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


Recommended Posts

想了好久 終於還是決定把自己的想法打出來

從離開高中的囹圄到大學的自由

唯一多出的 就是時間

我開始把所有時間拿來閱讀

到圖書館拼命的借書

可是漸漸下來我發現

到底閱讀 該讀些什麼?

閱讀過後 是不是又該有些什麼留在心中?

但我總是在閱讀過後 就遺忘了....

一些大家說的經典名著 我試著去翻

只覺得 噢 好無聊

我實在搞不懂他在幹麻?

老師總說 要多讀書喔~才可以充實自己 豐富涵養

可是 到底我們應該讀些什麼?

是不是讀完了以後真的會改變自己些什麼?

我不知道

不曉得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閱讀這種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像一個金字塔,一定有較難讀的書和易讀的。

許多所為經典的東西,

不僅作者寫作的當下人生閱歷已經比我們多出許多,

那在思考的層次就有一定的差距,

領悟上本身就比較困難;

而且這種作品通常會用層層隱喻串聯,

那又往往需要相當龐大的閱讀經驗才能理解。

許多閱讀障礙於焉產生。

所以讀完一本經典會覺得不知所云是很正常的事,

一下子跳太高階的文本層次本來就容易產生認知上的斷層。

人們往往只是讀了字,而不真正理解那些隱喻的串聯--那些他們真正成為經典的原因。

我的建議是可以先從比較輕鬆的東西讀起,

如大眾小說者流的侯文詠、張國立、九把刀;

培養了閱讀慣性後再慢慢往上讀白先勇、王文興、村上、駱以軍之類;

等到習慣了這些現代經典之後再試著挑戰時代背景更遙遠的、技巧運用更強的外國作品。

這樣應該會比較好些吧ˊˇ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months later...

  「我覺得是廣泛閱讀,專精一項。」不是每本經典都適合讀者,讀者必須尋找跟自己頻率相合的經典。再說有些經典所傳達的意境必須要三、四十歲才能明白,所以不用太急。

  而且閱讀經典,必須先看看別人對這本書的評論,從資料下手。譬如歷史背景、風土民情,再從同一時代但比較好讀(讀者判定)的作品慢慢深入。

  個人淺見,我是這樣來作啦: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