣一定可以吸引... ...XD

PS.我學校都沒寫然後我很想投

不過因為看得懂的人 這麼這麼

所以就 如此如此

待你回覆

噢~

真是厲害,

我對於語言的天賦和努力都不大夠啊...

不過

如果拉丁文投稿作品刊出來了

我會感到痛苦orz

英文還勉強看的懂,

傳說中的拉丁文在眼前但卻絲毫不解其深意

實在令人難受(苦笑

要求要附翻譯~!!!(眾噓

想請問主編

對於外校投稿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的?

是"如果有好作品,那收錄也無妨"的隨緣心態;

還是"想要讓建中青年有更廣闊的視野,希望能夠爭取到校外高手的文章"的積極心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噢噢~!

以我半個高中生涯踩進敝校青刊社的立場

可以請學長說的更詳細點嗎?

已經講的差不多清楚了

就是校外投稿一直以來是被允許的

作家張大春在讀成功高中的時候有投稿過

(不過編務的事情主要還是找該期主編比較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想請問主編

對於外校投稿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的?

是"如果有好作品,那收錄也無妨"的隨緣心態;

還是"想要讓建中青年有更廣闊的視野,希望能夠爭取到校外高手的文章"的積極心態?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如果諸位看官有足夠的邏輯力,應當可以發現我將其他投稿放在校內同學投稿之後。

也就是說,我期望校內同學的稿件素質與數量夠高,如此便可以充足版面。

這樣的期望,來自這個原因:建中校刊之所以為建中校刊,是因為這是一本關於建中的讀物。當然,「關於」是可以有許多面向,以及很遙遠的延伸的。然而,假如整本書都是極好的其他學校同學或者社會人士的投稿,我們便已經弄模糊了目標。這是一本以建中為主體的刊物,所以在能夠的時候,我會希望先放建中同學寫的稿件。當然,以建中為主體並不代表必須遵循訓輔系統給我們的視野。我們是希望努力地追求不同的色彩的,這份刊物的主體--我希望--是建中同學,因為這是一本為他們而製作的書冊。

如果同學的來稿毫無辦法補足缺空的頁數,其他稿件便成為品質的最低保證;我在思考,站在一個編輯的角度,當會希望蒐羅所有好稿,甚至可以不顧一切的話:

(假設)這些稿件或許可以匿名地經過審稿過程,安插在建中人製造的稿件中間,而不用排在「之後」,等待所有建中人稿件都經歷審稿程序之後,孤苦地盼望缺口出現。

然而幸運地是,近年來的《建中青年》從沒有稿擠過,而好的稿子永遠不嫌多。

**

RPC / Rose:

很抱歉,因為現實因素考量,妳的稿子必須讓評審團看得懂。我不會拒絕任何語言、任何形式的稿子,因為這就跟限制大家必須使用五言絕句來寫詩,而不可以用書信體一樣地荒謬。然而,評審團是一群有著個人主見的綜合體,他們大多數熟悉中文。如果文學是用來表達情意,妳或許應當使用他們能夠最好地感受其中情感的語言;如果妳要用他來作敘述性的工作,妳或許也會想要他們快快地便了解妳的意思。附上翻譯是個好方法,但要不要刊登、要怎樣刊登……等等問題不是我個人能夠(武斷地)做決定的。這必須透過審稿程序,由編輯們決定。

**

回過頭來,正面地回答孤寂者前輩的問題。

我很難界定此種心態,因為個人的想法是站在一本刊物的主編的角度,但這而非說我就不能夠站在一個學校學生的角度,或者一個什麼樣的社員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情。換言之,有很多種可能性,但我只能挑選一種來實作。

個人的心願是,有好作品的話,可以盡自己所能地收錄。然而,這慾望必須臣服於現實的紙張、時間等等規範之下。《建中青年》本身就是一種雜湊(potpourri),在以這個字為中心地思考時,「更廣闊的視野、校外高手的文章」都似乎是非常可行且誘人的。但是,這是一本「建中製造」的雜湊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反而在下學到了很多。

我並非前輩,

在文學的路上我根本還沒出道;

而在編一本刊物這點上,

我也僅僅是有摸到邊。

我當初發問的主要目的,

其實是希望能夠讓一些朋友們有更多機會使自己的作品接受淘選琢磨,

但並不確定你開放外校投稿的立場,

不確定適不適合我主動向他們推薦這個管道。

你的回答卻是更加深入的辯證了作為校刊主編所遭遇的差異和可能性,

同時,

也很明確地在外校投稿的模糊地帶上,

立下了一個我認為堪稱是道標的理想。

你提到:"站在一個編輯的角度,當會希望蒐羅所有好稿,甚至可以不顧一切的話..."

對於我來說,

是另一種執著文學的精神

修正了我看到恨情歌前輩(他之於我才真的是前輩)的說法之後,

所產生的沮喪和疑惑。

而:"「建中製造」的雜湊書。"這一點,

我相信該是所有雜湊編輯者都應該深刻體認到的中心思想,

那既是一種自我規範,

也會是一種自由。

謹祝你編輯順利,

祝你得到驚喜,

祝好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反而在下學到了很多。

我並非前輩,

在文學的路上我根本還沒出道;

而在編一本刊物這點上,

我也僅僅是有摸到邊。

我當初發問的主要目的,

其實是希望能夠讓一些朋友們有更多機會使自己的作品接受淘選琢磨,

但並不確定你開放外校投稿的立場,

不確定適不適合我主動向他們推薦這個管道。

你的回答卻是更加深入的辯證了作為校刊主編所遭遇的差異和可能性,

同時,

也很明確地在外校投稿的模糊地帶上,

立下了一個我認為堪稱是道標的理想。

你提到:"站在一個編輯的角度,當會希望蒐羅所有好稿,甚至可以不顧一切的話..."

對於我來說,

是另一種執著文學的精神

修正了我看到恨情歌前輩(他之於我才真的是前輩)的說法之後,

所產生的沮喪和疑惑。

而:"「建中製造」的雜湊書。"這一點,

我相信該是所有雜湊編輯者都應該深刻體認到的中心思想,

那既是一種自我規範,

也會是一種自由。

謹祝你編輯順利,

祝你得到驚喜,

祝好夢。

那麼,那些朋友們的學校是否提供了這樣的舞台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 4 weeks later...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