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台灣學生素質很差 (?)


Recommended Posts

  • 2 weeks later...

不過東西文化本來就各有利弊

台灣的教育有許多紕漏存在

大家也都很努力想要讓它變的更好

拿西方國家做對照比較作為參考

舉例來說

教育部很多出發點是很好的

只是配套措施沒做好,而且沒有考慮到風土民情的不同

所以學到個四不像,犧牲掉一批一批的學生

像建構式教學

那是讓學生懂,了解,而非死背公式

可是有些東西,基礎要先打穩才能談理論

小孩子的理解力也是要慢慢培養的

我很慶幸自己有受過台灣數理訓練

我不希望自己變成沒有計算機在手邊就變成白癡

像今天生物課

要算1:3:3:9

total 400

一般台灣學生會想400/(1+3+3+9)=25

再用比例去乘,就可以通通求出

可是我的同學們全部呆住不會算

我看了一下題目直接心算說25:75:75:225

我旁邊這邊生的女生還說我很聰明=_=

天阿

這根本是台灣國小國中的東西阿

或是想像一下

全校學生每個人課表都不一樣

也完全沒有所謂一個"班級"

所以一堂課裡有不同年級的同學一起上

大家下課跑教室

這樣的情形發生在台灣一般公立學校會是大混亂吧

沒有年級班級座號

考卷只寫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課表上的課天天都一樣

一整年只上七個科目

在美國就是這樣

可是搬到台灣呢?

行的通嗎?

老師要怎麼適應? 尤其是那種敎了二三十年書的老老師

家長觀念要怎麼溝通?

九年一貫就被罵的臭頭了

儘管政府都有設宣導處教育大眾

可是你說,誰真的有去了解?

還不是一直罵一直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上..

台灣人是挺喜歡亂罵的

不管是罵教改罵政治...新聞一來跟著罵就爽

不過歸根究底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不還是出在一般家長的思想嗎

考試領導教學的制度和思想不改變

我們的學生還是會像被培養機器人一樣一直下去

大家都唸一樣的東西

每天忙著準備考試

考完也不知道記得多少

缺乏啟發性自我思考的教育方式

使的很多學生成了盲目的努力

不會思考,缺乏創造力... 是現在許多台灣學生的通病

不過就像樓上很多人說的

台灣的學生還是有很多地方很值得驕傲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怎么才叫素质好?现在大家所说的素质都是以西方的素质来衡量的。那西方人当街打kiss、穿暴露服装、性解放等行为以东方的观点来看是不是也是素质差?还有西方人直呼长辈姓名是不是也是素质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謂素質差的定義是什麼!?

每個地區會有不同的文化.民情 當然每個人會有自己專長的領域

用西方世界的標準來衡量台灣的學生似乎不太客觀....

怎么才叫素质好?现在大家所说的素质都是以西方的素质来衡量的。那西方人当街打kiss、穿暴露服装、性解放等行为以东方的观点来看是不是也是素质差?还有西方人直呼长辈姓名是不是也是素质差?

這兩位質疑到這篇文章所說的「素質」

這是我的想法,比方說,在台灣我們的社會是民主法治體制,那麼我們就該有相關的素質,或者是目前世界以知識經濟為主,我們就該有獨立思考與創造力的素質。所謂素質是在該社會或是該年代下我們應該擁有的能力,而非文化層面的。1*

這篇文章簡單來說就是「台灣學生沒有那麼差啊!」並且揭露一些美國學生的弊病,但是「台灣學生沒有那麼差啊!」並不是什麼很有價值的說法,如果我們越覺得這是一股清流,那麼台灣人的偏差心態就越重,否則理性的我們應該對這篇文章不屑一顧,認為這都是大家知道的廢話。

1*

學生寫的答案不但前後不連貫,甚至有些答非所問,連正確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都沒有。她誇張的形容,每次改完學生考卷,「頭髮都快拔光了!」 「只要到美國一看,就知道台灣學生能力的不足.”

