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eringX 10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http://tw.youtube.com/watch?v=SufwgqIk83Ehttp://tw.youtube.com/watch?v=Lbxm9IjuNqU&eurl=http://minkara.carview.co.jp/userid/207103/blog/5283441/竟然開了就拿來甩.....扭力很猛不說,他是怎麼把FWD弄成RWD的啊..........?話說我家也有一台MARCH.....看了害我以後也想這樣搞XDD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看到標題我就想了一下果然是FCC改出來的XD一兩年前就有看過報導了不過年代久遠我也忘的差不多了扭力的問題好像是換引擎吧?換成SR20DET的,問題是引擎室的空間足夠與否在來是後差速器要找可以流用的最難的是傳動軸的問題經過修改之後就變成RWD的饅頭了=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看到標題我就想了一下果然是FCC改出來的XD一兩年前就有看過報導了不過年代久遠我也忘的差不多了扭力的問題好像是換引擎吧?換成SR20DET的,問題是引擎室的空間足夠與否在來是後差速器要找可以流用的最難的是傳動軸的問題經過修改之後就變成RWD的饅頭了= =影片右邊敘述寫SR18DET耶- -March軸距短 整個跑山路就是天生優勢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7 喔真的嗎...囧?那就是我記錯了(抱歉抱歉...)而且那份報導太久遠也不知道扔到哪去了反正那時候看到就很震驚"為何引擎是放直的?!?"可是扭力這麼大再加上軸距短對操控不見得有好幫助再加上又是RWD的車尾會非常神經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7 喔真的嗎...囧?那就是我記錯了(抱歉抱歉...)而且那份報導太久遠也不知道扔到哪去了反正那時候看到就很震驚"為何引擎是放直的?!?"可是扭力這麼大再加上軸距短對操控不見得有好幫助再加上又是RWD的車尾會非常神經質引擎放直的對配重有正面幫助啊...幫他後輪塞兩顆265的胎應該會穩定很多 xd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MARCH啊......影片我沒看,但拿這種底盤、版金都很爛的車來甩尾、跑山路是極度不建議,只能說: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樓上應該沒有開車經驗吧(或少?)...開大車跑跟開小車跑感覺完全不同啊上次開馬六上北宜 從國史館開始一路都是110~150之間也是被EK9跟MCS放假的啊 都衝到四條Pzero在叫 儀表板上TCS燈在閃還是只能勉強看到那兩台的車屁股軸距短殺灣真的會很順暢啊而且日本車跟歐洲車真的差很多...(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引擎放直的對配重有正面幫助啊...幫他後輪塞兩顆265的胎應該會穩定很多 xdxd你誤會我的驚訝了啦我震驚是因為直列引擎的擺放因為這就表示後軸一定有動力輸出(超怪的饅頭...)(其實還有一種也讓我很驚訝...早些年時義大利人有輛前驅車的引擎是V8...橫置的= =)265?乾脆直接換成330的去跑專業零四加速好了XD日本車只是剛性跟底盤設定還跟不太上歐洲車而已可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加強的再說這顆怪異的饅頭過彎的時候後軸肯定飄到不行=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你誤會我的驚訝了啦我震驚是因為直列引擎的擺放因為這就表示後軸一定有動力輸出(超怪的饅頭...)(其實還有一種也讓我很驚訝...早些年時義大利人有輛前驅車的引擎是V8...橫置的= =)265?乾脆直接換成330的去跑專業零四加速好了XD日本車只是剛性跟底盤設定還跟不太上歐洲車而已可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加強的再說這顆怪異的饅頭過彎的時候後軸肯定飄到不行= ='可能每個彎都要反胎吧...:p他的動力輸出裝330應該會重拖...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ingeringX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看它這樣子應該只能開直路XD.......我想應該把它改成4WD比較合適XDD聽說4WD好像比較沒有FWD轉向不足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樓上應該沒有開車經驗吧(或少?)...開大車跑跟開小車跑感覺完全不同啊上次開馬六上北宜 從國史館開始一路都是110~150之間也是被EK9跟MCS放假的啊 都衝到四條Pzero在叫 儀表板上TCS燈在閃還是只能勉強看到那兩台的車屁股軸距短殺灣真的會很順暢啊而且日本車跟歐洲車真的差很多...(倒)什麼啊?我是說MARCH的底盤跟版金先天上的缺陷耶,你沒看過激烈運動後變形的MARCH吧?曾經看過雷射定位誤差超過十公分的......