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專區】人文版新官上任沒有三把火閒聊區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217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國學概要。

是考藝能科的時候一起烤 在內高我不知道自然組要不要考

大概就是經學史學還有應用文(書信)之類的

比方說十三經是什麼 他們大致在幹嘛 什麼時代被編進經部的...

不要給我嘛=_=

我買不起講義,沒錢補習,我爹娘又懶的辦減免(菸)

跟b福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點想反擊說歷史的史料證據可信度比心理學的觀察對象薄弱多了,還活著的人事物可以不斷檢證,已經過往的資料往往不會有完全正確這種事,而隨著時間愈拖愈長那能夠檢證的就愈少。講到這裡不禁想起白鹿之前的DNmode和歷史那篇文章。

這樣很容易打翻我的研究=w=

歷史的記錄從業面上尋找記錄外還有找人做口述歷史,

但其實不一定隨者年代可信度就薄弱多了,有些史書會牢固記載著事件的發生,

很多事件的發生當代者會隨著記錄而寫出。僅管後人有時很難去檢證當時的狀態。

張學良他有4部回億錄,都是口述但是後2部的內容可性度根本不高,

口述歷史也要考慮受訪者那時的態度跟狀態。

就拿漢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進攻羅馬這事,目前漢尼拔是走阿爾卑斯山那一條山道還在爭論,漢尼拔這個行動本身的行質就是屬於奇襲的隱密軍事行動,羅馬人在戰後的記錄也不確定漢尼拔是走那條路到達義大利北部,或許有人會反駁漢尼拔沒有越過阿爾卑斯山,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漢尼拔在橫越的行動中損失大量的軍隊跟基乎所有的戰象,在那時漢尼拔還沒有跟羅馬人交戰的記錄不可能憑空損失那麼巨大。

且按照迦太基人在橫越的記錄,漢尼拔在途中瞎了一隻眼,很多的資料證實漢尼拔確實有這項損失巨大的行動,但剩下唯一的論點是漢尼拔是走那條山道?

我想可能連迦太基人自己可能也搞不清楚,因為那時候沒有衛星導航等東西,只能靠著那個地區的高盧嚮導一個地方接著一個地方的移動,很多地方我想迦太基人也不知道,所以這項記錄是走那條路就一直沒有定論。

我覺得把歷史跟心理學比可性度這話還有待商確。

的確歷史過往的事務確實有些難以驗證他的正確性,但是可以參考他的年代的同期事件來比對,歷史的一個特點就是去找出發掘他的真相。太過於老舊的歷史記錄常常陷於破舊跟缺損的狀態,這時候就必須要靠著推理跟其他史料去發掘他的真相和可能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http://blog.roodo.com/samuel1266/archives/3282913.html#comment-15418925

這個blog還滿有意思的,可以參考看看。

從另一個角度看汪偽政權。

從淪陷區看當時百姓的生活,僅管汪精衛是漢奸,但是汪偽政權確實也盡力保護百姓免於日軍屠殺,

(老汪投日我想有一部份的原因是看到日軍對百姓的所為嚇住了,他之前可是主戰派。)

日本偽造了不少親民的宣傳照片,也以誇張的謊言敘述中國百姓的支持度,

圖中的某些照片是汪偽政權的親民照,我從一些老人得知汪偽政權確實也盡力改善他們的生活。

包括經濟,在老汪之前日本軍票把淪陷區經濟搞的亂七八糟,老汪來後確實有改善。

我覺得每次閒聊200就丟有點「浪費」,可以考慮把上限調高一些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很多人都會相信心理測驗跟測驗大腦年齡這種東西,

但基本上這些測驗的準確性都不能呈現出一個人真正的能力,

有些測驗雖然反應出一些人的特點但也沒辦法掌握到一人真正的模式,

人的心理掌握我不認為能更用選擇題就能測出。

且心理測驗的結果也大都是以普通人的模式來作為答案的基準,

這種基準是以大眾為考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準確性。

一個人的能力、思考不可能只靠心理測驗就能準確憑估出,

單憑幾題心理的想法題目我很難相信一個人的性向能夠那麼簡單被評估出,

從某個角度來看心理測驗也只是斷言的遊戲,沒有什麼參考的價值。

ha~ha~

心理測驗應該大家都說的對,

不過心理測驗只是個工具,一般大眾心理測驗是給大眾自己評估,

且是以群體的角度來看,難免會有不準確的時候。

但是真正的諮商師在評估時才會運用到,並非所有諮商都得用心理測驗,

且心理測驗最佳的優點是可分析、有證據,所以他的參考價值遠超乎我們所想的。

實例:

實習時我幫案主測驗,我第一步驟並非是直接發給他像問卷的東西,

而是我得要先瞭解他的背景資料及動機,

請他填寫"xx測驗"(例如某氏人格測驗),過程中為求信度必須是密閉空間,

且與他會談,檢測填寫過程中是否胡亂寫,

再來是與他建立關係,並與他晤談發掘他的問題點,

以上這些都只是為了案主做最好的服務策略。

當然這些在對象、治療者運用的治療技術及學派都有相關,且都有所限制,

所以目前的趨示為折衷(也就是綜榮學派)。

ps:心理測驗有分人格、成就、智能......。

笑話一則:有一天朋友突然問我一個怪問題,

朋友:你不是讀過心理學,嘿嘿,那知道我現在心理想什麼?