老師告訴你們說社會科要好好念你們都不聽嘛

天天在算數學算化學

網路笑話:

「考公民就可以提升道德素養?!叫趙建銘來考也考一百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原來是洪蘭教授,我親自聽過她的演講,主題是腦神經科學,當時她擔任陽明大學的教授,但與本討論無關,故省略

她是北一女畢業的,畢業後考上台大藥學系,之後再出國深造

也就是說讀書一路上算是很順遂,可能比較無法體會為什麼別人程度會不好這件事實

回到主題~

這不正確,她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變成通才,俗話說:樣樣通,樣樣鬆,就是這個道理

要是所有人都是通才,那又哪來的專才呢?

醫學院學生不懂存在主義很奇怪嗎?..怎麼不問問龍女士懂不懂分子光譜學或是線性代數?

所以話不是這麼說的,她完全的搞錯事情了

一般講世界觀,談的不是歷史就是地理,不然就是政治相關的題材,這與她自己所學的專業互相重疊

她大可舉著[世界觀]的大旗來強壓別人,只因為大家認知中的世界觀剛好就是她的專業方向

她去要求醫學院的學生樣樣都要會,證明她不了解狀況,大概是一無所知

醫學院裡的原文書難讀是有名的,壓力又特別的大,比一般的科系大非常多,壓力沉重

考試還得[跑台],這大概是終日在書桌前浸淫文學的龍女士無法理解的吧!

考試就坐著寫就好了,還需要什麼跑台?..需要做什麼實驗?..需要會操作儀器?

就算當了醫生,全世界每天新出爐的醫學文獻約有七千篇,沒有人能夠及時看完的

大家都必須要有世界觀,要懂得地理及歷史的基本知識,但不需要懂得存在主義

她要求醫學生懂存在主義,就像我要求龍女士搞懂微分幾何一樣的荒唐

只要到台灣,也就能看到美國學生能力及見識的不足

說台灣大學生不知道亞美尼亞在哪裡不稀奇,說到美國學生沒看過海那才稀奇

我去年跟三個美國學生相處過一段時間,得知他們沒見過大海,之前看大海都是在電視上看到的

來台灣才第一次親眼見到大海,並親手摸到海水

說起他們說英語,就是一個心態吧;他們來台灣三個月幾乎都還是講英語

買東西遇到不會說英語的台灣老闆,一開口就是用英文問:你會說英語嗎?

從來不主動去學中文,三個月過後還是跟台灣的生活搭不上邊

要是我們這群學生沒有在他們旁邊幫忙翻譯,他們真的會手忙腳亂的

三個月完畢之後,只學會了三句中文:[謝謝],[馬馬虎虎],[你好]

外國人眼中,歐美就是世界觀;熟悉這兩個區域就代表熟悉了世界,這是何等狹隘的眼界?

一句話形容:不合理的心態化作對世人合理的承諾

有時明明就是惡行惡狀,還一附道貌岸然,理直氣壯的世界警察模樣,令人噁心

我猜是東瀛!

針對最後一個問題,我反而認為是中華民國。(亦即台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是否要把整個台灣接近一千多萬的大中小學生訓練到像"一本會走路的百科全書"般,就是最有質素?要是這樣,我倒不如自己花錢到書店買一本大英百科全書或是十萬個為甚麼去看更好。

通才教育有利有弊吧

因為有通才教育,所以我們才真正知道自己比較好的事哪幾科

因為都嘗試過了,所以有權利說"我不喜歡XX科"

而且對事情比較有通盤的了解

接觸的知識層面也比較廣

可是問題來了

通才教育,有多少人是所謂的"菁英",能夠負荷繁重的學業?

又有多少人因為"通才"所以"通通不才"?