超誇張......想保住小命只有一直花錢......整理車......不然就準備當天使......又,很少開車?拿到駕照後每年跑差不多三萬應該不算少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什麼啊?我是說MARCH的底盤跟版金先天上的缺陷耶,你沒看過激烈運動後變形的MARCH吧?曾經看過雷射定位誤差超過十公分的......超誇張......想保住小命只有一直花錢......整理車......不然就準備當天使......又,很少開車?拿到駕照後每年跑差不多三萬應該不算少吧?哈 不過March全車點焊補強的話 那個軸距殺灣真的很可怕啊我沒惡意啦...xDDD話說...我還沒拿到一年也差不多三萬 = =""= =""= =""=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喔喔!是指強化過的啊!那推重比怎麼辦?爆改啊....很可怕啊...: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速哥 10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0, 2007 一直以為第一台藍色是RR後來才發現影片的標題就有"FR" March了......我想這種改裝宣示技術的意義大於實用價值吧車輕馬力大 油門隨便點一下可能就甩出去了 Orz還有第二個影片那台我覺得是來亂的...很明顯是FF的想要來反串繞圈圈= =1分10秒那邊第二次的反串失敗讓我想到我國中時拿腳踏車來玩甩尾的場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07 樓上應該沒有開車經驗吧(或少?)...開大車跑跟開小車跑感覺完全不同啊上次開馬六上北宜 從國史館開始一路都是110~150之間也是被EK9跟MCS放假的啊 都衝到四條Pzero在叫 儀表板上TCS燈在閃還是只能勉強看到那兩台的車屁股軸距短殺灣真的會很順暢啊而且日本車跟歐洲車真的差很多...(倒)想問一下:大大的馬六有改手牌變速箱、懸吊、輪胎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07 想問一下:大大的馬六有改手牌變速箱、懸吊、輪胎嗎?別人的車...= =""= =""2.3打低增壓 懸吊我不知道改什麼鬼 降蠻多的...輪胎就四條Pzero 235/17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Kada 興 10 發表於 December 2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25, 2007 我怎覺得影片中的車缺一味我曾看過日本的電視冠軍拿march 1500CC來比甩尾停車.........也常常看到march改的比影片中花大包(幾乎貼地)+全車米色+誇張的尾翼裝渦輪 重面前呼嘯而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pikex1 10 發表於 January 2,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2, 2008 整車的協調很重要 (淺見)小饅頭大power每個彎都要大幅修正只有出彎時才有優勢再者懸吊設計也會影響過彎極限,軟趴趴的車體板金去插籠子比較有用吧!加大胎也不是辦法,輪胎行了懸吊不行暴力卻容易控制才是好的簡單的例子就是M3同樣重量馬力改出來的不一定跑的贏原廠M3更別說改出來的乘坐品質完全不及原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整車的協調很重要 (淺見)小饅頭大power每個彎都要大幅修正只有出彎時才有優勢再者懸吊設計也會影響過彎極限,軟趴趴的車體板金去插籠子比較有用吧!加大胎也不是辦法,輪胎行了懸吊不行暴力卻容易控制才是好的簡單的例子就是M3同樣重量馬力改出來的不一定跑的贏原廠M3更別說改出來的乘坐品質完全不及原廠嗯...跑直線就不一定啦....:P:P:P:P: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暴力而容易控制這話有些矛盾呢~線性才是容易控制的最佳選擇囉懸吊系統的調校Knowhow是很重要的高階的賽車級避震器(光是避震器而已喔)就有4-Way的懸吊阻尼可以調整我看我要學習的還很多啊(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鳥弟 10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暴力而容易控制這話有些矛盾呢~線性才是容易控制的最佳選擇囉懸吊系統的調校Knowhow是很重要的高階的賽車級避震器(光是避震器而已喔)就有4-Way的懸吊阻尼可以調整我看我要學習的還很多啊(茶)科科 我單車上的有 6-Way... (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kylineGTR34 10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6, 2008 真是的....那個不一樣啦....囧不過你的單車聽起來應該是好料不少囉XD賽車級的有Fast Bump、Fast Rebound、SlowBump、Slow Reboun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