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ty1103 10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7 雖然我從小被教育著服從制度但心裡一直覺得應該是制度符合人性 而不是壓抑人性去符合制度-------------------------------------以下正文---------------------------------------------現行有關各校系採計指考科目及方法由各大學自訂。但是像物理系化學系這類的專業理學院科系 仍有不少校系依然採計過多科目(如某T大學指考皆採計國*1英*1數*1物*1化*1五科加總)難道對於這些校系 國文英文跟數學物理化學同等重要?雖然大學需要閱讀原文書,英文有其重要性但筆者有閱讀過專業科目之原文書,並取得成績證明認為英文與閱讀原文書能力並沒有太大關係在自然科目的書籍中,除了大量專有名詞外,並無其餘艱澀單字高中英文程度好,依然需要重新適應國文就更不用說了,理學院幾乎都是原文書,國文不好並不影響學習能力(連論文都是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對理學院皆為相當重要的課程,重要性相當是有其合理性的而學測就更有怪異的地方了,有些理學院校系竟然有"社會"學測門檻我很難想像社會學科跟理學院有何關係....較理想指考物理及化學系採計科目應為英*0.5 數*1.0 物*1.0 化*1.0而學測標準也應改正甚至應舉辦單一科系聯招(如全國物理系聯招)與學測比較 單一科系聯招應該比面試客觀又比採計國*1英*1數*1物*1化*1五科合理許多-------------------------------------以上正文---------------------------------------------個人觀點,請多多指教、討論另外,有違版規請告知,謝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YuSuKe 10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7 考試的採計項目選定在於各校系,理工相關科系採計社會、國文可能是他希望進來的人才在理工之外的人文社會學科也有好表現,每個系所採計科目不一樣,真得有些採計項目奇怪的要嘛就是它有獨特理由,要嘛就是決定採計項目的教授笨了。像物理系聯招這樣的構想侷限於校系間的配合以及資源的投注,雖然感覺是值得嘗試的,但恐怕不這麼容易實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忘返者 10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7 基本上....每一科都很重要的觀念深植在現在的社會菁英那一代....當然會留下一堆舊制....不過...這也是有點道理的...就以你提到的T大物理系.....現在有一堆學生在競爭.....如果只看理科成績....就如樓上所述....有些還是希望學生能具備基本人文素養.....如醫學系也是相當注重人文素養的....不信可以去看看北醫醫科....這時可能就有一種情況發生了.....國英超高....理科水準之上....(也許版主提到的就是這種狀況)成功的入學了....這種人除非是真的有點聰明.....不然相對的會被海墊...當然不是每個學校都像T大一樣有本錢採計全科....這時就要看各校教授們的決定了......有些校系的確是奇怪的離譜.....我剛剛提到的北醫醫科就是個例子.....國英採計特別重....(如有說錯請糾正.....)如果不如你所願.....也別怨嘆.......現今的教育制度就是這樣.....(請去問問我們台灣新聞板面多到"罄竹難書"的教育部長.....)想要改變.....現在多多努力......也許有朝一日你當了教育部長就可改變....喔!對了.....聯招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啦.....不過現在好像是說尊重各校教授.......所以才各校自訂規則......畢竟學校間的特性大不同...還有面試的目的是希望能親自看到學生的人格特質那類的....所以廢除是不大可能.....大家都不希望收到一個沒生活每天龜在書本前的學生這樣會變成只要會考試就好.....大概就這樣吧.....話說明天要模擬考.....