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是毒品 10 發表於 August 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 2007 關於2007年的專輯中很多老團都推出新作大概每隔兩年推出新作, 大部分樂團時間點都採兩年一作Korn也不列外上一張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的受歡迎程度可以說讓Korn在青少年汰舊換新的耳朵不流失成為”流沙樂團”或許我耳朵較挑惕Untitled這張專輯讓我感覺只是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的延續專輯作品並沒有讓我換然一新的新鮮感或許在新生代樂迷來說, 此張專輯夠力夠威猛我認為他們黑暗瀰漫惡劣的感覺沒有前一張表現感強烈此張Untitled讓我覺得哀淒悲涼歌曲占了大部分要說換公司的原因嗎???由Epic 到 Virgin並與The Matix合作他們在此張專輯企圖嘗試加強了許多電子效果器的部份團員Brian Welch離去是原因我聽起來電子效果部份轉變為lighter tone感覺除非是Korn 忠實樂迷, 我並不建議買此張專輯他們的專輯大都會有兩種爽度但此張缺少侵略性的迷失感, 卻讓我感覺有種恍神的漂迷, 瞬即性打擊樂迷的腦袋跟耳朵的快感也沒有在此張專輯表現出來封面呈現惡意扭曲是卡通插畫, 或許代表他們轉型成迷幻金屬吧???(LSD此段在蝦掰, 要信不信隨你, Korn搞不好是嗑藥過度唷???)在歌曲開序Intro部分無意識的愚蠢感覺突然讓我感覺好想笑!!!歌詞具體呈現反覆單調感, 可能是每次都要寫那些黑暗碾碎噁爛歌詞想不出新玩意了, 我猜他搞不好抓破投想著如何改變他們歌詞, 不怪他們, 反正寫的像地獄拷問式歌詞, 我也看不到長怎樣, 隨他寫的爛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能否認此張, 要說扣人心弦讓人反覆哼著那些樂符, 簡短憤怒的歌卻有幾首是能讓新生代樂迷喜愛, 例如第4首的Evolution, 但此首卻讓我想起上一張的主打歌Twisted Transistor第6首Kiss此歌就有我所說的特點, 這首歌才讓我感到主唱的特有高音音域唱法魔力, 或許是旋律好記, 這首是我在此張專輯RE很多遍, 混合多種樂器編法, 有時合奏, 有時獨立, 有種隱密邪惡的特色此張專輯沒有前幾張專輯他們使用效果器讓樂迷聽到扭曲效果, 顯然可能是要轉型吧???LSD很久沒有寫這麼長的東西了, 流行外國館流失很多人了, 希望此篇又能讓大家開始熱烈寫出感官想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ang728 10 發表於 August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3, 2007 嗯,剛聽過了EVOLUTION跟KISS我的感覺是KORN以前的專輯的味道還是有在,但是淡了點,可能是電子部分變多了但是招牌的糊成一片MESA TONE不見了,的確是有點可惜可能對習慣他們早期重口味的FANS會有不習慣,不過的確是如LSD所說 變成比較[LIGHTER TONE]了相對於早期滿滿發洩恨意的歌詞來說KISS 的確是可以聽得出來 是想要改變 ,就我而言 多了 一分更鬱悶、更黑暗的感覺氣氛創造的不錯對於這張專輯,還是會推,但是,可能要讓一些習慣前幾張比較重的專輯的FANS失望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helriun 10 發表於 August 3,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3, 2007 單數年都是發片潮啊!這張比起之前多了許多電子化效果,不過樂團要想改變當然是好事,(雖然像某放鳥兒飛那樣,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還是有人吃那套)(改變的方向合不合胃口是一個重要的點)雖然我比較懷念以前那種扭曲神經質的瘋狂(Issues棒啦)改變是必要的,畢竟都是一堆中年危機(是AMG的樂評說的)的傢伙了。暢快的爽歌和黑暗氛圍也沒啥不好,風琴還有留下呢!另外我倒是覺得Evolution比較像Coming Undone。p.s.前幾天剛上線,半個月不見的LSD劈頭就密我說korn新專輯爛爆了XD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SD是毒品 10 發表於 August 3, 2007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3, 2007 單數年都是發片潮啊!這張比起之前多了許多電子化效果,不過樂團要想改變當然是好事,(雖然像某放鳥兒飛那樣,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還是有人吃那套)(改變的方向合不合胃口是一個重要的點)雖然我比較懷念以前那種扭曲神經質的瘋狂(Issues棒啦)改變是必要的,畢竟都是一堆中年危機(是AMG的樂評說的)的傢伙了。暢快的爽歌和黑暗氛圍也沒啥不好,風琴還有留下呢!另外我倒是覺得Evolution比較像Coming Undone。p.s.前幾天剛上線,半個月不見的LSD劈頭就密我說korn新專輯爛爆了XDD..."放鳥兒飛"就像約翰走路40年來始終對味~就像我鼻塞喝高梁, 發燒喝"必魯"我正說啥呀???:|不是我愛批評以下論點結合英國雜誌Q跟我的論點這些樂團畢竟都過30歲的人了你要說他們還年輕嗎???那些高中或大學剛畢業初出茅廬的小鬼頭比他們年輕多了要說老團, 一堆老團一直出精選+新歌也是大有票房, 隨便衣場演唱會就有50歐元起跳的門票可收所以90年的樂團都被卡在中間這叫90症候群不是擺爛就是始終卡在瓶頸以下是Q: 聯合公園2000年時紅透了歐美亞洲這樣評論他們或許不公平但或許是市場也可能是樂迷的喜好在這幾年改變太快(樂風這7年來就改變不只7次, 比起以前樂風改變大都10年一次)新專輯是求改變, 但銷售量反映了一切, 他們不是票房保證了要說mp3的問題嗎???不, 這鬼問題不要扯到唱片銷售量青少樂迷有像在2000年時大論紛紛等著聯合公園或是一直爭論他們新專輯嗎???我想答案都很明顯了再來看英國本土先是白線條簡單旋律, 再來是法蘭茲費迪蘭的Disco, 鼓擊從紐約漂洋過海不到1年吸引大票樂迷, 但馬上又換了接班人持續這樣打破英國市場現在環境已經不是60-80的音樂大環境了改變不等於失敗也不一定會成功以上是Q一位樂評的簡單敘述英國音樂市場與樂團改變的批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