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難以下筆

 

 

 

  實在是難以下筆。

  多日的沉潛,漫漫的思緒,舉筆卻不知道從哪一句開始。近日讀了「千年一嘆」

、「詩歌:智慧的水珠」,一本是余秋雨的旅遊筆記,另一本則是邵毅平算是詩詞研

究的著作。現代文學大家的文采,透過了異國風情,如風沙般的吹揚;傳統文學的智

慧奧妙,像是生生不息的河流,兀自地奔湧。

  實在是寫不出任何心得。再多的文字,也無法描述心中的想法。陶淵明說欲辯已

忘言,是悠然南山給他的感動。對我而言,文學的山嶽佇立在眼前,藝術的光芒打下

,眼睛張不開,只能試圖用好奇的手指探索。

  無病呻吟嗎?都已經呻吟了十七年,其實也不差這幾句。但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的嘆息,只能成為空氣中的塵埃,無法長久。試圖捕捉感動嗎?試圖紀錄生活嗎?太

多的感動,眼淚和悸動只會成為氾濫的江川煙滅了最真實的情感;太多的紀錄,只會

成為生活的流水帳,一天一天無趣地滋生。

  這就是人愚昧的地方了。說不寫,卻也信手一揮了百餘字。然而,越寫越乏味的

文詞,早已吸引不了現代的客人了,罷了,索性選擇濫情的藻華吧。

  下筆難嗎?或許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親吻片刻

 

 

 

  等親吻妳臉頰的那一刻,才知道時間是流逝的……

  眼前的妳是青黃略帶點粉紅,髮際帶點洗髮乳的味道,頸邊還

有一股稚氣的香味。白皙的臉龐,似雪的光澤,帶點夕陽的朱輝,

投射在我的瞳孔。閃過的悸動,無法捕捉的是妳的微笑。十五公分

的距離,呼氣與吐氣是同時進行,交融作用。輕盈的妳像是蜂鳥,

在我舌尖上舞動著,旋轉不定。笑聲鈴鐺似的灑在我的味蕾,捨不

得輕嚐。

  眼睛是迷濛的,微笑是柔媚的。帶點甜味的吻,綿密時間短暫

而逝。褪去的妳的顏色,消失的妳的香味。光芒一切都暗淡,氣的

作用缺少一個環節。微笑看不到,悸動也停止。我的舌尖,只有遺

憾的味蕾。鈴鈴聲繼續作響,試圖喚醒我嗎?

  早知道不屬於真實,又何必讓感情投注?一個半小時的夢,變

成了一天半的回味。不知道夢中的妳是否真實,或者照片上的妳才

是永恆。距離不是十五公分,也不是夢與現實,而是妳心中埋下的

牆垛。是否讓我推開妳的門,悄悄的敲著妳的心窩?或是給我一把

鑰匙,轉開妳的微笑,關上時間流逝的按鈕。

  清醒,時間依舊是流逝的……關不住我的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後之前

 

 

 

  二零零五年,五月最後一天。風聲,有,陣陣微涼;雨聲,無,天氣晴;讀書聲,有,子虛的疾疾走筆,和我鼻腔的不平之鳴,節奏天衣無縫。(季節交換之替,木棉花開,免不了花粉震候群)地板傳來微微震動,填補二十多年來的缺陷。(教室補強工程,不是人類補完計畫)上課都已二十餘分鐘,往來者卻沒少過。眼前是佳人出浴嗎?也許可以這麼說。毛巾掩飾了羞澀,經過的空氣不似班上的惡臭,倒是多了點……清新?(某女生班剛上完游泳課)

  姑且不論女勝,平凡的上午,愜意的時光,是不是我所能獨享的?大塊假我以文章,落花水面皆文章,應該學學如何把握美好時光。如果鼻子的配合度高一點,鼻水少留一些,那麼這一切將會更加美好。在閒暇之餘,有時不免懷疑,高中學生是否是讀書人?如果算是讀書人,而我又恰為文組學生,故得證:我是文人。文人應該不是自己說說就算,總要拿出些什麼,來證明之。文人的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也許該有。只是在現代的潮流下,理想、抱負跟空談沒啥兩樣,都是屁話都是嘴砲。只能每天汲汲於分數、戚戚於學位。講到這些,不免是俗了點。只可惜人在江湖,如果分數學位不重要,那麼志願和大學也不重要了,大家都不用去讀,我來讀就好了。在這個時代,根本沒辦法把自己抽離,總是要在考試上,分出個高下和名次。文人,這個頭銜,也就擔當不起了。

  年輕人特有的慵懶腳步,漸漸遠離我的視線。該做些什麼?自己早就心裡有數,只是不願意承認和實行罷了。在醉人的風下,我願和樹梢輕語,躲藏自己的世俗,在棺材打開之前。

 