我:.............。

-------------------------------------------------------------------------------------

我:我現在心理很難過...

朋友2:你不是學過諮商嗎?怎麼會難過?

--------------------------------------------------------------------------------------

朋友3:我覺得讀社工系的都很有愛心吶,但是社工到底在做什麼?

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辛苦了(拍肩)

比起社工,他們更不知道社會學在幹嘛,每次說是社會系,他們都會說「哦!社工齁!」

噗...

看來你也應該要加一則笑話.....

也許你除了澄清以外,可以發揚社會學系,讓人更人了解「社工系與社會學系是不一樣的」!!(H)

轉貼分享:

記得大四那一年,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樣進入大公司、領高月薪;

如何在短期內還清家中債務、出人頭地等。

很幸運的,我後來進入了國內某知名集團工作,擔任外籍主管的翻譯兼特助。

由於職務的關係,我得以參加很多高階主管聚集的決策性會議,

讓我這個念應用外語出身的社會新鮮人,

得以比其他同輩更快學到很多關於零售採購、談判技巧、利潤分配、業績追蹤、行銷企劃 等專業知識。

那時候,我以為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工作量增多,我變得早出晚歸,

常常大清早還就進入地下道內搭捷運,步出公司時已是晚上,一整天都沒看到陽光。

因為加班,我常挨餓到晚上九點多,

滿腦子想的都是毛利與業績,邊吃泡麵邊打隔天要用的報告。

我忘了要打電話回家關心家人,錯過了和朋友們的聚餐,

割捨了我最愛的籃球和閱讀,忽略了四季的更迭,

更嚴重的是,我漸漸忘了曾有的夢想,也越來越不認識鏡子裡面的那一個人是誰。

於是我毅然決然遞出辭呈,並在一週內訂好機票和簽證,一個人獨自飛往印度,

展開了我人生目前以來最有意義的旅程。

在這趟旅程中,我沒有事先訂任何飯店或做任何行程規劃,

甚至,我連旅遊導覽都沒帶就出門了。

我體驗了「流浪」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我透過與當地人民的接觸,了解了生命真正的意義。

在窮苦的印度,連喝一杯乾淨的水都是祝福,我不再汲汲營營,

每天清晨,我划著一艘小船,在恆河上慢慢的渡著,

當時間空間都被抽離後,人就會很自然地回想自己的過去,遙想自己的未來。

當我開始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薪水、位階、財產等等這些物化的東西後,

我整人豁然開朗,開始想要多接觸當地人民的生活。

於是我在恆河畔召集那些向觀光客兜售香菸、蠟燭與紀念品的小孩,

他們年紀都很小,有的才三四歲就出來做生意。

每天黃昏我們相約在一個階梯式廣場,由我免費教他們英文,在夕照下,

我們圍成一個圈圈,然後我們在夕陽餘暉中各自漫步回家。

有時唱歌,有時這些印度小孩會拉著我的手寫印度文給我看,

離開印度的前夕,我買了包餅乾,目的是要分給我的「學生」們。

只見他們自然形成一列,一個個乖巧的排隊等著領餅乾,我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就在這時候,我發現我的餅乾發光了,卻還剩下最後一個小女孩沒有領到。

我想起身再去買一包,卻看到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

心急的我想辦法用簡單的英文告訴她我沒有忘記她,

但因為語言上的障礙使得她難過的放聲大哭。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走了過來,

將他手中的餅乾剝一半遞給了小女孩,接著其他小朋友跟著重複同樣的動作,

一眨眼,原本淚汪汪的小女孩手中已有三四片餅乾,一群小朋友碰碰跳跳的笑著跑開了。

親眼目擊這一幕的我不禁紅了眼框。

原來,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原來,分享是那麼樣的快樂。

而且最令我動容的,是這位小男孩發自內心的舉動,

並沒有來自任何人的指令或後天的教導,全是他發自內心的行為舉止。

那一晚在恆河畔,我想了很多,

為何物質生活享受遠超過印度人的我們,

在精神層面上卻不一定能像他們一樣快樂?