(毆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arry7879 10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上大學採用原文書並不是想要突顯高級 而是要更貼近原作者的意思吧不然再翻成中文 豈不是又經過譯者的潤飾 貼近最原始作者的思想 我覺得才是唸原文書的意義至於採計國文 有讓發言的同學這麼困擾嗎畢竟 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沒有好的中文 要如何學習外語呢在台灣 你在日常生活中 中文是最平常的用語 也是最基本的溝通方式若是說考試都考古文 覺得在日常生活中用不著就像為什麼唸英文要唸莎士比亞 唸聖經因為她們是這個語言的源頭許多的用字 遣詞 都出自於這些經典不學習 那就每天唸小學的國語課本這樣你的中文會和小學生一樣一點進步都沒有學了一個外國語言 只是為了增強自己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現在大部分強大的國家 都是使用英語英語是所謂的優勢語言理所當然 為了和世界接軌 學習是正常的不管是什麼科系應該都要有人文素養不然醫術高明 沒有人文素養 冷血無情 這樣的醫生你敢看嗎化學家不故一切研究針對個人利益的東西 這樣值得尊敬嗎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 作假帳 掏空公司 這樣的人會對我們社會造成多大的威脅--------------------------------------------------------------純屬個人立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joety1103 10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回想我國中,讀歷史時完全不願意背年代 背人名那時想著,如果這個人真的無比重要那我應該自動就會記起來他的名字而不是透過考試去強記(像愛因斯坦 費曼 有人是用強記的嗎?)不過有次我們學校考歷史填充 我記得我不到20...其實呢,人文素養跟被史地關係不大吧?可以問問看教授的歷史地理當初是否覺得念得很有意義(或者還記得多少)但是,我想就算不會歷史地理依然知道不應用自己的發明來傷害別人,這算是基本道德吧?也不是讀歷史地理系出來就不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難道全天下壞人都是這些史地不好的人做的?)簡單的說,道德意識不是用考歷史地理就可以衡量的其實國文英文真的都讓我困擾尤其是文學類的作品看小說是很輕鬆愉快的事情看英文電影也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看完後把小說挖洞,給一大堆字要你填進去,就變得很痛苦吧?模糊的答案更是令人無從讀起這種東西應該是自己讀,慢慢精進而不是透過考試考出來(我看莎士比亞的,但是我不會去看聖經,就像我平常不會去用論語一樣,不喜歡引經據典)其實也不是每個外國人英文都很好我的老師有遇過一位外國教授(好像是德國人還是波蘭人)老師說他的英文不但口音不標準還常常不知道要用什麼字其實語言真的只是工具如果硬要學到很好,我想去外國讀書是不錯的選擇(我老師跟我說,就算大學不去,研究所也要去,開開視野)另外,我覺得有些不是教授想要這樣採計而是教授根本沒注意到所以每年都這樣延續了下來或許我們應該想些管道與那些決策者對話不過發信給教育部沒什麼用吧之前發信他們還是打官腔用公式回文.....另外,很感謝各位有耐心的發文我本來以為沒有人會回請大家多多討論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YuSuKe 10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另外,我覺得有些不是教授想要這樣採計而是教授根本沒注意到所以每年都這樣延續了下來或許我們應該想些管道與那些決策者對話不過發信給教育部沒什麼用吧之前發信他們還是打官腔用公式回文.....幾年的採計項目看下來,雖然變動不大但多少會有更改,我也知道許多落點分析業者會到各校訪問該校教授採用特定項目的理由。說教授不知道要改是不可能的,而這個東西是大學自主的範疇,教育部是不可過問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arry7879 10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 2007 其實呢,人文素養跟被史地關係不大吧?可以問問看教授的歷史地理當初是否覺得念得很有意義(或者還記得多少)但是,我想就算不會歷史地理依然知道不應用自己的發明來傷害別人,這算是基本道德吧?也不是讀歷史地理系出來就不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難道全天下壞人都是這些史地不好的人做的?)簡單的說,道德意識不是用考歷史地理就可以衡量的其實國文英文真的都讓我困擾尤其是文學類的作品看小說是很輕鬆愉快的事情看英文電影也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看完後把小說挖洞,給一大堆字要你填進去,就變得很痛苦吧?模糊的答案更是令人無從讀起這種東西應該是自己讀,慢慢精進而不是透過考試考出來(我看莎士比亞的,但是我不會去看聖經,就像我平常不會去用論語一樣,不喜歡引經據典)我覺得 唸史地雖然真的沒什麼幫助(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 讀完歷史 會有種教訓一樣嗎為什麼每個族群原先的生活都很正常但是到最後卻殺的你死我活為了爭地盤嗎? 