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STP的定義好像變了


Recommended Posts

教科書上常看見IUPAC的 STP 的定義: 1atm , 0度C

但是,前幾天在 wikipedia 上看到的是: 1bar (100,000Pa ,1000hPa) , 0度C

......

我在網路上找到 IUPAC 有幾篇很小的文件:

http://www.iupac.org/goldbook/S05910.pdf

http://www.iupac.org/goldbook/S06036.pdf

wikipedia:

In chemistry, the standard state of a material is its state at 1 bar (100 kilopascals exactly). This pressure was changed from 1 atm (101.325 kilopascals) by IUPAC in 1990.

the IUPAC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urrently defines standard reference conditions as being 0 °C and 1 bar (i.e., 100 kPa) of absolute pressure rather than the 1 atmosphere (i.e. 101.325 kPa) of absolute pressure used in the past. In fact, the IUPAC's current definition has been in existence since 1982.

標準狀態

  由於地表各處的溫度、壓力皆不同,即使是同一地點的溫度壓力也隨測量時間不同而相異,因此為研究方便,制定出描述物質特徵的標準狀況:0 ℃(273.15 K)、100kPa,這樣的定義接近海平面上水的冰點。1莫耳的理想氣體在STP下佔有的體積為22.413996(39) L(CODATA 2002),為標準莫耳體積 (standard molar volume)。

舊制標準狀況(STP)定為0 ℃(273.15 K)、1大氣壓(等於101.325kPa)。1Mole的理想氣體在STP下佔有的體積為22.710981(40) L(CODATA 2002)。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更確切的資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 4 weeks later...

嗯...國際上接受bar作為氣壓的公制單位

高中時雖然有言明atm跟bar的不同,但是通常都以atm代替bar來使用。

另外,樓主的文章所引中文Wikipedia的數據有錯:

1莫耳的理想氣體在STP下佔有的體積為"22.710981(40) L"

舊制標準狀況(STP)1Mole的理想氣體佔有的體積為"22.413996(39) L"

(新制STP的P下降,V上升)

而高中所學:

1莫耳的理想氣體在STP下約為22.4 L

可知高中教材其實是採用舊制STP定義及數據。

也許以後會統一改用bar當作壓力單位(atm消失...)

這樣的話STP的定義才會改過來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