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為什麼數位相機要用最大解析度拍照


Recommended Posts

出處:http://applepig.idv.tw/archives/547#comment-19601

緣起

基於種種原因,我承包了我們班的畢業紀念冊的製作工程,要準備八頁的29.5 x 28的照片稿。但是我手邊拿到的班上同學的照片,絕大多數都是640x480,而且是上傳到無名之後再抓回來的檔案。

寫在前面的結論

照相的時候,請儘量使用你手中相機的最高解析度,並以最高品品質儲存,以避免在十年之後要尋找回憶的時候,發現團體照裡的人臉都難以辨識...

雖然以最高解析度儲存時,記憶卡會消耗得很快,所以我建議請多買一張記憶卡。以2008/1現在的價錢而言,創見4G SDHC記憶卡已經低於$1000了,以目前常見的8M相機而言,至少可以拍1200張以上。對大部分人而言,一天很少會拍超過300張,所以4G至少可 以撐四天,比起一台近萬元的相機,記憶卡應該是很划算的投資吧。

第一部份 解析度(Resolution)是什麼

解析度,也就是常常聽到的640x480、1024x768之類的數字,是以像素(Pixel,或稱畫素)為單位計算出來的數值。一個像素就是一個光點,也就是我們儲存照片的時候所使用的最小單位。

請抬頭看著你現在的螢幕,如果是19" LCD螢幕的話,解析度一般而言是1280x1024,也就是將螢幕的寬分成1280份,高分成1024份,這樣子的每一個小格子就是一個像素。

回過頭來以照片來說,一台具有1.3百萬像素的相機,一般而言可以拍出來的照片解析度是1280x960,也就是比19"螢幕稍微小一點。而當我們把這張照片放在19"螢幕上面顯示的時候,由於螢幕解析度大於照片的解析度,所以螢幕會在上下各留一點點的黑邊才能顯示。

(題外話)由於現在的螢幕解析度大多不是4:3,所以如果將照片直接拉滿版顯示的話,在19"螢幕(1280x1024是5:4)上會被上下拉長,而在寬螢幕(16:9)則會被嚴重的拉胖,放女朋友照片的尤其要注意。

照片的解析度改變的是圖片的大小,而且是數位相機中最重要的選項。我主張,買了八百萬像素的相機,就該用八百萬像素來拍照。高解析度的好處很多,比較重要 的有這些:比較大的圖片在沖洗時品質會比較好(後述),要在螢幕上顯示時,越高的解析度呈現的品質也越好。除此之外,高解析度的圖片可以只擷取畫面的一部 份使用,而不會讓裁圖後的人臉根本無法辨識。

這是我今年八月去歐洲的時候,故意拍的照片:

1014857866_ec24d8f446.jpg

而這是照片中央的我,用裁圖功能切出來的:

p1110527_crop.jpg

好啦,我承認這樣子的確還是沒有辦法辨識我的臉,但是如果原始檔案只有640x480的話,這樣子的截圖大概我的頭只剩下50個像素而已。

第二部分 照片的儲存方式

一般而言,我們的檔案儲存的方式是將每一個像素的RGB(紅綠藍,光的三原色)的數位化數值分別儲存,目前大多數的檔案只各儲存三種顏色各256個色階(也就是2的八次方,剛好佔一個byte)。

如果數位相機的照片沒有經過壓縮的話,一台有五百萬像素的相機,每一張照片就會佔15MByte的空間。幸好我們所有的相機都配備有圖片壓縮功能(一般是JPEG格式),可以將圖片壓縮到原本的1/5或者是更小。

但是JPEG這種壓縮格式的演算法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就是壓縮後的檔案,解壓縮並沒有辦法回覆成原來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破壞性壓縮」。破壞性壓縮會導致原本圖片裡面,被JPEG演算法認為不重要的部分,在壓縮過後就永遠消失了。

一般的數位相機都會有儲存品質的選項,這個選項就是在調整JPEG壓縮的時候破壞掉的程度多寡。但是這個選項會很嚴重的影響到照片的品質。(感謝Even Wu兄提供的破壞性壓縮示範)

高品質壓縮低品質壓縮

high.jpglow.jpg

或許這樣子看還不太容易看得出分別,那我們就放大400%來看看細部效果。這樣子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看到JPEG壓縮的瑕疵吧?

high400pa.jpglow400pa.jpg

如同我最前面所說的,現在的記憶卡跟相機相比之下很便宜,所以請不要捨不得這一點錢而日後懊悔萬分。狠下心買張大一點的記憶卡,然後用最高像素、最高品質 儲存你的照片、你的回憶、你的青春吧!(對,我就是那個在懊悔為什麼我高中畢業典禮的照片都是640x480的人...)