 

http://www.wretch.cc/blog/shampoolin&article_id=2208041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雨悲晴喜

  自古以來,讀書人總是秉持著憂國憂民憂天下的情操,來看待周遭所有的事物,就西方而言,帶點浪漫主義或者說是希臘哲人的味道。總是會憂傷天理不明、哀憐百姓疾苦、感傷秋天來臨、悲泣天降豪雨。也因為文人們總是以浪漫主義的腳步,去看待理性思潮這個方向,總帶點霧裡看花的朦朧美。

  是不是沉重的空氣,壓的文人們沒半點喘息空間?或者是昏暗的視線,讓文人們想到不明的朝政?強烈的聯想力,往往使得讀書人老大徒傷悲,國還沒破,就已經把天下哭的像是孟姜女再臨。何苦呢?何必呢?但是,沒有經歷過,必然不能了解那種苦痛。沒有牙痛過、頭痛過,是怎樣也不會知道那種痛楚的。當烏雲壟罩天空,潛藏的心情總是會不小心被勾引出淡淡的憂傷,這因為千百年來的文人總是如此的多愁善感,烏雲的存在,才能見證這許多的憂傷。當大雨降下,農民歡騰,詩人卻不由自主的一字一句,隨著腳步的移動,手肘的推移,寫下了大江南北的千古惆悵,顯然根本沒種過田。當秋葉一片一片落下,寒霜漸漸結在樹枝上,農民歡天喜地的收割,文人卻又唱其反調,哀悼起春夏的逝去,憂傷秋冬的來臨。

  但是,如同前面所說的,若沒這種經驗,斷然無法體驗這種苦楚。憂傷的情緒,早已寄居在心靈許久,只是無法找到適當的機會抒發。隨著外在時空的變遷,感懷的情緒被激盪起,浪花自然一朵一朵的相互輝映,一種讀書人特有的惆悵,自然而然像是烏雲一樣的壟罩,落下不會濕的感觸。

  說到這,總是欽佩文人們總是傷時、憂國,或者是自身的不遇,大作文章藉以抒發,卻鮮有為著無可奈何的莫名事件煩憂。這是覺悟嗎?或者是年歲不夠,腹中的墨水不足,總是容易拘泥於無關大局的瑣碎事件,搞得一個絆腳石,讓整肩膀的擔子搖搖欲墬。好吧,就坦承自己的不成熟,無法真的以天下為己任,在天下之前,總是有許多的前提是充滿自私的,是不是要真的一貶再貶,已經身無任何牽掛,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行屍走肉

  行屍走肉嗎?不可諱言,有時候真的蠻想讓這形容詞,冠諸在我身上,試圖用失意和墮落的神情,博得些許的關懷,他人微薄的注意。大約是六年前吧,就已經在某些大哥大姊的對話中,探究到這種感受,平日不怎麼在意,只有在一個人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這種感覺才會浮現在眼前,不得不面對。

  是不是需要一個人來關心呢?廢話,當然需要。我從來就不是堅強的人,在褪下面具的光彩時,總是會遺留黑暗的陰霾,這是就需要一些光和一點熱。好吧,我坦承自己是個不夠坦白的人,在人群面前,總是試圖用微笑來阻擋一切的問題發生,只是阻擋真的有用嗎?問題點仍舊在那邊,沒有解決……

  為什麼真正軟弱的人,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懷?社會達爾文主義、帝國主義所說的「強者生,弱者亡」,難道真的不符合社會現實嗎?難道,真正的強者沒有些許的弱點,沒有需要避風雨的港口嗎?究竟,在我外強中乾的心靈上,需要什麼人的關心?避風港又在哪邊?是呀,這又是一個值得千里追尋的問題。

  怪就怪我不夠坦白,不懂得像別人訴苦,也不懂得拿捏所謂的分寸,總是顯得一派輕鬆、說得一派胡言。粗獷的外表下,細膩的心正在流淚,何處有雙手,可以逝去我莫名的痛苦?真的是莫名的痛苦,總是在患得患失,口口聲聲說了解天人之際、古今之變,卻無法說服自己,仍就執迷不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多采多姿

 

 

 

 

  從來就沒人跟我講,這個世界的旋轉是有意義的。也沒有人跟我講,世界是光明且豐富的。世界,似乎帶了點法則,一種千篇一律的無奈。

  首先要感謝我那個不務正業的老爹,沒給我什麼實質上有用的東西,更沒給我什麼良好的身教,倒是灌輸了我一堆奇怪的思維。世界,本來就是無聊的,只是無聊的人看世界,會顯得更無聊。但是老爹卻說了,千萬不要說無聊,多的是事情可以做。是呀,多的是事情可以做,只是這些有的沒的事情,好像也不怎麼的有趣……