而且,通才教育之下,不管喜歡不喜歡,書都是要念

我自己在美國讀高中

在台灣讀完一年高中才出國,所以我知道高中的感覺

以前在台灣總覺得東西很多,書永遠念不完,學不完

雖然以前在台灣讀的是所謂的"明星高中","第一學府",成績也都算校排前幾

可是那種沒日沒夜讀書的日子現在回想起來還真可怕

在美國絕對不會這樣

我現在數學在上微積分,生物也已經上的比台灣同學難(相當於大一的通識學分)

可是我覺得在美國學習效果比較好

一方面是因為科目少,所以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幾科

像我的課表只有七堂課:解剖學,英文IV,微積分,生物,心理學,TA(助教),自修課

我比較喜歡科學方面,所以我這方面的課修比較多

這七堂課每天都一樣,但禮拜三跟禮拜四是blocked,上一整年

禮拜三只有第一堂到第四堂,每節延長兩倍

禮拜四第七堂到第五堂

這樣科學方面的課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做實驗

我的高中

每天八點上課上到下午兩點半

(有些高中九點上到三點半)

各州有規定一定學分才能畢業

像要修幾年的英文,數學,科學,社會科學,體育,電腦,藝術等

可是是分散在四年內上的

我的高中是規定:

四年英文

三年數學

三年科學

三年社會科學

兩年體育

一年電腦

一年美術

這些"年數"當然是多多益善

喜歡某方面的同學,其他方面可以拿簡單一點的科目,專攻擅長的

像我一個同學文科很強,她的科學跟數學就拿的很基礎

我喜歡理科,我就拿很多科學跟比較高階的數學,相對的我的文科就都全拿最基礎的

(註:我們各科有分程度,但不以年級分--CP基礎班,Honors進階班,AP大學先修班;AP課某些大學可以抵通識學分)

我們有基礎的知識,但也有專才

比起台灣

每天課表都不一樣,月考要考九科,還要很多副科要處理

台灣學生真的很累

放學後來要補習補到九點十點

高二分組之後,以自然組而言,國,英,數,生物,物理,化學都要顧,連社會科也要看(要拼學測阿)

份量真的很重

而且也不能分程度上

所以對覺得負荷不了的同學跟上的很輕鬆的同學都不好

有點齊頭式平等的味道~_~

美國學生的程度與其制度其實不太搭嘎

我比較喜歡美國的制度

可是美國學生學習態度實在很糟糕,所以程度普遍不好

台灣學生程度不好?!

我想不會(搖頭)

長期在相當於美國進階課的程度下磨練的全體台灣學生

平均值會贏美國的!!! (贏太多了)

要問地理問題去問地理系的阿

幹麻沒事跑去問醫學院的學生

要嘛就問人家什麼是亨丁頓舞蹈症候群阿

拿這種問題大作文章真沒事找事做~_~

難到龍女士自己就懂chromosomes crossing over?

但為何美國的創新能力自二戰後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小弟不太明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但為何美國的創新能力自二戰後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小弟不太明白。

很簡單

因為大量進口"人才"

頂尖的真的是世界一流

那平均值的人咧?

呵 可想而知

如果最一般的常識都沒有

像基本的加減乘除,或是美國在地圖上的位置都不知道(30%連自己的州在美國哪個位置都不知道)

經過time統計,美伊戰爭開打到現在,80%美國人不知道伊拉克在哪

那美國人太可悲了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 2 weeks later...

這篇轉貼文章說的很好,不過我心中還是有疑惑。

常常聽許多知名教授的演講或是知名作家的演講,我發現,學歷越高越頂尖的教授,我越不喜歡,越是大眾名氣廣為人知的作家,見到本人往往令人心折,因為他們的談話,總是帶著一股傲氣,或許他們這輩子還不曾失敗過,或是被捧飛上了天,而忘了挫折的感覺。

相對於此,我很喜歡聽知名企業家的演講,他們很不一樣,高學歷的企業家,真的不多,他們從經濟面出發,好與壞分的很清楚,也不會過度驕傲,他們知道,在錢的面前,誰都是謙虛的。

這只是我個人主觀看法,和一些經驗分享,如令人不快,請多見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樓上..