第三部分 印刷品質

要把照片印出來的時候,有兩個很大的因素影響印刷品質,就是解析度跟色彩。在印刷的時候,一般而言是用300dpi(每英吋有幾個像素)的標準在列印。而色彩則是用跟電腦上儲存的RGB不同的CMYK,這部分比較複雜,而且要訓練過的敗眼才有辦法輕易分辨,我們就不談了。

簡單的說,要印出來的照片,解析度越高越好,畫質也是越高越好。

回到300dpi這個數字,指的是每一英吋裡面要放300個點。以一般4"x6"的相片而言,要達到300dpi的標準的話,解析度至少應該要有 1200x1800,也就是兩百萬像素左右。如果要印更大的照片的話,就需要更高的解析度,否則印出來就會有很明顯的顆粒感,活像自動打了馬賽克一樣。

用簡單一點的說明方式,當照片的解析度低於印刷的需求的時候,印刷的時候只好把同一個像素印很多次,也就是說原本可以印成

只給他低解析度的圖片的話就會變成

■■■■■■

■■■■■■

■■■■■■

■■■■■■

這樣子,每一個點都重複很多次而顯得活像馬賽克...

第四部分 照片的保存

目前的數位相機,以最高像素、最高品質儲存的話,一張照片的大小大概是3MByte~5MByte之間。換算成具體一點的單位,就是<s>三張磁碟片</s>

650M的CD-R光碟可以裝170張左右

隨身碟每1G可以裝250張左右

4.7G的DVD-R光碟可以裝1100張左右

40G的硬碟可以裝10000張左右

各種不同的保存方式各有其利弊,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保存法:

  • 1. 光碟:不管是是CD-R還是DVD-R,都是成本低,但是不安全的保存媒體。要記得,光碟片頂多只能保存五年,所以每隔一兩年就要重新製造新的備份光碟。
  • 2. 隨身碟、外接硬碟:成本高,安全性中等。一般而言硬碟是電腦裡最容易壞掉的設備,但是如果只是要備份的話,我建議可以買3.5"硬碟來外接,沒有通電的話硬碟是不太容易壞掉的。
  • 3. 網路相簿:成本不一定高或低,但是很花時間,安全性通常是比較高的。由於台灣的網路頻寬不大,所以上傳照片很慢,這個方法不適合拿來保存所有的照片,只能夠保存重要的照片。
    千萬要慎選相簿空間(我推薦flickr),不要找那種用破壞性壓縮縮圖不保留照片原始檔沒事會叫人更改密碼太久沒登入還會被砍帳號的網路相簿。
  • 4. 印出來:成本說高不高,是最保險的保存方式。事實上,十年前的照片現在拿出來看頂多只是泛黃,但是十年前的數位相機的照片,現在又有幾個人還保管得好好的?

可以的話,儘可能把照片備份在各種不同的媒體,如硬碟裡留一份、外接硬碟裡也留一份、燒一份光碟、再把有挑選過的照片印出來之後,順便傳到網路相簿上面 去。要更保險一點的話,可以把外接硬碟放在跟其他備份裝置不同的地方(如辦公室),這叫「異地備份」,樣子萬一房子發生火災或地震的話,照片也不會重此找 不回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嗯~~大推這篇!!

其實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像素的問題

之前我也是幫班上作畢冊的

大家傳的照片不是模糊就是太小

要他們再傳一張比較大的...沒想到只是原圖再放大的

整個畫面很讓我爆炸>"<

但是在這裡也是要呼籲要買數位相機的人

要注意相機的最大畫質是否為實際像素的呈現

我朋友就有買過畫值雖然是5M...

但是我怎麼看好像都是1M去放大的畫值= ="

嗯...在此補充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看有推!

我跟Joken大不同 我們班的畢冊照片有絕大多數是我提供的

不過我是沒有都用最大畫素下去拍(2MP到3MP 只有團體照我會用7MP)就是了

當初要徵照片時 我直接帥氣的把一張滿滿的光碟丟在美編的桌上然後揚長而去...XD

還有介紹照片保存方法的第三點實在有夠酸XDDDDD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哈~我會跟大家要照片是因為我平常沒有幫大家拍照的習慣>"<

會希望他們提供照片是因為有某些地方需要他們個人的照片

有機會就PO我製作的頁面好了@@" 哈哈

BTW...2M~3M 當生活照其實算夠用了@@

不像當初有人竟然給我400*300...

他還很理直氣壯的說...會太小嗎? 我放在電腦看覺得很大了耶(虧我們班還是資處科>"< 丟臉死了)

差點沒昏倒= ="

因為印刷廠的解析度好像是300dpi...