還是搶糧食呢?亦或 漢武帝的威名 唐朝的興盛 康雍乾的盛事 最後的滅亡 只是其他民族 或 反抗者的強大而已嗎 應該是整個體制最後出的問題吧不管是外妻 宦官 還是某些人造成體制的疏忽 都是該檢討的美國的南北戰爭 英國的光榮革命 法國大革命 一切的一切 背後都有一個因素 更是人類進步的歷程歷史 是讓我們檢討過去的缺失 造就現代社會的一種文化地理 讓我們熟悉世界上的地理環境看你發的文 你應該是自然組的所學的地理 都是一些基本知識 了解各國 中國 台灣的一些基本概念雖然歷史 地理 和所謂的人文素養沒太大的關係但是 一切都只是基本知識 雖然說對未來大學的課業不一定有幫助但是一切都只是基本學科至於道德意識 是出自我們本身的想法 很難改變我們從小上生活與倫理 國中高中的公民課學完 道德意是真的有提高嗎或許有 也或有些人覺得還好生活與倫理的課教我們要禮讓座位 孝順父母 ...等 仁義道德但是 有人還是做不到公民課或許跳脫倫理思想 也不叫我們背誦青年守則改成人文 法律 政治 經濟 四大主軸學完了 大概也都煙消雲散吧很少人真的會去在意這些對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說真的 一個人的道德良知若被泯滅 任誰都無法挽回教育的目的 也只是傳授正確的觀念要不要做 看個人吧考試的目的 也只是看看你知不知道 了不了解國文英文靠自己慢慢精進是不錯但是 沒了考試壓力 你會去碰的 就是你喜歡的短文或是經典你感覺不好看的 十之八九你就不會碰但是 真正的大考 國文似乎不會考你挖空格填入吧大考只是考你的語文能力 並沒有要考倒你的意思-----------------------------------------------------------------我覺得這篇越來越像辯論版耶~純屬個人意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新店雅痞 10 發表於 October 5,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5, 2007 說真的台灣政府有錢跟美國簽員文書條款不如中研院的人抓一抓來寫原文書買那麼貴又讀的那麼累買譯本或影印又違法這是何苦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YuSuKe 10 發表於 October 6,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6, 2007 教授說,原文書又貴又看不懂,可是教育部規定要用原文書,所以我們不能用中文的當課本.......=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G3300340 10 發表於 October 16,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6, 2007 考試就是這樣......定甚麼規則都只能服從,期望哪天能有個好點的教育部長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dreamsphx 10 發表於 October 1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October 18, 2007 你說得沒錯,全數採計的確反而讓很多科系在鑑別度上反而不準,讓專項領域的菁英敗給平均讀書的人,只是總分高,真的代表適合念嗎?比如台大中文,如果只是選校不選系,對中文毫無興趣,從小到大被灌輸的觀念就是學歷至上的那種,真的有那個資格比某些比如國文造詣超強,而且有著"這就是我要做一輩子的事"的人,好吧,你超強但也沒辦法在指考當中靠單一科目拉開多少分,如果你花在國文的時間又太多,導致像數學這種科目輸掉(可能別人考100分,你只考到60,就算包含國文的其他科目在實力上跟分數上都贏,但又能拉開幾分?)很早以前好像就有,有些國立大學文學院因為覺得不少學生根本沒興趣唸文學(選校不選系),在數學這科技壓一群文科頂尖但對數學沒興趣導致分數不高的人,到了大學根本讀不下去的狀況...所以乾脆不採數學的新聞吧?太強調平均計分,我個人覺得可能會讓一些在某些方向有著特別天份的人被預設立場而拒於門外。但面對那些保守的人,也許你我都對於現在的狀況不是很滿意,但光是改到這裡,就已經引起一些死腦筋的抱怨東抱怨西了(比如中山中文不採數學,就被那種罵說是沒程度的科系),我很好奇怎麼沒人罵台大財金(不採社會)也是沒程度?如果說那種科系不算第一類組( 就是擺來跨考的),那文史幹麻不獨立出來(只採文科就好啊)?不然就是數學過一定的標準(比如篩選學測均標,指考不採計),會不會真的比較有鑑別度?國文、史地可不跟人文素養畫上等號...看那些沒醫德但是是頂尖大學畢業的人,他們的國文分數會低嗎?如果還是靠學測管道,那社會分數會低嗎?況且學校上的那些完全不夠格跟人文素養相提並論,只能說有著很淺薄的相關而已。所以我比較贊成的是,篩選一定標準(比如均標),不用採計全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