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哈台族?


Recommended Posts

最近想起了

跟小銀學長很好的

雲南女孩~

她好像很愛台灣呢?

有點像哈日族那樣

那天和小銀聊很久他的事情

我腦袋再思考著

真的是這樣嗎??

跟小銀學長當朋友

只是因為他是台灣人??

非常非常有可能。台湾人蛮好啊(除了他们::::的时候)。台湾台湾台湾台湾人。不过,云南女孩,说到云南,总让我想到 苗人,什么黑苗族白苗族拉,蛊什么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比如说某些女主持人,讲话的口音都在學台湾腔.......= ='

那幾個女主持被罵的真的很慘,在去年中旬是高峰期,大陸網站上一片撻伐聲浪

後來的"娜可不一樣"也是有被說過,但是我覺得還好啦,並不是完全照搬"康熙"

馬可還OK,講話夠溜,但是搞笑似乎比較不自然;至於女主持,我不知道她一直站在旁邊是在做什麼XD

但是"天使明星匯"可就真的是照搬"我愛黑澀會"了

另外一個節目的名稱我忘了,是模仿"模範棒棒堂"模式的大陸節目

其實台灣的節目在早期也是抄襲日本,抄的也是很嚴重

最近比較稍微有自己的風格與作風了,算是有一點長進

港台腔?..聽說大陸中小學的學生也有類似的傾向?

漫说[港台腔]

引用:http://ent.qq.com/a/20040613/000024.htm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发文,明确提出要纠正节目主持人在着装、发型、语言以及整体风格方面低俗媚俗现象。具体内容包括主持人不宜穿过分暴露和样式怪异的服装,不宜染发,节目主持人必须使用普通话,不要在普通话中夹杂外文,不要模仿港台语的表达方式和发音等等。最先被拉出来亮相的,是被广电总局相关人士点名批评普通话不标准的主持人刘仪伟。刘仪伟本身是四川人,主持过中央电视台的《天天饮食》节目,现主持上海卫视一档名为《东方夜谭》的谈话节目,他相当明显的“川腔”几乎成了节目特色,对此批评他早就虚心接受:“我一直在努力把自己的普通话练好,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老师苦学普通话了。”

  人们从刘仪伟身上很自然能联想到现在许多电视综艺节目中触“耳”所及的种种“方言”:何炅的湖南话、程前的广东话、朱军时不时也会冒出几句东北话或者天津话,就连倪萍主持央视节目有时也会学上几句山东话。资讯时代的开放打破了地域、空间的种种限制,近年来通过凤凰卫视、华娱电视、MTV音乐台等外来频道,观众很容易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生活形式与语言,听到许多地地道道的港台腔普通话。粤语难懂,最引领潮流、形式活泼的港台式娱乐节目一泛滥,诸如“没有关系啦”、“好好搞笑哦”之类的台湾腔普通话便成为最多人模仿的对象。

  比较一下近期受欢迎的内地与港台的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发现很多内地受欢迎的综艺节目都有着台湾综艺节目的影子。有行内人士说,内地主持人都是通过普通话考试上岗的,只是有些人一上节目就是另一回事。也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港台腔”在挑战“京片子”,而是普通话节目形式受到了港台节目形式的挑战。很多主持人在频繁观摩港台娱乐节目时,潜移默化地被“同化”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李霞主持《天籁村》、《音乐风云榜》等节目时,她的时尚打扮和嗲声嗲气的普通话吸引了许多年轻歌迷,面对媒体指责,她一脸懵懂:“主持人个人风格不是取决于说话时的感觉,我的风格就是贴近观众,随和,有亲和力。我很少看到有观众批评我主持港台化啊。”另一位被指普通话发音不准的李湘还给自己找了个地域性的理由:“我是湖南人,这边靠近广州、香港,我们发音中都带有一些尾音,可能让你们听起来觉得像港台腔。”

  是不是一定要像港台综艺主持人那样一口港台腔才算“时髦”?是不是在模仿港台成功的综艺节目的同时要连港台腔一起照抄才算完美?另一方面,综艺类主持毕竟不同于新闻类主持,难道主持综艺类节目也非得像播报新闻那样字正腔圆,一脸严肃吗?现在不是连央视的天气预报都改成“今日有雨,出门带伞”这种轻松体贴的形式了吗?显然,这并非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的是非问题。

港台腔成推广普通话新障碍 学龄童满口"哇噻"

