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藝術?個人主觀!!


Recommended Posts

台灣!好一個政治 媒體 教育!台灣!

我是一中模型社長

在最近的第一次社課中 當天晚上

有個人寄了一封簡訊給我(請見諒 雖然這不是個好做法

我把名子部分弄掉

晚安 我是XXX

把社團(模型社)的事情告訴家長後

他便要我轉社

因為他不希望我參加一個會花不少錢的社團

同時也希望我能兼顧學業

非常抱歉

我完全沒有要指責他的意思

這不是他的錯

錯的是政治 媒體 教育

在這 我先表明 我們模型社 我們做模型角度是藝術品 而非玩具

家長們寧願花上萬塊的錢讓他去學藝術

卻不願意花上上千元讓他玩模型

同樣是藝術 卻被認為是玩具

難道說 在台灣 除了醫科 電機以外 什麼東西都是廢物嗎?

我並不反對學藝術 模型本身也藝術

但是 台灣人的觀念似乎把模型認為是玩具?

他們寧願去學油畫 也不寧願到模型社學習如何化設計圖

去美化自己的房屋

台灣!!我熱愛台灣 我也痛恨台灣 台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就是一個台灣教育完完全全失敗的原因

最近剛拜讀徐安廬的"不只是天才"

一個跟我同年的同學?

已經是兩個學士學位了

但是他能擅常打高爾夫..游泳..之類的運動

或許有人說他是天才是特例...不是人人都是天才

但..他除了天才與努力外...我認為他父母的教育方式

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父母箝制住了很多學生的想法..

該改的不該是藝術的個人主觀

而是根本的價值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的教育制度制約了很多事情

課本過於主觀,或說過於單一的觀點封鎖了很多思考的空間

前一陣子獲得微軟「潛能創意盃」創意短片組全球第二的團隊,在高中喜愛繪畫、攝影,被家長與其他人說是沒出息。

天下雜誌在該篇報導同時明確的指出

不當模範生

他們四人眼前的「成功」,也反映出台灣教育體制久藏的「失敗」

文憑主義當道下,喜歡畫畫、喜歡攝影的張皓然、曾彥齊,最常被老師罵「沒出脫」(台語,沒出息)。張書瑋為了要念美術系,也得與在竹科工作、希望她選擇醫學系的父親,大鬧家庭革命。

可喜的是,他們四人也很早學會,不向成人的價值判斷低頭,拒當「第一名主義」的模範生。

總是隨身帶著一本素描本,看到教科書空白書頁就手癢得想塗鴉的曾彥齊,常被美術老師責備「你的漫畫是沒營養的低俗卡通」,他愛和老師作對,甚至畫漫畫諷刺老師,常被罰雙手高舉兩個黑色大垃圾袋罰站。

「我討厭制式的東西,」曾彥齊憨憨笑著:「電影『巧克力工廠』裡Willy Wonka不是說,大人說這樣不行,但大人們總是扼殺創意。」

張皓然,是另一個不當模範生的學生。他很早就從鏡頭摸索出自己的一條道路。

十多年前,張皓然的父親送了他一台Cannon AE1 單眼相機。從此之後,鏡頭成為這小二學生觀看世界的第三隻眼。往往,張皓然一個星期得拍上十卷底片、三百多張相片才罷手。

十多年後,頭綁著三角巾、腳蹬藍白拖鞋的他,怎麼也想不到,從鏡頭看世界的樂趣與耽溺,竟能將自己帶到國際舞台上,還為台灣爭光。「什麼事情都不要輕易相信主流價值觀,」這是他得獎後的第一句感言。

在微軟的人才競技場上,另一組參加軟體設計組的台大學生,也表現出優異的計算、技術能力。不過,因為台灣科系分明的教育體制使然,學生往往缺乏表達與整合的能力。

熱愛藝術的人大部分都熱愛創造,而上述的例子更是創意成功的實例。

家長需要以更正面的看法去看待藝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