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eLBJ 10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本校在日治時稱作「台北州立第二中學」,那為啥不像台中一樣繼續沿用校名台中二中,而要改名為成功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徹 10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那又為什麼大家普遍會認為建國中學是北區的第一志願?是因為它的原名是"台北州立第一中學"嗎?^o)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翰" 10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成績吧~"~ 成績.....以現況是建國中學為第一志願因為分數比我們高但我想問的是在最一開始原本建國成功不是同一間學校嗎?(今天歷史課講到的XD)之後又分開來變成一間叫 建國 .一間叫 成功 那為什麼建中就變成第一志願然後我們變第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徹 10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以現況是建國中學為第一志願因為分數比我們高但我想問的是在最一開始原本建國成功不是同一間學校嗎?(今天歷史課講到的XD)之後又分開來變成一間叫 建國 .一間叫 成功 那為什麼建中就變成第一志願然後我們變第二?如果唸做「成功建國」的話成功應該就是第一志願了不過與其爭誰是第一志願不如試著讓整體的實力進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andro 10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好像是北一中日本人唸的,北二中台灣人唸的?對..台灣人那時候最厲害只能唸到二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darthjack 10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不是紀念鄭成功嗎校門旁邊的小道不是還有個鄭成功紀念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oomo 10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紀念鄭成功只是另一方面的主要原因就像上面講到的紀念「建國成功」之意一樣台中一中是全台灣唯一一所台灣人自己創設的「一中」其他的都是日本人的,也只有日本人能讀為什麼會是第一志願、第幾志願其實不重要啦!我個人覺得跟學校歷史有關畢竟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念歷史悠久的學校但其實也有一中二中交換身分的例子,就是南一中和南二中啦!南二中在日據時代是南一中,當時的二中現在則變成一中了很有趣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馬克杯老人 10 發表於 December 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December 8, 2007 我想這發問者是想說如果叫台北二中的話現在成功會是第二志願吧!不過說句實話所謂北一中北二中和北三中在日據時代之所以有一二三之分是因為創立的順序,當然在北區只有北二中是被允許給台灣人唸的,因此日據時代的人要唸中學(含初高中部)是很困難的,光復之後改名是因為當時認為在日據時代因臺灣人受到壓迫所以希望把二中更名為一中,但問題是當時一中也已經沒有日本人了(當時光復後一時未離開的日本人是被集中去唸三中了),因此或多或少兩校都想有"一中"之名,因此才因"建國成功"改為建國和成功兩校,當然當時是剛抗戰完,所以是指中華民國統一了全國且建國成功(如果我沒記錯是民國三十五年改的),而後其實台北的幾所高中是在民國四十三年左右才開始所謂的五省中聯招(當時景美未成立),基本上一開始建中成功是分不出一二的,後來聯合招生一段時間後才分出第一第二,五十一年景美成立,並成為加入北聯的第六個省中(或第三個省女中),而同年板中與復興也加入北聯(原獨招),因此台北才有所謂的前三志願的稱號男生:建中成功附中;女生:北一中山景美,不過也在民國五十幾年這段時期附中改為國立,在同樣是男校的情況下,改國立也使得資源大幅度增加,因此才成了男生變成建中附中成功的順序成型並且成為固定的模式,也因為這些六校(至少當時)都是男校和女校,因此才有前三志願及六省中的稱號吧!因此志願基本上是在北聯正式成型(景美創立後)才出現的,早期基本上各校都是單獨招生,基本上無所謂的志願序,而北二中是日據時期台北桃園臺灣男生唯一可選讀的學校(如果你家和日本人沒關係的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