引用:http://edu.qq.com/a/20040918/000004.htm

嗲声嗲气的“爹的、妈咪”、夸张搞怪的“哇噻、哦也”,学龄童的普通话竟不知不觉沾染港台腔。刚过去的一周是今年全国的“推广普通话周”,全市许多中小学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推普”活动,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继续消除入学儿童的地方口音,学生说话中越来越多的港台腔也成为今年“推普”的新障碍。

  23年前,徐汇区南丹路小学就曾因广泛开展“推普”活动而成为“推普明星学校”,但是老活动却遇到了新问题。学校蔡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有20多名来自台湾地区的小学生,他们注意提醒其他学生,台湾地区来的学生的普通话口音是习惯问题,并非时尚。可不能回避的是,电视等媒介的渲染已让港台腔成了“推普”新问题。

  “有没有”、“好不好”、“真的啦”,在徐汇区某小学担任语文老师的张虹给记者复述着从孩子那里学来的口音。这些走了味儿的普通话“四声不分、尾音加重,重音的使用也有矫揉造作的痕迹”,而这些特别的口音在文艺表演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明显,“许多学生主持唱歌说话,只要一张嘴肯定就变调”。张老师说自己也很难界定到底什么是港台腔,有时候想纠正学生的港台发音都不知道怎么纠正。

  尽管满嘴嗲声嗲气,学生却并没意识到自己说话港台腔,电视中的港台腔正成为他们不自觉模仿的主要对象。尽管综艺节目主持人叫停港台腔已有一段时间,但许多动画片的配音仍然异味儿十足,港台明星的号召力再加上动画明星的亲和力让学生觉得说话加点音调变化就是“时尚潮流”。

  徐汇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台腔本是普通话遭遇港台地方口音的特殊形态,既非时髦更不“正统”,推广普通话不能只纠正孩子的“家乡口音”,对各种各样的地方口音都不能网开一面。(阎云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幾個女主持被罵的真的很慘,在去年中旬是高峰期,大陸網站上一片撻伐聲浪

後來的"娜可不一樣"也是有被說過,但是我覺得還好啦,並不是完全照搬"康熙"

但是"天使明星匯"可就真的是照搬"我愛黑澀會"了

另外一個節目的名稱我忘了,是模仿"模範棒棒堂"模式的大陸節目

其實台灣的節目在早期也是抄襲日本,抄的也是很嚴重

最近比較稍微有自己的風格與作風了,算是有一點長進

港台腔?..聽說大陸中小學的學生也有類似的傾向?

台湾的偶像剧,娱乐节目对大陆的中学生影响非常的大。所以,连里边说话的口音都竞相模仿.......

我记得我一个高中女同学,说话就总是學台湾腔。我记得她总是这么说话: “你讨厌, 我哪有了啦....." 我們听起来就好别扭

不过,台湾女生嗲嗲的腔调,确实挺好听的,呵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講話好像真的很愛加尾音

那我們講諸如[你很煩捏] [滾開啦] [天啊~~]

你們也是覺得很嗲嗎(跟你們的同種吆喝相比)

嗯哪。。。特别是听到台湾男人也用这种腔调说话的时候。。。

说起哈台族,大家普遍对台湾人印象不坏,但是到哈的程度的人也不多

以前的哈韩哈日流,现在也慢慢退却了,倒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哈的人越来越多

比如近来在上海出现的年轻人学古琴的热潮

这个可能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一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其文化影响力也会相应变大,首先就是本国传统文化在本国人民中的重新流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要一刀子捅死你了啦!!

人家不來了啦......(驚)

用我们的话来讲:娘们唧唧的~~~~

唧唧復唧唧 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 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 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 女亦無所憶

不好意思,我有點錯亂了,回歸正題一下XD

刚过去的一周是今年全国的“推广普通话周”,全市许多中小学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推普”活动,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继续消除入学儿童的地方口音,学生说话中越来越多的港台腔也成为今年“推普”的新障碍。

說到大陸的推普,台灣以前也有類似的動作,但不叫推普,叫說國語

現在沒有學校會這樣規定了,畢竟時空背景不同了

當時講國語的障礙就是台語,在校不能說台語,不然會被處罰

我那時還好,頂多被老師罵而已,更早期還要掛狗牌,以侮辱個人人格的方式,來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

不過在台灣強調本土化的今天,這些口號早已消聲匿跡,沒有人再提起過

23年前,徐汇区南丹路小学就曾因广泛开展“推普”活动而成为“推普明星学校

講國語的動作不分層級,也不分學校,一率一視同仁,也沒有所謂的重點示範學校

話說我父親讀高中時,上數學課時老師是用台語來教學的,這是我父親親口跟我說的

因為他是南部人,以前不會講國語,是過了25歲之後才慢慢說的愈來越好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