台灣人是挺喜歡亂罵的

不管是罵教改罵政治...新聞一來跟著罵就爽

不過歸根究底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不還是出在一般家長的思想嗎

考試領導教學的制度和思想不改變

我們的學生還是會像被培養機器人一樣一直下去

大家都唸一樣的東西

每天忙著準備考試

考完也不知道記得多少

缺乏啟發性自我思考的教育方式

使的很多學生成了盲目的努力

不會思考,缺乏創造力... 是現在許多台灣學生的通病

台灣的學生還是有很多地方很值得驕傲的

有同感

我總覺得

我老媽還認為我是小孩= =

中國人的教育極為強調[順序],學英語需要順序,先學單字,再學音標,後學句子;數學強調[解題順序]與[解題模式],更有甚者連作文也可以補習,或者是連怎麼個思考也有老師在教[如何思考的順序],也就是在教 learning how to learn ( 學習如何學習 ),其實這就是教育的基本失敗點,父母也不重視孩子的適性發展,一味強調考卷上的分數與科科全能,其實這已經不曉得抹殺了多少台灣本土裡真正的資賦優異學生 ( 是資優,績優不算數 ),況且孩子一到高中畢業時,有不少父母已經把孩子未來二十年的路都給規劃好了,告訴他[照我說的這樣走就沒有錯],這些一直是台灣教育到了大學以上時一直無法求得重大突破的原因,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機會去自己面對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處處呵護。要說資質,台灣學生一點都不差,看看國中小至高中的學習成績就知道了,但是為什麼到後面時創造力卻是遠遠落後,我想父母親必須要負非常大的責任。

我也這麼想

也許是因為在教學崗位上久了,已經忘了原本當初進入教育界的種種思考與理念,現在他的想法已經定型為[只有我交給學生的才算是知識,這些才是指考會考的知識,妳們不需要知道太多,知道了也不會考,何況你們也看不懂],多數高中老師的心態已經是這樣了,只有少部分還持續保持引導學生主動發掘知識的態度,這種老師已經是可遇不可求。老師們可能略了一點,儘管學生是在學習階段,必須要靠老師引導方向,但是他忘了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敎是為了不需要敎

覺得

大家都太在意指考了

把那當成人生的唯一一條路

我不喜歡

雖然這麼說

我可能還是會去考指考

只是

我好像也被教育成

只想在辦公室裡吹冷氣的那種人了吧

慶幸

我的數學老師還是這樣的人

{少部分還持續保持引導學生主動發掘知識的態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學生素質低落這點

其實也不能全盤否定是錯的

或許跟過去的學生比吧

但批評的人總是忘了

台灣的教育制度變動是如何的呢?

過去或許只有幾本"必須唸的書"

把那幾本裡面寫的重點、所有的教材讀熟

需要做的就是反覆的努力練習

而且因為是一字一句的要求

所以只要是"認真的學生"都能夠擁有"所有課本寫的知識"

而且能夠背出課本的內容

敘述得跟課本一樣完美

然而現在的學生們

時間被越來越多的科目蠶食鯨吞的瓜分掉

除了課內必讀

面對堆積如山的課外補充更是不知從何下手

如何能讀的完美?

就算是背熟課本的"認真學生們"也不一定能夠把握拿有好成績了

然而這樣的教育政策之下的結果

又被歸罪到--『 台灣學生普遍素質低落 』這點上

對學生來說

本就不是屬於自己的責任

何來欲加之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所謂的「素質」不是用課內成果怎樣來決定的,就你說的過去死背的狀況,我覺得那才是真正的素質低落。

考試考的怎樣我想跟這裡所謂學生素質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本文主要再講的素質也不是課內成績,反而更偏向課堂外的「世界觀」、「人文素養」之類的能力。

這裡對學生素質低落的批判是建立在批評者自身的批判力觀察力低落之上的,就好像一個沒有國際觀的人胡亂拿批評國內人沒有國際觀一樣。=w=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