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eringX 10 發表於 February 8,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8, 2008 傳動結構應該就是以下(應該不會有少吧= =)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ex Civic,Mazda6......etc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ex Altezza(凌志IS系列) M3......etcRR(後置引擎後輪驅動) ex Boxter,Smart Roadster....etc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ex MR-2,NSX.....etcF4WD(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ex Impreza,SkylineGTR....etcM4WD(中置引擎四輪驅動) ex 996,大蠻牛(Muc......名字我不會拼)我只知道前輪驅動會有轉向不足(轉了方向盤卻跑直線),...過彎效率較差後輪驅動車會有轉向過度(車尾滑出去)......傳動時損失的的能量比前輪驅動多4WD我就不清楚了....引擎的位置也是.....ps.標題應該打「傳動結構」而不是「傳動系統」才對.....抱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intel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這不太一定吧...FR也是可以調校成轉向不足的FF也可以調教轉向過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阿撞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AWD還有....1.Honda/Acura SH-AWD (Super Handling AWD)2.Audi Quattro3.Volkswagen 4Motion4.BMW xDrive5.Mercedes-Benz 4Matic6.Subaru的AWD7....還有Full-Time 跟 Real-Time的不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如果一定要將4WD細分的話那"R4WD"應該也要出現才對喔(911 Turbo (993))正題其實現在純正且個性鮮明的前驅車或是後驅車都已經很少見了車廠都是盡量往擷取兩種的優點,去除兩種的缺點的方向發展例如FR也可以很"中性"希望各位要知道的是,不管是什麼樣的傳動方式即便是RR或是MR等後輪有動力的系統在進彎初期如果仗著"轉向過度"而想要直接轉方向盤不踩煞車進彎的話還是會落得"推頭"(轉向不足)的下場我想要說的是,在進彎初期不管是什麼樣的車種,都有可能會轉向不足(因為前輪荷重不足)而很有趣的是,如果帶著太多的煞車硬轉彎(前輪荷重太多),也會往彎外衝去適中的荷重才是最快、最穩過彎的不二法門說FF過彎效率差有些不恰當像有開過Civic都應該會對他逢彎殺彎、反應靈敏的特性感到印象深刻由此,過彎之俐落可見一斑現在幾乎所有的後驅車都有電子系統"綁著"所以呈現的轉向個性應該會是"很中性"或是"些微偏滑"的感覺倒是說後輪驅動車損失能量多,其實4WD損失的能量更多喔動力從引擎出來還要經過三組差速器(或是至少經過兩組)的傳遞所以4WD呈現的路感也會有些"不乾脆"而且相信很多人早年都有聽過"4WD很耗油"之類的話語喔我最愛的傳動結構是F4WD(Skyline GT-R)跟RR(911 GT2(993))喜歡4WD是因為彎中強大的牽引力所致而喜歡RR則是因為RR難以捉摸跟難以操駕的個性所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ingeringX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Full-time我記得是不管怎樣就只能4WD......前後動力比1:1 例如EVO和鯊魚Real-Time是可以看路面情況而變化前後傳動動力比...我比較熟的是Nissan X-trail...可以1:1也可以10:7(也可以FF......XD)我說的4WD應該說是全時四輪驅動(不管那些什麼技術的,總括而言),那些看機動性而調整前後輪動力分配的好像基本上SUV和吉普車比較多吧......還有悍馬XD所以基本上什麼車就不重要了......只管傳動結構......(這是回上上樓的)還有一個問題...MR和FR哪種重心比較平均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如果你説要比較容易達到50:50的配重比例的話當然是引擎放中間的MR比較容易囉但是FR也可以做到黃金比例配重(像RX-7)還有一些車廠的作法是引擎前置,變速箱後置也可以達到完美配重可是別老是被配重沖昏頭要知道還有一項變素,車手本身也是配重的關鍵所以有些車廠的配重是51:49這類差一點點的比例在車手上車後反而更可以達到完美比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ingeringX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還有上次在看「改裝界的一些現象」主題的時候,看到4WD比後輪驅動沒有最高速的優勢(Impreza輸給E55)但是我記得加速性而言四輪驅動應比後輪驅動好(平路的時候),因為四了輪子一起動是幾乎不會空轉的.....(抓地力比較好)...但在高速下反而相反..