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為什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群眾卻富不起來?


Recommended Posts

中國人民現在的狀況...

就是之前我在一本書中看到的

「 中國人民領的是比英國工業革命時還低的薪水(換算成消費能力後)

,卻做比當時更多的工作與工業技術」

當然,經濟成長率是很快

可是若把總額分到每個中國人民身上時

就顯得有點....不是太好

因為中國現在的地位是世界工廠

所有的東西幾乎都是輕工業,輕工業可以帶動經濟成長(如之前的台灣)

但是,也是所謂的勞力密集產業

最大的獲利並不是工人(響噹噹的工人階級)

而是...資產家獲得最大的利益

相對來講也造成相當大的貧富差距

平心而論,中國沿海與中國內陸的經濟狀況

相差實在是大的有點誇張...

另一本書上說「中國大陸的各地可以有幾世紀的差距」

我覺得最關鍵的地方是,

大陸農村地帶的經濟與沿海地帶相差太多\

以致降低了...經濟實力...

再加上,工人的大量勞力卻被商人剝削而去

所以,沒能達到原來該有的經濟實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中國的主要產業是屬於低附加價值的勞力密集型產業。

且貧負差距極大,

光是一個上海市,餐廳的價位可以落差到2000倍!

加上官員間貪汙嚴重,

內陸常出現窮鄉僻壤和豪華政府大樓的情景。

所以大陸還是屬於邊陲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ather to ask why China's high economic growth doesn't increase Chinese people's well-being, one should tak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and it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ain factor that causes poverty in China.

High level of eco growth without a compatible level of eco development would often result in high level of inequa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That's obvious,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economics at social scale", which largely refers to people's livelihood. In general, China's labour market, social welfare system and taxation system are the 3 major domestic economic areas that need to experience such development: low income level and exploitation, lack of sufficient welfare support. etc. In political aspect, corruption is so stuborn...... orz......but that is the political reform.

Therefore

Q:"為什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群眾卻富不起來?"

A:"The country relatively lacks economic development."

btw: the poster should suggest his/her own opinions instead of just leaving a question.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為什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群眾卻富不起來?

有關資本主義發財問題我也想不出所以然,

中國自稱走向資本主義,

那麼經濟成長跟資本主義財富創造方式脫離不了關係,

財富來源一個是創造,一個是交換,

中國以產業以高勞力低附加價值為主,所以參與的勞力所得不高,

但握有另二生產要素土地,資本(金融)的共產黨與周圍人士,

卻可以以特權交換從中取得大量財富,

因此在交換部份的財富不在人民群眾手中,

而生產創造的財富,除了企業主(外資為多)取走大部分,

分配給中國民眾的部份就不多,

所以得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群眾卻富不起來的結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胡錦濤說過: 任何數字除以13億都是會變的很小

現在中國有世界第三大貿易額 除以十三億人 會變很小的數字

所以二三十年後中國人平均生產毛額上升到一般水準時

中國的貿易總額跟GDP將會非常驚人

問題是這將會很可怕,當大陸政府最低階的勞工薪水水準提升到所謂的正常水準,這將是會一種很可怕的循環,因為大陸勞工今日在世界所佔的的優勢是因為其勞力成本相當低廉,眾多國家或是大陸自己本身各類低階勞力密集產業就是利用低勞力成本去生產廉價的產品並銷往世界各地與大陸自己本身的內需市場,大陸這幾年人民幣升息腳步緩慢,其原因不只是為了防國際投機客在市場中賺到錢,他也怕升息會降低大陸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現今大陸貧富差距的確相當大,廣東與內地某些貧窮省份人均GDP差異已經有相當大的差距,外地人民在消費內地的勞工,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大陸政府目前只求穩定的發展,能穩定到現今情況這點到是值得讚賞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人口的的劣势,或者也说是优势。

既然什么都没有,只能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工作

至于说收益分成,并不能准确的说钱是落到了谁的手里

谁的资本,谁就有较大的盈余

大陆的竞争力在人口,消费市场这几点,至于说要达到一个相对发达的水准

那不是几十年就能够实现的

大陆的贪污问题的确很严重

但是跟所谓的金砖这几国,还好吧?除了不敌巴西外

剩下的印度,俄罗斯不都在大陆的后边?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胡錦濤說過: 任何數字除以13億都是會變的很小