人民所得提高後,是否生活就能夠變得更幸福?

沸沸騰騰的教改,究竟改了些什麼?又教會了我們的孩子些什麼?

現代的小孩子不需要排隊領餅乾,究竟是禍是福?

他們如果不知道挨餓為何物,將來樣怎麼懂得惜福感恩?

如果我們的教育、社會的價值觀乃至評斷人的標準,

都不斷的強調名次、位階與年收入,扣掉有幸能夠符合這些標準的人,

剩下的芸芸眾生如何平衡人生本來就會有的不完美?

如何接受餅乾發到你時剛好沒了?

有幸拿到餅乾的人如何回過頭來幫助沒拿到餅乾的人?

回國後,我一直記得這一幕,並與週遭親朋好友分享這個難得的經驗。

希望這半餅乾能夠激發更多人的愛心與善心,

讓這樣的善行一直傳下去,

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溫馨;

也藉由這半塊餅乾,激發更多人去思考更多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

包括教育、社會價值觀、團體與個人的平衡、貧富差距等。

身處人們越來越趨向於私己的時代洪流,

我想我們所需要的,應是跨越種族紛爭、黨派色彩與階級差別的一種互助精神。

或許,目前台灣社會最欠缺的,是這半塊餅乾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不會標準200丟掉啦

話說

學長

對汪,我只能說

不能犧牲小局,就要犧牲大局

(攤)沒辦法

話說蘇格拉底講過一句話=w=

家有惡妻 只好當哲學家

辛苦了(拍肩)

比起社工,他們更不知道社會學在幹嘛,每次說是社會系,他們都會說「哦!社工齁!」

社會學系第一個讓我想到的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辛苦了(拍肩)

比起社工,他們更不知道社會學在幹嘛,每次說是社會系,他們都會說「哦!社工齁!」

兩個都不知道在幹嘛的人也不少吧(笑)

我系上就有個笑話,一位大三的學長當初是二類組,

填指考志願分發時粗心大意,看到社工系(明明簡章上寫著社會工作)

他卻誤以為是社會工程 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安事變後,老蔣聲望高漲至顛峰,對日抗戰已經無可避免。

1937年7月7日,廬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進攻北平,日本軍部決定全力侵略中國,開啟了八年抗戰的序幕。歐洲的天空也已經被法西斯攏罩了,整個世界的局勢已經明朗化了。

老蔣和顧問團在軍事會議討論後希望能夠在日軍還能未在上海準備完備之時先行驅逐上海的日軍,以站穩國軍在上海地區的腳步,故對於上海地區開始大量增兵,沿滬寧鐵路調動軍隊,意圖佔以先機。

日軍也開始在上海日本租見地區修築防禦工事,並要求國內大本營增援上海的日軍。

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國軍在淞滬會戰英勇奮戰,犧牲傷亡異常的慘重。

慘重到一個師進入戰場打到剩下還不到一個團,血肉去阻擋日軍的攻擊,很多的回億錄對於淞滬會戰的描述都是國軍犧牲重大去抵抗日軍,國軍在上海地區其實是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

上海地區國軍並沒有像日軍擁有強大的空軍海軍實力,黃埔江上的日軍艦隊可以對上海的日軍進行海空增援,而國軍卻沒有足夠的掩護只是陷於火網,日軍在獅子林、川沙口登陸意圖挾殺國軍。

整個戰況是國軍把精銳的師團送進沒有任何掩護的地區,但國軍還是憑著毅力跟日軍在上海抵抗了三個多月,英勇的犧牲也包含著不光彩的戰略跟失敗。

老蔣本來祈望能以這次作戰使得國際伸出調停的援助,但事與違背,這場戰爭雖然像國際社會表現出中國抵抗日本的決心但是國際並沒有伸出老蔣預期的援手去調停戰爭,淞滬會戰也消耗了大量的國軍,機乎一敗塗地。國軍最後撤出上海,撤出是很好聽的名詞,其實前線的國軍是處於潰敗的狀況。

各軍團緊急撤退,撤退到我們花了大量的國防經費模仿法國馬其諾防線建造的蘇嘉國防線陣地,因為沒有鑰匙,不得不放棄這些堅固的防線。

淞滬會戰也使中央政府元氣大傷,難以壓制盤踞在中國各地的大小軍閥,長江中下游省份的喪失使得國家財政更加的困難,已經達到山窮水盡不得不和軍閥爭奪稅賦資源造成抗戰中的內戰,賣鴉片這種見不得人的方式也是稅收的來源之一(中共也幹過,基本上中共沒有任何的理由站立點去批評老蔣,因為中共是一分抗日,九分抗蔣),淞滬會戰後大量的散兵,也沒辦法能力去收編這種狀況,這些士兵往往騷擾百姓或變成強盜變成後方百姓的困擾,整個國民政府情況非常的危險。