這是位什麼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阿撞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是4WD動力耗損較FR來的大嗎??我有看過一個Subaru 4WD跟其他牌比較的影片,Subaru真是了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ALKEN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不好意思,上面有一點定義好像不是很正確就是"4WD"指的是"具有越野能力"的四輪傳動車輛(例;Jeep Hummer)而像是GTR.EVO.大牛...搭配"四輪傳動"系統是為了提升超控感及穩定度的,我們稱之為"AWD"....聽說是這樣(祝大家新年快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阿撞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AWD = All Whell Drive4WD = Four Wheel DriveLook like they are the same..新年快樂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9, 2008 傳動結構應該就是以下(應該不會有少吧= =)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ex Civic,Mazda6......etc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ex Altezza(凌志IS系列) M3......etcRR(後置引擎後輪驅動) ex Boxter,Smart Roadster....etc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ex MR-2,NSX.....etcF4WD(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ex Impreza,SkylineGTR....etcM4WD(中置引擎四輪驅動) ex 996,大蠻牛(Muc......名字我不會拼)我只知道前輪驅動會有轉向不足(轉了方向盤卻跑直線),...過彎效率較差後輪驅動車會有轉向過度(車尾滑出去)......傳動時損失的的能量比前輪驅動多4WD我就不清楚了....引擎的位置也是.....ps.標題應該打「傳動結構」而不是「傳動系統」才對.....抱歉FF轉向不足其實很大的原因在於輪胎前輪驅動 前輪轉向 前輪煞車 前輪負擔了相當相當大的力量而後輪負擔的只是...煞車 而且還吃的很少...xd再加上大部分FF車輛重心普遍分配的比較沒那麼"完美"過彎超過輪胎抓地力 而向慣性方向衝出去是很常見...唔 不應該說常見 應該說 速度過高時容易發生但是只要速度不是太快 油門放掉就回來啦...而你文中後驅傳動能量損失較前輪驅動大應該是FR相較於FF 如果是FF與RR 差異應該不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arrera GT 10 發表於 February 15,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5, 2008 AWD是全時四驅吧...像EVO IMPREZA這種 一出廠就是四驅的(無法更動)4WD通常是指有些車子可以在2WD和4WD之間做切換的吧配重的話現在也有所謂的前中置引擎設計把引擎擺在前軸後方....這樣也蠻容易達到50比50的配重(像是新350Z)引擎前置.變速箱後置.....這不是好像是新R35 GTR的設計方式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8 R35 GT-R的確是這麼配置的...但他並不是第一個這麼玩的車子像是Chevrolet Corvette Z06也是這麼玩的讓我題外抱怨一下...為什麼SAE的東西都貴到這麼誇張啊....=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ingeringX 10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8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8 SAE是啥......話說我記得EVO10的電瓶和水箱也是後置的.....不過聽過有人把impreza的前驅軸拆掉...讓它變成FR的....這樣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8 簡單介紹一下S.A.E.這是"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簡稱(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Since 1905各位常使用的機油的規格就是這個協會所制定出來的現在它有雜誌、網路教學文件下載、書籍和一些研究活動東西好到爆,價格也是...(EX:如果想要買下它整套的網路教學系統,請掏出15萬台幣...)EVOX只有把電瓶放後面啦,沒有玩到水箱後置這麼Pro的把戲...如果想要玩後驅鯊,以現有的技術是沒問題的但是後遺症就是後輪的傳動系統可能會異常耗損因為鯊魚原本的設計就是4WD,所以後輪的傳動系統並沒有像純後驅車這麼的"粗勇"(例如傳動軸)傳動的強化是必要的可是原廠給你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要去更動它呢?套一句鯊迷的話"你沒事把它兩條腿打斷做啥?"但這只是我的看法...