  我始終相信,世界真的是相當無聊以及千篇一律的。然而,我卻能用我的生命,讓它充滿了驚奇,變的更加多采多姿,只可惜太多人誤會我了。總以為,是因為我的世界特別好玩,讓我能夠享受其中,而不是我讓世界有趣,讓周圍的笑容綻放。總以為,我是相當閒暇在享受世界,漫步信手,而不知道我是奔走於創造世界,用心去觀察世界的變化。總以為,世界的多采多姿是應該,而且自己也應該是快樂的,而不知道總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讓世界因為自己而美麗。

  總該用歡喜的心,看待生活週遭的點點滴滴,將心放寬放閒,不以高標準去要求世界的旋轉。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相由心生;境由心轉。不應該放任自己隨波逐流於世界,而是撐起舵,在世界的浪花上享受乘風破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的路還長著

 

 

 

   故事會從哪邊開始,從哪邊繼續,從哪邊結束,從來就不必過問。無謂的嘆息,只會徒增不必要的質疑。讓故事順著天命,持續的旋轉下去吧!

  妳說,妳的路還長著。是呀,我的路會短嗎?不知道……當妳肯定的說著,妳的路還長著,我卻只能讓錯愕感占據我的思緒──三秒鐘。妳我腳下都有一條道路,只是方向又在何處?從來就不會知道,會不會有所交集,或者是重疊?也許會是漸行漸遠也說不定?讀書人,總該用敏感的態度來看待這世界,要以敏銳的嗅覺來判斷,只可惜談到這種事情,所有感官都是多餘的,所謂讀書人的理性思維、浪漫精神也都是不必要的。

  是不是該用所謂的心眼來看待妳以及妳眼眸的世界?在妳的眼神與我交會的瞬間,我並不覺得世界是流動的,因為我隨著世界流動。我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或者,應該更明確的指出,妳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妳,在妳眼中的我流動著我眼中的妳。外在環境的風風雨雨,一切都選擇了停息,還給了我一份寧靜,留給我片刻的安寧,思考世界的旋轉,妳眼眸的思緒。

  從來我就不是妳,更不是上帝。未來我無法控制,過去我無法參與,現在我只能積極。地球就讓它旋轉吧,道路就讓它延伸吧,我也真的沒什麼好計較的。當這些都無所謂的時候,我確切的肯定自己擁有了一切──妳的眼眸、眼中的我,還有什麼都不知道的知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月亮的智慧

 

 

 

 

  看了半天,始終感覺不出來,月亮大在哪邊。倒是覺得空氣不怎麼乾淨,搞得我鼻子有點過敏,一直癢癢的。但是,月亮蠻亮、天空蠻廣,雲影排徊月霞共色,著實值得花點心思來看,舉頭望望。

  這天的月亮,是昨天的月亮,更是千百年前的月亮。她可以是思鄉,可以是念友,可以傷時,更可以是憂國。那麼現在呢?我眼前的月亮,印照入我的心,投影出的是什麼?不知道,早沒感覺了,應該講……沒有能力去感覺。太過於清明的月亮,只會顯現我多麼的黑暗。有鄉可以思嗎?或許有,只是年歲未足,對於家鄉的概念尚未建立,沒那麼的惆悵。有友可以思嗎?當然有,只是早已將天命交付上蒼,對於相聚之期,早就不那麼在意了。有時間可以感慨嗎?太多了,許許多多的「早知道」一直掛念在心中,卻在當下始終不知道。有國可以憂嗎?讀書人憂國憂民本分之事,只是憂了半天卻沒半點建地,枉費一身儒衣。

  想想真是愚昧,一個月亮可以探討的這麼不浪漫。我就是這麼不浪漫吧,不懂得將生活和浪漫結合,使得日復一日的生活更加的無趣。太多的憂憤如果可以發為浪漫,我早就後宮佳麗三千了。只是,浪漫值幾今竹、幾兩肉?太多的浪漫,只會讓自己陷入幻想,沉迷在愛與不愛之間,最後終將跳入淡水河,成全一己迷惘,落得一眾親朋好友划龍舟、丟粽子、燒金紙,在江岸哭天喊地,搞得殯葬業者歡天喜地。咦?我這次又扯到哪邊了?算了,讓意識流縱橫吧。