淞滬會戰整個行動都是由老蔣親自策劃和指揮,但問題就在於老蔣毫無軍事概念的指揮造成這場重大的損傷,整場軍事行動都是以憑血氣之勇去蠻幹,毫無戰略概念。

僅管現在的歷史課本是怎樣的吹老蔣的戰略英明,但其實一點都不正確。

12月日軍進攻南京‧唐生智在得到老蔣的準許後逃離南京,使得南京守軍軍心動搖,各自為戰,自相殘殺。日軍攻下南京後展開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以圖震懾中國的抗日行動迫使在重慶的老蔣投降,但此舉只是更加激怒反日的浪潮。

《李宗仁回億錄》提到當時他建議把南京設為不設防城市由國際托管以避戰禍,但老蔣不肯。

假如交由國際托管或許就不會發生如此恐怖的屠城,當然我也不知道會否如此。

1938年台兒莊大捷,我們國軍成功的合圍並殲滅日軍磯谷師團,震驚日本軍部。多虧了李宗仁的指揮跟國軍的奮戰才能達成如此的成就。其中一個參與徐州會戰的將領叫湯恩伯,他在1942年兼任第一戰區副司令時40萬軍隊駐河南等地,他的名聲惡名昭彰到跟「三大天災」並稱湯部。

「水、旱、蝗、湯恩伯,河南四荒」堂堂國軍的行為跟強盜一樣,不過老蔣的南京政府本來就是大軍閥。其手下行為跟一般軍閥也好不到那裡去。

湯的軍隊在河南的軍紀猶如日軍一樣燒殺擄掠強姦無所不為。

李宗仁回億錄記錄湯部的行為

「湯軍藉口防諜,凡所駐紮的村落,所有成年男子一概迫令離村往別處寄宿。村中細軟、糧食、牲口也不許外運。壯年人既去,則婦女、財產便一任駐軍支配了。以故湯軍過處,民怨沸騰。後來河南人民有句反湯的口號說:『寧願敵軍來燒殺,不願湯軍來駐紮』」。

1944年日軍發動豫湘桂會戰(日本稱『一號作戰』),日軍全面進攻河南時,河南百姓趁勢揭竿而起,拿起鋤頭、大刀、梭標等各種用具集團成群地向國軍發起攻擊,湯恩伯警衛旅還被繳槍,湯他化妝成伙夫逃跑,國民政府事後文告稱:「自此,散落於民間槍支不下十萬。」

國軍竟然淪落到失去民心到這種程度,我們能說什麼?只能怪那些當官的混蛋。

除了國軍軍紀敗壞,還有一項花園口決堤事件。

抗戰初期整個局勢嚴重失利,國民黨陳果夫提出在建議主張在河南附近決黃河北堤以延遲日軍的行動,1938年5月徐州淪陷,日軍延朧海鐵路前進,老蔣看情勢不妙,便下令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淺核辦這計畫,在7月時挖開花園口黃河南岸實行決堤。

黃河改道南流入賈魯河和穎河然後流至淮河入海,整個行動達成延持日軍的目的,但是這個計畫也藏送了多少個家庭。

花園口決堤影響豫、皖、蘇的百姓帶來重大的災害,水淹沒了1200餘萬畝土地,造成黃泛區,

據統計,有1200萬人受災,390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死亡,這些百姓都是無孤的。

他們要怪日本侵略者造成他們陷入這種悲劇還是要怪老蔣政府不顧他們的死活做這項決定?

我記得時代雜誌有一期是做這花園口決堤的報導,有一張照片是老蔣在看他寫的『中國之未來』,一張是決堤災民的照片,成強烈的對比,但好像在台灣的時代是看不到這張照片。

這場黃河決堤完成是人為的,古人以能治河者平天下,沒想到老蔣是相反....。

李敖回億一位他朋友父親是曾經在日軍軍中經歷花園口決堤的台藉日本兵,李敖問,日本人那時有預估老蔣會炸堤嘛?他朋友父親說日本人早就預料到了,但日本人認為老蔣應該不會去為了決堤而犧牲自己的百姓吧,但小日本估錯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花園口決堤的真相也逐漸為人所了解,但是這些對那些死去的百姓值得嘛?

黃河災後面臨的是飢荒,餓死了不少人,家家戶戶可能要賣身或是賣掉自己兒女才能生活,各地大城市的人來『廉價收購』女孩了!他們要帶那些女孩去那裡?這些從大城市來的人是開妓院的,你說那些可憐女孩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什麼?災區的難民未來是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