我還跟他說...你這張照片出來頂多只有三公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嗯!!獲益良多;-)

尤其是保存那部份,原來光碟5年就得更新:o

還有硬碟沒通電比較不容易壞←難怪我爸都把電關掉:p

我自己保存光碟的方式是用 1x 寫入三菱的 DVD

每三個月全部重燒一次,平時用塑膠盒保存在防潮箱中

硬碟則是兩顆都有放,而且一年開機 360 天以上

〈台灣濕度近 80%,3C 產品久放不運作很危險〉

以上,給大家參考一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自己保存光碟的方式是用 1x 寫入三菱的 DVD

每三個月全部重燒一次,平時用塑膠盒保存在防潮箱中

硬碟則是兩顆都有放,而且一年開機 360 天以上

〈台灣濕度近 80%,3C 產品久放不運作很危險〉

以上,給大家參考一下~

我去年就因為三個月沒有備份硬碟

掛掉...

所以從4~7月照片全毀 二十幾個活動

大概快一萬張 (超幹...真的那麼多毀掉 包括自己的畢業旅行)

= =""= =""= =""

不過話說

硬碟在不通電狀態下比較不容易壞...這在台灣可能不成立

濕度太高太高了

我房間全年冷氣都沒關過啊...(汗)

夏天開22~26度間 冬天開除濕...

在溫度較低的狀況下比較不容易壞這我還相信...

不然我現在房間三台都已經超過一年沒關了...怎麼辦xdxdxdxdxd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自己保存光碟的方式是用 1x 寫入三菱的 DVD

每三個月全部重燒一次,平時用塑膠盒保存在防潮箱中

硬碟則是兩顆都有放,而且一年開機 360 天以上

〈台灣濕度近 80%,3C 產品久放不運作很危險〉

以上,給大家參考一下~

勤!!!

哇80%0_o 原來3C產品還是要動一動好= ='

我去年就因為三個月沒有備份硬碟

掛掉...

所以從4~7月照片全毀 二十幾個活動

大概快一萬張 (超幹...真的那麼多毀掉 包括自己的畢業旅行)

= =""= =""= =""

不過話說

硬碟在不通電狀態下比較不容易壞...這在台灣可能不成立

濕度太高太高了

我房間全年冷氣都沒關過啊...(汗)

夏天開22~26度間 冬天開除濕...

在溫度較低的狀況下比較不容易壞這我還相信...

不然我現在房間三台都已經超過一年沒關了...怎麼辦xdxdxdxdxdxd

嗯 常常去運作一下好

您的作品... = =" 節哀= ="

冷氣沒關0_o? 那...電費應該...=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勤!!!

哇80%0_o 原來3C產品還是要動一動好= ='

而且是開防潮箱沒多久指針馬上跑上去

更別說北台灣常常下雨的天氣了

〈上次去基隆的時候我的相機包都會放個兩三包乾燥劑〉

每次拍完都捨不得縮圖...

所以每次越拍硬碟就越爆= =

問一下在攝影版的大家

一張400d的照片,縮到多少x多少 才是保存的最佳質呀?

還有JPEG品質要選90?91?100?

最佳品質=完全不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而且是開防潮箱沒多久指針馬上跑上去

更別說北台灣常常下雨的天氣了

〈上次去基隆的時候我的相機包都會放個兩三包乾燥劑〉

最佳品質=完全不縮~

我的相片跟我一樣啊

都不會縮的 (誤很大)

我愛RAW...

所以我現在僅存的照片只剩...

103G

49385個檔案 530個資料夾...xDDDDDD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而且是開防潮箱沒多久指針馬上跑上去

更別說北台灣常常下雨的天氣了

〈上次去基隆的時候我的相機包都會放個兩三包乾燥劑〉

最佳品質=完全不縮~

那住在宜蘭的 不是要多放幾包乾燥劑囉???: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問個問題...

我發現我的影像處理軟體有調整dpi的功能, 難道他真的可以把dpi72的相片轉換成dpi300嗎?

我有點懷疑怎麼會無中生有, 畫質越調越高, 雖然檔案突然變大很多, 可是還是有點疑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問個問題...

我發現我的影像處理軟體有調整dpi的功能, 難道他真的可以把dpi72的相片轉換成dpi300嗎?

我有點懷疑怎麼會無中生有, 畫質越調越高, 雖然檔案突然變大很多, 可是還是有點疑惑...

