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關於社團學長的權威、尊重與禮節


Recommended Posts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是哪個社團。

時間是9/7號星期五晚上,我跟自己同社(A社)的同學一起經過圖書館入口前的那個空地

那時我自己社團的學長要阿我,我們幾個人就在原地嗆了一下子

然後圖書館前有某位同學非常突然且憤怒地長嘯:「閉嘴啦!」(抑或安靜?)

我想說那應是B社團的學長在教訓學弟,或是宣佈嚴肅之事,我們的吵鬧干擾了B社進行社團的事務,所以當下摸摸鼻子就離去了,只是心裡非常地不爽快。

其一,沒有人會知道圖書館前聚集了一群人在做些什麼,憑什麼用如此爆走的口吻要別人不要干擾自己?如果有要事就應該自己社團把關起門來說,不需要公諸於世,也不應該用命令的口氣要別人不要干擾自己。

其二,圖書館前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並不是一個社團的社辦或教室,沒有人有權力要別人安靜,以方便自己罵學弟或是講事情。我不了解豎立身為學長的「權威」為何會如此重要,重要到可以不顧他人感受直接罵出具有「Shut up」之義的辭彙。

其實不太想多說什麼,不過我認為一個社團不需要搞的如此嚴肅,也不需要為了自己的社團而罵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好 我大概看懂了

我想不一定是罵你們啦

所以不要太介意

不過我認為

學校既然劃給各社團一定的空間

那該社在社課時間就有使用的專權

而當他們受到干擾時

自然有權利排除干擾的來源

或許他們的表達方式不太恰當

但是我想本意是正當的

所以我想你們還是要克制一點比較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很抱歉打的那麼雜亂無序,只是剛開始闡述事件的時候心裡實在很有火氣,就順勢循著自己的想法直接輸入文了

簡單而論,

B社團在圖書館前處裡社務,我並沒有發現他們在處理社務,經過的時候吵吵鬧鬧的,然後就被罵了。

我想表達的是,那裡並不是一個社團的社辦,不管是誰都沒有理由可以用「怒吼」的方式要別人安靜,只為了處理自己社團的事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很抱歉打的那麼雜亂無序,只是剛開始闡述事件的時候心裡實在很有火氣,就順勢循著自己的想法直接輸入文了

簡單而論,

B社團在圖書館前處裡社務,我並沒有發現他們在處理社務,經過的時候吵吵鬧鬧的,然後就被罵了。

我想表達的是,那裡並不是一個社團的社辦,不管是誰都沒有理由可以用「怒吼」的方式要別人安靜,只為了處理自己社團的事情。

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我懶的說了,直接切幾個問題希望學弟想想:

  1. 這件事的重點是在你所下的標題嗎?
  2. 校園的確沒有什麼理由要別人安靜,但反過來說呢?
  3. 你生氣,你有沒有想過那個人可能也一樣生氣?
  4. 你可以試著把你的論述中以該社團學長的身分發言,看看呈現的結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既然是可以思辨的主題。那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對錯,通常兩方都覺得自己是對的,但其實兩方都有錯。

看到有人在聚會的時候,的確應該低調通過,這是給基本的禮節。

即使對方干擾到你,也應該用合理的態度對待,例如以勸說的方式,這也是對方的尊重。

權威只有在非常的情況下才需運用,親和一點不是比較容易達成目標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我懶的說了,直接切幾個問題希望學弟想想:

  1. 這件事的重點是在你所下的標題嗎?
  2. 校園的確沒有什麼理由要別人安靜,但反過來說呢?
  3. 你生氣,你有沒有想過那個人可能也一樣生氣?
  4. 你可以試著把你的論述中以該社團學長的身分發言,看看呈現的結果。

謝謝學長,我先在此回應一下

一、標題是我下的,必然有著我個人的感覺存在。一個在團體中身為前輩者,對於路人的吵吵鬧鬧回以咆嘯,讓我感覺這似乎和「學長」的身分有關。對於重要之事,學長自然不會和學弟嘻嘻笑笑,必定是正經嚴肅地叮囑,身為路人的我打擾了他們,他卻用對待自己社內學弟的口吻對待我,這感覺實在是非常的糟糕。

  我認為一個社團的學長,要有自己的威信固然重要,但仍要對別人尊重和有禮。我打擾了他們,那他們可以和我說一聲,不需要大吼小叫的,又不是叫狗,何必呢?

二、我想在校園之中打打鬧鬧的不為過吧?不是在他們之中跑來竄去,嘻嘻笑笑的,更沒有對他挑釁嘲弄,更何況我只是經過時笑鬧一下,沒幾秒就會離開,我實在不了解他有什麼好吼的?

三、我了解他是生氣才會怒吼,也是因為尊重他們社團才忍氣離去,在他咆嘯之前我根本沒有發現有社團在圖書館前。如果有,那我自然會小聲通過,不會大聲嚷嚷;他或許以為我是明知故犯,就算是明知故犯好了,他也應該好好的說,不該用叫的。

四、9/7晚上有人吵吵鬧鬧,干擾我們社團如何怎樣,非得用吼的才知道尊重別人社團,為什麼不能安安靜靜通過呢?

  以我而言,我想我會如此表達自己的不悅。如果學長沒有提出這點,我想我仍會處在憤恨不平的情緒。我沒有想到「那裡會有社團」,他也不知道「我會沒發現他們在處理社務」,我想這個爭執的癥結就出在這裡。去討論誰錯的多誰錯的少,對於一件糾紛並沒有意義,我想以後若有類似的事情,我應該去先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幾回才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