  有時候想想,月亮在天空上,早已看透了好起個千年、萬年,不知對這荒謬的世界,有無什麼心得。天下事,唯靜者可得,月亮絕對屬其一,靜靜地看待這片大地,用一種無聲的嘆息呼喊眾生,使萬眾生靈總是不忘抬頭觀看她的存在。然而,月亮的存在是這麼的靜默,卻如此的有張力,也如此的沉重。也許,她是選擇了以冷冷的月光,照在這世界上,用最柔軟的身段,不與旭日爭光,只叫群星拱月,這種大智者的表徵,非一般人可以學習的。在獲得注目之後,沉重的負擔也開始加諸在月亮身上,人們有了跟拍、偷窺的行為,開始調查她的習慣,觀察的作息。如此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也能悟得月亮曆,也能讓蘇東坡在酒酣耳熱下嘆息大江東去浪濤盡,所有人事物的變與不變,偉哉偉哉。

  總該在月亮身上學會些什麼,而不是一昧的欣賞,卻不知其中透露的精妙。最耀眼的顏色是純潔的;最永恆的美艷是樸實的;最驕傲的嘆息是無聲的;最柔軟的身段是不爭的;最有力的爭辯是靜默的;最變幻無窮的是不變的;最具張力的是包容一切的。

  月亮啊,讓我同李白向妳致敬,讓我同蘇東坡喚妳一聲桂魂,今晚辛苦妳了,願妳陪我到天明,以咖啡代酒,您不介意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快樂離去

  今天,SIN突然對我說,他認為我高一的時候,比現在還要快樂很多。

  事實上也是。隨著年歲增長,在高中歷經了兩年,自然會有些想法隨之產生。想到自己越來越不快樂,就感到恐慌。原來,我的天真逐漸褪去,說白爛也好、智障也好,當這種自娛娛人的精神不在的時候,笑容就顯得虛偽,面具就變得厚重。

  我不想這樣子……我不想變,我也不想虛偽,可悲這個世界。太過倉皇匆促,無法給予自己時間;太過功利現實,無法給予自己天真。

  這時候,聽水蜜桃姊姊的歌,似乎顯的格格不入。轉台,五月天打開吧!好久沒聽了……文章,就亂寫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制空權

 

 

 

 

  從來就無法在你眼中看透些什麼,總是帶點迷離而撲朔的眼眸。望著,就跌進了深邃,爬不出的是我的名字。也許是跌落天際的星子,激盪了些什麼樣的漣漪,或者濺起了寧靜的波影,祥和的空氣就這樣劃開了一道道停止的瞬間。

  該承認,內心總是無法平靜,波心總是盪漾著。對鏡,鏡中的我的眼神,卻早已不是我原本的存在。重重佔據的影子,積壓了喘息的空間,隔得不只是一面鏡,而是……

  試圖用些文字表達詭譎的思緒,卻只是拋入了天際,無法拉回控制。在一切喧囂停止之時,赫然發現,原來制空權在我無法記憶的你的眼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中秋月圓前

  嫦娥,抱歉了,這杯不是給你的,是敬他的。

  來,喝了這杯再說吧!你覺得苦澀嗎?其實,人生不也是這樣,當然人蔘也是這樣的。這因為有這種苦澀,才會使其他時光顯得甘甜。

  今晚的中正、今夜的城。紅光隨著蟬鳴褪去,藍影依著蛙聲響起。在紅與藍的交替之間,月與夕,互相見證了殘缺的美艷。中秋未及,誰言不能挪時移凳?這月亮,有人共賞才別有一番滋味,無怪乎白流蘇要去他房間賞月。

  五分滿的杯子,六分滿的感情,七分滿的月,通通倒落夜色,點盞盞星光,化片片囈語。誰?是誰在我耳邊悄悄說話,又是誰在我眼前?誰?在讀書之餘,是誰支持著我的心靈,誰又是我的支柱?

  千金難買早知道,道不盡年輕人簡單而青澀的心。月亮,目前是缺的,心亦是。你說,你不喜歡完美,總是要留點空間。在玉盤碎前,這種思緒應該是不會褪去的。在月圓之前,這些殘缺總是由你填滿。

  已不知道多少個中秋,多少個蹉跎,更不知道多少年少光陰似水而流。在月圓與不圓之間,我試圖追求變與不變的道理。莊周的變我所不能及,赤壁的變我所不能解,何時何地何種月色,才能告訴我──究竟變或不變?

  人總有千百萬個理由訴說自己的變,當別人改變的時候,我的心卻在原地踏步,雙方的差距越見越大,影子的交角也益大,那麼這段路走得下去嗎?啊,別企圖在月光下躲藏,一片潔白灑下,這不真的心,顯而易見。

  人生苦澀嗎?其實想想,不。至少這段時間,我很快樂。我也相信嫦娥是快樂的,在中秋月圓前,有人想起你──聽說是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