在影像處裡軟體裡面通常都會有調整dpi的功能

因為螢幕顯示的畫質是dpi72

輸出畫質通常會比螢幕的畫質要高...所以dpi會介於200~350之間

若將dpi調成300...就能夠預覽圖案在輸出時的大小

但並不能夠將圖案放大@@

若要圖案放大就直接使用調整大小就可以了

至於畫質的問題...縮放比例差距越大...圖片品質會失真 ((ex:100%→500%

這種技術好像是叫作數位補點吧...就是在原來圖片中的兩個像素之間再加入顏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只要追求必要畫素就好了吧

到底有沒有需要市面上所強打的1000萬畫素

我覺得似乎不是那麼的有必要

640x480適合網路使用

而照片排版必須要使用一百萬的圖像或以上

兩百萬以上會被電腦自動消除過多的像素

效基好我覺得並非要求像素,而是本身畫面的飽和品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問個問題...

我發現我的影像處理軟體有調整dpi的功能, 難道他真的可以把dpi72的相片轉換成dpi300嗎?

我有點懷疑怎麼會無中生有, 畫質越調越高, 雖然檔案突然變大很多, 可是還是有點疑惑...

因為 dpi 根本上只是說,這麼多像素要對應到這麼多英吋

像素的總數還是沒有變的呀

這只是讓你知道準確地印出來的話圖片會多大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只要追求必要畫素就好了吧

到底有沒有需要市面上所強打的1000萬畫素

我覺得似乎不是那麼的有必要

640x480適合網路使用

而照片排版必須要使用一百萬的圖像或以上

兩百萬以上會被電腦自動消除過多的像素

效基好我覺得並非要求像素,而是本身畫面的飽和品質

喔不。

排版用一百萬畫素會死。

兩百萬畫素以上自動消除是誰說的,我一定不要用那個軟體。

誰知道 dpi 多少,誰又可以說會消除什麼。

應該要求的是在一張照片裡面,塞得下盡量多的動態範圍,

也就是極亮與極暗都能夠分辨得出來。縱使,這樣會使得照片看起來灰灰的也沒關係,

因為這才能給後製軟體與藝術創作者最大的調整空間去強調應該強調的部份。

飽和也不是很重要的,重點應該是色彩重現的準確度,與解像力。

在解像力跟其他因素夠了之後再來玩調性是我認為比較妥當的

當然如果直接出圖上網就不管了。不然,在維持高動態範圍與好的解像力前提下,像素數目真的多多益善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問問優~

我發現相機標明830萬畫素

但是拍起來畫素好像沒到這麼高...''有限畫素''的關係拔~

畫素就是拍起來相片的長x寬〈總共多少個點的意思〉

不過有些相機會透過軟體運算補差點之類的技術讓畫素看起來有那麼多

當然還有可能是 DC 的 CCD/CMOS 不夠大片或設計上讓 CCD/CMOS 隨時在過電

造成溫度較高而產生雜訊影響畫質,會讓你覺得畫面不乾淨、雜訊重、沒 DSLR 漂亮...等等

但現在各方面技術已經頗成熟,正常環境下普通的 DC 也可以拍出不輸 DSLR 的效果~

〈如果還是會擔心...請找一個好天氣把 ISO 調到最低,拍張原圖上來給大家鑒定鑒定這樣〉

另外...廠商要跟所有學生解釋 DPI 實在有點困難...

常常用「相片至少 500KB」、「要原圖」之類的話來發公告

至於情急之下會不會說出「被電腦自動消除」這種鬼話我想也是有可能的

〈因為我也會嘴炮...同學甲:「我的相機怎麼怪怪的...」版主甲:「人品問題。」〉

這篇的目的是希望各位可以有個正確的觀念,不然公告拔到獅子的鬃毛可以換 D3 好了XD

如果還有問題歡迎繼續提出討論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畫素就是拍起來相片的長x寬〈總共多少個點的意思〉

不過有些相機會透過軟體運算補差點之類的技術讓畫素看起來有那麼多

當然還有可能是 DC 的 CCD/CMOS 不夠大片或設計上讓 CCD/CMOS 隨時在過電

造成溫度較高而產生雜訊影響畫質,會讓你覺得畫面不乾淨、雜訊重、沒 DSLR 漂亮...等等

但現在各方面技術已經頗成熟,正常環境下普通的 DC 也可以拍出不輸 DSLR 的效果~

〈如果還是會擔心...請找一個好天氣把 ISO 調到最低,拍張原圖上來給大家鑒定鑒定這樣〉

另外...廠商要跟所有學生解釋 DPI 實在有點困難...

常常用「相片至少 500KB」、「要原圖」之類的話來發公告

至於情急之下會不會說出「被電腦自動消除」這種鬼話我想也是有可能的

〈因為我也會嘴炮...同學甲:「我的相機怎麼怪怪的...」版主甲:「人品問題。」〉

這篇的目的是希望各位可以有個正確的觀念,不然公告拔到獅子的鬃毛可以換 D3 好了XD

如果還有問題歡迎繼續提出討論摟~

哭哭 版主快公告 我去拔....(認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