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建中北一存疑 社區高中叫好


Recommended Posts

建中北一存疑 社區高中叫好

中時電子報╱石文南、梁鴻彬、林美忠、周曉婷/連線報導 2007-11-21 03:34 調整字級:

國中基測PR九九分別進入社區高中或明星高中,三年後,社區高中生的學測比明星高中的學生高?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認為數據仍有得深入探討。但羅東高中、宜蘭高中等社區高中則覺得深受鼓舞,呼籲家長破除迷思,讓孩子就近入學。

建中校長吳武雄指出,他不知道這項資訊的嚴謹性如何,不予置評。從親情互動、交通負擔、社會因素考量,他支持學生留在社區高中的政策。但每個孩子資質不同,留原地或到明星高中,見仁見智。假設資質、成績好的孩子留在社區高中,當然會有更多的肯定與關注,自信就會增強。若資質好的孩子集中到明星高中,優質生同儕間彼此激勵出的火花,也是學習上無窮的力量。

北一女教務主任唐慧文表示,基測PR九九進社區高中的人數少,進明星高中的人數多,兩個統計意義不同,變項很多,應逐一探討。基測PR九九孩子進社區高中是少數,母群體少;進明星高中者還是多數,母群體大,兩個統計意義是不同的。

羅東高中教務主任林仁政表示,教育部的研究代表蘭陽地區優秀的學生,不一定要到都會區就讀才能考上好的大學,像羅東這樣社區型的高中,每年都有不少人考上台大等第一志願的學校。

他說,羅高為這些資賦聰穎的學生特別開設「實驗班」,課程設計加深、加廣及加快學習進度;雪隧通車後,更提供與台北都會區更寬闊、多元接觸的面向,學生根本不需要負笈台北。

國立新營高中校長陳沛郎表示,教育部推動高中職社區化,學生就近升學,社區高中辦得好,學生及家長有信心。但統計結果是否有助於社區高中未來招生,仍需視學校個別情況而定。

負責進行這項調查的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昨表示,兩年多前他就發表調查報告:「留在宜蘭讀高中的學生,三年後考大學的成績,比遠赴台北讀建中等明星高中的同窗好」,當時還有人質疑只做宜蘭地區恐失之客觀。

吳清鏞指出,今年調查報告結論發現,社區高中的師資、設備不亞於大都會明星高中,學生留在家鄉讀書,可免離鄉背井之苦、生活有人照顧,學習效果、大學學測成績反而比到外地讀一流高中要好很多。有效修正對明星高中的迷思,可供家長、學子在選讀社區或明星高中時的重要參考。

其他參考新聞http://news.yam.com/chinatimes/society/200711/20071121973300.html

給學弟們參考看看吧: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123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樓上學弟有錯字喔)

雖然有點在意這篇報導

不過對這篇報導卻不以為然

以每日通勤時間可以超過1小時的我來說

我覺得是值得的

因為我花了時間得到更多我想要的東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h1>學測成績 就近入學高過跨區</h1>

<label></label> 更新日期:2007/11/21 13:09

許多優秀的中南部學生,離家千里迢迢到台北念建中、北一女,這樣的選擇值得嗎?教育部說,跨區上大學機會不一定比較高。

根據調查留在離家近的社區高中就讀,3年後考大學的成績平均比遠赴都會區念前二志願明星高中的成績高,就近入學的學生,不用每天長途跋涉,並面對生活和學習形態落差的衝擊,和家庭成員有較多的互動,可以獲得較多的情緒支持,所以學習效果佳。

----------------------------------------------------------------------------------------------------------------------------------

<h1>PR99學生跨區讀明星高中 學測較社區高中差</h1>

<label></label> 更新日期:2007/11/21 04:49  韓國棟/台北報導

 明星高中的迷思粉碎了?教育部昨天公布一項國內首度進行的大規模研究調查顯示,跨區就讀都會區明星高中、且國中基測百分等級(PR值)九九的學生,讀明星高中三年後,參加大學學測的平均成績,竟然較一般社區高中學生低,且落差達四級分之多,徹底顛覆傳統觀念。

 教育部為了解相同程度的國中畢業生,選擇就近入學社區與就讀非鄰近的明星高中成績表現差異,委託國立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進行《就近與跨區入學高中學生學測成績分析比較研究》,昨天公布研究成果。