老話一句:玩車是沒有任何規矩的= v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arrera GT 10 發表於 February 17,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7, 2008 簡單介紹一下S.A.E.這是"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簡稱(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Since 1905各位常使用的機油的規格就是這個協會所制定出來的現在它有雜誌、網路教學文件下載、書籍和一些研究活動東西好到爆,價格也是...(EX:如果想要買下它整套的網路教學系統,請掏出15萬台幣...)EVOX只有把電瓶放後面啦,沒有玩到水箱後置這麼Pro的把戲...如果想要玩後驅鯊,以現有的技術是沒問題的但是後遺症就是後輪的傳動系統可能會異常耗損因為鯊魚原本的設計就是4WD,所以後輪的傳動系統並沒有像純後驅車這麼的"粗勇"(例如傳動軸)傳動的強化是必要的可是原廠給你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要去更動它呢?套一句鯊迷的話"你沒事把它兩條腿打斷做啥?"但這只是我的看法...老話一句:玩車是沒有任何規矩的= v =D1的熊久保信重車子就是拿GDB改後驅來玩不過目前台灣國內似乎很少人這麼做一方面也是因為目前國內這方面的技術還是不足沒辦法做到完整度.耐用度非常好的改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February 18,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8, 2008 我知道它的車是後驅鯊,另外一位田中選手他的車也是後驅GDB而熊久保他前陣子又換成後驅Evo.上場了台灣有人這麼玩,為數並不是很少國內技術不夠?如果你是說後驅套件自己研發的話或許是沒有日本那麼強但是本地的改裝技術也是不容小覷的以台灣玩GC8的程度,日本人看到也會嚇一跳台灣目前玩後驅鯊的方式是焊死中差和換裝日本後驅套件兩種方法為大宗這兩種以台灣店家的程度,我看不出來哪裡難的而耐用度的問題,四驅傳動系統原本的設計就是要將引擎動力由四輪均分的現在一下要把全部的動力塞給兩顆後輪不管怎麼弄耐用度都會變差的= =除非是要仿D1的工法,重新打造整輛車,這樣才能增強他的耐用度也就是說,如果要改後驅鯊,那這位車主想必已經做好了耐用度變差的準備如果要看實例,可以上TIFC(Taiwan Impreza Fans Club)那邊有專門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ingeringX 10 發表於 February 18, 2008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18, 2008 那我問一下....有沒有人在鯊魚的傳動軸上裝個離合器,讓它可以在4WD和FR之間切換(像克萊斯勒300C一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February 20,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0, 2008 那我問一下....有沒有人在鯊魚的傳動軸上裝個離合器,讓它可以在4WD和FR之間切換(像克萊斯勒300C一樣)手動調整分配比率嗎?通常日本這麼玩的就屬GT-R為大宗至於鯊魚我倒是沒聽過不過它的中差是"前後軸獨立分配動力式"的中差,理論上應該是可以這麼玩的要玩應該不是問題,只差在有無套件而已倒是300C不是FR的嗎...什麼時候出現4WD車型了= =""???(還是我的消息太久沒更新了...)既然有人介紹到SAE,可否一並展出DIN.JIS這很明顯是衝著我來的吧...那我就一次介紹了= ='DINDIN為德文"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e.V."的縮寫,英文則為"German Institute for Standardization",中文則是"德國工業標準規格"它的工作是制定各種工業用規格以提供生產商方便生產,範圍幾乎涵蓋所有的工業領域,最早成立於1917的柏林其中一個最早也最著名的個例子就是"國際紙張大小"的制定,號碼是DIN 476制定方式:("#"是數字)DIN #,這個是德國標準,主要是供國內使用E DIN #,這個是草稿標準DIN V #,這個是初步標準DIN EN #,這個是被歐洲使用的德國標準DIN ISO #,這個是被ISO使用的德國標準DIN ISO EN #,這個則是同時被ISO跟歐洲使用的德國標準JIS這是"日本工業規格"(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縮寫是由JISC(日本工業標準委員會)所制定跟規劃,最早好像是在二戰期間出現的規格範圍同樣也是涉及各工業技術領域抱歉這個我比較不清楚(因為我看不懂日文...囧)以上,我把我的壓箱寶全部搬出來了,如有不足煩請知道的人補齊= v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ingeringX 10 發表於 February 20, 2008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February 20, 2008 克萊斯勒300c是FR的但是可以切換成四輪傳動......我上次在報紙上看到的..長的像戰車.(售價179萬...殺人....聽說加拿大那邊賣90多萬XD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