現在中國有世界第三大貿易額 除以十三億人 會變很小的數字

所以二三十年後中國人平均生產毛額上升到一般水準時

中國的貿易總額跟GDP將會非常驚人

其實那是政策問題

你只想提高國民年生產毛額

外表看起來你這個國家生產很多賺很多

其實賺的只有國家和大老闆

如果你提高國民年收額

相對的賺的多你不想再做多一點賺多一點

這樣勞工做的多賺的多他爽 老闆賺的更多更爽

這不是雙贏嘛

不要一直提高物價 而薪資不提高

這樣到最後會演變成通貨膨脹

1萬元買不到1顆雞蛋

一個國家的幣值 不是去用美元匯率來衡量

而是用國內的通膨來看

你去看看20~30年前的台幣

兌換美元是1:40 可是30萬就能買一棟房子

現在 1:33 30萬還買不到一部車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大陸是沿海富有,內地貧困,內地每月收入約2000-3000人民幣,沿海可以到5000-6000左右,不可至否的是,因為內地到外地來的大部分大陸民眾,都是從事較低階的勞力密集產業,自然薪水不高,而大陸政府也主力發展沿海,較輕視內地的發展,也造成他們今日貧富差距這麼大的主因,但是他們這點卻引來一個問題,沿海民眾的薪資提高也提高了消費物品的水準,但是內地民眾薪資成長卻跟不上沿海民眾薪資的成長幅度,會造成他們內地越來越買不起東西,錢都被外地人所賺走的窘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 1 month later...
问你比较清楚吧~~(開個小玩笑0.0)

我覺得看到的應該都是沿海城市的吧...

內陸我之前看一個新聞說哪個城市升格了還是怎樣忘了= =||

是重慶市是嗎?三峽大霸完工 所以升格四大都市(北京、天京、上海、重慶)

有錢人越來越多相對貧窮也變多,大陸的M型社會目前也跟台灣一樣嚴重

沿海都市跟內陸經濟、貿易相差太多是主因

其次是內陸交通不方便,想要發達也很難。

再來是政府沒把錢拿在投資人民上

而是研發飛彈、衛星...等

不過詳細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只有那幾大區域經濟能看

其他跟鬼一樣

而且大陸是社會主義的

步會照顧人民的

指會以自己想怎樣就怎樣去做

絲毫不考慮人民

這樣怎會好起來

而且他們經濟會好

很多都是外資去用的

也都只是看上他們的低勞力成本+可開發區域多而已

現在大陸勞工漲價了

鴻海集團及他香港子公司富士康也都要轉去印度設廠了

巴菲特還是老葛也是看淡大陸 預期通膨壓力

現在只是大陸正紅而已 是部是那麼好

還有待觀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謂富的定義是甚麼???

以中國全面性的成長面看來

富與貧這問題面對的力道非常強勁

俺認為在台灣裡面看出去的眼光會有評比和論斷

完全地無法理性和公然比較

相對的咱們需要蒐集更多的資訊(國際的也就是<英文和其他方面的資訊>)

俺只能說中國時機未到

慢慢地成長

紮好根

這才是經濟對於人民福利的本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是重慶市是嗎?三峽大霸完工 所以升格四大都市(北京、天京、上海、重慶)

有錢人越來越多相對貧窮也變多,大陸的M型社會目前也跟台灣一樣嚴重

沿海都市跟內陸經濟、貿易相差太多是主因

其次是內陸交通不方便,想要發達也很難。

再來是政府沒把錢拿在投資人民上

而是研發飛彈、衛星...等

不過詳細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如果是研发导弹和卫星等

这笔钱对于大陆政府来说,并不算太多

按照官方所说,大陆的神舟计划一共投资还不到1200亿元人民币

但是2000年一年的政府机构招待费就差不多5000亿

哪里缺钱啊?

而大陆的内陆的确则没有你们想象的那般

但如果说基础条件的话,的确比不上沿海地区

但是绿色产业和旅游业是他们生存的支柱

现在就有扩大化的倾向了,未来肯定会是重点

(工业基地转移,高污染化工企业也像内陆转移,在包括国字号的工厂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