 研究六萬多PR九○以上學生

 這項研究的對象是九十二年和九十三年參加國中基測獲PR九○以上的學生,共六四六一八人,就讀高中三年後,九十五年和九十六年參加大學學測,有效樣本六三五八一人。

 這項研究再從上述母體中,選出就讀台灣西部六縣市都會區的前二志願高中(包括台北市男、女前二志願高中)共廿七校,其PR九○以上學生共三六九七二人,其中跨區就讀者一四六二○人。另外再選出廿一所「一般社區型高中」,包括宜蘭高中、蘭陽女中、羅東高中、花蓮女中、花蓮高中、台東高中、台東女中、金門高中、馬祖高中、中興高中、竹山高中、苗栗高中、苑裡高中、溪湖高中、清水高中、大甲高中、北港高中、新營高中、屏東女中、屏東高中、旗美高中,共二四八○人。

 PR九○至九二 學測差異不大

 研究將跨區就讀廿七所明星高中PR九○以上學生,參加學測的平均成績,和廿一所一般社區型高中PR九○以上學生學測平均成績比較,結果十分顛覆。

 數據顯示,基測成績二四六至二五四分(PR九○至PR九二)的學生,讀明星高中後的學測平均成績五三.九一級分,讀社區高中為五三.九九級分,差異不大;基測成績二五五至二六四分(PR九三至PR九五)的學生,讀明星高中後的學測平均五六.六六級分,社區高中五七.九二級分,差異逐漸拉大。

 PR九九以上 社區高中較領先

 到了基測成績二七九分(PR九九)以上的學生,明星高中和社區高中學生學測成績落差竟高達約四分。以基測二九四至三○○分的學生為例,讀明星高中者的學測平均六八.五二級分,社區高中七二.五七級分,相差四.○五級分。

 教育部常務次長吳財順說,這項調查的結論顯示,基測百分等級九○以上的國中畢業生,選擇就近入學高中的學生,三年後學業成就表現大多優於就讀非鄰近高中(包含跨登記分發區、跨縣市)的學生。他呼籲,國中畢業生升學高中應就近入學,公立高中招生則不要跨區宣傳搶學生。

-----------------------------------------------------------------------------------------------------------

這是昨天教育部發的新聞稿

很明顯的. 他前後報導矛盾

先說""中南部學生,離家千里迢迢到台北念建中、北一女,這樣的選擇值得嗎?""

又說""廿一所「一般社區型高中」,包括宜蘭高中、蘭陽女中、羅東高中、花蓮女中、花蓮高中、台東高中、台東女中、金門高中、馬祖高中、中興高中、竹山高中、苗栗高中、苑裡高中、溪湖高中、清水高中、大甲高中、北港高中、新營高中、屏東女中、屏東高中、旗美高中,共二四八○人。""

所以說

明星27校 是指<建中 北一 附中 成功 中山 武陵 桃高 壢中 基中 基女 實中 竹中 竹女 中一中.女中 中二中 彰中 彰女 員林 嘉中 嘉女 南一 南女 南二 雄中 雄女 高師附中 ......> 嗎?

那為何報導又說南部北上?

我覺得這數據根本就有很大的問題...

拿東部.離島等區的高中定義為社區高中 再把西部所有名校定義為明星高中

這種統計法沒有人覺得很爛嗎?

這兩種數據根本無法比較吧.

中南部北上的也許不少 但東部到西部的應該不會太多吧...

我相信有 但絕對不會是多數

很明顯 母.子群體有很大的問題 這個比較法也有很大的問題

難道 教育部專門欺騙我們這些學生和老百姓的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上學弟有錯字喔)

雖然有點在意這篇報導

不過對這篇報導卻不以為然

以每日通勤時間可以超過1小時的我來說

我覺得是值得的

因為我花了時間得到更多我想要的東西

我同意+1

我也是每天花1個多小時上學 我不覺得我在浪費還是怎麼樣的...

來學校的生活不應該"只"有升學吧!?

好的同儕 好的環境 好的風氣 才是明星高中最主要的存在價值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講話不要攻擊到社區高中他們@@

他們並不差

明星高中響亮的名字並不全然是靠數據在撐腰

那只是大部分人看的到的最亮的光環

我們在這討論建中除了課業以外的部份

也只是對教育部的政策發發牢騷而已~"~

社會只看的到最亮的光環

沒有實際接觸過的人說在多也是沒用

教育部都比建中還年輕勒 他們真愛說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處於劣勢的人占多數,

而政府為了選票去做出讓多數人高興卻無意的事。

口頭上說是民主,實際上跟共產黨有什麼差別?

我們這群可憐的臭老九只有等著被選票鬥臭的份。

哪天建中真的被選票打倒,

我就絕對不會讓我兒子在台灣念書。

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千里馬都被養成驢子了!

這樣的議題我實在不想再多做討論,

上個月才在北一版連續辯倒兩個比我大兩歲的人,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只可惜現在被關了,個人覺得應該不是北一版主鎖的‧‧‧‧‧)

在學校習慣跟思想相近的同學聊天,

再跟其他學校的學生講話真的會有代溝‧‧‧‧‧

第一學府的好,只有讀過第一學府的學生才能理解,

對我而言這三年的一個半小時路程絕對是值得的。

真替那些為了交通方便或是有女生這類無足輕重的小事而選擇高分低近的人感到可悲。

流於逸樂而遺千古之功,

國中生果然還是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算考上同樣的大學科系,

眼光的窄闊、思考的全面性以及對事情分析的邏輯性都還是有差。

上了高中還過著跟國中生一樣的生活,

每天早上快快樂樂地走去家裡附近的學校,

一群程度不同的學生上同樣的課、成績可以永遠名列前茅,

同學們都會覺得你很厲害,因為你是天才、而且你所說的理論他們都聽不懂。

放學再高高興興的去學校附近的補習班上課,增進同校同學間的感情。

周圍的同學有的人有黑道背景可以罩你、有的每天打扮花枝招展滿足你的慾望、有的每天放學都可以陪你去泡網咖、還有的人會召集相同理念的同學在班上組織團體共同對抗不同掛的敵人‧‧‧‧‧‧

這樣的高中生活,是那麼的歡樂、是那麼的多采多姿。

社區化還有個更大的優點是同樣國中的學生幾乎會進同樣的高中,

這樣就可以跟你的好朋友同班四年、甚至到六年!

多麼溫馨、多麼感人,簡直就比國小還要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剛剛我媽才給我看了報紙(話說我今天才看到禮拜三的報紙)

其實這份報導已經不算是新議題了吧

幾乎每年都有這樣的討論出現

每年似乎也都寫的好像建中北一的明星色彩會退色

但事實證明建中入學分數一年比一年高似乎明星迷思在這些報導後不減反升

大概就是因為明星高中風氣興盛才會有報紙想來炒這個議題吧

然而每次都是拿一些個案來說

我真的很好奇

到底有多少人如此還是說報導出來的已經是大部分的人了

當然

我不能說來建中讀書一定比在社區高中好

當然如果讀社區高中學校會因為那些特力而給予較多的資源

而來建中卻只能分到普通人的資源

以這樣來看當然是社區好

但是一個學校沒有人能與你匹敵

既使退步了

自己也渾然不知

因為永遠都是第ㄧ阿

但在前幾志願這種狀況就不會發生了吧

幾乎沒有人可以永遠安穩第一寶座

一山還有一山高 這樣的競爭才會激起更高的火花

這也是大多數家長拼死命也要教小孩上建中的地方吧

話說快段考啦我還來深藍(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自己說服自己= =""...

我"極度"懷疑這個的可信度啊..

再說我最反感的就是有人講"前幾志願也有考的差的人,分數比較低的學校也有考贏前幾志願的.."之類的話

一付以為前幾志願只不過是分數高而已

根本就不了解前幾志願之所以是前幾志願

不只是讀書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明星高中又不只有讀書而已

和程度相近的同學互相切磋學習

得到的東西會更多

還有 人際關係 判斷力 自制力

都能獲得成長

明星高中還是有它存在的理由

至少我認為我這一年多來每天花一個半小時通勤是有價值的

我得到了比我想像中還要有價值的東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第一學府的好,只有讀過第一學府的學生才能理解,

對我而言這三年的一個半小時路程絕對是值得的。

真替那些為了交通方便或是有女生這類無足輕重的小事而選擇高分低近的人感到可悲。

流於逸樂而遺千古之功,

國中生果然還是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算考上同樣的大學科系,

眼光的窄闊、思考的全面性以及對事情分析的邏輯性都還是有差。

+1

光是眼界就差很多

沒有讀過真的不知道它的好,絕對不只是因為分數

常常覺得那些以最後考上的大學科系來判定學生的水準是相同的人

邏輯上就有很大的問題

這樣說來同樣是第一志願難道就沒有強弱的分別了?

就算他們說的社區高中一年會給幾萬塊的獎學金,

就算社區高中可以少半小時一小時的路程,

我還是會選北一女的...

明星高中還是有它存在的理由

至少我認為我這一年多來每天花一個半小時通勤是有價值的

我得到了比我想像中還要有價值的東西

比預期的多了幾十倍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看看就好吧。。。

除非法律規定只准念自家十公里內的高中,不然我想這種所謂「明星高中」的問題永遠無法解決吧。。。

其實不論統計正確性與否,學校好不好不是重點,自己努力比較重要吧。。。

就算是全校99%都上台大醫科,但是你都不唸書,還是不可能考上的,就算你的學校是天下第一無敵高中,你不唸書,還是只能等著考爛分數阿。。。

就算「社區高中」升學率真的凌駕在「明星高中」上又能怎樣?

你覺得光靠一個高中校名就可以上大學嗎?

講的有點亂無章法。。。

我想說得只是,這個問題不重要,趕快準備段考才事正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